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阳江,广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紧邻珠三角,扼粤西要冲。东邻江门,西连茂名,南临南海,北接云浮。辖江城区阳东区阳西县、代管阳春市,设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和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7955.9平方千米,户籍总人口296.06万人。

阳江市境内沈海高速公路、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汕湛高速公路、中阳高速公路、325国道、三茂铁路、阳阳铁路、深湛铁路贯穿全境。阳江人才较多,近代有“岭南八子”之一的南国诗人、书法家阮退之,现代有国画大师关山月,新四军军歌作曲者何士德,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画家黄安仁、苏天赐、陈醉,语言学家黄伯荣等文化名人。

阳江历史悠久,文化传统独特。这里曾是汉代、两晋、南北朝古高凉郡治和隋时冼夫人幕府治所,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和补给站。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阳江山海兼优,风光秀丽,交通便捷。阳江拥有中国十大最美海岛、首批国家级海洋公园海陵岛,拥有国家地质公园凌霄岩为代表的阳春山水,拥有800多年的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

2017年,阳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8.63亿元,同比增长6.2%;人均生产总值达55553元,增长5.5%。鱼、虾、蟹、贝、三鸟、水稻、甘蔗、橡胶、海盐等。目前正在建大型核电站。

阳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漠阳江下游,紧邻珠三角,扼粤西要冲。地理坐标为北纬21°28′45〞─22°41′02〞,东经111°16′35〞─112°21′51〞。东与江门市恩平台山市交界,北同云浮市的罗定市新兴县茂名市信宜市接壤,西接茂名市的高州电白县,南临南海。东西长112.5千米,南北距132.75千米。陆地总面积7813.4平方千米。总人口259万人(2003年)。

市人民政府驻江城区,邮编:529525。代码:441700。区号:0662。拼音:YangjiangShi。

陆路距广州247千米,距湛江230千米,距珠海160千米。水路距香港143海里,距澳门129海里。其中丘陵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26.03%,山地面积占42.73%,平原面积占22.17%。海岸线长341.5千米,主要岛屿有30个,岛岸线长49.3千米。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依山傍海,东北有天露山屏障,西北有云雾山环绕。境内最高山峰为望夫山脉的鹅凰嶂,海拨1337米,最长河流为漠阳江,全长199千米,南北贯穿全市,自北向南流入南海。

阳江概况

阳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现辖阳东县阳西县江城区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岗侨管理区,代管阳春市。全市总面积7822平方公里,人口256万。

阳江地处广州和湛江两城市之间,毗邻港澳,距广州247公里,距湛江230公里,距珠海160公里,距香港143海里,距澳门129海里,是连接粤中与粤西的交通走廊。325国道、广湛高速公路、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三茂铁路横贯市境。阳江港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

阳江是中国刀剪之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风筝之乡、文化之乡。

阳江市海洋产业资源丰富,有全国著名的闸坡、东平、沙抄、溪头、河北、对岸等六大渔港,渔场广阔、滩涂平缓,适宜发展深海捕捞和海水养殖,盛产优质名贵的鲜活水产品。阳江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铁矿、铜矿、硫铁矿、石英砂、锡矿、金矿、稀土矿等,颇有开采潜力。森林和水电资源蕴藏量丰富,可供综合利用。工业现已形成汽车、稀土、机电、建材、冶金、食品、五金、纺织、服装、森工等十大支柱行业。驰名中外的阳江小刀、阳江豆豉、阳江漆器及皮塑、成衣、包装、不锈钢器皿等名、优、特产品也颇受欢迎。

阳江市是广东省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有滨海沙滩、峰林溶洞、温泉瀑布、湖光山色和灿烂的人文景观。其中,海陵岛、阳春春湾——凌霄岩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海陵岛的大角湾于2001年又被评为4A级国家旅游区。为不断开辟旅游新的途径,阳江市旅游局设计塑造了“海天动情阳江游”的旅游新形象。“海天动情阳江游”突出了阳江富有地方特色的四大旅游景观。一是“海景”,以海陵岛为中心,突出其滨海风光;二是“天景”,以春湾凌霄岩为代表,溶洞中的石钟乳、地下河、灯光构成了空灵、虚幻、神妙的天上景观;三是“动景”,展现了晴空中如五彩缤纷云彩飘动的阳江风筝;四是“情景”,即哺育着阳江儿女,两岸青山叠翠、风景如画的漠阳江。

改革开放以来,阳江的投资环境逐步改善,新建了阳江港和兴能柴油机发电厂,完成了漠江水厂日供水20万吨的第二期扩建工程,三茂铁路阳春段全线开通营运,325国道一级公路改造完成,站港公路、进岛公路、进港公路、尖山大桥寿长大桥建成通车,连接三茂铁路的阳春火车站至阳江港的阳阳铁路正在建设。广东第三核电站已定址阳江,现已进入施工阶段。全市城乡电话交换机容量已达22.3万门,全面开通了移动电话网络。

1993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国籍船舶开放的一类口岸阳江港,1996年7月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对外开放,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为投资者前来广泛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创造了更为广阔、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

行政区域

阳江市于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为地级市建制。全市设1个市辖区(江城区),1个县级市(阳春市),2个县(阳东县、阳西县),39个镇、9个街道办事处,699个村委会,101个居委会。经省政府批准,还设置了3个区(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岗侨管理区)。

江城区辖平冈、埠场、双捷3镇和南恩、城南、城东、城北、岗列、城西、中洲、白沙等8个街道办事处。

阳春市辖春城街道办事处及陂面、岗美、圭岗、合水、河口、河朗、马水、三甲、石望、双窖、松柏、潭水、春湾、永宁、八甲等镇。  

阳东县辖东城、北惯、大八、大沟、东平、合山、塘坪、雅韶、新洲、那龙、红丰等镇。

阳西县辖织篢、溪头、程村、上洋、儒洞、沙扒、塘口、新圩等镇。  

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辖海陵、闸坡两镇。

气候

阳江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雨量充沛,长夏无冬,四季树木常青.

