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都督(dū du),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首长的官名。都督官职兴于三国,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以后成为中央军事长官。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

含义

都督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首长的官名。最初是作为监督军队之官, 后汉光武帝建武初年,因为征伐四方,乃于出征时暂时设置督军御史以监督诸军,事成回师后则罢官。汉末三国时形成的军事职称﹐魏晋时发展成为中央或地方军事领导长官。

历史沿革

汉末三国

都督一名在汉末三国时期开始大量出现﹐其中有的是偏裨将校﹐有的则是一军元帅或一个军区的主将。前者被称为帐下都督或部曲督﹐后者被称为持节都督﹐影响最大的是后一种。持节都督来源于汉代的督军御史﹐职责是监督州郡镇压“盗贼”﹐如东汉顺帝时﹐御史中丞冯绲持节督扬﹑徐二州兵镇压九江“盗贼”﹐就是一例。其后﹐又以中郎将督军﹐更增加了军事统帅的因素。汉末董卓之乱后﹐州郡拥兵割据称雄﹐朝廷为了笼络他们﹐有以将军兼督数州或都督某州的称号。献帝建安二年(197)以袁绍为大将军﹐赐弓矢节钺兼督冀﹑青﹑幽﹑并四州﹐是最早见于史籍的持节都督。大约同时﹐魏武帝曹操以程昱为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这种都督就成为统治地方的军政长官了。

曹操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陆续在重要地区建立军镇﹐后来逐渐形成都督区。建安 初年﹐曹操以钟繇为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驻长安。建安十七年又以夏侯渊督诸军驻长安﹔建安二十一年征孙权还﹐以伏波将军夏侯惇都督二十六军屯居巢﹔建安末﹐以曹仁为征南将军﹐假节﹐屯樊城。这是后来曹魏关中﹑扬州﹑荆州三个都督区的前身。都督区的正区建立是在魏文帝曹丕称帝前夕。延康元年(220)﹐他即魏王位﹐将统治区内的沿边诸州分为五个都督区﹐分别以曹真都督雍凉﹐曹仁都督荆﹑扬﹑益﹐曹休都督扬州﹐臧霸都督青州﹐吴质都督幽﹑并﹐各自负责一个方面的军事。与此同时或稍后﹐吴﹑蜀也各在其边境建立都督区。到曹魏后期﹐都督区也在其腹地建立﹐计有邺﹑许昌(豫州)两处。邺为魏王国旧都﹐许昌为汉末故都﹐都有武库﹑粮仓﹐加上长安﹐成为控制边州﹐拱卫洛阳的重镇。 持节都督本是军职﹐都带有将军或中郎将等军号﹐其地位高低视军号的品级而定﹐并依军号设立军府。如都督所带之军号为安西将军则置安西府﹐升为镇西将军则改称镇西府。军府置长史﹑司马﹑主簿﹑从事中郎﹑参军及行参军等僚属。参军﹑行参军分曹(部门)理事﹐其曹数多少视军府大小而定(见府州僚佐掾属)。

曹魏初置都督区时﹐都督与刺史各置﹐只有少数都督兼任所驻州刺史。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中﹐曾规定“都督知军事﹐刺史治民﹐各用人”。但惠帝以后﹐都督例兼所驻州的刺史﹐非重要州才单为刺史。都督兼刺史﹐即兼治军民﹐所属州郡之刺史太守军事上受其指挥﹐负责为之提供兵源及军需﹔其民政事务也常受都督干预﹐都督形成为州的上一级机构。但都督区与州区的范围并不一致﹐有的一州分属两个督区﹐也有一个都督除督所兼刺史之本州外﹐只督邻州之一郡或数郡者。故都督区还不是正式的地方行政区划﹐只是军事指挥区域。

关于都督区的划分,曹魏的情况是:

