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道山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曾巩于元丰二年(1079年)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以洋洋洒洒的文笔,描写了闽地的山川形势,水陆交通以及风土民情,然后点出道山亭的景状及其寓意。文章风格峭拔多变,文笔雄伟奇崛,短句纷陈,新颖别致。

作品原文

道山亭记

闽,故隶周者也 。至秦 ,开其地,列于中国 ,始并为闽中郡 。自粤 之太末 ,与吴之豫章 ,为其通路。其路在闽者,陆出则阸 于两山之间,山相属 无间断,累数驿 乃一得 平地,小为县,大为州,然其四顾亦山也。其途或逆坂 如缘 絙 ,或垂崖如一发,或侧径 钩 出于不测 之溪上:皆石芒 峭发 ,择然后可投步 。负戴 者虽其土人 ,犹侧足 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 也。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 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水行其隙间,或衡缩 蟉糅 ,或逆走 旁射 ,其状若蚓结 ,若虫镂,其旋若轮,其激若矢。舟溯沿 者,投便利 ,失毫分,辄破溺 。虽其土长川居 之人,非生而习水事 者,不敢以舟楫自任 也。其水陆之险如此。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 其地,盖以其陿 多阻,岂虚也哉?

福州治侯官 ,于闽为土中 ,所谓闽中也。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 之山皆远,而长江在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 ,旁有沟,沟通潮汐 ,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麓多桀木 ,而匠多良能 ,人以屋室巨丽相矜 ,虽下贫 必丰其居,而佛、老子 之徒,其宫 又特盛。城之中三山,西曰闽山,东曰九仙山,北曰粤王山,三山者鼎趾立 。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诡殊绝 之状,盖已尽人力。

光禄卿、直 昭文馆 程公 为是州,得闽山嵚崟 之际,为亭于其处,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 ,不下簟席 而尽于四瞩 。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为登览之观,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 之山,故名之曰“道山 之亭”。闽以险且远,故仕者常惮 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非独忘其远且险,又将抗 其思于埃壒 之外,其志壮哉!

程公于是州以治行 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 又及于此。盖其岁 满就更广州,拜谏议大夫 ,又拜给事中、集贤殿 修撰 ,今为越州 ,字公辟,名师孟云。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道山亭:在今福建福州城内乌石山。北宋熙宁年间,福州太守程师孟性喜游览名胜,曾上乌石山,赞赏山川之美,并在乌山(也称道山)上建了一座亭子。程师孟认为乌山在江海之上,作登山四望的观看,可以和道家所说的蓬莱、方丈、瀛州三座仙山并列,所以为亭子起名叫“道山之亭”,故名道山亭。

隶周者也:隶属于周朝。

秦:朝代名。秦王嬴政统一中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自称始皇帝,建都咸阳。共历二世,统治十五年。

中国:指中原地区,一指国家,朝廷。

闽中郡:治所在冶县(今福建福州)。

粤:民族名。居于今江、浙、闽、粤一带,总称百粤。文中指百粤人所居地区。

太末:县名,治所在今浙江龙游。

豫章:古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阸(è):阻塞,阻隔。

相属(zhǔ):相接连。

驿:计算驿路长度的单位,两个驿站之间路程为一驿。

一得:得到一个。

逆坂(bǎn):指攀爬陡峻的山坡。

缘:攀援。

絙(huán):粗绳索。

侧(zè)径:狭窄的路。侧:通“仄”,狭窄。

钩:环绕,回旋。

不测:不可计数,不可测量,比喻指深渊。

石芒:山石的尖端。

峭发:陡峭突出。

投步:举步,落脚。

负戴:以背负物,以头顶物。

土人:世代居住本地的人。

侧足:侧转其足,形容道路险峻狭窄而不敢正立。

踬(zhì):跌倒,绊倒。

士骑:指骑马的兵士。

衡缩:纵横。

蟉(liú)糅(róu):盘曲混杂的样子。

逆走:退走,逃走。

旁射:四射。

蚓(yǐn)结:像蚯蚓一样屈曲。

溯(sù)沿:逆水上行和顺水下行。

便利:敏捷,灵活。

破溺(nì):指船毁人溺水。

川居:指住在水边。

水事:指驾船、泅水之类的事情。

自任:自动承担,指敢于承担。

虚:空出,空着。

陿(xiá):狭隘,狭窄。

侯官:县名,治所在今福建闽侯境内。

土中:四方的中心地区。

四出:向四面延伸,指四面。

涂:通“途”,道路。

潮汐:在月球和太阳引力的作用下,海洋水面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在白昼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

