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萧三(1896年10月10日—1983年2月4日),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1896年10月生于湖南省湘乡县的萧家冲。原名萧子暲(一作子嶂,或云原名萧克森,字子暲),其祖父给他赐名萧莼三,读书时起名萧植蕃,笔名有天光、埃弥·萧﹑爱梅等,萧子升之弟。他曾就读于长沙湖南第一师范,曾与毛泽东同学。

他和哥哥萧子升以及毛泽东、蔡和森一起创建了“新民学会”。早在20世纪初叶就投身革命运动。1920年到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他同赵世炎周恩来等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以后,主持我国的国际文化交流工作,访问过许多国家,两次出席亚非作家会议。

人物生平

萧三原名萧子暲,湖南湘乡人。湖南省立一师毕业后,曾任教于一师附小,与毛泽东、蔡和森一起创建新民学会。1918年赴京,入勤工俭学留法预备班,后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5月赴

法,入蒙达日公学,组织“公学世界社”并研讨马列主义。1922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赴俄,在东方劳动者大学学习。1924年回国,1927年国共分裂,曾任团中央组织部长和代理书记,参加过上海工人的三次起义。后因病赴苏疗养,并先后任教于远东大学和莫斯科东方学院。1930年秋曾作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代表,出席在苏联哈尔科夫举行的国际革命作家代表会议,并被选为国际革命作家联盟书记处书记,主编《世界革命文学》的中文版。1933年入红色教授学院学习。1934年出席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会议,并连任两届苏联作协党委委员。在苏期间,他除用俄语写作并出版了诗歌、拥护苏维埃中国宣传中国革命和工农红军、宣传鲁和中国左翼文学,在国际上有相当的影响。1939年回国后,在延安鲁艺、文协、文化俱乐部工作,编《大众文艺》、《新诗歌》,和外国同志一起边对外刊物,发起并组织延安诗社,开展街头诗、诗朗诵运动,发表了《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等文章。抗战胜利后,赴张家口,先后担任晋察冀边区文协常委版了民歌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的关于毛泽东的传记流传极广。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局长、作协书记处书记、对外文委主任、对外文协常务理事、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及其书记处书记、《译文》编委等职,作为文化界的代表与和平使者奔走世界名地,为中央文化交流与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他以友谊为主题。他主编《革命烈士诗抄》及续编,又是著名的文学翻译家。

萧三自幼就勤奋好学,酷爱文学,少年时就显露了他的诗歌创作才能。在“五四”运动和第一次大革命中,曾写过一些反帝反封建的诗歌、杂文和通讯报道,以及革命的诗传单和诗标语等。但他把青年时代的精力,主要投进了革命的实际工作中,他的真正的诗歌生涯,是从30年代初开始的。

1928年,萧三因跌倒脑受震荡,在瞿秋白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到莫斯科疗养。曾和徐特立、林伯渠、董必武、吴玉章、何叔衡等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不久,萧三同志到莫斯科东方大学任中国文学教授,从此开始了文学活动。

萧三抱着“文艺上的革命功利主义”精神踏入文坛,他“决定用文艺、用诗歌当武器,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共产主义理想而战斗到底!”在苏联的十几年里,他用中文和俄文写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报告文学,向全世界宣传了中国工农红军和土地革命,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权。在当时中国革命被重重封锁下的年代里,在国内外敌人对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大肆诬蔑、丑化,进行歪曲宣传的情况下,除了美国记者兼作家史沫特莱和斯诺,冲破各种阻力,用通讯的形式向世界报道了中国革命的真实情况外,最早用诗歌及其他文艺形式向全世界宣传中国革命的真相的,就是萧三了。

萧三在苏联期间,同鲁迅先生保持着密切的通讯联系。他是最早在苏联向全世界宣传伟大鲁迅和介绍中国左翼文字的,他曾代替鲁迅出席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他写了许多介绍鲁迅生平事迹和纪念鲁迅的文章,翻译了鲁迅的作品,还主持编辑出版了鲁迅著作,他对鲁迅的崇敬终生不渝。

萧三还是我国新文字运动的先行者之一,早在20年代,他就和瞿秋白、吴玉章、林伯渠等以及苏联著名的汉学家郭质生、龙果夫等人一起制订了《中国新文字方案》。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他对我国的文字改革做了许多工作。

萧三长期担任文艺界各种领导职务,为我国的文字和新诗歌运动作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作为沟通中外文化的桥梁和和平使者,“爱弥·萧”早在20年代就在国际上闻名。他和国际和平和进步人士有着广泛的交往,结识了法共的理论家沙里·拉波波、越南的革命家胡志明、保加利亚的革命家季米特洛夫、土耳其的革命诗人希克梅特,以及苏联等国的许多社会名流。