自然资源

水力资源 市内河流密布,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4条,水力资源蕴藏量67.6万千瓦,可开发利用28.5万千瓦,已建成大中小型水电站216座,装机容量12.33万千瓦。

海产资源 阳江海(岛)岸线长476公里,海域面积3.4万平方公里,滩涂和20米水深以内的浅海面积1638平方公里。全市有闸坡、东平、沙扒、溪头、河北、对岸等国家认可的六大渔港,其中闸坡渔港是国家六大中心渔港。盛产鱿鱼、鱼翅、海蟹、对虾、马鲛鱼、石斑鱼等。海洋捕捞历史悠久,海水养殖经验丰富,水产品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居全省之冠。东平干品鱼翅占全国的一半。

矿产资源 已探明的煤矿储量753.6万吨,铁矿储量3521.6万吨,铜矿储量6155万吨,硫铁矿储量7079万吨,还有钛、钨、锡、钼、锌、煤、黄金、稀土、石灰石、花岗岩、石英砂等矿产。

旅游资源 阳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山、海、泉、湖、林、洞遍布全市,自然旅游资源品种全、品位高、空间组合佳,在广东省首屈一指。闸坡大角湾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海陵岛和阳春春湾──凌霄是省级旅游度假区。主要景区有市区的东岳公园、森林公园、北山公园、鸳鸯湖公园、北湖公园、石觉寺,海陵岛的大角湾、马尾岛、十里银滩、金沙滩、仿宋城,阳东县的合山温泉、东湖、东平珍珠湾、新洲温泉旅游度假区,阳西县的月亮湾、沙扒、河北、大垌山旅游度假区,阳春市的凌霄岩、崆峒岩龙宫岩、渔王石、春湾石林玉溪三洞、八甲白水瀑布、百甬原始森林区等。

经济发展

阳江是广东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刀剪之都”、“中国风筝之乡”、“中国公益明星城市”、“中国诗词之市”,享有国家赋予的沿海开放区、工业卫星镇、山区和对台小额贸易等优惠政策。1988年建市以来,阳江市以建设现代化海滨城市为总目标,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积极实施“追赶型、科教兴市、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认真抓好“六个做”(做大工业,做优农业,做强海洋产业,做旺旅游业,做好招商引资,做美环境),打好“三张牌”(民营牌、海洋牌、旅游牌),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国民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2003年,全市生产总值达231.6亿元。

阳江是广东省四大传统手工业基地之一,个体、私营经济发达,“阳江三宝”——小刀、漆器、豆豉闻名中外。为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市委、市政府实施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大提高。到2003年底,全市民营企业3.8万家,其中民营工业企业8268家。1999年以来,民营经济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1998年的53.6%提高到去年的69.3%。2003年民营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7.9%,培育了喜之郎果冻、美景牌冷却塔、YC深沟球轴承、旺通饼干、十八子菜、银鹰剪刀、永光剪刀等一批省名牌产品和驰(著)名商标,中国菜刀中心、中国剪刀中心、中国小刀中心先后落户阳江。2001年,阳江被授予“中国刀剪之都”称号。阳江刀剪产品产量占全国的60%,出口占全国的80%。工业已形成了五金、稀土、机电、建材、冶金、制糖、食品、纺织、服装、森工等十大工业支柱行业。200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226亿元。

阳江海(岛)岸线长达476公里,占全省的1/10。海域面积3.4万平方公里,滩涂和20米水深以内的浅海面积1638平方公里。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历史悠久,盛产鱿鱼、鱼翅、对虾、花蟹、马鲛、牡蛎等。全市拥有7个国家和省认可的渔港。市委、市政府立足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大打“海洋牌”,促进海洋了海洋渔业稳步发展。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吊桩牡蛎和泥蚶养殖基地、广东省重要对虾生产基地和加工出口基地。举办南海(阳江)开渔节,打造海洋渔业品牌。1999年以来,全市水产品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连续5年居全省第一。2003年全市水产品总量86.4万吨,比1998年增长18.9%,年均增长3.1%;渔业总产值42.4亿元,比1998年增长37.1%,年均增长6.5%,其中出口总额1.2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9倍,年均增长58.8%。

阳江依山傍海,旅游资源丰富。山、海、泉、湖、林、洞遍布全市,自然旅游资源品种全、品位高、空间组合佳,在广东省首屈一指。近年来,阳江市每年举办旅游文化节,把旅游、文化、体育、会展、商贸结合起来,提高阳江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2001年阳江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海陵岛大角湾风景区荣获国家AAAA级滨海旅游风景区、省级科技旅游示范区和省文明景区称号。2003年阳春凌霄岩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2003年全市接待过夜游客234.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5亿元,分别比1998年增长51.5%和71.7%,年均增长8.7%和11.4%。

认真实施“外向带动”战略,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降低营商成本,增强对外商的吸引力,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机遇,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支持民营生产型企业自营进出口,扶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对外贸易持续发展。2003年,全市进出口总额8.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8%,其中出口总额6.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5%。

随着全国最大的核电项目——阳江核电站、阳西火力发电厂、阳春抽水蓄能电站、海陵岛风力发电厂、中国海上绸之路博物馆等超千亿元投资的重大项目的带动,阳江的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大项目的建设必将牵动带活阳江的全面发展。

交通

阳江水陆交通便利,开阳高速公路、阳茂高速公路、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325国道一级公路和三茂铁路横贯东西,站港(阳春火车站—阳江港)公路、阳阳(阳春火车站—阳江港)铁路纵连南北,阳云(阳江港—云浮)高速公路又正在筹建之中,阳江已纳入大珠三角2小时经济圈;国家一类口岸阳江港建设初具规模,两个万吨级集装箱码头、油气码头和3万吨级粮食码头、5万吨级通用码头已投入使用;合山民用机场开通阳江至广州、深圳等地航班。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使阳江成为粤西地区的中心枢纽,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城市名片

中国刀剪之乡 阳江市传统手工业产品久负盛名,五金刀剪生产历史悠久,是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阳江现有五金刀剪企业1500多家,占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日用五金刀剪产量占全国的60%,出口占全国的80%。产品远销欧洲、美国、日本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阳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刀剪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阳江刀剪历史可追溯至1400多年前。公元557年民族英雄冼夫人屯兵两阳,在阳江地区制作兵器,清《冯氏族谱》载:“……冯大将军之墓生平所用八十二角鹅眉锦大刀纳于冢中”。冯大将军即冼夫人孙子冯盎,曾任宋康令,公元646年病死,葬于阳江北山。这“鹅眉宣锦大刀”即阳江俗称的“大杀刀”。其后,制刀工艺传至民间,生产各种民用刀,奠定了阳江制刀业的悠久基础。

