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花押,汉语词汇。

拼音:huā yā

释义:旧时文书契约末尾的草书签名或代替签名的特种符号。

花押又称“押字”、“画押”,兴于宋,盛于元,故又称“元押”。元押多为长方,一般上刻楷书姓氏,下刻八思巴文或花押。

词目

花押

拼音

huā yā

引证解释

旧时文书契约末尾的草书签名或代替签名的特种符号。

唐 唐彦谦 《宿田家》诗:“公文捧花押,鹰隼驾声势。”

宋 黄伯思 《东观馀论·记与刘无言论书》:“ 文皇 ( 唐太宗 )令群臣上奏,任用真草,惟名不得草。后人遂以草名为花押。 韦陟 五朶云是也。”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四回:“请女王写个手字花押,佥押了交付与我们。”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鬻女》:“你休将泪洒,把文书亲用花押,银五百当时赉发。”

闻一多 《死水·“你指着太阳起誓”》:“信不信?假如一天死神拿出你的花押,你走不走?”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花押》。

名称来历

从实用意义上说历代印章大都有防奸辨伪的作用,作为个人任意书写,变化出来的“押字”(有些已不是一种文字,只作为个人专用记号),自然就更难以摹仿而达到防伪 的效果,因而这种押字一直沿用到明清时代。

花押不是日本语,此名词在中国早有使用,其意思是个人化的署名。当中会使用不同的笔迹及符号,使个人化的署名更美观。署名源于中国唐朝时代,在日本平安时代中期传入。

【示例】郑父已写就了,简后署名,共是十位,其九人俱先有花押,第十屠岸夷也。——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花押在中国

中国古代的花押,从唐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宋朝的时候,签名花押的风气非常流行,不少文人墨客都有自己非常独特的花押。宋徽宗的花押,被专家们称为"绝押"!它的外形,特别巧出心裁,有点象写得结构松散的"天"字,又象一个简写的"开"字,而实际上就是所谓"天下一人"四个字组成,四笔写成。后人称奇的时候,难免又会感到这位皇帝率真可爱的气质了,好像一个自负顽皮的天才小孩,故意搞了个文字游戏来捉弄那些不明就里的人。

书画界用花押是很普遍的,比如,当代书画大家谢稚柳的署名就是。除此之外,比如在瓷器画制作署名时,却很少用本名(本名如有,多附于底款处),多用一特殊的符号标记,在这里标记代表了署名和印章。瓷器界的花押使用可谓是由来已久!

12世纪中叶,花押是古代欧洲的另一种标记形式。实际上它是一种图形签名,通常采用简洁的图案方式来表面签署人的身份,从而证明某事物的所有权与归属以及对某事物的认可。因为当时大多数人是不识字的,花押的方式正是以视觉的方式更直接更简明地表明含义,从这一点我们看出图形传播的优势。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词语 八思巴文 群臣 佥押 屠岸夷 天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