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董槐的谱序“瑕不掩瑜”

广西    贺州    董全吉

     我们推崇董槐的谱序,不是因为董槐属于某一支派的人,也不是由于他修谱的错误而坚持。而是我们在修谱中要传承历史,采取扬弃的做法,即对谱序世系的矛盾予以释明,有应保留其谱序或世系的存在。采取对有矛盾的谱序修改时,就会造成原来一起使用该谱序的支派的混乱,如流坑万历十年仅仅采取连接董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特别是清朝的联谱,就造成了这样原来同属于兄弟的清然和董熹,变成间隔十世以上的错误对比,引发不必要的认识误区。

 1,“止”在宗谱的意思表示

      止(zhǐ):①[名]:"趾"的本字。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脚趾头,下象脚面和脚掌。本义:脚。《汉书·五行志》:举止高 ;北止。(《仪礼·士昏礼》。注:“足也。”);《汉书·食货志》:四之日举止;《说文》: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②、[动]:停住,中断进程。停住不动,拦阻,使停住。如:止步;止怒;止泻;止戈(停止干戈,平息战争);止止(犹止之;停止,止住);止雨(使雨停止);止泊(停息);止军(让军队停止前进); 阻止,不让进行;③,[副]:仅;只。如:止衣(只穿);止可(只能;只可);④,[语气助词]:在句末可表肯定陈述语气,相当于"呢"。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常用词语如:止步、止动、止境、止水、止吐、止泻、止血、止息、止痒……

     那么,宗谱中使用“止”,就不是名词了,也不是没有意义的助词,那么,余下的就是动词和副词,而副词不能单独表示,需要结合其他动词一起。那么,就是动词,停住了。也就是宗谱使用“止”,是指该人到此为止,没有后裔的意思。简单表达足以明了从此没有延续。

     在华夏董氏网2015年11月17日一宗亲发帖一文《浅析全吉宗亲的<董晋至董槐宗谱的详细记载>》原文中记载有流坑德昭(止)的内容,之后该部分内容删除了,仅仅保留一些世系的记载方面的瑕疵,当然能够修正这些细小的纰漏那就更加完善,毕竟这是我当初2011年最早研究外地宗谱收集谱序整理而成,一些细小的纰漏是存在的,但作为“没有得到证实的文章与资料千万别公布于众”,做法有欠妥当。原文中记载有流坑德昭(止),并把陕西镇安、柞水宗谱的董熹(德昭)连接起来,还认为是流坑的德昭。至于时间我不必要在阐述,既然,流坑的德昭都记载无后了,“止”也就直接表明,无需赘言!

很多宗谱也是在无后的时候,采取“止”来标注的。

  2,董槐修谱记载“三大庭”的世系

2.1,不是修改连接董晋才合理

至于《浅析全吉宗亲的<董晋至董槐宗谱的详细记载>》:“晋公的卒期与清然公的卒期就相隔105年,而他们之间就间隔14世,照这样算,一世之隔才7.5年,由此得出上述世系链不符合常理。正确与否让世人评判。”,这是宗谱修谱的历史,也是万历十年董燧之前一直使用的排序。

董槐修谱,有其局限性,从那一段比较符合常理,就会有不同情况出现:①、连接董晋,但是世系过多,需要删除一些不正确的世系名单?就会遇到哪些名单可以删除?②,不是连接董晋,是从三大庭开始还是从何而起?③、三大庭不同一个先祖,或是来源各自不同。

既然,存在几个不同的情况,我在多篇文章也论述这样的问题,但是,绝对不能认为就是连接董晋,才合理。万历十年,流坑董燧就是这样修改的。但是,修谱都是存在如此的敬宗耀祖的习惯,要说万历七年董裕还是比较可赞赏的做法,提出对之前的宗谱的怀疑,又以董合开始为第一世。

