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肯尼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Kenya)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贯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东邻索马里,南接坦桑尼亚,西连乌干达,北与埃塞俄比亚南苏丹交界,东南濒临印度洋,海岸线长536公里。国土面积的18%为可耕地,其余主要适于畜牧业。

全境位于热带季风区,但受其地势较高的影响,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差异大。全年最高气温为22-26℃,最低为10-14℃。

肯尼亚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境内曾出土约250万年前的人类头骨化石,公元7世纪,非洲东南沿海地带形成一些商业城市,阿拉伯人开始到此经商和定居。

肯尼亚是一个有潜力的市场,肯尼亚政府在2030年远景规划中,将能源、基础设施和建筑业、农业、制造业、采矿业、旅游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服务业和信息产业等列为重点发展领域。

2015年10月28日,第70届联合国大会改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肯尼亚成功获选,任期自2016年至2018年。2018年5月2日,被亚投行批准为意向成员。

历史沿革

主词条:肯尼亚历史

肯尼亚是人类发源地之一,境内曾出土约250万年前的人类头盖骨化石。

公元7世纪,东南沿海地带已形成一些商业城市,阿拉伯人开始到此经商和定居。中国航海家郑和曾到达过肯尼亚的马林迪和蒙巴萨。

1498年,葡萄牙人瓦斯科·达·伽曾到过肯尼亚。

16世纪,葡萄牙殖民者占领了沿海地带。1557年,葡萄牙在东非的蒙巴萨造要塞。

1890年,英、德两国瓜分东非,肯被划归英国,英国政府于1895年宣布肯为其“东非保护地”,1920年改为殖民地。

1960年3月,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简称“肯盟”)和肯尼亚非洲民主联盟成立。

1962年2月伦敦制宪会议决定由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简称“肯盟”)和肯尼亚非洲民主联盟组成联合政府。

1963年5月肯举行大选,肯盟获胜。同年6月1日成立自治政府,12月12日宣告独立。

1964年12月12日肯尼亚共和国成立,仍留在英联邦内,乔莫·肯雅塔为首任总统。

1978年肯雅塔病逝,副总统丹尼尔·阿拉普·莫伊(Daniel Arap Moi)继任总统。

2002年12月第三次多党大选,反对党全国彩虹同盟获胜,姆瓦伊·齐贝吉于2002年12月30日宣誓就任总统,政权平稳交接。

2015年10月28日,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任期自2016年至2018年。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肯尼亚面积582646平方公里,地跨赤道,东与索马里为邻,北与埃塞俄比亚南苏丹共和国接壤,西与乌干达交界,南与坦桑尼亚相连。东南濒印度洋,海岸线长536公里。

地形地貌

沿海为平原地带,其余大部分为平均海拔1500米的高原。东非大裂谷东支纵切高原南北,将高地分成东、西两部分。大裂谷谷底在高原以下450-1000米,宽50-100公里,分布着深浅不等的湖泊,并屹立着许多火山。北部为沙漠和半沙漠地带,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6%。中部高地的肯尼亚山海拔5199米,最高峰、非洲第二高峰,峰顶终年积雪。瓦加加伊死火山海拔4321米。

气候特征

位于热带季风区,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沿海地区湿热,高原气候温和。3-6月、10-12月为雨季,其余为旱季。年降雨量自西南向东北由1500毫米递减到200毫米。首都内罗毕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7°C,年降雨量1049毫米。

水系分布

河流、湖泊众多,最大的河流为塔纳河加拉纳河。西部濒临非洲第一大湖维多利亚湖。

时区

肯尼亚位于东三区,与北京时晚5个小时。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肯尼亚矿藏主要有纯碱、盐、萤石、石灰石、重晶石、金、银、铜、铝、锌、铌和钍等,除纯碱和萤石外,多数矿藏尚未开发。主要矿物有东南部塔莫塔附近的重晶石,姆里马山的铌和西南部卡卡梅加、马卡尔杰的金。吉尔吉尔是世界最大的硅藻土矿之一,马加迪湖中有丰富的天然碱和盐。

森林资源

肯尼亚森林面积8.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林木储量9.5亿吨。

行政区划

肯尼亚分为7个省(PROVINCE)和1个省级特区(内罗毕省)。省以下设区(DISTRICT)、乡(DIVISION)、村(LOCATION)。根据新宪法,四级行政行政架构将改为中央和县(COUNTY)两级。根据新宪法设立的47个县将于2013年大选后正式运作。

7个省分别为:肯尼亚中部省(Central Province)、海岸省(Coast Province)、肯尼亚东部省(Eastern Province)、尼扬扎省(Nyanza Province)、裂谷省(Rift Valley Province)、肯尼亚西部省(Western Province)、肯尼亚东北省(North Eastern Province)。

首都

内罗毕,面积648平方公里,海拔1680米,人口300万,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工业和交通中心,1907年起定为首都,是非洲的国际化都市之一。

主要城市

蒙巴萨,位于肯尼亚东部的港口城市,距离内罗毕480公里,海岸省首府,建于11世纪。

基苏木,位于肯尼亚西部的湖港,第三大城市,尼安萨省首府,在维多利亚湖的东北岸。

国家象征

国旗

肯尼亚国旗是根据独立前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的旗帜为基础而设计的。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自上而下由黑、红、绿三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构成,红色长方形上下各有一白边。旗面中间的图案为一面盾和两支交叉着的长矛。黑色象征肯尼亚人民,红色象征为自由而斗争,绿色象征农业和自然资源,白色象征统一与和平;矛和盾图案象征祖国统一和为捍卫自由而斗争。