东线,黄初三年(222年),设置扬州都督区,先后以曹休、满宠、王凌、诸葛诞、毌丘俭、王基、石苞任职。甘露二年(257年),诸葛诞举兵反抗司马氏时,以都督豫州王基兼督扬州。这种以一人兼督扬、豫,不是常制,不久王基就专督扬州。而甘露二年,又分淮北都督区,以陈骞、卢钦、司马骏任职。设置青、徐都督区,该区都督有时合置,有时分置。合置时,以牵招、夏侯楙桓范胡质胡遵任职;分置时,以臧霸、田豫都督青州,钟毓、卫瓘都督徐州。

南线,黄初元年(220年),设置荆州都督区。明帝太和元年,以荆、豫合置都督区。嘉平三年(251年)分置,其中都督豫州,又称都督江南。荆、豫合置时,以司马懿、王昶任职;分置时,以夏侯尚都督荆州,诸葛诞、王基、州泰、陈骞、司马骏都督豫州。甘露四年(259年),荆州一分为二,一个荆州都督镇襄阳,以州泰、钟毓、王沈任职,又称都督江北,另一个荆州都督镇新野,以王基、陈骞任职。

西线,设雍、凉将军区,以曹真、司马懿、夏侯玄、郭淮、陈泰、司马望任职。黄初元年,同时设关中都督区(关中地属雍州),以夏侯楙任职,太和二年(228年)撤销。甘露元年(256年)另置都督陇右(陇右地属雍州)一人,以后分置陇右、关中都督区。以邓艾、李允、卫瓘都督陇右。

北线,设都督河北,兼辖冀、幽、并三州军事,以吴质、吕昭、程喜等8人任职。

蜀国都督区,大体以郡划分。

西线,设汉中都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置,首任为魏延。建兴五年丞相诸葛亮进驻汉中,以魏延改任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北线,遥设关中都督,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置,首任为吴懿。南线,设庲降都督区,总摄南中诸郡军事,章武元年首任为邓方,治南昌县(今云南镇雄),继任李恢移治平夷县(今贵州毕节),马忠移治味县(今云南曲靖),庲降又设副职贰都督。东线,设永安(巴东郡治所,即白帝城)都督,又称巴东都督。永安是蜀国东部边境重镇,位于三峡西口,面对魏国新城郡和吴国荆州,章武元年首任为李严。在西、北、南、东线之外,后方二线设江州(巴郡治所)都督,江州在蜀国东南江水和西汉水(今嘉陵江)交汇处,水陆四达。是后方重镇,章武末首任为费观;建兴元年,继任者为李严、李丰、李福、邓芝等,在此主持北伐的后方事物。

吴国的都督区,以州、郡和郡内要点划分。

根据敌情和特殊地形,形成极密或极疏的布局。其北线和西线,在沿江众多要点上,设置了密集的都督区,为国家重兵所在。这些都督区自西向东计有:信陵督、西陵督(永安二年陆抗都督西陵时,辖区自关羽濑至白帝)、夷道督、乐乡督、水军督、江陵督、公安督、巴丘督、蒲圻督、夏口督、沔中督(辖区为夏口以上的沔水)、武昌督(陆逊死后,分为武昌左部督、武昌右部督。吕岱任武昌右部督时,辖区自武昌上至蒲圻)、半州(今江西九江上游江中)督、柴桑督、吉阳督、虎林(今安徽贵池西)督、濡须督、芜湖督、牛渚(今安徽当涂北)督、扶州(今安徽马鞍山以北江中之洲)督、都下(即建业)督(吴建兴元年,太傅诸葛恪攻击魏国新城前设都下督,以留守建业的滕胤充任)、徐陵(亭名,在今镇江)督、京下(今镇江)督。建衡二年(270年)陆抗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治乐乡,为信陵等诸督之督。其南线,设交州督,广州督。东线,孙权西征荆州关羽时,临时设吴郡都督,以吴奋任职,镇抚东方。

