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阿拉伯国家( ,al-ummah al- arabīyyah),又称阿拉伯世界( ,al- ālam al- arabī),是指以阿拉伯人为主要族群的国家,他们有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也有着相似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绝大部分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

阿拉伯国家共包含22个国家,总面积1313万平方千米,总人口40645万(2016年)。阿拉伯国家包括阿尔及利亚巴林科摩罗吉布提埃及伊拉克约旦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阿曼巴勒斯坦卡塔尔国、沙特阿拉伯索马里苏丹突尼斯、阿联酋、也门叙利亚

历史

公元前8世纪,阿拉伯半岛南部就出现了早期的阿拉伯国家。

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统一了阿拉伯半岛。随后,阿拉伯统治者逐步建立了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于11世纪初解体,此后历经塞尔柱土克曼人(11-12世纪)、蒙古人(13-14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14-20世纪初)的统治。

17世纪起,阿拉伯世界逐渐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帝国瓦解,埃及、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曼等少数国家获得形式上的独立。二战后,阿拉伯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兴起,阿拉伯国家相继取得民族独立。1988年,巴勒斯坦宣布建国,定都耶路撒冷,成为倒数第二个建国的阿拉伯国家。

位置境域

阿拉伯国家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地区,包括巴勒斯坦、约旦叙利亚、黎巴嫩、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也门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阿曼这12个西亚国家;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利比亚、苏丹、埃及这6个北非国家;另外还有非洲东部的吉布提索马里科摩罗以及非洲西部的毛里塔尼亚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伊朗不是阿拉伯国家(其主体民族为波斯人),但其与伊拉克同属于什叶派穆斯林掌权的国家。土耳其也不是阿拉伯国家(主体民族是土耳其人)。阿拉伯世界总面积13132327平方千米,约占世界总面积的9%。

人口民族

人口

截止2016年底,阿拉伯世界总人口达406452690,占世界总人口的5.46%,性别比为100:103.68。其中,埃及人口最多(9569万)。

国家人口
埃及95688681
阿尔及利亚40606052
苏丹39578828
伊拉克37202572
摩洛哥35276786
沙特阿拉伯32275687
也门27584213
叙利亚18430453
索马里14317996
突尼斯11403248
约旦9455802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9269612
利比亚6293253
黎巴嫩6006668
巴勒斯坦4,684,777
毛里塔尼亚4301018
阿曼4424762
科威特4052584
卡塔尔2569804
巴林1425171
吉布提942333
科摩罗795601

民族

主要为阿拉伯民族,另有库尔德人、土耳其人、亚美尼亚人科普特人柏柏尔人努比亚人等民族。

政治

阿拉伯国家政治体制各异。现有7个君主制国 家,其中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曼实行君主专制,约旦、科威特、巴林和摩洛哥实行君主立宪制。其余15个阿拉伯国家实行总统共和制,其中多数国家建立了领导社会政治生活的政党和集权的国家政治体制,如埃及、叙利亚、也门等;黎巴嫩实行分权制总统制;伊拉克、阿联酋实行联邦制

国际组织

阿拉伯国家联盟

阿拉伯国家联盟(League of Arab States)成员国:

阿尔及利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埃及、巴勒斯坦、巴林、吉布提、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沙特阿拉伯、苏丹、索马里、突尼斯、叙利亚、也门、伊拉克、约旦、科摩罗

观察员国:厄立特里亚、印度、巴西、委内瑞拉

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

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Union of the Arab Maghreb,UAM) 成员国:

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突尼斯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ulf Cooperation Council,GCC)成员国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巴林、卡塔尔、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也门

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

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Arab Petrolium Exporting Countries,OAPEC)成员国 :

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巴林、埃及、伊拉克、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叙利亚、突尼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伊斯兰会议组织

伊斯兰会议组织(Organization of the Islamic Conference,OIC)成员国:

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阿富汗、阿联酋、也门、阿曼、阿塞拜疆、埃及、巴勒斯坦、巴基斯坦、巴林、贝宁、布基纳法索、冈比亚、吉布提、吉尔吉斯斯坦、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加蓬、喀麦隆、卡塔尔、科摩罗、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亚、马尔代夫、马来西亚、马里、毛里塔尼亚、孟加拉国、摩洛哥、莫桑比克、尼日尔、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塞内加尔、沙特、苏丹、索马里、突尼斯、土耳其、文莱、乌干达、伊拉克、伊朗、印度尼西亚、约旦、乍得、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苏里南、科特迪瓦、圭亚那、塔吉克斯坦和多哥