国徽

1963年制定的肯尼亚国徽以一枚与国旗色彩一致的梭形盾徽为中心,两侧各有一只金狮,一肢持长矛,一肢扶盾徽。后面中央持有斧头的白色公鸡,是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的徽记。根据当地传统,公鸡象征新的生活。两只雄狮体现了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也暗示肯尼亚与英国的联系。双狮足下是非洲第二大山——肯尼亚火山,它踩着肥沃土地,结满咖啡、柑桔、剑麻茶、玉米和菠萝,到处是果实和芬芳,这是肯尼亚人民生活安宁、国家兴旺的缩影。国徽下方的咖啡色饰带上写有斯瓦希里语的“共处”字样,表达出肯尼亚人民对和平、友爱、自由和平等相处的愿望。

国歌

《Ee Mungu Nguvu Yetu》

歌词大意:世界上万物的上帝,保佑祖国,保佑这土地。上帝你最公平合理,让我们在团结中自由和平地居住,让祖国内物产丰富。

国鸟

紫胸佛法僧(Coracias caudatus),羽毛呈蓝、绿色,胸口为紫红色,鲜艳靓丽,以昆虫为食。鸟纲\佛法僧目\佛法僧科\佛法僧属。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及阿拉伯半岛南部的林地及大草原,是肯尼亚和博茨瓦纳的国鸟。佛法僧的名字来自日本,羽毛都很艳丽。

国花

位于赤道线上的肯尼亚,有一座著名的赤道雪山,就是肯尼亚山,山上生长着一种著名的兰花,这就是现代肯尼亚的国花--肯山兰。肯山兰的叶片又宽又厚,像一条条碧玉雕成的带子。娇小洁白的花朵由六片椭圆花瓣组成,花朵中心有一个娇媚的小红点,由几十朵小花组成一串长的花序上,两侧排列着整齐的红心小白花,轻微地悠悠下垂,显示出肯山兰特有的魅力。

人口民族

肯尼亚全国总人口有4180万人(2013年),人口增长率2.7%。全国共有42个民族,主要有基库尤族(17%)、卢希亚族(14%)、卡伦金族(13%)、卢奥族(10%)和康巴族(10%)等。此外,还有少数印巴人、阿拉伯人和欧洲人。

政治

政体

肯尼亚维持总统制政体。独立以来,肯盟长期一党执政,1991年改行多党制后,肯盟于1992年、1997年连续两次赢得多党大选,莫伊蝉联总统。2002年12月举行第三次多党大选,反对党联盟全国彩虹联盟(全盟)击败肯盟,齐贝吉当选总统,全盟获议会多数席位。2007年12月大选后,因执政党民族团结党与反对党橙色民主运动对选举结果存在争议而引发全国性骚乱。在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调解下,争议双方于2008年2月28日签署《关于联合政府伙伴关系原则的协议》,并于4月13日组建联合政府。执政党领袖齐贝吉任总统,反对党领导人奥廷加任新设的总理职位。2013年3月,肯尼亚举行新一届大选,“朱比利联盟”候选人肯雅塔击败“改革与民主联盟”候选人奥廷加,当选肯尼亚第四任总统。4月9日,肯雅塔宣誓就职。

宪法

1964年颁布共和国宪法,截止2014年9月已历经大小30次修改。1982年6月,肯通过修宪确立实行一党制。1991年12月改行多党制,规定:肯为多党民主国家,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任期5年,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当选总统需在获得多数票的同时,在全国8省中的5省得票率超过25%;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和任免权,有权召集或解散议会;总统和内阁集体对议会负责;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言论、集会、结社和迁徙的自由。1997年以来,肯反对党以宪法不适应多党制要求为由,强烈要求全面修宪。1997年9月,肯颁布《修宪委员会法案》草案,开始修宪。2006年2月,齐贝吉总统宣布成立新的修宪委员会,接替任期届满的原修宪委员会。2008年2月29日起,肯大选争议双方在安南调解下进入调解“路线图”第四议程(即解决“长期问题”,包括土地、修宪、部族矛盾等)。2008年5月,双方表示就第四议程的谈判接近尾声,在土地改革、修宪、减贫等领域已基本达成共识。2009年11月,国家对话与和解委员会批准《肯尼亚修宪法案2008》和《肯尼亚宪法修正案2008》文本。2010年4月,肯新宪法草案获议会批准,8月通过全民公投并正式颁布实施,其主要内容包括:维持总统制政体,不再设总理职位,但总统权力受削弱;议会改为两院制,增设参议院;行政区划由此时的中央、省、地区、分区、乡、村六级改为中央和县两级区划。

议会

国民议会成立于1963年,为肯最高立法机构,曾长期实行一院制。2010年新宪法规定增设参议院。2013年3月大选后,组成了参众两院构成的第十一届议会,议员任期5年。

国民议会由议长和349名议员组成,其中民选议员290名,代表全国47个郡的民选妇女代表47名、指定议员12名(根据国民议会各政党席位比例分配)。众议长和副众议长由各党分别从本党非议员和议员中提名,由全体众议员选举产生。众议院中最大政党或联盟领袖为多数党领袖,第二大政党或联盟领袖为少数党领袖。众议院主要职能为:立法、决定国家税收分配、监督国家财政支出、监督政府、批准战争和延长国家紧急状态、弹劾总统和副总统、批准总统重要人事任命等。众议长为朱比利联盟的穆图里。