清初,阳江刀一直以小作坊(打铁铺)形式生产,县城形成了大规模的制刀作坊,其生产基地即现在的打铁巷。打铁巷附近一带集中了十数间这类打铁铺,打出的产品时时供不应求,打铁铺除生产菜刀外,同时还生产禾镰、镰刀、布剪、日用小刀、剪等,产品多是木柄的低档产品。从那时开始,阳江刀逐渐被人认识推崇,知名度日益提高。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阳江老刀匠何传利以其祖辈相传的沿世绝活制作的“何传利”菜刀享负盛名。“何传利”菜刀因其钢水清、刀锋利、既能切肉,又能斩骨(小骨头),故又称“文武刀”,使用时不需换刀,深受厨师钟爱,阳江城商家、酒楼纷纷到何氏打铁铺订做菜刀,外地商客亦慕名而来。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阳江平冈良朝刀匠梁季芙研制出一种硬度适宜、造型美观、可以刮胡须、削铁不卷刃、耐用好用的牛角柄小刀,取名“季芙小刀”。这种小刀深受顾客喜爱,在全国小刀评比中获奖,并送世界博览会参展,被公认是一流产品。从此,阳江小刀闻名海内外,推动了阳江制刀业的迅猛发展。1949年,全县约有300多名个体小刀生产者,年产小刀60多万把。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阳江小刀业的发展。1955年,把分散的个体小刀生产者组织起来,成立四个生产合作社。1956年,把梁季芙从农村接进县城,加入第三小刀生产合作社。1958年,这四个生产合作社合并组成阳江县地方国营小刀厂,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从手工操作逐步过渡到机械化和自动化,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是国内同行业中产值、产量、品种、创汇最多的刀具企业之一,被列为国家机电产品出口基地。该厂以生产小刀为主,兼产不锈钢器皿,花色品种280多个,产品获省优、部优称号,销往美国、西德、日本、香港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阳江国营小刀厂外,还有二轻五金小刀厂、二轻五金小刀二厂、江城镇五金制品厂、江城小刀厂等五金刀剪生产企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营集体刀剪企业逐渐衰落,但这些国营集体企业长期以来培养了一大批的刀剪技术人才。这些技术人才纷纷另起炉灶,开设民营企业,尤其是1997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重大决策,刀剪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阳江刀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阳江刀剪企业达1500多家,成为阳江工业的重要支柱和优势行业。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进步,阳江刀剪已经成为集小刀、菜刀、剪刀、套刀、多用钳以及与刀剪生产相配套的特种钢、塑料、电镀、机械设备生产的五金刀剪产业,涌现出“十八子”、“银鹰”、“永光”、“盛达”、“厨乐”、“巧媳妇”、“美惠子”等一批知名品牌,进一步提高了“阳江刀剪”的知名度,有力地提升了阳江刀剪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1998年,“中国菜刀中心”落户阳江市十八子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中国剪刀中心”落户广东宏鹰集团公司。2002年10月,“中国小刀中心”又落户阳江市阳西永光刀剪集团有限公司。

2001年11月,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和中国日用五金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授予阳江市“中国刀剪之都”。2002年6月,阳江市在中国(阳江)刀具城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阳江)国际刀剪博览会。自此,阳江每年都在中国刀具城举办国际刀剪博览会,汇集五洲商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驰名品牌来展销,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五金刀剪制品销售展览中心、信息交流与企业合作的平台,从整体提升了阳江刀剪业的国内国际形象,使阳江名声鹊起,成为举世公认的刀剪之都。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阳江市山海兼优,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独特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和多姿多彩的地方风情,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已初具规模。其资源以自然风光为主,以规模大、数量多、质量好、景观美的优质滨海沙滩为代表,加上阳春旖旎的喀斯特峰林、溶洞风光,以及丰富而优质的温泉群、高山瀑布和森林湖泊,构成了品种齐全、品位很高、空间组合良好的山海风光旅游资源。

阳江濒临南海,有可供开发的滨海沙滩20多处,总长51.8公里。这些海滩水质优、沙质净、形态美、类型丰富,其中海陵岛的大角湾、马尾岛、十里银滩、北洛湾,阳西县的月亮湾,阳东县的东平珍珠湾等海滩在东南亚堪称一流,特别是总长7.4公里的十里银滩更以其规模大、水清沙洁而被评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中国最大的海滨浴场。

沿漠阳江中上游有100多公里长的喀斯特峰林地貌,形成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岩溶景观,有如鬼斧神工,被誉为“南国第一胜”的凌霄岩和玉溪三洞、春湾石林、龙宫岩、崆峒岩、鱼王石等,这些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岩溶景观,已成为国内和香港、台湾影视剧外景重要拍摄基地。

阳江处于广州——阳江大断裂带西段,地热资源十分丰富,全市已发现温泉23处,类型有氡泉、硫磺泉、偏硅泉和石膏泉等优质医疗热矿温泉,其中旅游开发价值较大的有:市郊含氟泉岗美温泉,大型超高温优质硅酸氡泉新州温泉,流量最大的平冈温泉和儒洞温泉、合山温泉、春湾温泉、八甲温泉等

阳江市东北面是天露山,西北面是云雾山,森林瀑布资源丰富,有被誉为“珍稀濒危植物王国”的阳江第一峰的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广东第一瀑布白水瀑布等。漠阳江横穿市境南北,两岸奇峰突起,茂林修竹婆娑,四季花果芬芳,如入漓江之境。东湖景区,青山如黛,碧水凝镜,湖心108个小岛星罗棋布,如诗如画,宛如仙境。

此外,阳江历史悠久,魏黄初元年即设置郡治,至今仍保存有不少历代文化遗址,如北山石塔、通真岩、古人类洞穴遗址等,以及放风筝、海上龙舟等一些地方民俗风情。

1988年建市以来,阳江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制定和实施全市旅游总体规划,高起点进行旅游开发,取得较好的成效。目前,已开发了大角湾、十里银滩、珍珠湾、沙扒等海滨浴场;开发了春湾——凌霄岩、玉溪三洞、崆峒岩、龙宫岩等岩洞风光和东湖旅游区、新洲温泉旅游区、阳江温泉旅游度假村、春都温泉、大澳渔村、阳西冼太生态公园等一批重点景区;建成了独具滨海特色的大角湾水上乐园和国家水下考古展览基地,市区观光游、渔业生态游、农业生态游的景点也不断完善。正在规划建设的旅游项目还有马尾岛生态休闲度假区、月亮湾温泉度假中心、岗美温泉旅游区、儒洞温泉旅游区等。

近年来,阳江市每年举办旅游文化节,把旅游、文化、体育、会展、商贸结合起来,提高阳江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2000年,海陵岛闸坡大角湾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1年阳江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3年阳春春湾——凌霄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海陵岛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也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海岛。2008年初阳江市申报"中国温泉之乡"通过评审。在北京举办的2008中外旅游精品推广峰会上,海陵岛被授予“中国最具特色旅游目的地”荣誉称号。

中国风筝之乡 据考证,阳江风筝已有1400年的历史。阳江背山面海,旷野辽阔,到处都是天然的放飞场。由于山、海之间的特定地理环境,每年中秋至重阳期间,天气晴朗,秋风劲且顺,是纸鸢上天的最佳时节,放风筝便自然成了民间的活动。自古以来,城乡各处,男女老少,在重阳节期间,都要举行盛大的风筝赛会。阳江的风筝艺人,在重阳节前,更要赶制大量的风筝,以满足市场需求。改革开放以来,阳江的风筝活动更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阳江风筝已成为中国南派风筝的杰出代表。