观察员国:泰国、中非共和国、俄罗斯、波黑共和国、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

经济

阿拉伯国家均属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较慢,经济结构普遍比较单一,石油、天然气、旅游以及农牧业是主要经济支柱。石油也不是所有的阿拉伯国家都有,只是少数阿拉伯国家才有。

阿拉伯国家普遍加大了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推动私有化进程,鼓励吸引外资。

但自2010年“阿拉伯之春”以来部分阿拉伯国家政局动荡、战火纷飞、货币信用崩溃以及国际油价震荡,阿拉伯世界经济总体表现趋于停滞甚至倒退。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016年,阿拉伯世界GDP总量为2500931669252.23美元,增长率为-2.35%,与2011年水平相当;人均GDP为6153.07美元,增长率为-4.31%,与2008年水平相当。但是,代表其真实生产力水平的PPP总量为6810722763316.49国际美元,增长率为4.77%;人均PPP为16756.50国际美元,增长率为2.67%。海湾六国人均GDP均超过1万美元,其中最高的卡塔尔人均GDP达59330.86美元,位列世界前茅。而也门、苏丹、毛里塔尼亚、吉布提、索马里、科摩罗等国为最不发达国家

阿拉伯世界素有“世界能源库”之称。截至2016年已探明石油储量1187亿吨,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49.3%;石油年产量16.272亿吨,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37.1%;石油出口量10.407亿吨,占世界石油出口总量的49.1%。阿拉伯世界主要产油国均为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

与中国关系

早在西汉时期,中国使节就曾到达阿拉伯国家。历史上,中阿通过“丝绸之路”的间接和直接贸易活跃,人员交往频繁。阿拉伯历法、数学、医药学等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发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伊斯兰教于7世纪中叶传入中国。

1956年,埃及、叙利亚、也门等阿拉伯国家陆续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他们成为最早与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1990年7月,我国与沙特建交,至此我国与所有阿拉伯国家均建立了外交关系。

双方政治交往密切,高层往来增多。我国与埃及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阿尔及利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沙特建立了战略性友好合作关系。2004年,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建立,双方同意建立平等、全面合作的新型伙伴关系。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上,部分阿拉伯国家(阿尔及利亚)向联合国提交了决议草案A/L.630以及附加文件1、2号使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这些决议捍卫了中国主权和尊严,使得中国得以让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其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独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中华民国”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这是阿拉伯国家与中国友好关系的明证。

1988年11月20日,刚刚建国的巴勒斯坦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2005年3月,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国家宣布,支持中国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埃及外交部部长助理萨米哈·苏克尔说,作为第一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阿拉伯和非洲国家,埃及及其他阿拉伯国家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原则立场。

阿拉伯国家在台湾问题上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涉及人权、西藏、北京奥运会等问题上给予中国重大支持。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会议及外长理事会连续通过加强对华关系的决议。中国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人民恢复合法民族权益的正义事业,在地区热点问题上采取公正、平衡立场,受到阿拉伯国家欢迎。中阿在一些重大国际与地区问题上保持着良好的协调与配合,我国与阿拉伯国家在安理会改革、气候变化、反恐、多哈回合谈判等问题上立场相近。

从2008年至2016年8年间,中国对阿拉伯世界的进出口商品总额从13340874万美元增至20254094万美元,年均增幅为5.36%,其中出口商品额从6313556万美元增至11503966万美元,年均增长7.79%,进口商品额从7027318万美元增至8750128万美元,年均增长2.78%;中国企业在阿拉伯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从3142963万美元降至2866334万美元;中国吸引阿拉伯国家外资额从40510万美元降至33581万美元。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从阿拉伯世界进口原油达3.015亿吨,占中国总进口量的78.8%。为加强双边能源合作,双方分别在三亚、喀土穆和银川召开了三次中阿能源大会,会议成为双方围绕能源开发和安全、新能源利用等问题开展集体对话、协调和合作的新平台。

2016年1月13日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这是中国政府制订的首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