参议院由参议长和68名参议员组成,其中民选议员47名(每郡1人)、女议员16名(根据参院各政党议席比例指定)、青年议员2名(1男1女)、代表残疾人的议员2名(1男1女)。参议长和副参议长由各党分别从本党非议员和议员中提名,由全体参议院选举产生。参议院主要职能为:代表各郡及军政府的利益、参与议会关于郡事务的立法、审议和通过涉郡事务议案、审议和通过国家税收在各郡的分配计划、监督郡政府财政支出、弹劾总统和副总统等。参议长为朱比利联盟的埃苏罗。

政府

实行总统制。本届内阁成立于2013年6月,2015年11月改组,由总统、副总统、各部部长和总检察长共23名成员组成。目前内阁成员名单如下:总统乌胡鲁·肯雅塔(Uhuru Kenyatta),副总统威廉·鲁托(William Ruto),内务与中央政府协调部长约瑟夫·恩凯塞里(Joseph Nkaissery)、分权与规划部长姆旺吉·基温朱里(Mwangi Kiunjuri)、国防部长蕾切尔·奥马莫(女,Raychelle Omamo)、外交部长阿明娜·穆罕默德(女,Amina Mohamed)、教育科技部长弗雷德·马蒂安吉(Fred Matiang’i)、财政部长亨利·罗蒂奇(Henry Rotich)、卫生部长克莱奥法斯·马伊卢(Cleophas Mailu)、交通与基础设施部长詹姆斯·马查里亚(James Macharia)、环境和自然资源部长朱迪·瓦克洪古(女,Judi Wakhungu)、土地、住房与城市发展部长雅各布·卡伊门伊(Jacob Kaimenyi)、新闻、通信与技术部长乔·穆切鲁(Joo Mucheru)、体育、文化与艺术部长哈桑·瓦里欧(Hassan Wario)、劳动和东非共同体事务部长菲利丝·坎迪(女,Phyllis Kandie)、能源与石油部长查尔斯·凯泰尔(Charles Keter)、农业、畜牧业与渔业部长威利·贝特(Willy Bett)、工业、贸易和合作部长阿丹·穆罕默德(Adan Mohammed)、旅游部长纳吉布·巴拉拉(Najib Balala)、矿业部长丹·卡祖恩古(Dan Kazungu)、水利部长尤金·瓦马卢瓦(Eugene Wamalwa)、公共服务、青年及性别事务部长西西莉·卡里乌基(女,Sieily Kariuki)、总检察长基图·姆伊盖(Githu Muigai)。

政党

截止至2013年,肯有注册政党20余个,主要政党和政党联盟有:

(1)朱比利党:在议会两院均为第一大政党。2016年9月由原执政的朱比利联盟内部12个政党整合组建而成,现任总统肯雅塔任党首。

(2)改革与民主联盟:在议会两院均为第二大政党。2012年12月由橙色民主运动、革新民主运动-肯尼亚、恢复民主论坛-肯尼亚、联盟党、独立党、肯尼亚爱国党、人民民主党等多个政党联合组成。该联盟总统候选人奥廷加和副总统候选人穆西约卡在2013年总统选举中获43.3%的选票,名列次席。

司法

法院分为四级,即地区法院、驻节法院、高等法院和上诉法院。在穆斯林人口占多数的地区设伊斯兰法院。首席大法官威利·穆通加(Willy Mutunga),2011年6月任职。

随着肯尼亚国民议会以压倒性票数通过了退出《罗马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的提议,肯尼亚成为第一个退出国际刑事法院的国家。

政要

乌胡鲁·肯雅塔:总统、武装部队总司令。1961年10月生,基库尤族,开国总统乔莫·肯雅塔之子。曾留学美国,获政治学和经济学学士学位。1999年起任旅游发展局长、地方政府部长等职。2002年当选肯尼亚非洲民族联盟(肯盟)副主席,并作为莫伊总统指定接班人被推选为肯盟总统候选人。在2002年大选中不敌齐贝吉,成为反对党议会领袖。2005年当选肯盟主席。2007年带领分裂后的肯盟加入齐贝吉阵营。2008年4月任副总理兼贸易部长,2009年初兼任财政部长。2012年1月辞去财政部长职务。2012年4月退出肯盟,5月加入新成立的全国联盟党。2013年1月,全国联盟党与联合共和党等结成朱比利联盟,肯雅塔作为该联盟总统候选人角逐2013年大选。2013年当选肯尼亚第四任总统,4月9日宣誓就职。

拉伊拉·奥廷加:肯尼亚总理,1945年1月生,卢奥族,前第一副总统奥金加·奥廷加之子,肯尼亚反对党“橙色民主运动”领袖,2007年总统大选候选人。先后当选为肯尼亚议员(1992年当选);能源部长(2001-2002);公路、公共设施和住房部长(2003-2005)。2008年4月13日,反对党与政府最终达成分权协议,肯尼亚重新设立总理职务,并由奥廷加来担任这一职务,而内阁的主要职位基本没有变动。