1930年,他代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出席了在苏联哈尔科夫举行的国际革命作家会议,参加了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工作,主编《国际文学》中文版。1934年,他出席了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并代表鲁迅和中国左联在大会上发言。经中共党组织批准,由法捷耶夫介绍,他加入了苏联共产党,历任两届苏联作家协会党委委员。这个期间,他结识了苏联的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阿·托尔斯泰等;美国的史沫特莱、哥尔德;法国的罗曼·罗兰、阿拉贡、巴比塞等许多国家的著名作家、诗人。为中外文化交流和促进世界各国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工农红军的了解和声援,做了大量的工作。

萧三学识渊博,文化修养很高。他精通俄语、法语、德语、英语等多种语言,是语言大师和著名的文学翻译家。

新中国成立以后,萧三肩负起国际文化交流和保卫世界和平的使命,作为中国人民的使者,常年奔走于世界各地,出席过历届保卫世界和平会议。他还主持我国的国际文化交流工作,访问过许多国家,两次出席亚非作家会议。他同约里奥·居里、爱伦堡、苏尔科夫聂鲁达、杨·德尔达、安德尔逊·聂克修、亚马多、万徒勒里、伊文思等几十个国家数以百计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诗人、科学家和学者,都有密切的友好交往。

萧三为人刚正,作风朴实,平易近人,助人为乐。1962年,他把自己主编的《革命烈士诗抄》的编辑费全部上缴。1981年他又把《萧三诗选》的全部稿费捐赠给四川灾区人民。

“文革”后,萧三出席过四届文代会,曾任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副会长,当选为作协理事,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作品成就

萧三著《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1951)和主编的《革命烈士诗抄》及续编﹐都广泛流传。他主张:“诗歌可比子弹和刺刀”﹐新诗“要向民歌学习﹐向古典诗歌学习”(《萧三诗选·自序》)。他的诗感情强烈﹐语言流畅﹑通俗﹐在创作风格上力求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他的主要诗集有《和平之路》(1952)﹑《友谊之路》(1959)﹑《萧三诗选》(1960)和《伏枥集》(1963)等。他在苏联用俄文写作出版的诗集有《湘笛集》﹑《我们的命运是这样的》﹑《埃弥·萧诗集》和《萧三诗选》等。他的作品已被译成了多种文字。

萧三是《国际歌》歌词的主要中文译者之一。他还翻译了《列宁论文化与艺术》以及一些俄国和苏联的文学作品。

突出贡献

1918年参与毛泽东、蔡和森等创建新民学会。到北京入留法预备班学法文,参加五四爱国运动。赴法国勤工俭学。后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经胡志明介绍加入法国共产党,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旅欧学生爱国活动,参与编辑出版《少年》刊物。1923年被派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曾与陈乔年将《国际歌》歌词译成中文。与任弼时等代表中共旅莫斯科支部参加列宁的葬礼及护灵活动。同年夏回国到长沙,任青年团湘区委员会书记、中共湘区区委委员,参与领导开展湖南青年运动。1925年春调任共青团北方区委员会书记,参与领导北京及北方各地响应上海五卅运动的学生和民众爱国斗争。同年秋成立中共张家口地方执行委员会,任书记,积极领导开展对冯玉祥部国民军的统战工作,发展当地党团组织。1926年秋到上海,任共青团中央组织部部长和代理书记,参与领导全国团组织的发展扩大,推进学生和青年运动,支持北伐战争

1927年2月兼中共中央与上海区委特别委员会委员,参与上海工人第三次起义的组织领导工作。4至5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随后参与主持共青团四大,任主席团成员,被选为团中央委员,任团中央常务委员兼组织部部长。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赴苏联。1928年起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任教,并从事文学活动。1930年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后,担任左联常驻苏联代表,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革命作家会议,负责主编该会刊物《世界革命文学》中文版。

1934年代表中国左联出席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发言。经过中共党组织批准加入苏联共产党,并担任过两届苏联作家协会党委委员,同鲁迅保持密切通讯联系。在苏联期间,他写了大量文艺作品向全世界介绍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及其领袖人物,被译成俄、英、法、德、日、捷等多种文字,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1939年3月回国到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编译部主任、陕甘宁边区文协常务委员、文化俱乐部主任,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主编《大众文艺》、《中国导报》、《新诗歌》等。1945年4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边区文委常务委员、华北文学艺术联合会主任。他是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文学翻译家和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政务院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事务局局长,中苏友好协会、副总干事,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理事、书记处中国书记,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顾问、兼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被选为第一、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委员等。1983年2月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主要著作有《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 、《萧三诗选》等。

革命生涯

1918年参与毛泽东、蔡和森等创建新民学会。

1919年到北京入留法预备班学法文,参加五四爱国运动。

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后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

