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酒神精神(Dionysian)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运用这两个术语解释了古希腊文明发展的独特性。这两个术语在希腊悲剧中起着相当重要作用的原则与阿波罗神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相关联。

精神含义

阿波罗(日神)原则讲求实事求是、理性和秩序,狄奥尼索斯(酒神)原则与狂热、过度和不稳定联系在一起。在这些戏剧表演中,合唱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它使得孤立的阿波罗式的个人,成为整个欢乐的酒神群体的一部分,这个群体赞美生活,接受生命的反复无常。希腊悲剧达到两种气质的平衡。通过这种调和作用,希腊悲剧使得希腊人和希腊文明格外与众不同。尼采往往用这个典范来衡量后来文明的不充分成就。

人类社会历史似乎总是受制于两种基本的冲动:一是对个体内在情绪的抒发,即尼采所说的“酒神精神”;一是对外在理性所标画的超越世界的追寻,即尼采所说的“日神精神”。这两种冲动代表着两种基本的人生哲学观:走向世界,故追求成功;走向内心,故期望超越。

精神实质

在尼采之前,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已经用酒神崇拜来标志艺术发展的一个阶段,雅可比、布克哈特、荷尔德林、弗·施莱格尔、瓦格纳也都谈到过作为一种审美状态的酒神现象或醉的激情。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解释希腊悲剧的起源和本质时加以发挥,倡酒神精神说。他很为他破天荒把酒神现象阐发为形而上学而感到得意,自称为"酒神哲学家"。事实上,酒神精神也的确是尼采哲学的特色之所在。

文化差别

中国的酒神精神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 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第一“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山岳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这种“至人”境界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 翻开中国文学艺术史,就是一部酒神精神舞蹈的历史。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杜甫《独酌成诗》)

“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苏轼《和陶渊明〈饮酒〉》)

“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杨万里《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

南宋政治诗人张元年说:“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

西方的酒神精神

笑一切悲剧

人生的悲剧性方面,本是一切人生哲学不应当回避的方面。肤浅的乐观主义回避这个方面,虚假的乐观主义掩盖这个方面,适见其肤浅和虚假。叔本华式的悲观主义承认人生的悲剧性,这是它比上述乐观主义深刻和真实的地方。但是,同时它又屈服于人生的悲剧性,得出了否定人生的结论。尼采第一要承认人生的悲剧性,从而与肤浅的或虚假的乐观主义相反对;第二要战胜人生的悲剧性,从而与叔本华式的悲观主义相反对。为此他提出了酒神精神。他自己认为,他的酒神精神是超越于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空洞论争之上的,是同时反对两者的。酒神精神所要解决的,正是在承认人生的悲剧性的前提下,如何肯定人生的问题。它旨在确立一种对待人生悲剧的积极立场,但是尼采首先从悲剧艺术着手。

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索斯为象征,到古希腊悲剧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以升华,尼采认为, 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神精神无所不往,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造的登峰造极之作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因为,自由、艺术和美是三位一体的,因自由而艺术,因艺术而产生美。

强力意志

尼采自己似乎也从悲观主义的梦魇中摆脱出来了:"我从我的求健康、求生命的意志创造了我的哲学……正是在这生命力降到最低点的时候(指他重病时--引者),我终止成为一个悲观者,自我恢复的本能禁止我有穷蹙绝望的人生观。"《看哪这人》。《尼采选集》,第2卷,第407页。

