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蔡邕 《独断》:“天子玺以玉螭虎纽。” 螭虎是战国之后玉器中常见的异兽,战国晚期玉器上就有螭虎纹饰。汉以后,螭虎使用的更为广泛。史书记载:初,汉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玉玺,螭虎纽。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高祖佩之,后代名曰传国玺。汉人崇尚螭虎。班固封燕然山铭》有“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的句子。由此可知,螭虎在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中代表神武、力量、权势、王者风范。

螭虎纹螭龙纹

一种典型的瓷器装饰纹样。螭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属蛟龙类。《说文·虫部》有释:“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其形盘曲而伏者,称蟠螭。躯体比较粗壮,有的作双尾状。

螭纹最早见于商周青铜器上。是和龙纹非常接近的一种题材,故又有“螭虎龙”之称,尾部同样有拐子型和卷草型之别。若就细部而言,头和爪已不大像龙,而吸取了走兽的形象,身躯亦不刻鳞甲,体态有肥有瘦,可以相差悬殊。图案设计,比龙纹有更大的自由,用螭纹来装饰长边,充填方块,蜷转圆弧,皆可熨贴成章。正因如此它才成为最常见的花纹题材。

受复古风气的影响,宋代瓷器大量出现螭纹装饰纹样。宋定窑以印花、划花手法在瓷盘、瓷碗、瓷瓶等器物上装饰螭纹。元末景德镇窑有釉里红塑贴螭纹高足杯等名品。明清瓷器上的螭纹有蟠螭、团螭、双螭等多种形态,表现手法多为绘画,偶有塑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嘉靖白釉红螭瓶,以一条蟠螭盘绕白瓶颈肩处,红白辉映,神采耀目。定陵出土明万历黄釉紫彩三螭足炉,以三螭倒立成足,螭身成为炉腹上的堆塑装饰,构思精巧,风格古朴,令人赞绝。晚明民窑青花瓷器上螭纹大量涌现,逸笔草草却颇有神采。清康熙豇豆红太白尊上则是以细线刻划团螭纹,尽显盛世之时刻意追求精益求精的审美情趣

玉器上的螭

断代,是研究古玉首先遇到的问题,即使那些经科学发掘的出土玉器,也有一个重新断代的问题,因为有很多玉器的制做年代并不是与墓葬的年代相条款,可能要早得多;更何况那些非科学发掘品和传世品了。宋代以降,仿制和伪造古玉成风,使古玉在难解的断代困境中,更加扑朔迷离……

螭,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龙属(或又称龙子之一)。鉴于螭是传说而非现实生活中的动物,故其形态并无有一定的固定式样,说法也很多。现将其中一些重要著述中的内容摘录数条如下:

《说文》:“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无角曰螭。”

《汉书·司马相如传》有“蛟龙、赤螭”之载,其中“赤螭”一词文颖的注解称:“螭,为龙子。”张揖的注释称:“赤螭,雌龙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有“投诸四裔,以御螭魅”之载,其中“螭魅”一词的杜预注称:“螭魅,山林异气所生,为人害者。”

《左传·宣公三年》有“螭魅魍魉,莫能逢之”之载,其中“螭”字,据注家称:“螭,山神,兽形。”

从上述各条文献来看,有关螭的记述,最晚在战国时已开始。至于它的来历,有说是“龙属”或“龙子”,或“雌龙”,即母龙。其先为“山林异气所生”,色黄、无角、兽形。

玉器上出现螭的形象,正好与文献记载最早期相同,即亦在战国时出现,此后的汉魏、元、明、清一直延续。唯唐、宋略少,是螭形在玉器上出现的低潮期。其名称有叫蟠螭、螭虎、螭龙者。

战国时期的玉螭

战国是迄今所知最早在玉器上出现螭的时期,而且数量相当多,其中最典型的有如下几例:

