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史料记载:襄水源头在襄阳城南扁山西麓的泉水坑处(今尹集凤凰村太山庙),有数孔泉眼,终年涌水不断。长约14公里,面积30平方公里。

南北朝时于两岸筑堤,防治水患,后来历朝沿袭疏浚,加固堤防,修筑桥梁方便民众通行。明代襄水基本功能成为水利设施,改称襄渠,清代沿用,后人俗称南渠。由于名称随着历史的演变,在一般人的概念中,襄水这一名称,已渐行渐远。

襄水的发现

历史上襄河、襄水是襄阳得名的重要依据,现在人们都称之为南渠。一条河流如何成为襄阳人的母亲河?又怎样沦落为城市下水道?这中间有着太多的故事。

襄阳因襄水得名

襄阳城以方位命名,早在西汉时就已经出现。古人称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反之为阴。那么襄阳是依何地理实体而得名呢?襄阳城北或城西北是汉水或一片平原,根本无山。只是城西、城南有山,城却不能称其阳,而称其为阴了。《汉书·地理志》和《水经注··沔水》篇均记:襄阳“位于襄水之阳”,故名。这就明确告诉我们襄阳是以襄水得名。

历史资料显示,汉水在襄阳附近并没有改过道,襄水不是指汉水。从《水经注··沔水》篇中得到证实。此篇中记:“沔水又东,和檀溪水。水出县西柳子山下,为东鸭湖,……溪水自湖两分。北渠即溪水所导也。……又北,径檀溪,谓之檀溪水。溪水傍城北注,……西去城里余,北流注于沔。一水东南出……,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是水当即襄水也。”

《襄阳县志·山川》中有:“襄水即今襄渠”,“襄水则凡西南诸山之水,由长渠入汉者借是也”。光绪年间的《襄阳县志·山川》也载:“今檀溪已,而襄水不改,城西南诸山之水,皆归渠入汉”。这些史料清楚记载了襄阳城南确有襄水和明确的地理位置。

历史上的襄水水量充沛,1950年代还可以行船,河水“每岁夏秋泛涨,民地万余亩田辄为泽国”(《襄阳县志·城防》)。南北朝时张邵已于两岸筑堤,防治水患,后来历朝沿袭疏浚,加固堤防,修筑桥梁方便民众通行。种种举措使得襄水化害为利,涝则排水、旱季灌溉,到明代襄水基本功能成为水利设施,改称襄渠,清代沿用,后人俗称南渠。由于名称随着历史的演变,在一般人的概念中,襄水这一名称,已渐行渐远。

因为我们面临长江的大支流汉江,襄水反而在漫长的历史中被边缘化,变得寂寂无名。

寻找襄水之源

襄水的源头到底在哪里?资料记载:襄水源头在襄阳城南扁山西麓的泉水坑处(今尹集凤凰村太山庙),有数孔泉眼,终年涌水不断。其泉水沿宋家包北侧,经转子山、管路口北流,汇摩旗山东麓杨家岗流出的泉水,继续北流,经麒麟店汇孙家冲所流溪水,进入营盘,汇虎头山冲所流溪水,东流经琵琶山、真武山、羊祜山、郑家山,绕岘首山向南流,于观音阁旁注入汉水,长约14公里,面积30平方公里。

真武山下,新修的石牌坊高大巍峨。整治改造后的南渠加了衬砌,两岸种上草坪和意杨。通向真武山的小桥上,52岁的王长安,家住在附近。在石拱桥上摆了一个卖香火的小摊。“1970年南渠里面河水可清,女人们都在河里洗衣服。那时候水流量不算大,但鱼可多,下水的话碰到腿。后来上面建的工厂多了,河水污染了,再也没有鱼了。”老人对我们说,“现在河水太脏了,还有一股臭味,有时候还看到渠道里漂着安全套和卫生巾,真是太恶心了。不是为了找口饭吃,我也不会在这种地方摆摊。”

南渠的忧思

根据现状、自然地理及功能可将南渠分为上、下两段。南渠南部以山体为主,北有水质清澈的汉江,襄阳古城北面临汉江,东、西、南三面为面积约500亩的护城河环绕。南渠与护城河互不相通,护城河与汉江之间于城墙以西现有水闸控制联系。根据我们的考察,现在上段水量小,但水质较好,渠堤单薄,下段污染严重,让人忧心忡忡。

“现在的襄水只是一条臭水沟”。据说:“在六十年代,河水清得很,水里有鱼。原来的桥是石拱桥,双孔的,又叫眼睛桥,下面有一只石头分水作用的狮子。这603桥是2002年修复的。”

人们对襄水的历朝整治体现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古代人通过南渠水调节护城河的作法,充分证明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朴素的生态意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现在是那么不易,也许发展和保护就是一个悖论?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2004年8月,由于普降暴雨,加上上游水利设施溃堤,襄阳部分城区成为一片水乡泽国。今天现代工业和城市化进程让南渠不堪重负,南渠通过城市的一段,房屋林立,管线纵横,我们已无法自由穿行,加上沿线排污,南渠早成一条城市下水道。2005年2月,大规模的南渠整治建设启动。现在部分渠道已整治完毕,中段上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也见到成效。

从一条自然之河沦为一条城市的人工之河或者说下水道,我们无法接受这个河流文明的伦理。我们期待还襄水自然之河、文化之水的本来面目。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其他 襄阳城 泉水 南北朝 明代 清代 南渠 南渠 山之南 檀溪 光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