桀(jié)木:高大的树。

良能:指精湛的技能。

相矜(jīn):互相夸耀。

下贫:极穷,也指极穷的人。

佛、老子:佛家和道家的并称。佛家以佛陀为祖,道家以老子为祖,故称。老子:相传为春秋时期思想家。道教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故也称老聃。著《道德经》五千言,也名《老子》,为道教的经典作品。

宫:古代对房屋、居室的通称。

鼎趾(zhǐ):鼎足。

殊绝:特出,超绝。

直:指摄官,代理。

昭文馆:官署名。唐代设置学士,掌详正图籍,参议朝廷制度礼仪,教授生徒。宋承唐制,以上相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学士、直学士不常置,直馆以京朝官充任,掌书籍修写校雠之事。

程公:指程师孟,字公辟,宋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景祐进士。熙宁元年(1068年)九月,以光禄卿出任福州知府。翌年四月,扩建城墙,疏浚城壕,修造桥梁。熙宁三年(1070年),在庙学内建厅舍,又在乌石山建道山亭。同年六月,调任广州知州。后入京为给事中,集贤殿修撰、都水监,又移知越州、青州。

嵚(qīn)崟(yín):高大,险峻。

荣:盛多。

簟(diàn)席:竹席。

四瞩:眺望四方。

蓬莱、方丈、瀛(yíng)洲:古代传说中的海上神山名,也常泛指仙境。

道山:传说中的仙山。

惮(dàn):畏难,畏惧。

抗:振,离扬。

埃壒(ài):凡尘,世俗。

治行:为政的成绩。

余功:空余的时间。

岁:文中指任期。

谏议大夫:官名,掌侍从规谏。

集贤殿:唐置。于殿内设书院。置学士、直学士,以宰相为知院事,有修撰、校理等官,掌刊辑经籍、搜求佚书。

修撰(zhuàn):官名。唐代史馆有修撰,掌修国史,宋有集英殿、右文殿等修撰。

越州:治所在绍兴(今属浙江)。

1.

道山亭:在今福建福州城内乌石山。北宋熙宁年间,福州太守程师孟性喜游览名胜,曾上乌石山,赞赏山川之美,并在乌山(也称道山)上建了一座亭子。程师孟认为乌山在江海之上,作登山四望的观看,可以和道家所说的蓬莱、方丈、瀛州三座仙山并列,所以为亭子起名叫“道山之亭”,故名道山亭。

2.

隶周者也:隶属于周朝。

3.

秦:朝代名。秦王嬴政统一中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自称始皇帝,建都咸阳。共历二世,统治十五年。

4.

中国:指中原地区,一指国家,朝廷。

5.

闽中郡:治所在冶县(今福建福州)。

6.

粤:民族名。居于今江、浙、闽、粤一带,总称百粤。文中指百粤人所居地区。

7.

太末:县名,治所在今浙江龙游。

8.

豫章:古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9.

阸(è):阻塞,阻隔。

10.

相属(zhǔ):相接连。

11.

驿:计算驿路长度的单位,两个驿站之间路程为一驿。

12.

一得:得到一个。

13.

逆坂(bǎn):指攀爬陡峻的山坡。

14.

缘:攀援。

15.

絙(huán):粗绳索。

16.

侧(zè)径:狭窄的路。侧:通“仄”,狭窄。

17.

钩:环绕,回旋。

18.

不测:不可计数,不可测量,比喻指深渊。

19.

石芒:山石的尖端。

20.

峭发:陡峭突出。

21.

投步:举步,落脚。

22.

负戴:以背负物,以头顶物。

23.

土人:世代居住本地的人。

24.

侧足:侧转其足,形容道路险峻狭窄而不敢正立。

25.

踬(zhì):跌倒,绊倒。

26.

士骑:指骑马的兵士。

27.

衡缩:纵横。

28.

蟉(liú)糅(róu):盘曲混杂的样子。

29.

逆走:退走,逃走。

30.

旁射:四射。

31.

蚓(yǐn)结:像蚯蚓一样屈曲。

32.

溯(sù)沿:逆水上行和顺水下行。

33.

便利:敏捷,灵活。

34.

破溺(nì):指船毁人溺水。

35.

川居:指住在水边。

36.

水事:指驾船、泅水之类的事情。

37.

自任:自动承担,指敢于承担。

38.

虚:空出,空着。

39.

陿(xiá):狭隘,狭窄。

40.

侯官:县名,治所在今福建闽侯境内。

41.

土中:四方的中心地区。

42.