1986年,阳江首次组织风筝队,代表广东参加在山东潍坊举行的第一届全国风筝比赛。此后,阳江风筝代表队多次参加全国以及国际风筝比赛,共获得国际、全国金牌110多枚、银牌50多枚、铜牌40多枚,团体总分第一名8次,是全国唯一的“三连冠”风筝队(1992—1994年)。阳江的"灵芝"风筝被评为世界风筝十绝,声播海外,为祖国盈得了极高的声誉。1991年,阳江市建成全国第一座风筝放飞场——南国风筝竞技场。南国风筝竞技场位于市区鸳鸯湖畔,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可容纳30万观众放飞,是目前我国最具规模的风筝放飞场。1991年,广东省体委命名阳江为“广东省风筝之乡”。1993年7月,中国风筝协会命名阳江为“中国风筝之乡”。此后,阳江市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定为风筝节,每年都举办一次群众性的风筝比赛,吸引了海内外风筝友人和港澳台同胞。风筝节期间,城乡各处,万人空巷,纸鸢满天,盛况空前。

阳江扎制的风筝,种类繁多,有龙类、板子类、软翅类、硬翅类、筒子类、串类、复线操作类等。不但放飞效果良好,而且形神兼备,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灵芝”是阳江风筝的杰出代表。这种风筝呈椭圆形,顶上是一片白云,下面是一只活蹦活现的小鹿,口含一灵芝草在不停跑动。风筝的顶端,用一根很薄的藤片涂上油,接在弓架上张开,在空中迎风“汪汪”作响,方圆数公里都能听到它的鸣叫声。这一作品目前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风筝珍品。“百足”(蜈蚣)类风筝则是阳江风筝的另一项骄傲,这种风筝的设计制作采用“仿生学”原理,按“百足”类动物的生态,从头到身躯、肢爪,形似传神,巨者可达100多米长。放到高空时,能摇头摆尾,栩栩如生,还能附加特技表演,如“龙吐珠”、“戏鞭炮”、“龙头吐火”等,有声有色。除“灵芝”、“百足”外,阳江风筝的最大特色便是“花草鹞”。这种风筝的群众扎制基础最广,品种也最多。从花草鱼虫、鸟兽动物、人物图像一应俱全,常见的有双桃、双凤、石榴、百鸟归巢、孔雀开屏等。

“南有阳江,北有潍坊”。在国内,阳江与山东的潍坊匹敌,南北遥相呼应,成为中国南北风筝最大的两个流派。

中国诗词之市  据史料记载,阳江最早出诗集是宋淳熙五年(1178年)进士曾跃鳞,有诗集《子龙集》。元、明、清三朝人才辈出,重要诗人有李国梅、陈衡、刘芳、苏恩、苏复生、林闻誉、周士良、林季石、邓琳、姜自驺等近40人,他们均有诗词存世。人们所熟悉的现代和当代诗人阮退之关振东等,他们也是阳江人。

历史上阳江的诗词组织难以考证,但文人集庆,相互酬唱,这种风流雅事肯定不少。北山上还留有“曲水流觞”遗址,可以想象当时文人集此,一觞一咏之风雅。阳江市中华诗词学会和漠江诗社是现在阳江较有影响的两个诗词组织。

阳江“官员”对阳江诗词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自宋至今有周敦颐、黄公度、王亘、留硕、罗侨、陈伯献、吴焕章、欧阳铎、沈思孝、陈震、王仲、王泮、孙庭铎、陶恒、庄大中、江辑、梁词侃、敖昌骙、谭作舟、扬子江、林举英、何明、雷家义、梁启亮邹继海等,他们温文尔雅,在阳江写下了许多诗作,且上行下效,影响极大,对活跃阳江诗坛,增进诗学的研究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阳江方言的语言优势及民歌对诗词有着深刻的影响。阳江方言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字,它对学习古诗能轻而易举地突破入声字难关,对学习和创作古诗词有很大的帮助。阳江民歌的群众性极强,水边田头,红白喜事,阳江人都能以歌唱之,有组织或无组织的山歌对唱,男女老幼都参与。这为阳江人学习和创造古诗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历史上阳江曾有过几次群众性的大型诗词活动。江辑一首《留别南恩州诸父老并答谢祖饯》,应和者数十人,并编成《江天酬唱集》。清乾隆庚午年,为纪念烈女王冬姐,由许世庄发起,应征几百人,后编辑成《烈女王冬姐诗》一册。清末,广东学政张伯熙来阳江,写下《鼍江有感》诗八首,当地人姜自驺等数十人唱和。1958年大跃进时,单是平冈公社一夜之间就写10000多首诗(都是格律诗);1998年重阳节阳江市举办的《阳江好》填词活动,参加者500多人。

阳江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和当代都出现了不少诗人和大量作品,这是我们阳江人的骄傲。阳江方言及阳江民歌是保存和发展诗词文化的肥活土壤,它将世世代代影响阳江诗词文化的不断发展。阳江诗词活动开展非常广泛,特有的“诗词现象”引起世人瞩目。2004年6月,阳江市被中国诗词学会授予“诗词之市”荣誉称号。

中国楹联之市 楹联,俗称对联,是运用方块字的一种全对称文学形式,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阳江的楹联文化以其久远性、广泛性、丰富性和群众性独具特色。

阳江的楹联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早在南宋时代,进士吴铨游南恩州(今江城地)已留下《熙春亭》对联:日月往来双羽箭;乾坤今古一邮亭。此后历代,前人题咏的对联琳琅满目。或状景,或抒怀,读来余味无穷。

阳江楹联文化的广泛性和群众性,最集中的体现是贴春联。这一风俗初起于何时无史可考。“文化大革命”期间,阳江人亦照贴春联不误。阳江的春联,几乎是户户必贴,连改革开放后迁来阳江的外地人亦受到环境熏陶,以贴春联为入乡随俗,为吉为庆。

乡村大道口的牌楼联,是阳江楹联文化的又一亮点。尤其是政府号召并大力推进“村村通公路”的利民决策后,阳江各乡镇硬底化的宽广马路已通达自然村。在[这些村道的入口,群众喜欢集资或捐资建设一座檐飞斗拱的大道牌楼,而大道牌楼的两旁必刻有对联。

阳江的楹联文化,直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一环节。除了春联和乡村道路牌楼联外,民间团体、企业乃至政府部门,在举办各种大型活动中,都喜欢用巨幅对联表达庆典主题。

阳江楹联文化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长盛不衰,和地方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阳江方言很好地保留了入声,按古四声分平仄对于阳江人几乎是易如反掌,因此,城乡群众对对联的基本知识,大多有所了解,这十分有利于对联的普及,有力地促进了地方楹联文化的发展。从民国时期至现在,阳江民间自发举办的定期对联书法竞赛从未中断。每期指定题目,随百姓自发投稿,由宗师批语点评,并排出等次张榜公布。对联书法榜和民歌榜联在一起,一直是阳江地方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由于群众基础雄厚,阳江涌现出了不少精通楹联的行家里手,有些人不但在当地,而且在省里或全国都享有颇高的知名度。据史载,阳江清代和民国时代的名人林季石、陈芸池、林钟秀、何诠言、陈德鑫、姜自驺、梁梓献、邓琳、林实秋等在地方都留下了不少对联精品。现在阳江的楹联爱好者更多。康斯馨曾于1988年荣获中国楹联学会、中央电视台等8单位联合举办的“环宇大团圆”海内外征联一等奖,应邀赴京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颁奖晚会。此后,他在全国各种对联大赛中多次获奖,2001年还在中国楹联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对联王互联网擂台赛中,同时获得了“对联王”和“十佳攻擂手”称号,为家乡争得了殊荣。

