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公元1930年7月15日—公元2004年10月8日),法国哲学家。是20世纪下半期最重要的法国思想家之一,西方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著名的哲学家。1983年起任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主任,还是国际哲学学院创始人和第一任院长,法兰西公学名誉教授。

雅克 德里达生于阿尔及利亚。19岁时回法国就学,1956~195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深造。60年代成为《泰凯尔》杂志的核心人物。60年代末与该杂志分裂。后一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曾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和耶鲁大学的访问教授。

德里达是解构主义哲学的代表人,他的思想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掀起了巨大波澜,成为欧美知识界最有争议性的人物。德里达的理论动摇了整个传统人文科学的基础,也是整个后现代思潮最重要的理论源泉之一。主要代表作有《论文字学》(1967年)、《声音与现象》(1967年)、《书写与差异》(1967年)、《散播》(1972年)、《哲学的边缘》、《立场》(1972年)、《丧钟》(1974)、《人的目的》(1980年)、《胡塞尔现象学中的起源问题》(1990),《马克思的幽灵》(1993)、《与勒维纳斯永别》(1997)、《文学行动》等。

人物生平

1930年,德里达出生在法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郊区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大约20岁时,他考入“法国哲学家的摇篮”——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并留在这里进行教学和研究。他受教于梅洛-庞蒂、阿尔都塞和福柯等人,也深入研究过胡塞尔、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受索绪尔影响的法国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及萨特、巴塔耶、布朗肖的文学等等。后来,这些人大多成为他的解构对象。

1963年,33岁的德里达在巴黎哲学学院做了一次针对福柯的著名讲演《我思与癫狂的历史》,初露锋芒;1966年10月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他发表了题为《结构,符号,与人文科学中的嬉戏》的演讲,矛头直指当时法国乃至国际学术界风头最盛的结构主义的“结构”概念。针对结构主义的整体论,德里达使用了另一个词“deconstruction”,即“解构”,以示拆解、消解传统的理解模式、习惯、结构。德里达这次著名的讲演,也标志着法国学术界兴起一个新的学派,它被称作“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1967年,德里达发表了奠定他一生学术基础的三部著作:《写作与差异》、《论文字学》、《播撒》。

2004年10月9日,法国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对20世纪的人文科学以及文学理论批评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解构主义大师雅克 德里达因患有胰腺癌在巴黎的一家医院与世长辞。消息传来,整个欧洲和北美思想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人们无不为这位对人类思想发生深远影响的理论大师的逝世而悲痛。

个人作品

作品名英文名年份
播撒Dissemination1967
论文字学Of Grammatology1967
写作与差异Writing and Difference1967
明信片ThePost Card1972
Spur1980
他者的耳朵The Ear of the Other1982
另一个欧洲The Other Europe1972
多种立场Positions1972
致纳尔逊·曼德拉For Nelson Mandela1986
所给予的时间Given Time1991
死亡的礼物The Gift of Death1992
另一个方向: 反思今日之欧洲The Other Heading :Ref lections on Today ’s Europe1992
马克思的幽灵Specters of Marx1993
友爱政治学Politics of Friendship1994
他者的单语主义The Monolingualism of theOther1996
作为一个年轻犹太圣徒的雅克·德里达的画像Portrait of J acques Der2ri da as a Young2001
恐怖时代的哲学(与哈贝马斯合著)Philosophy in a Time of Terror2002

其它信息

1980年代以后,他的工作向政治伦理方面转向。他还直接参与一些政治事件:例如1981年他支持拉丁美洲精神分析界对独裁政府的反抗;1982年在布拉格支持捷克知识分子的反抗运动而被捷克政府逮捕;他还支持南非的反种族隔离运动, 对各种极权主义政权和各种形式的知识审查保持警觉, 致力于创立一种跨地域的民族国家理论,反对欧洲种族主义, 并对实为加强政府权力以破坏基本人权的“恐怖主义”话语进行批判, 为动物的权利辩护, 反对死刑, 甚至对“作为”犹太人及对不同血统和语言的人表示好客意味着什么提出质疑。他认为人权“不仅是抵抗集权主义的工具,他还与主宰着政治性的世界概念的那个欧洲传统密不可分。而后者正是解构的首要质疑对象。所以他的解构工作依次围绕着主体与自由,民主与公民性,边界与民族国家这些观念中展开。”基于这种理念,他在课堂上分析死刑的政治神学基础;他谴责恐怖主义,而且分析恐怖主义的形态、条件以及影响;他分析美国划分流氓国家和邪恶轴心国的原教旨主义情结,也指责“没有启蒙没有政治远见的阿拉伯伊斯兰神权政治主义”;他以犹太人的身份批评以色列的犹太复国主义;他也支持同性婚姻

社会评价

德里达的思想一直以来都有很大争议。由于他的思想和英美哲学主流的分析哲学格格不入,因此他从来不被美国的哲学系所重视。他的思想影响非常广泛,被用作女权主义运动、同性恋抗争、黑人运动等的理论武器。而他的思想也不被许多传统学者所接受,认为他破坏了西方文明。

2004年,德里达与世长辞,法国总统希拉克发表声明高度评价了德里达毕生对法国思想文化和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正是有了他,法国才给了整个世界一位最伟大的哲学家和对当代知识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人物。”

中国之行

2001年,德里达依次访问北京、南京、上海、香港。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分别在这次访问中授予雅克·德里达名誉教授荣誉,上海社会科学院授予他名誉研究员称号,复旦大学中文系与哲学系分别邀请他担任学术顾问。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人物 行业人物 哈佛大学 耶鲁大学 德里达 后现代思潮 论文字学 声音与现象 马克思的幽灵 文学行动 胡塞尔 索绪尔 拉康 整体论 后结构主义 论文字学 另一个欧洲 马克思的幽灵 捷克 种族隔离 种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