1922年经胡志明介绍加入法国共产党,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3年被派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1924年1月与任弼时等代表中共旅莫斯科支部参加列宁的葬礼及护灵活动。

1925年春调任共青团北方区委员会书记,参与领导北京及北方各地响应上海五卅运动的学生和民众爱国斗争。

1926年秋到上海,任共青团中央组织部部长和代理书记,参与领导全国团组织的发展扩大,推进学生和青年运动,支持北伐战争。

1927年2月兼中共中央与上海区委特别委员会委员,参与上海工人第三次起义的组织领导工作。

1928年起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任教,并从事文学活动。

1930年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后,担任左联常驻苏联代表,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革命作家会议。

1934年代表中国左联出席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发言。

1939年3月回国到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编译部主任、陕甘宁边区文协常务委员、文化俱乐部主任,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

1945年4至6月出席中共七大。

个人生活

名门闺秀家乡女

萧三出身于书香门第,曾祖父是前清的举人,母亲是名医的女儿,家财万贯。他的父亲从事教育工作,为人开明,鼓励儿女学有专长,他常说:“人生在世,要有抱负,有志气,有所作为……”萧三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萧三18岁那年,正与毛泽东同在湖南读书时,被父母召回家乡相亲。父母为萧三找的媳妇门当户对,是名门闺秀。萧三一见就满意,因为这位叫谭雪君的姑娘美丽端庄。于是家人便为他俩办了婚事。

婚后,萧三曾把认不了多少字的妻子带到长沙,送她进蔡和森母亲创办的女子职业学校学习。后来萧三去法国勤工俭学,想带妻子一起去,无奈妻子此时已有身孕,行动不便,只好放弃了。之后,萧三一直在外奔波革命,极少顾家了。1921年,妻子为他生了女儿,但一年后,女儿便患病夭折了。望君君不归,女儿又死了,不久,谭雪君也抑郁而逝。萧三得到消息,痛哭一场。

率真性急俄姑娘

此时,萧三被中共北方区任命为共青团北方区执行委员会书记,专门从事鼓动青年人,宣传革命。他因此经常出入北平的各大专院校、工厂,在这时,他认识了苏联姑娘瓦萨。她是1925年由海参崴到中国的,在北平的大学教俄语,萧三受命到达北平开展工作与她一见钟情。瓦萨是一位漂亮的俄罗斯姑娘。当时萧三31岁,瓦萨25岁,正是青春似火的年龄。瓦萨有着俄罗斯姑娘特有的美丽。萧三与瓦萨热恋不久就同居了。后来萧三由北方区调往上海,同周恩来、赵世炎共同筹划上海工人武装起义。起义失败了,萧三因身体不好,组织决定送他到苏联边治病边参加共产主义运动。萧三同意了,并与瓦萨正式结婚,同赴苏联。在苏联平稳的家庭生活,使萧三感到甜蜜,也感到有点沉闷。他渐渐地思乡心切,希望尽快回国投入革命斗争。而瓦萨已做母亲,她希望与丈夫儿子过平稳的生活。因而,只要萧三流露出回国的言语,个性急躁瓦萨便会与他大吵一通。后来,实在过不到一起了,他们平静地分手了。

浪漫纯朴的德国姑娘

萧三的夫人是德国人,中国名字叫叶华,本名叫耶娃。她不仅是萧三的夫人,还是一个出色的摄影师。她因爱萧三,而爱上了中国。耶娃,1911年出生在德国。父亲是位医术精湛的医生,耶娃的摄影基础来自母亲的传授,母亲温柔善良,是位名摄影师。在母亲的熏陶下,17岁的耶娃考入慕尼黑电影学院摄影系学习。23岁那年,耶娃到苏联旅行,这次旅行,竟使她得到了爱情。耶娃的白马王子就是在中国、在苏联都赫赫有名的革命者兼诗人萧三。与瓦萨分手后,萧三并没有回国,还是遵照党的指示留在苏联工作,一呆就是10年。1938年,萧三到黑海疗养,耶娃恰也在黑海,两人有缘千里来相会,23岁的耶娃靓丽动人。萧三当时虽然已经40多岁了,但容貌清秀,形如二十郎君,洒脱奔放,耶娃极为仰慕这位中国男子。耶娃嫁给萧三后,最大的人生决定就是加入苏联国籍,因为只有加入苏联国籍,才能在苏联长期呆下去,与萧三在一起。爱情高于一切。耶娃放弃了德国国籍,加入了苏联国籍。在萧三的帮助指导下,耶娃学会了俄语和中文,阅读了许多马列著作,和萧三一起看了来访的中国京剧,一下子就喜欢上这门艺术,拍了许多精彩的京剧剧照。耶娃说,我开始有了一颗“中国心”。 结婚后,有了孩子,萧三却还想着要回国继续投入革命运动,在萧三的再三请求下,中共同意萧三回国了。萧三只身回国一年后,耶娃来到了萧三身边,来到中国延安,革命加爱情,意气风发,耶娃的到来,萧三高兴,延安的中共领导人也高兴。