为了使阳江的楹联文化事业后继有人,阳江的教育部门十分重视诗词和楹联进校园工作,让青少年从小学开始便背诵诗词,接触楹联,使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2005年,阳江市被中国楹联学会正式批准为“楹联之市”。

中国渔业之市 阳江市地处广东西南沿海,海洋与渔业资源丰富。全市海岸线总长476.6公里,其中大陆海岸线341.5公里,40个岛屿的岸线135.1公里(该数字来源于阳江海区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报告)。海域(包括领海、内海、潮间带)面积约12000平方公里,20米等深线以浅的浅海和滩涂面积1624平方公里,其中10米等深线以浅的浅海面积620平方公里,滩涂面积131平方公里。港湾众多,港口资源丰富,宜港岸线长20多公里,著名的有海陵湾。河流纵横交错,主要入海河流5条,沿海生态环境极具多样性,成片的红树林有8000多亩,是鱼虾蟹繁殖生长的理想场所。已发现有经济价值的海水鱼类品种达105种,可开发用于增养殖的品种有20多个。内陆淡水资源丰富,可供开发用于水产养殖的水域约200平方公里。

阳江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海洋与渔业的发展,把渔业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5年,阳江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海上阳江”的构想。1998年,中共阳江市委二届八次全会作出了加快发展海洋渔业的决定,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市的目标。2002年,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改善渔港条件,促进渔区经济的发展,印发了《关于加强渔港建设的决定》,并制定了其实施方案。2004年3月,市委、市政府又发出了《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意见》。近年来,我市按照“大力推动海洋渔业‘二次创业’,打造广东重要海洋产业基地”的思路,不断调整优化海洋渔业结构,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了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和现代海洋渔业进程,促进了海洋渔业的发展。

阳江市渔港众多,海洋捕捞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目前,阳江是国内国家级渔港最多的地级市,全市拥有闸坡、东平、沙扒、溪头、河北、对岸和江城等7个渔港,其中闸坡是国家级中心渔港,东平国家级中心渔港建设项目已通过了农业部专家组评议,沙扒为国家一级渔港。捕捞作业调整优化、海洋捕捞作业技术、渔船单船作业能力等一直领先全省。全市渔船平均功率是全省的1.77倍,60马力以上渔船约占全省15%,已拥有钢质渔船143艘,120马力以上渔船基本配备了雷达、卫导及探渔仪等先进设备。渔船作业遍布南海,70%以上的生产力在中深海或外海作业。

海水增养殖发展迅速,增养殖品种从少到多,养殖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养殖方式由以粗养为主向粗养、精养和精粗结合多种方式发展,养殖范围由滩涂向浅海和岸上延伸,优势品种养殖向基地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市形成了以对虾、牡蛎、泥蚶、翡翠贻贝、文蛤和海水鱼类养殖为主,养殖、增殖和护养并举,水面、水体、海底沿海岸带逐渐开发利用的多元化养殖新格局,已建成了一大批海水养殖基地,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全省著名的阳西县近江牡蛎(程村蚝)标准化吊养示范基地,闸坡旧澳湾网箱养殖基地,江城泥蚶养殖基地,江城、阳西对虾养殖基地等。

淡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可供开发用于水产养殖的水域约200平方公里。全市淡水养殖面积2万公顷。淡水养殖主要品种有罗非鱼鳗鲡草鱼鳙鱼鲢鱼鲮鱼中华鳖桂花鱼等。

水产品加工与流通实现新突破。2007年,全市水产品加工企业43家,年加工能力26.8万吨,水产加工总产量10.8万吨,加工产值15.71亿元,共有6家水产品加工企业取得美国FDA认证,1家企业获得广东省供应港澳水生动物注册养殖企业资格,水产品出口额跃居全省第二位。目前,全市形成了对虾、罗非鱼、鳗鱼、海水鱼、鱿鱼等多品种及加工、冰鲜、活鲜多元化水产品出口的新格局,成为广东省重要水产品加工出口基地。

2007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首次突破百万吨,达100.15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81.88亿元,其中水产品总产值58.26亿元。全市水产品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9.6%。水产品总产量、人均占有量、总产值和出口创汇多年来居全省前列,成为广东省海洋渔业大市。每年举办的南海(阳江)开渔节,打响了海洋渔业品牌。

历史名人

冼夫人 冼夫人生于梁天监十六年(517),卒于隋仁寿二年(602),享年85岁。广东高凉(时郡治在今阳江县)人,俚族。洗夫人俚族杰出的领袖,是卓越的政治、军事首领,一生致力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使岭南取得百年的和平稳定,促进民族的交往融合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很大,岭南各族人民都很大爱戴她。周恩来总理曾称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巾帼英雄。”

冼夫人出生于高凉郡的一个俚族首领家庭。冼夫人幼晓兵略,16罗佐父兄理政事,深得族人拥戴。梁大同元年(535),洗夫人和高凉太守冯宝结婚,婚后协同丈夫处理各种案情,约束本宗,使从民礼,因而政令风行,地方安宁。

梁太清二年(548)八月,河南王侯景、高州刺史李迁仕阴谋反叛,冼夫人劝说冯宝大力支持梁始兴太守陈霸先,擒杀了李迁仕,平定侯景之乱。

陈永定元年(557),陈霸先年称帝,建立陈朝。永定二年十二月,冯宝死。岭南越族各首领心怀异志,冼夫人忍着丧失之痛,劝服各越族首领。地方安定后,即派儿子冯仆率各首领往京城朝见。陈霸先得到冼夫人的支持,统一了岭南,冯仆被封为阳春太守。

陈太建二年(570年)二月,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陈朝派车骑将军章昭达讨伐。洗夫人带领百越首领和军队北上迎接章昭达。欧阳纥溃败被擒,岭南得到和平统一,洗夫人立了大功。陈朝封冯仆为信都侯,加平越中郎将,转任石龙(今廉江、化州部分地区)太守。册封冼夫人为中郎将,高凉郡(今阳江)太夫人。

陈至德二年(584),冯仆死。隋开皇九年(589),隋灭陈,势力未及岭南。岭南邻近州县推选冼夫人为首领,尊称圣母,以保安民。不久,隋文帝派总管(柱国)韦咣来安抚岭南,冼夫人为了和平安定,派孙子冯魂领兵北上迎接韦咣入广州,统一了岭南。隋朝册封洗夫人为荣康郡(今阳西县织篢、上洋一带)夫人,其孙冯盎为宋康令。