2.2,董傪不是修谱、德元的谱序是伪造

董槐是三大庭的始创人,是他修谱得以完善。

我在《浅议南雄董玮与湖南子昌》一文论证:《董氏登科提名录》……P1020711.JPG“吾家世为临川,吾姓唐末之代,连伸父子,仍世扩源。李氏掳有江南,乃命三子析处三郡:一居临川,一徙鄱阳,一徙庐陵,即五世合也。子:祯,以豪侠自任时,方扰攘盗贼盈野,乃纠率义勇,保国乡里,贼不敢犯。”;在《董槐谱谊谦让三大庭的变化》:让的支系董槐记载“让→连(承重)→申(字清然)→万一(居士)……→尚三……→仲五(合)……”;《董氏登科题名录序》记载……P1020711.JPG(至和元年(1054)四月一日董傪 )。一般记载先祖,首先无疑不是记载最早的先祖。《董氏登科题名录序》概莫例外。连申父子应该是董傪记载的最早的先祖。审阅董傪该文,连申最早,到第五代合,显然漏了两代人的名字。因此我认为扩源之后是省略号的意思。即“吾家世为临川著姓,唐末之代,连申(后人改“伸”字)父子,仍世扩源……李氏掳有江南,乃命三子析处三郡:一居临川,一徙鄱阳,一徙反庐陵,即五世合也”。即习惯的开始以连伸父子记载,之后才是到第五代的合。在《宗谱己弃他存抱怨显心虚》一文指出:“可见,是嘉靖董开尧继续延续董槐谱把宗谱的连申之后加上万一、尚三,可是后人却把连申改写连伸,套在万一、尚三为讳号”。

我在《宗谱己弃他存抱怨显心虚》一文,“流坑万历修谱《董氏族谱例》:“修于宋。元者曰原谱(附注:万历七年董极《重修族谱事略》记载:“天衢公修者,先辈谓之原谱”),修于国初者曰广川谱,即旧谱也,世事兵灾存着无几。修于成化以后,成于嘉靖丙申者,谓之新谱;今万历己卯(万历七年1579,董裕修谱时期)修者,谓之重新谱。更历久而损,益宜庶几乎备矣。原谱以欧苏例,准轲书五世一斩之义,以司徒公为第一世。旧谱据《登科提名录》及《唐兴院记》。加连伸二代于司徒之上,遂以司徒为三世。……嘉靖谱,为辛酉兵灾,散之颇多,已行议罚。今谱分收合更加严密,每年秋祀先一日,掌司宗正,斯文二三人同祭首查验。……”。这个谱例,证明我早之前就论证董傪的“谱引”不是修谱。而且少两代。而今,该谱序证明,这个两代是嘉靖开尧时期依然延续董槐的谱序“填补”上万一及其儿子,再到董合,也因此十三传如此简略。可是填补的万一两世代,明万历把连申的世系却变成连伸,而且变成万一为连?不再是连,讳清然。这就是后来为何董申记载不同的原因。为何是明万历修改呢?我原来是以董开尧进行修改,从嘉靖癸亥岁(公元1563年)。黄霖作《重修黄山祠碑记》;“宜黄黄山寺始唐五季顺义间(921~927年,五代杨吴顺义年间),广川郡董公万一居士所施创也。……”;嘉靖癸亥岁(公元1563年)季秋双江聂豹撰《重修黄山寺檀樾祠碑记》:“抚州宜黄之黄山寺,盖自霍源董万一所创建,寺址旧为庵。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万一葬其考于庵后(蜈蚣形戌山辰向),妣儒人乐氏于庵前之右(人形巽山乾向),……万一君偕其配邹氏葬寺前右畔(凤形巳山亥向)其冢。子尚一偕其配吴氏葬杨梅坑(冲天凤形申山寅向),配杨氏葬北源陈家坑(团凤形卯山酉向)。盖皆所嗣葬云。宜黄董氏之系,流为三派,自清然生万一、万一生尚一、尚二、尚三。尚一生仲一、仲二,尚三生仲五……”。证明,嘉靖时间还称呼万一,没有称呼连、伸,因此,改动属于在明万历时期(至于之前写的《后唐董熹被统在南宋德昭的过程与反思》、《仲三的考证》等以开尧改变了连申五世的记载,则2015年11月18日修正为万历修改,此前文章内容不再修改,仅此说明)。”。

也就是说,流坑沿用董槐谱世系,到万历时期,因此我在2015年5月2日《流坑宗谱三百年传承董槐谱世系》就“以静轩公开尧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   的《董氏世次考》时间,距离董槐去世时(公元1262年),相距285年,以董燧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便辞官归乡,则相距301年。那么,流坑以董槐谱序世系排列最少有300年。”,那么,加上到万历十年(1582),就是320年。