一件是民国年间在河南省洛阳金村战国中期墓所出的玉镂雕三螭纹璧,器现藏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璧径21.7cm,上镂雕三螭,一在中央两瑗并璧形的相连接处,另两只在璧主体的外缘。所饰三螭基本形式相似,唯大小形态略异,皆张口露齿,上唇长宽,下唇似斧且短小,不规则椭圆形目,两眼各有一延长线,弯曲上翘,线较平直,脑顶有后飘且上扬的长尖式耳,脑与颈之间有一如鹿角状的长且分叉的独角,胸前亦有一如脑顶的分叉且内外卷一弯的角形饰,身有撮毛纹,四爪足如虎足,长尾上翘内卷并饰扭丝纹,整体呈S形侧身、侧视的爬行状。

上述三螭纹璧是科学的出土物,是战国玉璃的最典型代表。此外,在一些传世珍品中亦有许多类似的螭纹,见者有琢饰在玉瑗玉璧上,有为玉璜或玉珩之饰,亦有做冲牙之形者。综观它们的形态,虽有每一螭各有差异,但均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艺术风格,计有如下几点:

1、此期螭和整体造型,皆作扁平形而未见有立雕或半立雕器,通体除特定的器物,如冲牙等外,均呈S形弯曲的行走状,侧面身侧视,两面饰纹相同,多镂雕。

2、此期玉螭的局部器官中均作张口露齿,梳形目,头顶有较长且分叉的角和比角短并呈后飘上杨的耳,四爪足,尾上翘内卷并饰扭丝纹,形虽如虎或龙,但均无虎斑和龙体鳞纹。

3、此期玉螭上各外露于体外的器官之末端及身上的饰纹等,皆呈C字形尖卷。

4、此期玉螭纹皆或作玉器之形或作玉器辅助纹用。

两汉及魏晋时期玉器上的螭

汉代是螭纹是最鼎盛期,数量多,在许多玉器上都能见到。其中,光武帝所用来封国、赐诸王侯、发兵、召大臣、册封外国君主的六玉玺,皆采用螭虎印纽。例如《后汉书·光武帝纪》李贤注引蔡邕《独断》曰:“皇帝六玺,皆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皆以武都紫泥封之。”两汉早期作品,可以广东省广州市象山岗西汉初期南越国王赵睐墓出土品为代表。此后,西汉中晚期及至魏晋仍有大量螭纹遗存,现将此期的典型遗物分别介绍如下:

1983年西汉南越王墓出土一件玉镂空套环形器,其上镂雕一螭一凤纹。所饰一螭,首身及尾的一部分饰于内环,尾的大部分和前后两足的一部分在内外两环之间。螭呈张大口,露上下门牙各一,及后有不分叉的独角和耳,胸两侧各有一似羽翅的钩形饰,长颈,长尾后段分成两叉,尾前端和一叉饰扭丝纹,另一较宽长的尾叉饰双线竹节式纹,上唇侧及前后足的上腿处各有一撮胡须或毛纹,角与羽翅处饰双线竹节纹,整体呈多重S形弯曲和侧身侧视奔跑状。

同上述一墓出土的另一件有螭纹的玉器为玉剑首,其正面的外缘浮雕两只形式相同的螭纹。所饰螭整体呈S形弯曲的爬行状。头额两侧各一形式相同的耳,梳形目,外眼角卷曲上提,平嘴,整个螭首作正视形并颇似猫或虎头。螭四足外撇,分别于左右两侧,背部从脑后至尾间有一阴刻随形的线纹,腹侧似有羽翅,尾饰扭丝纹。

南越王墓所出的另一件螭纹玉器名玉剑?,其上螭纹是用浮雕法琢刻。首作猫科动物的头形,两耳后伏于颈背,近似方框并有眼角线双目,直鼻,平嘴,呈正面形。尾细长卷曲,饰扭丝纹。螭身背部有一从头颈至近尾的阴刻随形线,四爪足向身两侧外伸,作穿于云气间的爬行状。

西汉中期的典型螭纹代表,是河北省满城县汉代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其中一件玉璧主体上部的廓处,形式大小相同,但朝向相背,呈侧身侧视,身尾并联形。螭作张口露齿,脑后有双耳和一长且长扬的扭丝形独角,身有翅,昂首挺胸,身首于首和颈背上翘,四足外伸但已抽象变形,通体除颈背侧一道随形阴刻弦纹外,另局部还有扭丝式胡须纹和C字形纹等。