特产

黎巴嫩人将雪松奉为国树,在其国家公园——雪松公园中,墨绿荫郁的高大雪松纵横排列,显出一派粗犷伟岸的气势。公园深处雪松林,一些树树龄已千年,这些雪松围粗4-5米,树高40余米,树冠遮天蔽日,林中绿草如茵,信步其中,松涛阵阵,欢快的松鼠、山雀窜来飞去一派生机,夏天可以休闲避暑;冬天雪景美丽,而且是滑雪的好去处。黎巴嫩还盛产柠檬,游人凡到阿拉伯世界旅行,都希望来亲口尝尝黎巴嫩的柠檬。

突尼斯的橄榄树一片绿海,一吨橄榄果可以出250千克橄榄油。内含维生素高,并有药物作用。平时烧菜,还可以点灯,还可以治疗心脏病和胃溃疡。

摩苏尔在伊拉克北部,以盛产大麦、柑桔、椰枣驰名于世。每当黄昏,狭长的夜帝小街上,人声喧嚷,灯大辉映,戴着缠头巾,身穿阿拉伯大袍的居民,手捻项珠;小汽车、驼骆和挂着铃铛的毛驴车招摇过市,往来穿梭,流动货车上的伊斯兰食品,香味扑鼻;小茶馆里飘逸出薄荷茶的清香……

阿拉伯世界出产的桔子很有名,摩洛哥的桔子树多的不可胜数,公园、广场、居民住宅周围,到处都有桔子树,许多游客称摩洛哥是“桔子王国”。

埃及的水果有些很特色,西瓜重约20千克,柚子大的达到一千克左右。番石榴可能不为人熟知,其一般有拳头大小,黄颜色,外形如鸭梨,吃起来有一种奇特的臭味,但有人却非常喜欢吃它,正如中国有些人爱吃臭豆腐一样。

伊拉克盛产椰枣;索马里香蕉果实硕大,甜润可口;阿尔及利亚的无花果、叙利亚的玫瑰、也门的咖啡都是举世闻名的。

节日

开斋节

斋戒,是伊斯兰教的五功(心有念功、身有礼功、性有斋功、财有课功、命有朝功)之一。伊斯兰教的斋戒,重在信念。少数民族语言为“肉孜节”。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伊德菲图尔”的意译,“伊德”就是节日的意思,回族将开斋节视为最大的节日,因此将开斋节称为“大尔迪”,但维吾尔族认为下面介绍的古尔邦节才是最大的节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规定古尔邦节各族人民放假3天(无论是穆斯林还是非穆斯林);开斋节各族人民放假1天(无论是穆斯林还是非穆斯林);其余六大节日均不放假。

伊斯兰教规定,9岁以上的女性和12岁以上的男性穆斯林,每年斋月希吉来历的莱买丹月即九月,都要封斋一个月。在封斋期间每日两餐,大约在日出前1小时和日落后1小时进餐,白天禁止吃喝和性行为。

宰牲节

亦称“古尔邦节”(阿拉伯语“伊德古尔邦”的意译,“伊德”就是节日的意思),回族将宰牲节视为小节,因此将宰牲节称为“小尔迪”。古尔邦节在肉孜节后70天举行,即希吉来历12月10日。此节日是根据古代阿拉伯地区的宗教传说演变而来的:

四千多年前,阿拉伯人易卜拉欣,为了感谢真主的恩赐(老来得子),常常宰牛、羊和骆驼献祭。

一天夜晚,易卜拉欣梦见真主,真主命他宰杀自己的独子易司玛仪献祭。梦醒后,易卜拉欣反复考虑。

当夜,易卜拉欣又梦见真主,真主继续命他宰杀自己的独子易司玛仪献祭。梦醒后,易卜拉欣终于认识到这是真主的启示,决定第二天宰子献祭。

当易卜拉欣和独子易司玛仪遵命执行时,安拉又遣大天仙哲布拉伊牵一只羊赶至现场,命易卜拉欣以宰羊代替献子。

从此阿拉伯人便形成每年宰牲献祭的风俗。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地理 国家 阿拉伯世界 阿拉伯人 阿拉伯语 阿尔及利亚 巴林 科摩罗 吉布提 埃及 伊拉克 约旦 科威特 黎巴嫩 利比亚 毛里塔尼亚 摩洛哥 阿曼 巴勒斯坦 卡塔尔 沙特阿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