经济

概况

肯尼亚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基础较好的国家之一。实行以私营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私营经济占整体经济的70%。农业、服务业和工业是国民经济三大支柱,茶叶、咖啡和花卉是农业三大创汇项目。旅游业较发达,为主要创汇行业之一。工业在东非地区相对发达,日用品基本自给。肯独立后,经济一度发展较快。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受世界经济形势影响,经济陷入困境,80年代中期得到恢复。90年代初因政局动荡、西方停援及自然灾害等原因,经济滑坡。1991年起实施结构调整计划并取得成效。1994年至1996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5%。1997年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腐败为由中止对肯贷款,加之受自然灾害影响,经济每况愈下。2000年,肯经济负增长,陷入独立以来最困难时期。2001年以来,肯经济止跌并开始微弱增长。2003年,肯新政府出台经济复兴战略,将支持农业和旅游业作为重点,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外援开始恢复,制造业和农业均比上年有所增长。2009年,肯尼亚政府推出经济振兴计划,降低存贷利率,发行政府债券,优先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等产业,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经济呈现强劲复苏势头,西方和新兴大国对肯投资大幅增加。但债务沉重、基础设施陈旧及腐败严重和治安不良等问题仍制约经济发展。

2011年主要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337.14亿美元货币名称肯尼亚先令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4.4%汇率1美元=86.5236肯尼亚先令1人民币=14.1344肯尼亚先令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11.95美元通货膨胀率1.9%

工业

独立以后发展较快,门类比较齐全,是东非地区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2%。以制造业为主,工业主要集中在内罗毕、蒙巴萨和基苏木三市。2007年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总产值6037亿肯先令,增长8.1%,净增产值1766亿肯先令,增长6.2%。从业人员26.13万,增长2.3%。较大的企业有炼油、轮胎、水泥、轧钢、发电、汽车装配等厂。85%的日用消费品产自国内,其中服装、纸张、食品、饮料、香烟等基本自给,有些还供出口。

农牧渔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2012年,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其出口占肯总出口一半以上。全国8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牧业。可耕地面积9.2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6%),其中已耕地占73%,主要集中在西南部。正常年景粮食基本自给,并有少量出口。肯是目前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占据欧盟31%-36%的市场份额,2002年出口产值267亿肯先令。肯还是世界上除虫菊主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2002年,肯农牧渔业总产值1368.47亿肯先令。(资料来源:2003年度肯尼亚经济季评)渔业资源丰富,大多来自境内的淡水湖泊,其中维多利亚湖产鱼量占渔业生产总量的90%。2002年捕鱼量17.9万吨。(资料来源:2003年度肯尼亚经济季评) 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小麦、稻子、高粱、木薯等,粮食基本自给。主要经济作物是咖啡、茶叶,剑麻、除虫菊、棉花等。

旅游业

肯尼亚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以旅游业为主。年收入均在3亿美元左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2002年接待游客101.34万人次。旅游业职工占全国职工总数的9.1%。主要旅游点有内罗毕、察沃、安博塞利、纳库鲁、马赛马拉等地的国家公园、湖泊风景区及东非大裂谷、肯尼亚山和蒙巴萨海滨等。

2013年9月21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韦斯特盖特购物中心遭受恐怖袭击一年多,肯政府着力加强安保,以保证国民经济不受安全形势影响,但安全状况恶化、袭击事件频发还是给肯尼亚经济尤其是旅游业蒙上阴影。特别是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颓势。

金融

2007/2008财年肯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含外国无偿援助)增长21.4%,达4733亿肯先令;支出增长39%,达5992亿肯先令。2010/2011财年政府支出9983亿肯先令,同比增长24%。2012/2013年度财政预算总额1.4599万亿肯先令(约合176亿美元),同比增加26.5%,赤字2503亿肯先令(约合30亿美元),占GDP的6.5%。

2009年底,国际储备40亿美元,债务总额8603亿肯先令,以长期债务为主,其中外债4297亿肯先令,占GDP的21%。2010年,债务总额占GDP的42.3%,同比上涨4.7个百分点,其中外债5345亿肯先令,占债务总额的50.2%。

2008年,肯共有42家商业银行、1家非银行金融机构、2家抵押金融公司、2家住宅协会和95家汇兑机构,其中四大商业银行——巴克莱银行、渣打银行、肯尼亚商业银行和肯尼亚国民银行业务总量占肯金融业的60%。2010年银行借贷利差为12.4%。

2013年5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17%,通胀率4.05%。

对外贸易

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11年出口额增长24.7%,为5110亿肯先令,进口额增长39.8%,为1.3万亿肯先令,贸易逆差继续扩大至7890亿肯先令,同比上升49.7%。2010年经常项目赤字1992亿肯先令,同比上涨54%。

主要出口商品为茶叶、咖啡、花卉、水泥、剑麻、除虫菊、纯碱、皮革、肉类和石油产品等;主要进口商品为原油、机械、钢铁、车辆、药品、化肥等。2007年主要出口国为乌干达(16.6%)、英国(9.8%)、荷兰(8.3%)、坦桑尼亚(8%);主要进口国为阿联酋(11%)、中国(10%)、印度(8.6%)和沙特阿拉伯(7.7%)。

外国资本

肯尼亚自1963年独立以来,一向重视吸收利用外国资本为本国经济建设服务。1964年政府颁布实施《外国投资保护法》。英、美、德、法等国在肯设有数百家公司,投资领域遍及农业、工业、商业、旅游、金融、交通运输等部门。2003年肯新政府上台后,外国投资有所增加。2007年外国直接投资(FDI)7.28亿美元。2014年,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12亿美元。

2018年5月2日,被亚投行批准为意向成员。

外国援助

肯尼亚主要援助国和国际组织有日本、德国、英国、美国、荷兰以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开发协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欧盟和非洲发展基金等。外援主要用于农业、军事、交通运输、教育、卫生、电讯及社会发展项目。1995年至2000年,援助占政府财政收入的10%,年约2.3亿美元。2003年,肯政府共收到来自世行、非洲发展银行和欧盟国家的财政援助77亿肯先令。预计今后3年,西方国家及国际金融机构将陆续向肯提供3000亿肯先令的发展援助。日本是肯最大的援助国。