中山靖王墓出的另一件螭纹玉器是玉贝剑上的?。此器的两面均有一螭纹,其形除双目上的饰收到或毛纹,脑后有长且下弯的独角,身侧有一鸟首外露等与前述南越王越睐一件玉?螭纹略异外,其它五官特征,作穿作于云气间的身的刻纹等都很相似。

东汉玉器上较具体表性的螭纹,有1969年河北省定县北陵头村中山穆王刘畅墓所出土的几件玉器饰纹。所饰玉螭纹,基本造型和饰纹与西汉玉螭纹同,唯身上局部器官和刻纹略有所别。主要表现在局部纹刻中有在以往未见或罕见的装饰,如以数道短平行直线组成的足爪、毛发和短须纹,间点缀小圆圈纹、竹节式纹等。

此外,玉螭纹已不见扭丝式尾和角,头形未见侧视状等也是此期的又一特征。

魏晋时玉螭纹主要作玉璧、玉印、玉韘、玉贝剑饰物等器上。综观此期玉品上的螭纹,其形式很似两汉晚期,唯不同的是身较细长,身上以短平行线饰作的足爪和羽毛纹较多,个别螭纹的头侧耳间和脑后开始出现毛须和发纹等。

从上述两汉和魏晋时期玉器上的螭纹看,知此期与战国时的螭纹有如下一些差别:

1、此期玉螭除个别外,大多数从以往的侧视形转化为正视和表现俯视能见的正面形。

2、此期螭形脑后的角一般较战国的短,有的独角饰为扭丝形,多不分叉。

3、此期螭形均四足分作有躯体的两侧,而不是战国那样四足都在身下,一侧各有两足,作爬行状而非战国时的走状。

4、玉螭纹的尾饰为扭丝形者、多为西汉物,此后渐少,并开始分叉。

5、耳两侧有毛发,目上有眉毛,东汉以后进而在身上和足间的局部都有毛纹,所饰毛纹,皆用短细且平等的成组阴线表示。

6、螭形局部增咖饰纹,如东汉始在身上有凹孔,身上有圆圈纹、竹节纹等,及至魏晋时的个别螭纹上的脑后还新出现了毛发纹。

7、此期所见螭纹除战国时常作玉璧玉瑗等饰纹外,另增加的器物有玉贝剑饰物,玉韘、玉印、玉佩饰等。

8、此期玉螭中在战国时与玉凤复合在一起者已很少或不见,但新增加的复合纹图中见者有龙、云、鸟、熊、虎、朱雀、玄龟等。

宋元时期玉器上的螭纹

唐、五代玉器上很少见到螭纹,有些传世品,曾定为唐物者,似有疑问,因此,其特点不甚清楚。

宋、元两代,特别是元代始,玉器上的螭纹又多起来,凡此期的带扣、带钩、剑饰等,都常有螭纹出现。试举数例分述如下:

青玉双螭纹笔阁一件,长10cm,宽43cm,体作扁长方委角形,正面浮雕双螭纹。所作螭脑大脸小,近似三角形圈目,目上有两道粗眉合为牛角式上扬,脑后有一束长发飘至前两足合并的背脊处,四足分别在身体的左右两侧,作弯曲爬行状,身于前二足合并的背脊各阴刻一漩涡式钩云纹,从前两足合并的背脊至尾端有一道随形阴刻的线纹表示背脊,背脊线两侧各有若干组由双道平等短阴线组成的竹节斑纹,尾长且分成多叉,口衔灵芝。

另一器为三环套连式带扣,上亦有双螭纹,其所饰螭形及五官等与前述一器上的螭纹同,所不同的是螭口均未衔灵芝,其脑后飘发更长,几飘伸至前两足并合处之后的背脊间。

近似上述的螭纹,亦有出土品,其中江苏省无锡市钱裕墓出土一件圆形佩上阴刻的一条螭纹可为其代表。凡此说明,上述传世品皆为元物,并由此可知元代玉器上的螭有如下一些共同特征:

