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孙子兵法》第九讲:致人而不致于人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

孙子说,战场上对峙的双方,谁先到达交战地,谁就处在以逸待劳的位置;而后到达的一方则处在不利的局面。因为先到达的一方可以趁对方立足未稳,以逸待劳,打对方以措手不及。由此做到“致人而不致于人”。致人就是控制对方,想让他来他就来,想让他去他就去;致于人就是被对方所控制,总是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同样也是讲“致人而不致于人”。什么叫“利之也”?意思是把利益摆在你眼前,让你动心,让你控制不住,不得不来。比如,我们多次讲过的,李牧和匈奴人之间的战争。匈奴人最喜欢的就是牛羊,李牧就让百姓漫山遍野地放牧,让匈奴人看着眼红,然后就中了李牧的圈套。

什么叫“害之也”?就是让对方有所忌惮,他害怕什么,你就摆出什么来吓唬他。

 “佚能劳之”,曹操的解释是:“以事烦之。”意思是老是给对方制造麻烦,让对方疲于应付。比如我们前面讲过的吴楚战争。吴国在吴楚战争之前,在若干年当中,有意识地骚扰楚国,让楚国疲于奔命,苦不堪言,时机成熟以后,再倾其国力讨伐楚国,一举打败了楚国的主力,占领了楚国的都城。

“饱能饥之”,曹操的解释是:“绝粮道以饥之。”曹操本人就曾火烧乌巢,断了袁绍的粮食来源,并最终在官渡之战中打败了貌似强大的袁绍。

“安能动之”,是说当敌人处于安静不动的状态,为了寻找打败敌人的契机,设法让敌人动起来。办法可以有许多选择,要根据当时的情况而定。比如示之以利,比如示之以害。

而接下来所说的“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说的仍然是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出其所不趋”,是说攻击敌人的主要兵力赶不到的地方,也就是敌人来不及救的地方;“趋其所不意”,是说我军出现的地方是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这个“所不趋”和“所不意”,都是敌人的空虚所在。“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都是以实击虚。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是说行军千里而不会让军队产生疲劳,原因是行于无人之地。也就是没人敌人的地方。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去攻打对方,一定能够拿下来的原因,是攻打对方不设防的地方。“攻其所不守也”,意思是攻打对方防守薄弱的地方。

而“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是说防守而能保证坚固不被攻破的原因,是守在敌人无法攻击的地方。也就是守在敌人不足以攻下的地方。

所以,孙子说:“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善于攻击的,是敌人不知道应该守在哪里;善于防守的,是敌人不知道应该从哪里进攻。也就是我知道敌我双方的虚实所在,而敌人不知道双方的虚实所在。

那么,这种知敌而不被敌人所知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孙子说:“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最高境界就是微妙、神奇到无形五声,也就是让敌人根本猜不出你将如何出手。由此一来,就可以成为敌人命运的主宰者。也就是控制敌人而不被敌人所控制。

……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

形人,是迫使敌人暴露出真实的情形;我无形,则是让敌人看不到我方真实的情形。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实现我方兵力集中,而敌方兵力分散,所谓“我专而敌分”。我方兵力集中以后,就合成了一股力量;而敌方的兵力分成了十份儿,一股力量就分散为十股力量。这就相当于十根单独的筷子和十根绑在一起的筷子的对比,一个一折就断,一个根本折不断。假定开始的时候,敌我双方兵力相当,但经过集中和分散的变化,在局部上我方的兵力瞬间变成了对方的十倍。这样一来,本来是兵力相当,而在局部战场上,则变成了我众敌寡。敌寡我众以后,那么实际上与我方作战的敌人数量就少了很多,打败对方就变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

历史上虽然有许多以少胜多的战例,而实际上真正投入到局部战场上的兵力,或者说军事实力,相差得并不悬殊,甚至通过各种策略,在某一个时间点和某一个交战地,反而处于绝对的优势。因为局部战局的改变,最后导致了整个战局的改变。这是有限的兵力最佳的使用策略。

这个策略在实际对战中特别有效。当你的兵力并不占优势的时候,通过合理的兵力分配,形成一些关键点的局部优势,就成为取胜的关键。

……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词条  不致于  不致于词条  
国学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句话不知从何时起,流传至今,一时成为从政和经商信奉的圭臬。曾、胡二人成功的经验,是在历经官场、商场多重磨难之后提炼总结的,...(展开)

国学

 《中庸》第15章 行远自迩,登高...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君子之道远吗?前边说“君...(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