文化

语言

斯瓦希里语为肯尼亚国语,和英语同为官方语言。

宗教

肯尼亚全国人口的45%信奉基督教新教,33%信奉天主教,10%信奉伊斯兰教,其余信奉原始宗教和印度教。

习俗

肯尼亚的商业习惯、法律、规章等都以旧宗主国的英国为准。官僚机构衍生,机关部门的事务大多繁文缛节,有关的公职人员都需一一打点来建立人际关系,这方面挺重要。此外,由于部族主义盛行,国内政治复杂的人事背景,需要加以了解。

在肯尼亚勿谈肤色问题,一切语言行为都不可触犯国旗和总统。部族意识强烈,排外情绪强。肯尼亚有9个自然动物园,从事狩猎行时要严守规定。参观的旅客并不携枪猎兽,而是搭上狩猎车,驰骋于草原,大拍生动物的照片。旅客必须绝对遵守他们的规定。这是保护自身安全的需要,也是一种礼貌。

在肯尼亚,7和以7结尾的任何数字都是不吉利的。当地人性格温和,很容易与人交朋友。

一夫多妻制

肯尼亚总统肯雅塔2014年4月29日签署了一夫多妻法案,将一夫多妻制婚姻合法化,以配合一些地方的传统。

饮食

肯尼亚自然物产丰富,大裂谷中肥沃的火山土壤出产众多的新鲜蔬菜,而沿海地区则有丰富的热带水果以及新鲜的海鲜。历史上肯尼亚曾长期作为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因此西式餐点相当普遍而且正宗。大量的亚洲裔居民又为这里带来了为数众多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其他次大陆风味的饭店。沿海地区还是著名的斯瓦希里烹饪的发源地,这是一种中东及非洲烹饪的结合,又含有沿海地区的风味。

RiftValley(里夫特山谷)肥沃的火山土壤,出产众多的新鲜蔬菜,而沿海地区则有丰富的热带水果,以及新鲜的海鲜。沿海地区还是举世闻名的斯瓦希里烹饪的发源地,这是一种中东及非洲烹饪的结合,又含有沿海地区的风味。

肯尼亚人喜爱肉食。纳亚玛楚玛是肯尼亚最出名的菜肴之一,简单的字义就是‘烤肉’。通常在篝火或炭火上缓慢烤制,装盘时加上混合的绿色蔬菜,(被称为SukumaWiki 苏库玛威克)以及Ugali(乌伽黎)。

Ugali(乌伽黎)是在肯尼亚非常受欢迎的主食。这基本上是一种稠密的玉米糊,Ugali(乌伽黎)上桌的时候是大块、新鲜烧煮的砖块状。把Ugali(乌伽黎)掰碎,与肉,炖菜或蔬菜一起食用。

肯尼亚大量的亚洲裔居民为这里带来了为数众多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其他次大陆风味的饭店。

特产

手工编织品

在众多的非洲艺术品中,尤以木雕、石雕、手工编制品,蜡染纺织品及各类绘画最为突出。

东非木雕

东非木雕艺术既是部落文化的精髓,又是传承文明的载体。用乌木(黑檀木)雕刻的精良作品,既有青铜般的尊贵气质,又有玉石般的珠宝光泽。

咖啡

肯尼亚的咖啡豆属于阿拉比卡种,咖啡因比较低,酸度适中,特别适合做冰咖啡,是世界上最好的咖啡之一,每年都大量出口到非常注重品质的德国、法国和日本。

红茶

1903年英国人凯纳(Caine)将茶树引进肯尼亚,在之后不到100年的时间里,肯尼亚发展成为世界第4大产茶国,年产量达到30万吨,占全世界茶叶产量的十分之一。此外,肯尼亚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红茶出口国,肯2006年的茶叶出口为其带来了7亿多美元的外汇收入。

宝石

去肯尼亚的话,可以看到坦桑蓝和其他宝石,猫眼石价格很便宜。

军事

国防

1963年独立后建军。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由总参谋长、陆、海、空三军司令、省级管理和国家安全国务部长及主管军队财政拨款的总统府副常秘6人组成的国防委员会是最高军事决策机构,向总统负责;总参谋部是最高军事指挥机构,总统通过总参谋长统帅全军。实行志愿兵役制

军力

现役人数2.41万人,其中陆军2万人,海军1620人,空军2500人,另有准军事部队约5000人。1997年成立国防学院,培养上校和准将级军官,以及高级警察和文职官员等。1998年5月,肯政府改组军队指挥系统,成立西部军区、东部军区和中央行政与后勤指挥中心。现任总参谋长朱力斯·瓦韦罗·卡兰吉(Julius Waweru Karangi )上将,2011年7月任职至今。2011年国防预算5.94亿美元,占GDP比重为2%。

交通

公路

截止2014年9月统计肯尼亚全国公路总长15万公里。其中定级公路6.3万公里,沥青路6700多公里,全天候石子路1.8万公里。但大多路况较差。2002年全国新登记注册的各种车辆32638辆。2002年运输业产值为695.06亿肯先令,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3%。

铁路

截止2014年9月统计肯尼亚全国铁路总长2765公里,为窄轨铁路,机车83辆。2015年,肯尼亚铁路货物运输量为157.5万吨;铁路货运收入为62.18亿肯先令,铁路客运人数为235.9万,铁路客运收入为9900万肯先令。

