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99+条结果
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颈动脉狭窄多见于中老年人。颈动脉狭窄是由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肉发育异常、血液病和血管胶原病等引起。颈动脉狭窄的表现为头晕、记忆力减退、定向力减退、意识障碍、黑矇等。颈动脉狭窄目前主要使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其他治疗。颈动脉狭窄可累及循环系统、运动系统、感觉系统、泌尿系统、语言系统等,严重者可引起脑梗死等致命性疾病。颈动脉狭窄经积极治疗可延缓疾病发展。
更新于: --
16第三节何为颈动脉狭窄/18第四节什么是脑卒中/18第四章除斑块,通血管,防卒中/21第一节颈动脉狭窄是脑卒中的隐形“杀手”/21第二节为什么会得颈动脉狭窄/25第三节如何知道得了颈动脉狭窄/31第四节脑血管病易患因素/39第五节脑血管病有哪些危害/43第六节脑血管病如何早知道/48第七节颈动脉狭窄如何治疗/54第八节脑血管意外如何处理/95第五章防患于未然/100第一节颈动脉狭窄如何预防/100第二节如何有效预防脑血管意外/104第三部分实践篇:外科手术干预,效果立竿见影第六章你是其中一员吗/109第一节手术前后判若两人/109第二节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特殊病例精选/126第七章百闻不...
更新于: --
陈衍贵,男,副主任医师,现任神经内科副主任。1991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1998年在上海仁济医院神经内科进修一年,2005年在广州军区广州总院脑病中心进修神经介入半年,擅长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熟练掌握脑血管造影,目前己开展成功开展脑动脉瘤的介入栓塞、脑动静畸形的栓塞、颈动脉海绵窦漏球囊栓塞,颈动脉狭窄的支架植入、脑梗塞急性期的溶栓等治疗。
更新于: --
视网膜动脉供血不足是一种由各种因素导致视网膜中央动脉供血减少引起的缺血性眼部疾病。老年人是高发人群,男性多见,单眼发病多见。视网膜动脉供血不足最常见因素是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常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其次多发性大动脉炎、烟雾病、颈动脉海绵窦瘘也是发病因素。视网膜动脉供血不足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眼眶钝痛等。视网膜动脉供血不足主要治疗颈动脉狭窄等原发病,行眼底激光等治疗。视网膜动脉供血不足不及时治疗,会加重病人的病情,导致新生血管青光眼,视功能严重受损。视网膜动脉供血不足积极治疗后,可部分改善症状。就诊科室眼科病因最常见因素是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常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全身血管性...
更新于: --
腹腔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腹腔动脉管腔狭窄性疾病。腹腔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可发生于任何人群。腹腔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因尚未明确,但是和年龄、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肥胖及家族史等危险因素有关。腹腔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早期可无症状,随狭窄程度加重会导致相应的腹腔脏器出现缺血性表现,如腹痛、腹泻、消化不良、便血等症状,甚至出现缺血性坏死,导致脏器功能的丧失,而致器官的衰竭,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腹腔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主要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多数腹腔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可能合并颈动脉硬化性狭窄、肾动脉硬化性狭窄以及心血管动脉硬化性狭窄等,...
更新于: --
王涛,男,毕业于内蒙古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北医三院脑血管病中心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擅长脑血管病、脑肿瘤等显微手术治疗,尤其擅长颈动脉狭窄、闭塞、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等手术。王涛在颈动脉手术方面居国内前列,每年主刀完成数百例复杂颈动脉手术,如狭窄、闭塞、体瘤等。他还是中国卒中学会脑血管病高危管理分会副主委、国家卫健委缺血性卒中外科学分会副主委、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脑与心血管分会副主委、北京神内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副主委以及中国老年学会脑血管病分会常委兼总干事。业务专长在颈动脉狭窄手术治疗方面走在国内前列,每年完成数百例颈动脉手术,包括大量复杂、高危颈动脉手术、外院转诊的疑难手术...
更新于: --
颈动脉盗血综合征是指当一侧颈内动脉闭塞时,另一侧颈内动脉通过前交通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经过后交通动脉代偿性向患侧供血,致使正常侧供血不足从而出现相应表现。颈动脉盗血综合征一般可分为颈-颈型盗血和颈-椎基底型动脉盗血两种类型。目前有关本病的流行病资料较少,男女发病率尚未发现明显差异。本病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一侧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继而机体代偿性建立侧支循环,另一侧颈内动脉血流向患侧分流供血,导致正常侧出现供血不足。主要表现为偏瘫、失语、失用、记忆力减退、眩晕、共济失调、复视等。颈动脉盗血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针对病因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改善供血不足。可并发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及时合...
更新于: --
栗世方,男,1968年出生,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20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熟练掌握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及疑难危重病的救治,尤其擅长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脑膜瘤和脑胶质瘤、颈动脉狭窄等的手术治疗。
更新于: --
朱越锋,2009年至2010年在德国完成血管外科专科医师培训,期间参与并主刀完成大量血管外科手术,娴熟的掌握了血管外科腔内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2010年12月回国后在国内率先开展腹腔镜主动脉手术、对颈动脉狭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介入及常规手术有丰富的经验。同时开展普通外科常规疾病的腹腔镜手术。
更新于: --
后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的颈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其同义词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循环的TIA与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疾病、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鉴于MRI弥散加权成像发现约半数的后循环TIA有明确的梗死改变且TIA与脑梗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因此用后循环缺血涵盖后循环的TIA与脑梗死,有利于临床操作。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历史:上世纪50年代,发现一些TIA患者有颈动脉颅外段的严重狭窄或闭塞,推测乃因之而致血管分布区组织仅靠侧支循环供血,处于相对缺血状态,称为“颈动脉供血不足”。将此概念引申到后循环,产生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概念。可见,经典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概念有两个含义,...
更新于: --
没有更多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