尼采发现,一个人倘若有健全旺盛的内在生命力,他是不会屈服于悲观主义的。悲观主义是生命力衰退的表现,屈服于悲观主义有如屈服于霍乱,表明机体已经患病。参看《偶像的黄昏》: 《一个不合时宜者的漫游》第36节。《尼采全集》,第8卷,第145页。这种人看见别人快乐便生伤感,好像看见病孩垂死前还依然玩着玩具一样;他们在一切玫瑰花丛下看出隐藏的坟墓。参看《朝霞》第330节。总之,问题全在于生命力: 你健康,你就热爱生命,向往人生的欢乐;你羸弱,你就念念不忘死亡,就悲观厌世。一个要在人世间有所建树的人最忌悲观主义:"看破红尘--这是巨大的疲劳和一切创造者的末日。"《尼采全集》,第12卷,第251页。尼采还有着饱满的生命力,他要度一个伟大的人生,于是他向悲观主义宣战了。他把叔本华归入颓废者之列,终生都在抨击他。他唱了一辈子生命的颂歌。他成了一位"人生的辩护者"。《尼采全集》,第6卷,第201页。

当然,人生仍有其悲痛的方面,而且这悲痛是深沉的,但是欢乐比悲痛更深沉。参看《尼采全集》,第6卷,第332-333页。"生命是一派欢乐的源泉",只有对于损伤的胃,对于悲观主义者,它才是有毒的。《尼采全集》,第6卷,第300页。尼采愈来愈觉得,人生何其丰富,令人欣羡,而且神秘。参看《尼采全集》,第5卷,第245页。他要"拼命地去感受生命"……《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第4节。

对于人生的肯定,来自爱。"我们爱生命,并非因为我们习惯于生命,而是因为我们习惯于爱。"《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读与写》。《尼采全集》,第6卷,第57页。"你愿意,你贪求,你爱恋,只因此你才赞美了生命!"《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舞蹈之歌》。《尼采全集》,第6卷,第158页。"对生命的信任已经消失,生命本身成了问题。但不要以为一个人必因此成为忧郁者!对生命的爱依然可能,只不过用另一种方式爱。这就像爱一个使我们怀疑的女子……"《快乐的科学》序。《尼采全集》,第5卷,第9页。尼采常常把生命譬作一个女子,一个妩媚的女子,她无恒,不驯,恣肆,允诺着也抗拒着,羞怯而又嘲讽,同情却又诱惑,因而更具魅力。她使你受苦了,可是你又怎么会不愿意为她受苦呢?所以受苦也成了一种快乐。她诚然有她的罪恶,可是当她自道其恶时,她尤为迷人。你也许会恨她,而当你恨她的时候,你其实最爱她。参看《尼采全集》,第5卷,第264页;第6卷,第157、329页。在爱里总有着疯狂。大爱不求回报,反而只求报答。生命已经把自己奉献给我们,我们应该时时想着给予最高的报答。只有带着恶意而不是带着爱观察人生的人,才会抱怨生命给予他的欢乐太少。自己对于欢乐毫无贡献,就不应当意欲欢乐。这贡献,就是对生命的爱。如果说生命是欢乐的源泉,那么,爱就是生命之欢乐的源泉,爱化痛苦为欢乐,化缺陷为美德。热爱人生的人对生命满怀感激之情,肯定人生的全部,连同它的苦难和悲剧……

到这里,我们开始接触到了尼采的酒神精神的实质。(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

相关介绍

《悲剧的诞生》是德国现代哲学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第一部较为系统的美学和哲学著作,写于1870-1871他的哲学的诞生地,是一本值得重视的著作。本书的中文译本可看《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

本书共25节,第1节至第15节讨论了古希腊艺术的起源、发展,悲剧的诞生,悲剧的主要特征,悲剧的灭亡等问题。第16节至第25节的主要内容是:结合近代文学艺术和文化的发展,尤其是结合近代德国艺术与社会的现实,讨论了悲剧与音乐艺术形式的关系,悲剧的再生,以及在悲剧的再生中德意志民族所起的作用等问题。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专业术语 悲剧的诞生 尼采 狄奥尼索斯 希腊文明 哲学观 黑格尔 荷尔德林 悲剧的诞生 尼采哲学 烂泥塘 扃牖 幕天席地 酒诗 狄奥尼索斯 古希腊悲剧 生命的意志 叔本华 尼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