中国设计、承建的蒙巴萨-内罗毕准轨铁路,全长485千米,于2014年9月正式开工,2017年6月开通运营 ,该工程花费38亿美元 ,为肯尼亚独立54年来造价最高的基础建设工程,肯尼亚也因此向中国政府贷款近9成。

水运

蒙巴萨港是东中非最大的港口,有22个深水泊位、2个大型输油码头,可停泊2万吨级货轮,总吞吐量可达2200万吨。2008年8月起开始24小时运转。蒙巴萨港2014年货物吞吐量为2487万吨。

空运

全国共有3个国际机场,4个国内机场和300多个小型或简易机场。肯尼亚航空公司开设16条国际航线,与30多个国家通航。2002年旅客总量394.8万人次,货运总量17.2万吨。

社会

民生

2007年肯劳动人口1620万。全国贫困率45.9%,人均寿命54岁。2008年,肯人口中艾滋病感染者140万;2010年15-49岁人群感染率为6.3%。

肯普通民众的就医状况较差,2010年肯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7111家,增长6.2%;医疗系统从业人员10.03万人,增长5.1%;每10万人拥有医生252人,增长2.0%。2010年警方接报案件两7.08万件,下降2%;

在押囚犯8.86万人,下降18%。2013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中将肯尼亚人类发展指数列为世界177个国家中的第147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肯尼亚地区代表拉格纳·古德姆得森于2013年9月5日说,肯尼亚境内发现的石油和矿产资源将推动肯尼亚在未来十年内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古德姆得森说,石油和矿产储备将使肯尼亚在众多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中处于优势地位,成为领先的新兴市场国家。石油和矿产资源部门将与快速发展的服务部门、通讯部门和金融产业部门一起,推动肯尼亚在未来十年内迎来平均收入的跨越式上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前预测说,六年后肯尼亚将有能力进行商业化的石油生产,有望成为东非地区第一个石油出口国。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预测,肯尼亚2013年的经济增长率将从去年的4.7%提高至5.5%。

媒体

2003年全国各种英文报刊日发行总量约152.68万份,各种斯瓦希里语报纸日发行量约为9万份。主要报刊:《民族日报》,英文版,发行量约20万份;《东非旗帜报》,英文日报,发行量约7万份;《今日民族报》,斯瓦希里文日报,发行量约5万份;《肯尼亚时报》,英文日报,前执政党肯盟机关报,发行量约5.2万份;《每周评论》,肯最大的私营英文周刊,发行量约1.85万份;《东非人报》,英文周报,1994年11月首次发行,在肯尼亚、乌干达和坦桑尼亚同时出版。斯瓦希里语报以《民族日报》媒体集团创办的《塔伊法》(意为“今日民族报”)最有影响,发行量约5万份。

肯尼亚通讯社为官方通讯社,成立于1963年,向内罗毕的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报刊提供新闻和图片。

肯尼亚广播公司,系英殖民者建立,电台于1927年开播,用英语、斯瓦希里语、印地语和15种非洲语言广播。1963年肯独立后,将其收归国有,改名为“肯尼亚之声”。

肯尼亚广播电视公司,1987年成立,系肯目前规模最大、广播电视节目能覆盖全国的广播电视公司。

“肯尼亚电视网”,1989年成立,肯第一家私营电视台,用英语播放。至2004年底,肯政府已为14个电视台的82个频道及42家电台的163个频率发放了经营许可证,目前已有39个电视频道和90个电台频率正式播放,但覆盖范围主要限于内罗毕、蒙巴萨等大城市。

治安

由于索马里、苏丹等周边国家仍处于内战状态,为恐怖主义分子制造爆炸事件和小武器流入创造了可乘之机。加上肯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肯治安状况不尽如人意。首都内罗毕为肯全国犯罪率最高的地区。继1998年8月美驻肯使馆发生恐怖主义大爆炸后,2002年11月底蒙巴萨天堂饭店再遭恐怖主义袭击。国际社会对肯安全状况深表担忧。美、欧、澳等西方国家曾对其公民发出赴肯旅游警告,致使来肯旅游人数一度骤降,肯旅游业遭重创。

肯尼亚严峻的治安状况,引起肯新政府的高度重视。齐贝吉总统2003年初执政以来,在反恐和加强治安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如加强反恐国际合作,成立反恐小组,在机场、饭店等重要场所设置安检仪器;加大警察队伍的反腐力度,大幅增加警力,提高警察反恐技能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肯治安不断恶化的趋势。现除美国外,其它西方国家都已解除对其公民赴肯的旅游警告,旅游人数有回升的趋势。

2013年9月21日,肯尼亚索马里“伊斯兰青年运动”武装人员袭击了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韦斯特盖特购物中心( 肯尼亚购物中心袭击事件),并与警方发生交火。事件造成240人伤亡(其中72人死亡),11名嫌疑人已被逮捕。

教育

政府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经费一直占政府财政支出的20%左右。肯教育预算支出逐年上升,2007年占预算支出总额的1/3(GDP的7.4%)。2016/2017财年教育预算3393亿肯先令,占政府预算总支出的14.98%。2003年1月起实行8年免费初等教育。教育体制分为正规和非正规教育两类,正规教育实行小学、中学、大学“8-4-4”学制。非正规教育包括成人教育和扫盲活动。

2011年,肯小学、中学数量和入学人数分别为28567所、7297所、986万人和177万人。中、小学师生比例分别为1:31和1:57。大学在校生19.8万人。2003年1月起实行8年免费初等教育。2006年成人识字率为84.3%。 高等学府有内罗毕大学莫伊大学、肯雅塔大学、埃格顿大学、肯雅塔农业技术大学和马塞诺大学。另有30个职业培训学校,3所技校和12所私立大学。

