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寓意

《诗经》中有段诗词,名为《无衣》,这是一首激昂慷慨、同仇敌忾的战歌,颇具有秦人好战善战的风格,重章叠唱,娓娓动听,且又充满英雄气概。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无衣》

楚昭王十五年(公元前506年),吴国军队攻陷楚国的国都郢都。楚昭王是秦国公主所生,也就是秦哀公的外甥,秦国与楚国有着紧密亲缘关系。楚臣申包胥历经千辛万苦到秦国求援。

申包胥到达秦国求援时,开始秦哀公拿不定主意是出兵还是不出,战争对于国家来说,竟毕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申包胥“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见《左传》)。秦哀公终被其诚意感动而出兵救楚。

可以想像,在秦王誓师的时候,此诗犹如一首誓词;对士兵们来说,则又似一首动员令。

谁说没有战衣?与君同穿战袍。

君王征师作战,修整我们的戈与矛,与君同仇敌忾。

谁说没有战衣?与君同穿衫衣。

君王征师作战,修整我们的矛与戟,与君上阵杀敌。

谁说没有战衣?与君同穿裳衣。

君王征师作战,修整我们的甲与兵,与君共赴国殇。

短短不过六十余字,却将那种即将冲上战场的悲壮气息反映得淋漓尽致,这首诗更是在秦国历史中历代传承,成为嬴氏家族登陆战场前的誓词。

这首诗一共三段,以复沓的形式,表现了秦军战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气:他们互相召唤、互相鼓励,舍生忘死、同仇敌忾,济难救亡、共赴战场。是一首慷慨激昂的从军曲!

 在新冠病毒疫情肆虐武汉时,邻邦在其捐赠的救灾物品上贴上“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标语,表示了一衣带水的邻邦此时济难救灾的诚意和善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寓意  子同  子同词条  寓意  寓意词条  
国学

 国学之根源(一)(续5)

国学之根源(一)(续5)说到《史》,多说一句,学历史的人都知道,世界上除了中国的历史,他国的历史基本都是断代史。唯有我国的历史是一脉相承的。上下绵延5千多年。为...(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