隋开皇十年十月,番禺(广州)少数民族首领王仲宣反隋,包围广州城,韦咣战死。冼夫人派冯盎带兵救援,击败王仲宣,保全了广州。以后又护卫隋朝使者裴矩巡抚岭南十余州,从此岭南又获得和平安定。隋文帝认为冼夫人是安定岭南的支柱。遂册冯盎为高州剌史(州治在今阳江城),追封冯宝为广州总管,谯国公。册封冼夫人为谯国夫人。允许她可以调发部落六州兵马。

隋仁寿元年,番州(这年广州改为“番州”)总管赵讷贪暴无厌,俚族人受不了他盘剥纷纷起来反抗或逃亡。冼夫人派长史张融向文帝揭发赵讷罪状。文帝使人查实之后,将讷处死。隋文帝特派冼夫人为使者,安抚岭南各族人民。洗夫人已是84岁高龄。仍不辞劳苦,亲奉诏书,巡历十余州慰问。在她影响下,各族人民和首领都很感动,诚心归附隋朝,拥护祖国统一。隋文帝很感激冼夫人,赐洗夫人临振县(今海南省临高县)一千五百户为汤沭邑。

仁寿二年,冼夫人年事已高,积劳成疾,不幸去世。隋朝为表彰她一生为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族人民团结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谥为诚敬夫人。

冯 盎 冯盎,字明达,冯宝、冼夫人之孙,冯仆之子。隋仁寿年间因平寇有功,累封金紫光禄大夫、汉阳太守。跟从隋炀帝伐辽东,迁左武卫大将军。  大业十四年(618年)唐灭隋,举国大乱,冯盎回到高凉,成为当地首领,领兵五万,守土防乱,致使岭南暂保安定。620年,番禺、新州(今广东新兴一带)的高法澄、冼宝彻造反,杀死朝廷官员,冯盎又率兵征讨,平乱后,从番禺到苍梧以至朱崖(今雷州半岛至海南岛一带)等地尽归冯盎。  621年,冯盎率领岭南21州归唐。唐高祖授冯盎为上柱国、高州总管,封越国公,管高、罗、春、白、崖、儋、监、振八州。授其子智戴为春州刺史,智或为东合州刺史。

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冯盎在长安受到唐太宗的盛宴接待。不久,罗(今廉江、化州一带)、窦(今信宜一带)诸垌僚叛,朝廷令冯盎为先锋率兵二万迅速平叛。  冯盎善于治理地方,勤于考察,奖罚分明,并深悉冤狱隐情,很得民心,是一位英名能干的疆臣,他继承冼夫人的遗志,对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恢复和平做出了很大贡献。  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冯盎病死于高州任上,赠左骁卫大将军、荆州都督。墓葬在阳江江城北山南麓,1958年前后人民公社化时被毁,阳江人俗称“将军墓”。  唐太宗为安抚冯盎后代,把高州分为恩、潘二州,任冯盎之子智式为恩州刺史,智揆为高州刺史。恩州州治在江城。

曾跃鳞 曾跃鳞,字子龙,阳江江城人。少警敏,博通经史,擅诗文。宋淳熙五年(1178)进士,任福建罗源主簿,以平贼有功升为福建汀州(今长汀县)通判。所任皆有政声,得学士李彦颖赏识,推荐入秘书。少师陈俊卿很器重他,适当时谏官缺,推荐之,任监察御史。绍熙年(1194),几次发生灾异,曾跃鳞奏请皇帝避殿减膳,言辞剀切,多见施行,一时重之。著有《子龙集》传世。祀乡贤。

李天培 李天培,字承之,阳江江城南门街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任承天府推官,有平叛功绩。他博学多才,文章写得好。任沔阳县和处州长官时,很有政绩,深得当地百姓和文人志崇敬。后升任南京工部主事。过两年,退职还乡,曾捐资建阳江东砵塔和文笔塔。因父母相继去世,悲极,仅50岁逝世。李天培很重亲情,悉心教育培养弟弟天材和天毓,长大后都成名。

邓 琳 邓琳(1829~1893年),字文石,别号鼍阳居士,阳江江城北门街人,清代阳江著名教育家、公益家、艺术家。

邓琳幼孤贫,性聪慧,艰苦力学,18岁中举人,后屡试不第,转为乡梓文化教育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服务,先后创建南恩书院、字祖庙、同敬文社,重修东山石塔;他主持移筑北门巩桥,工程巨大,还参与筹建阳江试院。他主讲濂溪书院、南恩书院多年,造就不少人才,清代姜自驹、姜自驺两翰林出其门下。他虽然社会事务繁多,朝夕无暇,讲授不辍,对一些贫寒学子,不但免收学费,还加意培植。

邓琳书诗画文俱佳,尤擅长书法,平生笃爱孙过庭草书,攻习草书20多年,法度严谨,独具书卷气,堪称草家之典范,时人有“邓琳草书可当钱”之誉。邓琳楷书超凡脱俗,亦属精品。他的书法作品流播广州、中山、江门、新会、台山、湛江、阳江等地,刻有《神思帖》及《诗学便读》、《育婴堂诗赋》等行世。1987年,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岭南书艺》曾载文介绍邓琳的书法作品。1994年5月6日,《南方日报》以《风骚尽领荫鼍城》为题介绍邓琳生平及其书法艺术。

阳江市、江城区近年多次举办纪念邓琳诞辰活动,为纪念邓琳在文化教育事业上的贡献,众多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如刘田夫、关山月、黎雄才、黄安仁等作了很多题词、贺画。

至今阳江民间还流传着“邓琳救李萁”、“邓琳严训姜自驺”、“邓琳智救村童”等故事。

李 箕 李箕(1872—1915),字祺礽,号介龄。阳江合山里寮村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出国,在美国旧金山结识孙中山,参加中兴会、同盟会。宣传统二年(1910)归国。随孙中山到香港、广州进行反清活动。武昌起义后,跟随广东都督府警卫军光复阳江。民国4年(1915),受孙中山之命回广州参与讨袁活动,领导阳江、阳春等地讨袁工作。同年11月4日,他从台山回阳江,在路上病倒被抬着走路,到紫罗山黄颈坳,因身边一同志所携炸药不慎掉地被伤,抢救无效,伤重殉国。偕行各同志挥泪藁葬其遗体于山麓。

民国5年(1916),袁世凯倒台。民国8年4月13日,李箕烈士哲嗣将其遗骨迁于阳江城之东山寺旁。孙文题墓碑“李箕礽君之墓”,林森书墓门横额“李箕烈士之墓”,朱执信撰碑文。民国23年,在县城敦厚社办介龄小学以纪念烈士,民国27年,在里寮办介龄小学分校。1987年,政协阳江县委员会于台山寨门寻获烈士藁葬墓,择阳江鸳鸯湖畔建李箕烈士纪念碑,复制孙中山手迹为碑亭篆,并附《圹志》于阴,以彰先烈。

阳江之最

东南亚最大的果冻布丁生产基地 阳江市阳东县喜之郎工业园,总占地36万平方米,设计生产能力800吨/日,全年产值10亿元,产品畅销内地及香港,供不应求,是东南亚最大的果冻布丁生产基地。