四出:向四面延伸,指四面。

43.

涂:通“途”,道路。

44.

潮汐:在月球和太阳引力的作用下,海洋水面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在白昼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

45.

桀(jié)木:高大的树。

46.

良能:指精湛的技能。

47.

相矜(jīn):互相夸耀。

48.

下贫:极穷,也指极穷的人。

49.

佛、老子:佛家和道家的并称。佛家以佛陀为祖,道家以老子为祖,故称。老子:相传为春秋时期思想家。道教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故也称老聃。著《道德经》五千言,也名《老子》,为道教的经典作品。

50.

宫:古代对房屋、居室的通称。

51.

鼎趾(zhǐ):鼎足。

52.

殊绝:特出,超绝。

53.

直:指摄官,代理。

54.

昭文馆:官署名。唐代设置学士,掌详正图籍,参议朝廷制度礼仪,教授生徒。宋承唐制,以上相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学士、直学士不常置,直馆以京朝官充任,掌书籍修写校雠之事。

55.

程公:指程师孟,字公辟,宋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景祐进士。熙宁元年(1068年)九月,以光禄卿出任福州知府。翌年四月,扩建城墙,疏浚城壕,修造桥梁。熙宁三年(1070年),在庙学内建厅舍,又在乌石山建道山亭。同年六月,调任广州知州。后入京为给事中,集贤殿修撰、都水监,又移知越州、青州。

56.

嵚(qīn)崟(yín):高大,险峻。

57.

荣:盛多。

58.

簟(diàn)席:竹席。

59.

四瞩:眺望四方。

60.

蓬莱、方丈、瀛(yíng)洲:古代传说中的海上神山名,也常泛指仙境。

61.

道山:传说中的仙山。

62.

惮(dàn):畏难,畏惧。

63.

抗:振,离扬。

64.

埃壒(ài):凡尘,世俗。

65.

治行:为政的成绩。

66.

余功:空余的时间。

67.

岁:文中指任期。

68.

谏议大夫:官名,掌侍从规谏。

69.

集贤殿:唐置。于殿内设书院。置学士、直学士,以宰相为知院事,有修撰、校理等官,掌刊辑经籍、搜求佚书。

70.

修撰(zhuàn):官名。唐代史馆有修撰,掌修国史,宋有集英殿、右文殿等修撰。

71.

越州:治所在绍兴(今属浙江)。

白话译文

闽,原来隶属于周朝,到秦时,开辟了这方土地,列入中原,这才合并为闽中郡。从越国的太末县,和吴地的豫章郡,是(自中原通向)它的通道。这通道到了闽地,陆路就被阻塞在两山当中,而山相连没有间断,接连过了几个驿站才能见到一块平地,小的作为县,大的作为州,然而州、县(城)的四面望去也都是山。它的道路有的迎着山坡像攀援着粗绳登上,有的垂直挂在山崖上像一丝头发,有的小路蜿蜒在深不可测的溪流上,(路旁)都有石刃从峭壁上刺出,要看准了脚下的地方然后才可以举步。背着、顶着东西的人即使是本地人,也还要侧着脚然后才能够前进。不是那个地方的人很少不被绊倒的。走水路,水都是从高处奔流而下,岩石交错出于水中,如树木竖立,如兵马遍布野外,上下千里,见不到头尾。水流穿行在它的空隙间,有的曲折盘绕流淌,有的逆行侧射,它的形状像蚯蚓盘结,像虫形雕刻,旋涡像轮子,水流激射如箭。船逆行而上,要善于利用水势,稍微有分毫差错,即刻船破溺水。即使是本地人,如不是一生下来就练习水上功夫,也不敢担任起行船的职责。闽地水陆两路的艰险就是这样。汉代曾经把这里的人民迁徙到江淮之间,而使这地方空着,大概因为这地方险狭多阻,难道这是虚言吗?

福州的州治所在侯官,对闽地来说是土地的中部,就是所说的闽中。它是闽地最平坦宽广的地方,离四面的山都很远,而闽江就在它的南边,大海就在它的东边。城内外都有路,路旁有小河,小河可以沟通大海,船载的人和货物昼夜都可以聚集在家门。山上多大树,工匠中有很多是手艺精湛的。人们竞相夸耀自己房屋的大并且华丽,即使是下等贫苦的人也一定要使自己的住宅宽敞。而佛教、道教之徒,他们的庙观又特别壮丽。城中有三座山,西边的叫闽山,东边的叫九仙山,北边的叫越王山,三座山鼎足而立。沿着山势,佛教、道教的庙观有数十上百处,它那宏伟奇异绝然不同的形状,也许已经用尽了人工之力。

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主政福州,在福州的高耸处,建了一座亭子,这里的山水胜景,城池的宏大,宫室的繁荣,不用走离竹席就尽可观望四面景色。程公认为这里在江海之上,作登山四望的观看,可以和道家所说的蓬莱、方丈、赢州三座仙山并列,所以为它起名叫“道山之亭”。闽地由于道路险远,所以做官的常怕到此任职,程公能够依照这地方的长处筑亭,用来寄托他耳目的欢乐,不但忘掉了它路远而险峻,又将他的思想提高出于尘埃之外,他的志向多么壮阔啊!

