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看过栏目

 

当血糖值高于正常范围即为高血糖。高血糖也是通常大家所说“三高”中的一高。另外“两高”分别是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空腹血糖正常值在6.1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正常值在7.8mmol/L以下,如果高于这一范围,称为高血糖。

正常情况下,人体能够通过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这两大调节系统确保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保持平衡,使血糖维持在一定水平。但是在遗传因素(如糖尿病家族史)与环境因素(如不合理的膳食、肥胖等)的共同作用下,两大调节功能发生紊乱,就会出现血糖水平的升高。

病因

目前认为高血糖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几种机制有关:

1.胰腺β细胞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过多。

2.外周组织包括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存在胰岛素抵抗。

3.肠道吸收、肠道菌群和肠道影响血糖控制激素,导致其异常。

4.肾脏过度地回吸收糖。

5.神经系统对糖代谢的调节异常。

临床表现

血糖升高,尿糖增多,可引发渗透性利尿,从而引起多尿的症状;血糖升高、大量水分丢失,血渗透压也会相应升高,高血渗可刺激下丘脑的口渴中枢,从而引起口渴、多饮的症状;由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的缺乏,导致体内葡萄糖不能被利用,蛋白质和脂肪消耗增多,从而引起乏力、体重减轻;为了补偿损失的糖分,维持机体活动,需要多进食;这就形成了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患者的多饮、多尿症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比。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吃得越多,血糖就越高,尿中失糖也越多,饥饿感也就越厉害,最终导致了恶性循环。

“三多一少”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即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然而,目前临床上有部分糖尿病患者,因为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而导致了病情诊断的延迟。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没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一方面是由于现在很多糖尿病患者是通过体检发现,血糖仅是轻度升高,还没有超过或只是轻度超过肾糖阈,肾脏糖份排除很少,还不足以引起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另一方面是有些患者的肾糖阈增高所致。正常情况下葡萄糖在肾脏内全部被重吸收,尿中无糖排出;若血糖轻度升高,肾小管的重吸收值会相应增加;但当血糖升高到一定水平,超出了肾小管的最大重吸收范围,则部分葡萄糖将从尿中排出,从而形成糖尿。这个血糖临界值即为肾糖阈,正常值为8.8~9.9mmol/L。肾脏病及其他一些泌尿系统疾病都会对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多数老龄患者的肾糖阈也会相应增高。肾糖阈增高后,患者即使血糖很高也不会有糖尿。没有糖尿,就不会引发渗透性利尿,因此可没有多尿症状;没有丢失大量水分,血浆渗透压就变化较轻,对下丘脑中枢的刺激也相应减轻,因此可没有口渴、多饮症状;没有糖尿,就不会损失大量糖分,因此可没有明显的饥饿感,多食症状减轻;没有糖尿,机体的营养成分丢失减少,因此体重减轻的程度也可相应减轻。由此,这些糖尿病患者可以最终不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

检查

1.非孕妇的血糖检测

静脉血糖是诊断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金标准,但是由于静脉血糖检测比较繁琐,确诊后一般只需要测定指血的血糖即可成为监测血糖的标准,可以在家中用家用血糖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SMBG),它的好处在于能够快速反映身体内的实际血糖水平,更好地了解病情,及时调整治疗。现在还有动态血糖监测(CGM)可以更加精细的了解我们全天血糖的特点。

好的血糖控制应该是把全天的血糖值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因此,血糖监测的时间应包括空腹血糖,三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随机血糖,必要时加测凌晨1~3点时的血糖。

同时,对于不同病情的糖尿病患者,所选择的时间点也有所侧重,例如新诊断的患者往往需要规律监测一段时间的血糖,从而指导治疗,一般每天应坚持测4~7次。血糖控制相对稳定时,每月监测2~4次;血糖控制未达标者,每周不同时间监测空腹、餐后血糖至少4次。尝试一种新的饮食方法,运动前后,旅行时,调整胰岛素剂量或次数,有低血糖症状时,怀孕或打算怀孕时要增加监测次数。

糖尿病患者在测血糖的时候不能光测“手指血糖”,还要测“糖化血红蛋白”,这样才能反映最近三个月来的平均血糖水平,这更有利于医生判断病情。“手指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就好比一个班级的两个成绩,“手指血糖”反映了一次考试的成绩,而“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三个月来这个班级的平均成绩。

口服糖耐量试验在服糖后两小时血糖等于或高于11.1mmol/L,也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2.孕妇血糖检测

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孕妇空腹不超过5.1mmol/L,餐后1小时不超过10.0mmol/l,餐后2小时不超过8.5mmol/l,3项中有一项超标即可诊断妊娠期糖尿病。

诊断

1.诊断标准

高血糖包括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已经升高,但还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血糖介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一种情况。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应低于6.1mmol/L,而诊断糖尿病的空腹血糖应等于或者高于7.0mmol/L,这两个数值之间有个差距。同样,正常人的餐后两小时血糖应低于7.8mmol/L,而诊断糖尿病的餐后两小时血糖应等于或者高于11.1mmol/L,两者之间也有个差距。如果一个人的血糖正好在这两个差距内,也就是说空腹血糖在6.1mmol/L~7.0mmol/L之间,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在7.8mmol/L~11.1mmol/L之间,这时的血糖既不正常,又没有达到糖尿病的程度,就称为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的诊断:按照世界统一标准,空腹血糖等于或高于7.0mmo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等于或高于11.1mmol/L,即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做口服糖耐量试验,服糖后两小时血糖等于或高于11.1mmol/L,也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的诊断,血糖只要有一次达到上述的标准就可以诊断糖尿病,如果没有症状,需要在不同情况下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血糖达到上述标准才可以诊断糖尿病。

2.血糖值的换算

血糖值表示法有两种单位,一种是毫克/分升(mg/dl),为旧制单位;另一种为毫摩尔/升(mmol/L),为新制单位。现虽提倡用新制单位,但旧制单位仍在一定范围使用。所以,知道二者之间如何转换就很必要了。两种单位的换算公式为:mg/dl÷18=mmol/L;mmol/L×18=mg/dl。比如120mg/dl换算成以mmol/L为单位的数值时,需除以18,即120mg/dl÷18=6.67mmol/L;6.67mmol/L换算成以mg/dl为单位的数值时,需乘以18,即6.67mmol/L×18=120mg/dl。

危害

短时间、一次性的高血糖对人体无严重损害。比如在应激状态下或情绪激动、高度紧张时,可出现短暂的高血糖;一次进食大量的糖类,也可出现短暂高血糖;随后,血糖水平逐渐恢复正常。然而长期的高血糖会使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导致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如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肾功能受损、神经病变、眼底病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等。控制高血糖势在必行。

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以少吃为好,但不能少于每日150克主食。但如果糖尿病未缓解,患者的食欲突然降低,此时应注意是否合并感染、酮症及其他并发症。

治疗

首先要去除血糖升高的诱因,如感染等诱发血糖升高的原因。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治疗应该遵循“五驾马车”综合治疗的原则,包括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糖尿病知识的学习、对血糖和病情的监测以及药物的治疗。同时高血糖的患者还经常合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度等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预防

预防高血糖的原则与高血糖的治疗原则相同,要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维持合理的体重,定期进行血糖的监测,在糖尿病前期可以考虑使用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治疗。

投稿
非常不爽,删了吧! 相关词条:科学 医学 疾病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