医疗

肯政府重视医疗卫生事业,每年投入医疗卫生的经费占政府预算的5%左右。目前肯有562家医院、6.61万张病床,注册医生7202人,护士4万多人。肯普通民众就医条件较差,人均寿命仅46.4岁,儿童和婴儿死亡率分别为9.2%和6%。肯是艾滋病高发地区,2007年HIV感染率为7.8%。

体育

肯尼亚在许多运动项目上有相当杰出的表现,如足球、板球、拳击、橄榄球等,但最广为人知的当属其中长距离的赛跑,曾多次在夏季奥运及英联邦运动会上赢得8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10000米、马拉松等项目的冠军。

外交

外交政策

奉行和平、睦邻友好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大力推动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反对外来干涉,重视发展同西方及邻国的关系,注意同各国发展经济和贸易关系,开展全方位务实外交,强调外交为经济服务。21世纪以来,提出以加强与中国合作为重点的“向东看”战略。

肯是联合国、非洲联盟、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成员国,洛美协定签字国,也是政府间发展组织、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东非共同体和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等次地区组织的成员。联合国在内罗毕设有办事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总部设在内罗毕。截至2008年,肯同10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对外关系

同中国的关系

中肯于1963年12月14日建交。21世纪以来,两国关系发展迅速。

自建交以来,中国为肯援建的主要项目有莫伊国际体育中心、埃尔多雷特医院扩建工程、甘波基-塞勒姆公路等。中肯于1978年签订贸易协定,2001年签订投资保护协定,2011年3月成立双边贸易、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联合委员会。21世纪以来,双边贸易额大幅增长。中国对肯主要出口机电、纺织服装、高新产品等,从肯进口红茶、咖啡、坚果等农产品。2011年双边贸易额24.28亿美元,同比增长33%,其中中方出口23.69亿美元,进口6000万美元。目前有近200家中资公司在肯开展业务,主要涉及工程承包、商贸等领域。

2012年6月3日,南京农业大学举行仪式,授予肯尼亚副总统兼内政部部长斯蒂芬·卡隆佐·穆西约卡(Stephen Kalonzo Musyoka)名誉博士学位。

2013年9月5日,中国与肯尼亚之间达成了一项总额为4250亿先令的融资协议。该融资额的三分之二将用于建设蒙巴萨(肯尼亚)至布琼布拉(布隆迪首都)之间的高速铁路。

2013-09-07,为进一步扩大中尼两国人文交流,庆祝中肯建交50周年,中国于10日至29日分别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和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办“感知中国”活动。在尼日利亚的活动包括“中国馆”赠送暨启用仪式、媒体座谈会、中国题材电视片展映、媒体互访、推出“中国专版”等;在肯尼亚的活动内容有综艺晚会、媒体论坛、中国题材电视片展映等。本次活动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馆和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以及两国相关政府部门共同主办,是中国在非洲国家举办的一次重要人文交流活动。

长期以来中国与肯尼亚双方领导人彼此都关注着两国贸易的发展,两国高层也进行了多次的国事访问,在互访中形成了亲密贸易战略伙伴关系,中肯之间的贸易进出口货量也在不断增加。但两国之间并没有开设直达航线,货物进出口主要是由埃塞航空签署的北京泛源国际运输服务有限公司承运。

同英国的关系

两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保持着传统的密切关系。英是肯主要双边援助国之一。肯独立到1994年6月,英援总额达7亿英镑。2003年起,英每财年向肯提供双边援助约5000万英镑。英是肯第一大投资者,对肯投资总额超过10亿英镑。英每年向肯提供500个奖学金名额,肯有5000多名学生在英国留学。2006年两国续签了军事合作协议。2007年底肯大选争端引发人道主义危机后,英国宣布向肯红十字会提供100万英镑人道主义援助。2008年7月,奥廷加总理访英,与英首相布朗举行会谈。英宣布向肯提供900万英镑援助,用于重建项目和非政府组织能力建设。

同美国的关系

2000年来,肯尼亚为争取美援、美为获得肯配合其在东非地区反恐,两国关系发展较快。肯是接受美援助最多的黑非洲国家之一,2000年来每年约5亿美元。肯自2000年成为美“非洲增长与机会法”的首批受益国以来,对美纺织品出口激增,1999年为1000万美元,2002年增到1.27亿美元。美系肯第7大出口国和第5大进口国。2000年美对肯投资2.38亿美元,近百家美公司在肯设代表处。2004年1月,肯美在肯拉穆群岛附近举行代号为“尖槌04”的联合军事演习。2005年6月,美要求肯签订不向国际刑事法院提交美罪犯的协议,遭肯拒绝,美因此冻结对肯军事培训援助。2007年底肯大选争议导致局势动荡后美积极调解,国务卿赖斯、助理国务卿弗雷泽先后访肯,会见了争议双方领导人和安南并转达布什总统口信。2008年3月,美民众为肯人道主义危机捐款2500万美元。5月,美军舰防肯并与肯举行了联合训练。6月,奥廷加总理访美,会见了国务卿赖斯、国家安全顾问哈德雷及参、众议院主要领导人。美宣布再向肯提供9000万美元援助,并承诺两年内进一步扩大对肯经援力度。2009年5月,美国务院非洲事务助卿卡森和白宫国安会非洲事务高级主任加文访肯,肯总理奥廷加访美。2009年8月和2012年8月,美国务卿克林顿两次访肯。