程公在这个州府由于治理得好而闻名,既改造了城墙、又革新了学府,并且利用公事之余的时间又办到了建亭这件事。他一年以后就改任广州知府,随后又赴任诛议大夫,接着任给事中、集贤殿修撰,现在担任越州知府,他的字是公辟,名字叫师孟。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作者离开福州后在明州(今宁波)任上,应程师孟之请写下了《道山亭记》。作者对程师孟这样在偏远的地方犹能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旷达情怀十分佩服,所以写下了这篇文章,来称扬程师孟的旷世豪情。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是一篇构思新颖别致的散文。题目名曰《道山亭记》,但作者对道山亭本身的构造和外观几乎没有着墨,而是从遥远的历史和广阔的空间慢慢道来,如同电影中的远镜头逐渐向观众逼近,变为特写镜头,让读者既能从阔大的背景中远视,又能在焦点上细察,具有丰厚的美学韵味。

文章一开始,描写道山亭的所在地闽中郡的历史由来和地理特点,尤其侧重从陆路和水路两个方面表现这里的高山险峻和溪水湍急,十分难行。走陆路如同抓着绳子攀登,“或垂崖如一发,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择然后可投步。”走水路则石头错出急流间,千里上下,不见首尾,“舟溯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辄破溺。”在陆路上行走,“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也。”在水陆上行走,“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在这里,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和描写之能事,运用比喻和对比等艺术手法,予以浓墨渲染。特别是对溪水湍急状貌的描绘,十分生动:“或衡缩蟉糅,或逆走旁射,其状若蚓结,若虫镂,其旋若轮,其激若矢。”

接着,作者的笔触将描写的空闻进一步缩小到侯官,重点表现这里的地理特点、风俗人情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侯官地平且广,离周围的山较远,南有闽江,东有大海,商船云集、人们喜建华丽住宅,尤其佛、道宫观数以百计,十分瑰丽奇特。这些叙述和描写,十分精练而又富有代表性,为道山亭的建造展现了一个优美适宜的环境。但是,作者的作文最重“以文明道”,所以他写此文的目的并不仅仅表现道山亭的迷人景致,而是重点赞赏知福州政绩名震遐迩的程师孟及其建造道山亭的举措。因此,文章的后半部分虽然篇幅不多,但却是重心所在。作者介绍了程公建造道山亭的具体地点、动机和目的,并把程公建道山亭看作其诸多政绩的一部分,肯定了封建官吏在政务之余追求耳目之乐的合理性。这对作者来说,是难得的思想闪光。他不仅认为道山亭建造的地点好:“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更欣赏程公“抗其思于埃墙之外”的壮志,与取名为“道山亭”相吻合,这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曾巩的精神追求。

文章既写景又写人,写景从大到小,层层深入,清晰传神。写人(程公)紧扣道山亭的由来,突出其精神风貌,点面结合。文章以道山亭为核心,旁及它的地理特点和人文景观(包括它的建造者),关键处顺便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看法,显得有条不紊,简练生动,给读者留下鲜明而又深刻的印象。

名家点评

明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一:曾子固本色。

清 ·沈德潜《唐宋八家文读本》卷二十八:建一亭无甚关系,故只就山川险远上著笔,此做枯寂题法,于无色处求出色也。前水、陆二段,何减韩、柳。

清 ·何焯义门读书记》卷四十二:陆文裕以为亲至闽中,乃知为工。

作者简介

曾巩(1019—1083年),字子固,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少有文名,十八岁入京赴试,与王安石交游。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太学肄业,为欧阳修所赏识。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长期担任地方官职,政绩卓著。擅长散文,是欧阳修倡导的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文章论证委曲周详,风格简练厚重,布局完整谨严,节奏舒缓闲雅,长于说理而短于抒情。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文学作品 诗歌散文 曾巩 程师孟 茅坤 沈德潜 何焯 义门读书记 唐宋八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