我国最大的刀剪生产和出口基地 阳江是“中国刀剪之都”,刀剪生产已有100多年历史。据不完全统计,阳江五金刀剪企业达1300多家,占了全国的一半以上,并涌现出十八子、银鹰、永光、盛达、厨乐等名牌刀剪,五金刀剪产品产量占全国的60%,出口占了全国的80%以上,是我国最大的五金刀剪生产和出口基地。

我国最大的鱼翅生产基地 阳江市阳东县的东平有钓鲨的悠久历史。目前,全镇拥有专业的钓鲨船40多艘。鱼翅总产量约占全国的一半,是我国最大的鱼翅生产基地。

风筝:惟一“之乡”阳江风筝有1300多年历史,涌现出一代又一代风筝制作大师,1990年,阳江灵芝风筝荣获世界风筝"十绝"称号。1993年,国家体委授予阳江为全国惟一的"全国风筝之乡",1986年以来,阳江风筝共获全国金牌约百枚。

冷却塔:中央首选阳江龙达集团生产的系列玻璃钢冷却塔,是中国最大的玻璃钢冷却塔生产厂,被评为“中华之最”。其产品美观低噪,高效耐用,连续多年被国务院、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电视台、广东省人民政府等机关优先选用,备受好评。

十里银滩:最长的海滩阳江市海陵岛上的十里银滩海滩开阔,长达7.4公里,入选上海吉尼斯之最,滨海旅游资源丰富。

阳江特产

阳江风筝 “南有阳江,北有潍坊”。阳江的风筝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每逢重阳节,秋高气爽,纸鹞高飞,万人空巷,是民间一年一度最兴盛的赛事。1991年,广东省体委命名阳江为“广东省风筝之乡”。1993年7月,中国风筝协会命名阳江为“中国风筝之乡”。

阳江扎制的风筝,种类繁多,有龙类、板子类、软翅类、硬翅类、筒子类、串类、复线操作类等,不但放飞效果良好,而且形神兼备,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灵芝”风筝被评为世界十绝,“百足”风筝长可达100多米。阳江现已在鸳鸯湖公园内建有风筝陈列馆。

孔雀石 阳春孔雀石多产于马水石录等处,已有两千多年的采治历史。阳春石录铜矿的孔雀石储藏量居全国之首,质量也是全国第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阳春石录铜矿出产大量孔雀石,已在国内外的矿冶、宝玉石和赏石界引起轰动,它除了可炼铜、雕制工艺品、作医药、作永不褪色的颜料、作矿物标本外,是令人百看不厌的最珍贵的观赏石。

孔雀石瑰丽艳绿,花纹酷似绿孔雀的羽毛而得名,孔雀石是原生含铜矿物氧化后形成的次生矿物,属单斜晶系,晶体呈针状、葡萄状、钟乳状、柱状、块状、绒毛状,玻璃光泽,硬度为4度。孔雀石的颜色有翠绿、草绿、墨绿、粉绿、天蓝、粉白等,它产出于岩溶洼地中,独特的地质条件,造就了孔雀石的质佳色艳,光彩夺目,千姿百态。孔雀石除色、形、质、纹外,还能折射出奇妙的幻光。一件型美、色艳、光幽、美伦美奂的孔雀石展现眼前会让观赏者称赞不已。

孔雀石形状很多,有似苍松翠柏、奇峰异洞、飞禽走兽、奇葩佳果、珠宝等,孔雀石的成形成色是天然造化,鬼斧神工,奇妙至极。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至今三十几年,阳春孔雀石远销国内外,特别是欧美地区,全国各地的赏石藏石界人士不惜重金购进阳春孔雀石,并为能获得一件好的阳春孔雀石感到荣耀。阳春根雕雅石协会会员收藏有不少孔雀石精品,并在国内参展获奖,吸引国内外赏石界人士到阳春来争购孔雀石。

孔雀石被阳春市政府评定为阳春市“市石”,阳春市被中国收藏家协会授予“中国孔雀石之乡”称号。

豆豉 用传统方法制成的阳江豆豉,历史悠久,色香味美,是极好的调味品,曾分别获广东省优质产品和国家部优产品奖,中国食品博览会和国际博览会银质奖,闻名世界,远销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漆器 “静女心如发,名师手有神,阳江朱漆好,留得岭南春。”这是田汉同志1962年4月13日参观阳江县地方国营漆器工艺厂时题的诗句。阳江漆器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的工艺品之一,具有东方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它色彩绚丽,造形奇巧,技艺精湛,防潮耐用,既可作生活用品使用,又可作美术工艺品鉴赏。

旅游景点

01、马尾岛

广东省风景名胜区、广东省旅游度假区。位于阳江市海陵岛闸坡镇西南端,从闸坡镇国家中心渔港码头乘船3公里可抵达。距阳江市区45公里,距广湛、沿海高速公路进入口30公里。属自然滨海沙滩景区。开发于1987年。2005年接待游客6万人次。

马尾岛总面积2.25平方公里,最高峰马尾山147米。景区封闭性较强,岛上林荫遍布,植被如茵,保留了较为原始的自然气息。景区有一线天机、灵日石庙、古堡灯塔、马尾夕照等景观。进出马尾岛可观赏闸坡国家中心渔港、蝴蝶洲、海上渔村等。海边西段地形呈螺线形的白沙滩;南段为砾石滩。沙滩松软,水清浪静,滩底平缓,百米之内水深1.5米左右,尤其适合儿童、老年人海浴。沙滩建有餐饮等配套服务设施。

02、东方银滩风景区

位于广东阳江市海陵岛南部大角山岬角。距阳江市中心40公里,距广州280公里,沿广湛高速或沿海高速、325国道可直达。是一个以海滨自然生态为主、旅游服务设施相配套的度假型景区。景区2005年建成并对外开放。

占地总面积12万平方米。地理位置居于大角湾和十里银滩岬角处,海岸线长1100米,包括400米长的石头海滩和700米长的沙滩。区内是第四纪末次冰期形成的海蚀景观。景区海边奇石密布,气势雄浑,常受强海浪冲激,涛声阵阵;东接十里银滩,海面波浪层层,金黄色的沙滩十分壮观。向北沿山势拾级而上,海蚀地貌一步一景,观景设施依山就势而建,别出心裁。登上百米海拔的大角山腰,视野豁然开朗,可见西边秀美的大角湾沙滩和正南水天相接的蔚蓝南海。景区集海滨浴场、日光亭、月光亭、泉水泳池、观礁听涛等特色设施及全海景度假酒店、海鲜餐饮、茶艺厅、演艺吧、游乐区等于一体,既保留了原始的自然气息,而又汇聚了人性化构思设计,是观赏日出日落和听潮的好去处。

