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宅家读古诗,细品李白苏轼的传世名篇,窥见...

诗歌与旅游,咋一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门类。诗歌作为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与旅游这种大众化的娱乐门类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然而,阳春白雪中那些脍炙人口的作品,是会通过口口相传让普罗大众认识理解的。历史上许多诗词名篇都在民间留下了印记、产生了影响,特别是那些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诗作。比如,诗人用精妙的语句描写的名胜风光,就让普罗大众心生向往,故而会铭记一二,甚或经不住诗歌中美景的诱惑去哪些名胜地一探究竟,这就构成了诗歌与旅游的关联。

烟雨中的杭州西湖景观

秋日晚霞中的扬州瘦西湖景观

因地理位置的关系,我国的江南在大多数的年份里都是风调雨顺,四季分明,自然风光明媚绚丽。历史上的文人雅客,对江南风光的赞美诗篇众多。唐代的杜牧,就以《江南春》为题写出了:“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好诗。诗人用色彩、鸟鸣、风中的酒旗、烟雨中的寺庙来描摹江南的春天,让人一读便看到了江南春天的鸟语花香和仙境般的朦胧烟雨。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过三首回忆江南的诗,三首都写得相当出彩:其中一首是专写杭州的:“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这样盛赞杭州的诗作,对古人春季江南行是极佳的诱惑与宣传。宋代在杭州任官职的苏轼,更是把杭州西湖的美具象化了,写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名句,让杭州西湖的美,既有了清新脱俗的朴素标签,又有了典雅高贵的雍荣风范,让达官贵人与平头百姓都倾心喜欢,这就让贵气的诗歌与百姓的生活两者之间发生了微妙交结。应该说西湖的旅游热,白居易和苏轼的诗歌功不可没。

杭州西湖边的静谥景致

晨曦中的西湖美景

暮色苍茫中的西湖三潭映月景观

夏天西湖边的荷花与凉亭

说起江苏扬州的旅游繁荣,应该得益于唐代诗仙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二句描写的是黄鹤楼窗外的景色,三月扬州的美,他只用“烟花”二字概括,却让普罗大众联想到三月扬州风光如烟花般艳丽。我想乾隆皇帝三次下江南游扬州,大概也是受了李白诗句的诱惑吧。这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扬州为何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是个旅游名城的缘由。与扬州出名有着异曲同工经历的还有苏州的寒山寺。它的出名得益于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物与声、动与静、景与情都完美交融的诗歌,带来了寒山寺远扬的名声,从这首诗问世至今,秋夜到枫桥江边听寒山寺的钟声,成了旅游的经典节目。古时长江三峡的险峻,在李白笔下气象万千,他在《早发白帝城》中这样快意地描写三峡空灵豪放的气势: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大气磅礴的诗句,自然引发了古人对长江三峡的好奇与探险。不得不说,精彩的诗歌,引领着风光名胜长久的旅游潮。

扬州瘦西湖风光

扬州瘦西湖的三亭桥景观

苏州寒山寺中的景观

苏州寒山寺中的寺塔

长江三峡沿途风光

长江山峡的险峻风光

诗歌与旅游的关联,经笔者细究发现缘于二个方面:一是,诗歌对风景名胜地的精彩描写与由衷赞美,牢牢地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二是,高雅的诗人也是有着七情六欲的凡人,他们在对景物和旅游胜地的描写时,往往摒弃了文人的清高与为官的傲慢,沉浸于对大自然的倾心热爱中,抒发的是源自内心的观感。比如,同样是白居易的诗作,《长恨歌》用词的绮丽华贵与其旅游诗根本不在一个层面。由此可见,旅游诗的不娇柔造作,不故作高深,才为普罗大众所理解所接受,从而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同时,也为诗作中的旅游名胜地带来长盛不衰的旅游热潮。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窥见  窥见词条  名篇  名篇词条  苏轼  苏轼词条  古诗  古诗词条  李白  李白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