1、此期玉器未见有单独的螭形物者,所见皆以纹图的方式琢饰在不同造型和用途的玉器上。

2、此期螭纹的造型,如四足分饰于身躯的两侧,作爬行状,尾分叉,身饰双条短平行线组成和竹节纹,都仿自汉魏时物,说明有前后的继承关系。

3、此期螭形,前额颇大,且高凸,而脸部五官,如眉、眼、鼻、口则集中在整个面部的下方,其与头额的比例是,凸额作头部的三分之二,而其它五官只占三分之一。

4、此期螭的脑后束发很长,从脑后一直飘至前两足的背脊处,甚至有飘至胸背处者。

5、螭形双肩上耸,前腿弯势柔软,作向前同时伸出的爬行头,而后两足,一弯一伸,呈矫健有力之势。

6、四足的关节处有呈漩涡式的云纹,近似的云纹最少的只在耸肩处两组,有的则有四组以上,直至八组,均成双成对,左右分列在四腿和双肩。

7、身上所饰的双平行组成的竹节纹增多,有的布满整个身躯和足尾处。

8、此期螭形之尾特别长,均有分叉,有的二股,有的三股或更多,均呈卷云形弯曲,作水涡状。

9、螭之颈和背,都有一道(个别两道)阴刻线纹,从颈或肩部始一直随背形延伸至臂部尾端,以表示肥壮的背脊肌肉。

明代玉器上的螭

明代玉器上常见螭纹,试举数形如下:

一是明墓出土两例。其一为浅浮雕螭纹,头部如鼠首,脑后有一卷弯的独角,回首,扭丝纹颈,背脊有一条随形阴线,前两足,一伸直置颈下,一后伸置腹侧,后两足一伸一缩,尾长细分两叉。另一组螭纹,无角,双眉粗大,呈倒八字向两侧分开,缩颈弯曲,身上有如分叉尾形式的外伸线,似表示翅翼,背脊无随形阴线,尾分成两叉,亦呈爬行状。近似上述出土玉器上螭纹者,尚有一些传世品,形式基本相似。

传世玉器上琢饰螭纹者中最完整和精美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一件玉笔管上所饰的两组螭纹,此笔通笔帽长约20cm,于笔管和笔帽上各浅浮雕一组蟠螭纹。其上所饰两螭纹,形式基本相似,皆有羊角式双耳,独角,长发向脑后身侧飘动,脑有若干条短平等线,口衔灵芝,背有双线随形脊,腹两侧和足上有短平等双线竹节,足关节有多组漩涡式卷云纹,背有向两侧外伸且分双叉的鳍或羽翅纹,四足,三爪,足间有单平行阴线组列的毛道纹,通体呈爬行头。此笔管上螭,从整体看,尚有元代螭纹的遗风,当为明初物,而前述两组出土玉器上的螭纹,据报告为明中晚期物,因此,它们分别代表明代早晚期螭形纹。此外,明代有一批螭纹带钩、双螭耳杯和杯托等,其上镂雕和浮雕双螭,虽形态并不全同,但其风格大同小异,与上述各例螭纹相似。

综观上述明代玉器上的各例螭纹,概括起来,计有如下一些特点:

1、此期螭的头形较之元代的短,额较细并多有刻纹,而不是如元代螭额那样呈光头状。

2、此期螭之眼目,形式并不固定,计有圆圈目、三角形目、橄榄形目、倒八字形斜目、梳形目和虾米形目(主要是带钩上的螭)等。

3、脑后有一独角或无角者均有,发形多种,有向身侧飘动者,亦有贴肩随颈飘动者和分两段股拂飘及上冲(即所谓“怒发冲冠”)者。

4、此期螭形在背部外伸分叉如羽翅之饰和腿上、颈上刻毛须者为元螭所无或很少。

5、元代螭纹上的双平行线节式纹,均在背脊线的两侧分别单独组例,而明代一些螭纹中,其上有上述饰纹者,有的似元代那样组列,有的则横列在背脊线上。

清代玉器上的螭纹

清代玉器上的螭纹,很无规律,有的是战国或两汉玉器上的螭纹,有的则综合各代玉螭纹而作的所谓“四不象”螭形纹,颇有千姿百万态之感。更有一些装饰性图案螭纹,盘缠卷曲,抽象变形,各显神气。综上所见,就整个清代玉螭,其最大特点是下唇有须,身较光素,头部较大,身尾略短粗。