03、北洛湾风景区

位于广东阳江市海陵岛闸坡镇西南端,距阳江市区45公里,距广州280公里,沿广湛高速或沿海高速进入景区30公里,属第四纪末次冰期海相沉积型自然海滨风景区。景区1999年建成对外开放。2005年接待游客3.8万人次。

总面积74.9万平方米,封闭性很强,三面丘陵环绕而成:南临南海,东、西两面分别比邻大角湾和马尾岛景区,岬角海岸陡峭险峻,绝壁如削,惊涛拍岸,形成壮观的海蚀地貌。湾内冲积而成的北洛湾沙滩,长600米,呈螺线型,沙质洁白幼细,潮下岸坡平缓,潮间带100米,后滨滩宽100—300米。受海洋大潮和雨水冲积,后滨带低洼处又独自形成约数千平方米的天然泻湖。东部有一直径约百米、高60米的小山丘突兀海面,因貌似头盔,名曰将军帽山。沿山俯视,周围有山、海、湖、滩、岛等景观地形地貌,错落有致,滨海、田园风光并蓄。

04、珍珠湾

位于国家中心渔港广东阳江东平渔港西侧。从沿海高速公路转良东公路可到达,距阳江市区40公里。属于天然的海滨浴场。1992年建成向社会开放。2005年接待游客5.3万人次。三面环山,山上有十万亩松树和相思树混交林。沙滩后是一块3平方公里的腹地,珍珠湾周围还拥有多处奇景古迹,最著名的景观有“八绝”:如鸳鸯石、仙人井、望海亭、葛洲帆影、龙女佛光、万人坟、马祖庙、十里海堤。旁边“葛洲帆影”是阳江八景之一。海滨沙滩长1700米,宽800米。景区内有海泳中心、海滨别墅、三星级酒店、“渔家乐海上行”、垂钓捕鱼区、大型标准烧烤场、风筝场等旅游设施。

05、玉豚山海滨公园

位于国家中心渔港广东阳江东平渔港西侧。从沿海高迅公路转良东公路可到达,距阳江市区为40公里。是一座现代化的观赏型海滨公园。公园始建2001年秋,历时三年建成。2005年接待游客4万人次。景区前临珍珠湾,背靠金龟岭,因酷似一条戏水的大海豚而得名。占地面积70万平方米,分为五大景区:“渔女广场”面积8300平方米;主雕塑——珍珠渔女像高30米,身穿渔家女式古装,头戴女式渔民帽,手捧一对鸳鸯,脚踩波涛,群鱼簇拥,浪花飞溅,栩栩如生,用优质花岗岩雕成,造型是一个古代渔家淑女的形象,其貌端庄秀丽,纯朴大方;荷花广场位于玉豚山麓,中间是一组石雕---“荷花鼓”,底部“荷花池”;广场牌坊高12.56米,宽18.56米;云梯景观雄伟壮观,气势恢宏,以天然花岗岩筑成,更有红棉和榕树相衬。环岛观光景区面临南海,有沙滩有礁石,是观海觅趣、休闲的好去处。

06、崆峒岩风景区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属于阳春“国家地质公园”的范围,位于阳春市春城镇城西崆峒岩,距阳春市区3公里。距阳春火车站1.5公里,沿三茂铁路或新高线公路可直达景区,是南国第一崆峒山宗教旅游景区。崆峒岩始建于明代万历丁丑年(公元1577年),与甘肃临洮、山东安定、河南汝川诸崆峒山相并列,被称为第四崆峒道教名山。佛、道两教于一体。2005年接待游客2.9万人次。总面积二万多平方米,高六十多米,分三层。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阳春县令姜山再开发东岩。

在亿万年前地壳变动,形成山岩交错。景区岩中有寺,寺内有峰,古雅清幽,雕梁画栋。洞内古建筑是重檐歇山顶式建造,登岩门,入洞府,佛、道神像碑碣景物万千。洞中有名儒显宦壁上留题摩崖石刻、碑碣一百多幅,建有“东西厢房”、“禅房”、“金刚塔”、“三宝殿”、“玉皇殿”等十几座庙宇。出洞府,沿山设登山石级3888级,通往五座山峰,山峰巍峨陡峭,石、洞、花、草、树木妙趣横生于峰林。最著名的景点:有瑞狮迎宾、汶(冒)米石、石钟、童子拜观音、定海神针,金钱龟,瀑布泉、青白双蛇盗灵芝,以及明、清两朝的古建筑及神像。

07、龙宫岩

国家地质公园、省级旅游度假区。位于阳江市北部,距广州市196公里。属亚热带岩溶地貌景区,1979年向社会开放,有石林景区、通天蜡烛、通真岩、登山道、七座凉亭蝴蝶生态园、餐厅、电动车、停车场、小卖部等景点和设施。 2005年接待游客4万人次。

龙宫岩距今 3.2~2.95亿年,沉积了白云质灰岩,当地下水沿着灰岩中的裂隙进行渗透,不断冲刷,对灰岩溶蚀,形成了地下空洞。由于地下河侵蚀和重力作用产生崩塌,洞穴不断扩大而形成。岩洞因洞身蛇蜒曲折,形如一条巨龙而得名。全长1公里,宽5米至20米,岩壁顶高15米左右。主要景观有迎宾厅、壁流石、龙王殿、宫壁绣锦、龙宫浮雕、镇宫宝塔、龙王罗伞、龙母罗帐、龙女浴池、龙女宝镜、火树银花。石林有岩溶洼地、百页剑门、双猴观景、剑指苍穹等景观。

08、大澳渔家文化村

位于阳东县东平镇国家中心渔港东南3公里处。距阳江市区为40公里。325国道、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广湛高速公路均可直达渔港。2003年修建成集旅游观光、教育培训、商贸休闲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景区。占地648公顷,是展示渔家民俗风情的古渔村景区。2005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

景区原是中国古代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与广州“十三行”相列,民间称“十三行尾”,保存着680多米清末时期前店后坊式的旧街。现有300多户古渔民船型民居。有“全国首家渔家民俗风情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古渔民民居群”、“大澳万人坟”、“明清一条街”、“疍家棚居”、“古商会旧址”、“古炮楼”、“海岸月湖”等人文景观以及“海上日出”、“葛洲帆影”、“海角琼楼”、“海湾椰韵”等自然风光景观。核心景点是“大澳渔家民俗风情馆”。该馆占地1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860平方米,高12.8米,外观如桃子形。馆内分四大部分:近代渔家实物展品;珍珠贝壳、鱼类制品、大型海洋哺乳动物骨架展品;风帆木渔船;渔获图和渔民婚嫁全景雕塑像组图。馆内收集500多件历代渔民生产、生活、礼嫁的物品,展示渔家民俗古风。

主要参考资料:http://www.yangjiang.gov.cn/index.asp

       http://baike.baidu.com/view/24611.htm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地理 行政区划 城市 南海 云浮 江城区 阳东区 阳西县 沈海高速公路 汕湛高速公路 广东省 珠三角 江门市 恩平 台山市 罗定市 新兴县 茂名市 信宜市 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