能歌会戏“花木兰”

萧三到延安后,按照毛主席指示,负责文化领导工作。这时,萧三妹妹的同学甘露,因崇拜萧三,从浙江来到了延安。甘露找到萧三,带来了他妹妹的介绍信,萧三当然很高兴,把甘露当自己的妹妹看待,并把她安排在延安女子大学学习。甘露在浙江时学过京剧、延安经常举行晚会。一次甘露演唱了全本的《花木兰》,成功的表演,使甘露在延安成了“名人”,人们友好地称甘露为“花木兰”。“花木兰”也使诗人心情激荡,心旌摇动。萧三对甘露有了思念,如果有哪天没见到甘露,在萧三就如隔三秋。而甘露也是如此。就这样,21岁的甘露和45岁的萧三在延河边堕入爱河。耶娃发现他俩关系不正常后,非常不满。而萧三也怀疑耶娃与在延安的外国人来往关系不正常。由此,两人常吵闹。耶娃一气之下,也不顾穿过国统区的危险,只身带了两个孩子,回到苏联。走之前,周恩来为萧三和耶娃办了离婚手续。耶娃走后,甘露与萧三就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出席婚礼的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

重拾旧好伴终身

革命胜利后,萧三与甘露已有了两个男孩。家也搬进了北京。萧三从事国际文化交流工作。一次他出访苏联,竟把耶娃带回国来了。原来,萧三在苏联时,苏联方面还认为耶娃是萧三妻子,安排他们会面了。萧三见到耶娃旧情复燃,并住到了一起。后来由于难以割舍,就把耶娃及儿子带了回来。甘露见萧三带回了耶娃和两个混血儿,惊呆了。萧三说,耶娃母子在苏联生活不稳定,现在革命胜利了,自己也是中共的高官,有责任担负抚养母子的责任,我们还是夫妻,他们与我们生活在一起。甘露是开朗的人,想到自己的过去,耶娃受的苦,也就同意了。但甘露很快发现了萧三和耶娃的越轨行为,颇为气愤。周恩来得知后大吃一惊,问耶娃,你不是和萧三离婚了吗?耶娃笑说,那是为了便于通过国民党的地盘,并不是真离婚。结果,在征求了萧三的意见,考虑他的现实取向,也考虑了中苏关系,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安子文等亲自出面,要求甘露顾全大局,放弃与萧三的婚姻,让萧三与耶娃复婚。而对萧三感情多变太过浪漫的行为,也给予口头警告处分。自此,耶娃与萧三两人又开始了共同的人生旅程。直到1983年萧三去世。耶娃在中国生活了半个世纪,用手中的摄影机记录了新中国的进程再现了她生命中的中国之恋。今年将近90高龄的耶娃说,“明年,要回祖国德国办三个影展,分别是《北京》 、《京剧》、《西藏》”。

著作书目

高尔基的社会主义美学观(文论)1943,华北书店;后增订该名为《高尔基的美学观》,1950,群益

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传记)1949,东北;后增订该名为《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1980,中青 朱总司令的故事 1949,苏南新华书店

人物与纪念(传记,改删节改名为《人物纪念》1951,三联

和平之路(诗集)1952,人文

友谊之歌(诗集)1958,作家

打断侵略者的脊骨(诗集)1958,作家

萧三诗选 1960,人文

亚菲拉人民团结起来(歌词1963,音乐

伏枥集(诗集196,作家

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故事 1981,辽宁人民

萧三诗选 1981,湖南人民

我没有闲心(诗集)1983,黑龙江人民

珍贵的纪念(传记)1983,天津人民

萧三文集 1983,新华出版社

革命民歌集 1959,中青

革命烈士诗抄 1959,中青;增订版,1962,中青

翻译书目

马门教授(话剧)德国沃尔夫著,1942,重庆文林出版社

新木马计(话剧)德国沃尔夫著,1942,重庆文林出版社

光荣(话剧)苏联古舍夫著,1942,中苏文化协会编译委员会

前线(话剧 )苏联亚·柯涅楚克著,1949,新华书店

列宁论文化与艺术(上)1947,东北书店

伟大的导师马克思(传记)1949,中青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人物 行业人物 作家 萧子升 蔡和森 新民学会 赵世炎 周恩来 萧子暲 新民学会 哈尔科夫 红色教授学院 苏维埃 诗朗诵 徐特立 董必武 何叔衡 林伯渠 龙果夫 保加利亚 苏尔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