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闲暇,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换句话说,闲暇是指个人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或消磨的时间。

基本含义

关于如何定义“闲暇”的问题,多年来始终困扰着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们——闲暇(leisure)这个英文单词源自于拉丁文的licere,代表“被允许”或“自由的”。事实上,克劳斯(Kraus,1979,p.38)和纽林格(Neulinger,1981,pp.17-33)指出,闲暇通常被描述为一种社会学的和心理学的(心理状态)特质。与之相近的是,近年来有人认为“玩乐”(play)是生活的一项基本要素。

关于闲暇的古典思想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他认为闲暇代表着“可支配的时间”以及“不受约束”(De Grazia,1962,p.19)。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不受拘束使人们有时间沉思,从而带来真正的快乐——然而仅有少数精英分子能够享受这种快乐,因为他们不需要为生计操劳凡勃伦(Veblen,1899)同样也把闲暇视为社会阶级的象征;不过对他而言,闲暇与沉思无关,而是与“悠闲的富裕”有关,拥有充分的时间和支配时间的自由是凸显身份地位的一项标志。

现代意义

近年来,闲暇的概念通常被定义为人们在空闲时间所从事的活动,或者代表着不受任何义务或强迫限制、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而因为工作代表着有某种义务要完成,因此在目前,“闲暇”这一词往往也被广泛地用来代表“不必工作的时间”。然而,用“非闲暇时间”(即工作时间)反过来定义闲暇,这种形而上学的定义依然会留下诸多未解的问题。例如,该如何确切定义“工作时间”呢?那些为了准备工作所花费的时间,以及往返于工作地点的通勤时间该如何归类?有时候,某些人眼中的休闲或许在其他人眼中并不轻松:当人们专心致志于自己爱好的活动时,那种状态与一般所谓的“不受拘束的时间”也许相距甚远。

经济学诠释

在传统的分析中,闲暇是作为劳动时间之外的时间来运用的,它被视为一种消费品。人们选择闲暇,是因为他们认为闲暇能比工作带来更大的效益。后来,经济学家注意到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消费需要消耗时间。因此,消费商品的行为与时间的结合才是创造效用的源泉。在这里,闲暇不再是消费品,它被还原为时间——个人完成消费行为所必需的时间。

引证解释

亦作“闲暇”。

1.平安无事。

①《孟子·公孙丑上》:“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

②宋 李纲《奉诏条具边防利害奏状》:“大概近年所操之说有二:闲暇则以和议为得计,而以治兵为失策;仓卒则以退避为爱君,而以进御为误国。”

③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七章:“年年春天,李自成都是在马鞍上和战争中度过,从没有像今年春天这么安静和闲暇。”

2.泛指闲空;没有事的时候

①晋 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望闻乌氏有龙池之山,微径南通,与汉相连,其旁有奇人,聊及闲暇,广求其真。”

②唐 白居易《长恨歌》:“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一回:“且说布库里雍顺渐渐长大,也学些骑马射箭的技艺,闲暇时又在河边折柳编筏。”

④明 施耐庵水浒》第三十八回《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里白条》:今日是个闲暇日头,因此下来取讨。

3.悠闲从容

①汉 贾谊 《鵩鸟赋》:“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止于坐隅兮,貌甚闲暇。”

②宋 叶适《温州州学会拜》:“人人劝酌,长幼尽盏,多闲暇自得,无勉强急迫之意。”

③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四回:“乐伯故意代御执辔,使许伯下车饰马正鞅,以示闲暇。”

闲暇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文化 语言文字 词语 谋生 精英分子 操劳 凡勃伦 消费需要 国家闲暇 治兵 进御 白居易 侍宴 专夜 蔡东藩 布库里雍顺 技艺 施耐庵 水浒 日头 鵩鸟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