同邻国的关系

同各邻国关系均友好。肯尼亚同坦桑尼亚、乌干达组建东非共同体并吸收卢旺达、布隆迪加入,致力于实现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

肯尼亚与坦桑尼亚关系友好,两国间的合作不断扩大。两国领导人均强调加强双边合作的重要性。双方同意建立联合委员会促进双边贸易和合作,并简化移民程序,为两国人员往来和物资交流提供便利,促进地区一体化进程。2006年3月,坦总统基奎特访肯。12月,齐贝吉总统出席坦独立45周年庆典。2008年2月26日,担任非盟轮值主席的坦总统基奎特赴肯调解肯大选争端,为争议双方最终签署《关于联合政府伙伴关系原则的协议》发挥了关键作用。2009年5月,肯副总统穆西约卡访坦,双方同意在本地区印度洋海域联合打击索马里海盗。7月,齐贝吉总统访坦。

肯尼亚同乌干达关系友好。两国经贸关系密切,乌系肯最大商品出口国,肯为乌最大的外国投资商。2004年12月,两国签署直达铁路运输协议。2006年4月,齐贝吉总统赴乌出席穆塞韦尼总统就职仪式。7月,穆塞韦尼总统访肯。2008年1月,担任东非共同体轮值主席的穆塞韦尼总统赴肯调解肯大选争端。肯与乌就米金戈岛归属产生争议,肯重申坚决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但坚持以外交手段和平解决问题。2009年4月,齐贝吉总统和穆塞韦尼总统在东非共同体首脑峰会上会晤,双方同意通过联合勘界委员会解决争端,5月双方正式启动联合勘界。

肯尼亚积极推动索马里和平进程。2002年10月,肯在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授权下在肯西部城镇埃尔多雷特主持召开新一轮索马里和会。2004年1月,索各派在肯就索宪章修正案和建立新国民议会签署协议。8月后,索和会先后产生过渡联邦议会、政府和总统。2005年6月起索过渡政府从内罗毕迁回索境内。2006年9月齐贝吉总统在出席伊加特内罗毕特别首脑会议期间,会见了索过渡联邦政府总统优素福、埃塞总理梅莱斯,共同讨论了在索部署伊加特和平支助团等议题。2007年8月,齐贝吉总统会见来访的优素福总统。2009年6月,奥廷加总理会见索过渡联邦政府总理舍马克。2011年10月,肯出兵索马里协助索过渡联邦政府清剿反政府武装“沙巴布”,并于2012年6月将在索部队并入非盟驻索马里特派团。2012年8月以来,索产生新领导人和新政府,肯予以大力支持。

肯主张和平解决苏丹内部冲突,曾先后十余次主持苏丹和谈。2001年5月,肯作为伊加特苏丹问题委员会主席国在肯主持苏丹和谈。2005年1月苏丹政府与南方反政府武装在肯尼亚内罗毕签署全面和平协议。7月,齐贝吉总统出席苏丹过渡宪法签署及苏丹新政府成立仪式。2006年7月,苏第一副总统、南方政府主席马亚尔迪特访肯。2007年5月和2009年5月,苏第一副总统兼南方政府主席基尔访肯。肯多次斡旋苏北南双方,支持苏丹南部公投独立结果。南苏丹独立建国后,积极调停南北苏丹冲突。

旅游

概况

肯尼亚是非洲著名的旅游国家,位于国家中部的非洲第二高峰肯尼亚山是世界著名的赤道雪山,雄壮巍峨,景色美丽奇特,肯尼亚国名即来源于此。数十个国家级天然野生动物园和自然保护区是众多野生动物和一千多种鸟类的天堂,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野生动物巡游圣地之一。

景点

乞力马扎罗山

位于肯坦两国交界的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大陆的最高峰、地球上唯一座位于赤道 线上的雪峰、人类能够不借助特殊装备所能到达的最高点,而且还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孤山。它被称作“非洲的屋脊”、“非洲之王”。

东非大裂谷(East African Great Rift Valley)

之所以称之为大裂谷,主要由于这狭长的山谷在卫星云图上开来就像是刻在非洲大陆上的一道伤疤,巨大的伤疤。东非大裂谷是一条狭长的断裂带,两旁火山星罗棋布。由于天然地势优势,裂谷内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从而成为了非洲人类生命的起源。

安博塞利国家公园

与其他的国家公园不一样,安博塞利国家公园位于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交界地区,肯尼亚共和国的北部,气候十分干旱,漫天的黄沙和干涩的飓风可以构成你对这个地方的初步印象。这里聚集了最为剽悍的野生动物:大家熟识的狮子、角马、犀牛、羚羊都是这里的常客。此外,蟒蛇、野兔等其他地方不常见的动物也在这里出现。

莱瓦保护区

成立于1995年的肯尼亚莱瓦野生动物保护区,占地62000英亩。整个保护区内栖息着肯尼亚12%的黑犀牛,同时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格雷维斑马独立种群。

通过对濒危动物保护和管理、建立和维护自然保护区,莱瓦地区已经成为肯尼亚私有土地野生动物保护的模范。莱瓦保护区引领着的低影响保护旅行模式是该地区所有居民的直接经济收入来源。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地理 国家 非洲 赤道 索马里 坦桑尼亚 乌干达 埃塞俄比亚 南苏丹 肯尼亚历史 马林迪 埃塞俄比亚 南苏丹共和国 乌干达 坦桑尼亚 塔纳河 加拉纳河 主要矿物 卡卡梅加 马加迪湖 内罗毕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