至于《江西三大庭中的“谦公”先居住流坑的记载》等文章,都论证了流坑的董傪时期不是修谱,德元的谱序是买来的谱。此处不再详议。

3,万一建庵戴孝

至于,有宗亲以:“《重修黄山寺檀樾祠碑记》也有记载:‘抚州宜黄之黄山寺,盖自霍源董万一所建,寺旧址为庵,唐天祐元年葬其父(清然公)于黄山寺后(蜈蚣形)。’也就可以得出清然公至少在公元904年前去世,晋公卒于公元799年。就算清然公卒于公元904年,(下葬时间不一定就是卒期)”。意思是说,清然去世可能提前,清然何时去世,“唐天佑元年(公元904年),万一葬其考于庵后(蜈蚣形戌山辰向),”,这就明显告知清然唐天祐元年去世的时间,不是什么提前?同时,万一的母亲还没有去世。为什么呢?

中国古代以孝治天下。亲人长辈逝去官员都要守孝三年,这种行为叫做丁忧。若皇帝离不开这位大臣,不许他弃官丁忧的话。那么官员就身穿素服,继续任职办公,这种行为就叫夺情。   

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你也想着一家儿披麻带孝为何由,故来这灵堂里寻斗殴。”这是披麻戴孝的成语来历。“我国北方旧俗,双亲(即父亲或母亲)殓后,子女要守孝三年。子阳、子仪、虢太子等众弟子,虽不是扁鹊的亲生儿女,但那种师徒之情,是比父子、父女还要深啊!他们在蓬山人民帮助下安葬了恩师,就一边带孝守坟,一边在蓬山行医。为了告慰师父的在天之灵,他们更加热情地接待四方患者。”,扁鹊死后,剩下子阳、子仪、子豹、子同、子明、子游、子越、子术、子容和佚妹十弟子,常常聚在一起商量为恩师修庙的事。十个人商量来商量去,决定用乡里百姓的馈赠和扁鹊生前留下的遗产做修庙的用资,十弟子守孝三年。

从万一建庵(后成为黄山寺)就可以知道,这庵是万一墓旁守孝所建。尚若不是安葬,是不会修建披麻戴孝的庵。

可是,董傪的“谱引”没有记载“万一”,伪造董德元名义的谱序也没有“万一”,是董槐修谱考证才出现“万一”,从墓碑使用方面,嘉靖时期的墓碑有记载“万一”,则证明之前就称呼“万一”。那么,嘉靖还称呼“万一”,连伸改动,则应该在万历时期。

万历七年董极《重修族谱事略》记载:“天衢公修者,先辈谓之原谱,尚公修者,先辈谓之旧谱……自洪武至成化间,……至嘉靖初,……谓之新谱。……迄嘉靖末,谱所弗录者四十余年,又值辛酉流寇,祠毁谱亦散亡。刑部正郎燧致政归,……。其诸图、传,一出于燧;其诸考序文,一出于裕;参订润色者极也。万源、贤端、文辉、烨(ye)、最、国用、莹中、君和、球、君直、受雅、咸赞襄焉。越三月谱告成……昔欧阳予谱其族,失其世次者再;老泉之谱,一世之上亦失其次……”。这老泉是泉溪还是哪?还是泛指董槐的谱呢?暂时无法考究。但是,万历谱的确经过很多人的润色,最后以董裕的序、董燧作图、传。

要说流坑从来没有使用董槐的谱是不正确的,明显改动也只是万历十年开始之后,至于至今还记载“万一”,也出于董槐的修谱。以为北宋董傪的“谱引”(不属于修谱的“谱序”)就没有记载“万一”。

2015年11月19日14:36董全吉作于贺州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董槐的谱序“瑕不掩瑜”  瑕不掩瑜  瑕不掩瑜词条  
国学

 第二章 第二节 《沟通心魔》之《...

汉宣帝(剧照)《沟通心魔》之《着人相》上篇作者:王泽仁(导言)上一节,我们分享了沟通心魔的第一大类:着我相。即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人际关系肯定好不了。今天我们...(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