两晋南北朝

晋时﹐分持节都督为三等﹐都督诸军事为上﹐监诸军事次之﹐督诸军事为下。都督均有节﹐表示朝廷赋于都督的权力﹐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使持节有权诛杀二千石(守﹑相)以下官﹔持节有权诛杀无官位人﹐若在军事时期﹐可与使持节同﹔假节只有在军事时期可杀犯军令者。自曹魏开始﹐已有大都督及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的称号﹐假黄钺是比持节更高的权力标帜﹐可以专戮节将(即持节都督)﹐这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或权臣当政期间才赋予这种权力﹐并非经常制度。除负责一个军区的持节都督外﹐还有奉命出征的持节都督﹐统率全军或一支独立部队。其后往往以统率全军者为大都督﹐如曹魏明帝太和四年(230)﹐以司马懿为大将军﹑大都督﹑假黄钺﹐以伐蜀。北魏后期﹐经常任命重臣为大都督统率出征。但其后常别置行台节度诸军﹐统帅之权又渐移于行台。

南朝后期﹐州郡分割﹐都督区也逐渐变小﹐都督的权威已不如魏晋时。

东魏时置六州流民都督及京畿大都督﹐以统率鲜卑军人。北齐时﹐京畿大都督以宗王或皇子担任﹐开府置佐﹐权力极重﹐是特殊的制度。

北周改都督区为总管区﹐总管兼任所驻州刺史﹐并统辖邻近各州。重要地区则置大总管府﹐除直辖州郡外﹐还统辖若干总管。大总管所统﹐自十余州至数十州不等。大都督﹑帅督﹑都督三等名号则成为府兵的中下层军官。至隋﹐此三号并为散官。隋炀帝杨广复改大都督为校尉﹐帅都督为旅帅﹐都督为队正﹐地位低微﹐有似魏晋时的帐下都督。

隋唐时期

隋代军区亦称总管。唐初承隋制﹐其领军出征者为行军总管或大总管。至武德七年(624)﹐复以总管府为都督府﹐大总管府为都督府﹐而行军总管及大总管不变。大都督常以 宗王遥领而以长史代理其职。其余都督则分为上﹑中﹑下三等。贞观元年(627)﹐内地都督府多被裁撤。景云二年(711)﹐睿宗曾拟分全国(除京畿﹑都畿外)为二十四都督府﹐令都督纠察所管州刺史以下官人善恶﹐但并未实行。唐代都督权轻﹐虽加使持节之号﹐并不真正赐节。景云二年以贺廷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实授旌节。从此节度使代替都督﹐成为地方最高的军事长官。唐后各代也袭用都督名号﹐但名号虽同﹐其职权与组织形式与魏晋南北朝时已迥异。

宋元明清

北宋于行政区都督府设都督,一般以亲王担任,不常置,缺者以知府事为长官,掌本府兵民之政。地位较高者称大都督。南宋以后﹐都督成为中央执政官所加军事官衔。绍兴二年(1132),吕颐浩以左仆射出都督江﹑淮﹑两浙﹑荆湖诸军事,置司镇江。此后,凡遇执政官临时出任统帅,即加都督﹑同都督﹑督视各路兵马等衔,事毕即罢。

元天历二年(1329),立钦察亲军都督府,后改为大都督府,置大都督,统辖钦察诸部侍卫军及地方镇戍军。

明朝初年(1361),朱元璋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设大都督,节制中外兵马。洪武十三年(1380)诛胡惟庸,为防止军权过分集中,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各设左﹑右都督一员。各都督府通过都司统领京卫及外卫之兵。明中叶后,各卫仅存空名,都督遂为虚衔,领兵之官须加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等衔,始有统军实权。明 朝鲜洪翼汉《华浦先生朝天航海录》:“都督(毛文龙)言:‘皇子已于六月薨逝,而登州抚台袁可立,与俺不相能,致有科参。新抚台武之望,已替其任云。’”

清初,沿袭明制,以左右都督﹑都督等为提督总兵官的加衔。乾隆十八年(1753)废止。

清末民国

辛亥革命,起义各省多置都督,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袁世凯上台后改称某某将军督理某省军务。1916年袁死后改称督军,1922年又称督理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历史 古代官职 汉光武帝 汉末 部曲督 东汉 御史中丞 冯绲 持节 中郎将 司隶校尉 伏波将军 征南将军 樊城 品级 安西将军 安西府 镇西将军 镇西府 从事中郎 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