识别方法

蟠螭纹是古玉上常见的纹饰,只有对它深刻地了解、分析,才能更好地识别古玉并正确地判断其制作的年代。下面就谈一谈不同时期古玉上蟠螭纹的特点。

战国时期

蟠螭纹头部的特征是圆眼、大鼻、眼尾稍有细长线。双线细眉,上线很浅很细,往往不易看出。下线明显,猫耳,大多数耳朵方圆。腿部线条弯曲,脚爪往往向上翘起,用曲折的弧形线,尽情地把关节主要活络胛骨都表现出来。蟠螭身上的附带纹饰一般都用阴线勾勒,其中有弯茄形滴水状的阴刻纹,是战国时代的首创。在这种纹饰中又有一道、多道的细划线,尾部有阴刻线呈绞丝状,使整个蟠螭纹显得活泼有趣,这种绞丝尾也是战国首创,往往是两道阴刻线一组,也有一道一道的。

汉代

蟠螭纹眉向上竖,并往内钩,眉毛浅,若隐若现,柔中有刚。元明时代仿汉代蟠螭,眉毛深、粗、生硬,不像汉代细致生动。鼻梁中出现细线划纹,汉代蟠螭形身体和战国的大同小异,但是出现了有两个卷云纹所组成的尾巴。

六朝

蟠螭纹的眼与战国的形式稍有纹变,即在靠近鼻梁处稍微拖出一些,眼梢略长而有弯度,嘴边面腮上多数有凹槽。这是很重要的特征,其他时代没有。短腿,前腿一般只有一个,后面有阔带,可以说南北朝的蟠螭纹只有三条腿;尾部宽阔粗壮,其他兽类也是这样,这是六朝的主要时代特征。

唐代

蟠螭纹颈上有人字形纹,脊上开始有阴刻脊线,有的在腿部的关节处刻有类似云的纹饰,这种纹饰在六朝的蟠螭上已出现,唐以后的蟠螭上也有,但六朝和唐代蟠螭上的云纹只有一钩,后来的云纹则更卷曲一些。

宋代

蟠螭纹鼻下有一很宽的阴刻线,嘴翘起好像凹槽一样,口部突得更起,有立体感。用手触摸,可摸到一点嘴唇,这是宋代蟠螭纹的主要特征。

元代

蟠螭纹头额宽阔并且很高,眉、眼、鼻、口都集中在整个面部的前端,占据的面积只有面部13,大多有毛发。毛发作强风飘拂状,毛的尖端往往只到两肩之侧。蟠螭纹大多是圆身、耸肩,前腿弯势柔软,后腿一曲一伸,整个体形呈爬行状,后伸之腿矫健有力,姿态美观。圆身上刻有阴线一道或两道,从两肩中间伸至臂部以代表脊柱,并以脊柱为界,两弯再刻出单线或双线的筚状纹以代表肋骨,后期有蟠螭脊线两旁没有这种线条,不过数量很少。四肢的关节处都饰有卷云纹,这是元代蟠螭纹最显著的标志。尾也作卷云状,分两股,一长一短,左右分开,尾特长,作旋涡状,长度超过以前各个时期。

明代

蟠螭纹头形较元代为短,眉眼大多由面部中央勾出,眼形有圆圈眼、三角眼、橄榄形的斜直眼、长梢眼和虾米眼等形式,变化无穷,以双眼突出的虾米眼为最多。头部上端有有角或无角者,发形变化多端,有飘抻、有上冲、有贴肩、有两分等,少数蟠螭身躯两侧也有筚状纹。有的圆身,两侧用斜刀切削,形成直楞线,表示脊柱挺健,以增威势,这种风格形成于明代,是与元代蟠螭的区分特点。

清代

蟠螭纹具有以前各个时期所不具备的特点,一般以白玉为多,玉质大都无沁,凡玉色白、遍体浑圆光洁者皆为清代之物。以上是不同时期玉器上蟠螭纹的具体特点,只要熟悉掌握就能提高辨别古玉的能力。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其他 广泛 秦始皇 寿昌 班固 封燕然山铭 商周青铜器 螭虎龙 定窑 瓷盘 景德镇窑 高足杯 白釉 民窑 青花瓷器 古玉 张揖 异气 玉璜 虎印 六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