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孙子兵法(九变篇)

《九变篇》内容主要讲了三个层次:

1 孙子讲了不同的地形应该如何应对,有的路不要走,有的城不要攻打,明白了这个,将领才能利用地形、驾驭军队。

2  将领做决策要兼顾到利害两方面的条件。

3 孙子告诫了将领有五种性格缺陷会导致危险发生。

洞见:

1 不要指望你能够变通。

2 以不变应万变。

五种地形变化的应对之道

第一种“圮地无舍”。

红军长征过草地,就是圮地。圮地就是水网、湿地、湖泊、沼泽等很难通行的区域。

圮地无舍,意思就是这样的湿地和沼泽地区,就不要宿营。实际上也没办法扎营,到处都是水,敌人打过来,一方面很难构建防御工事;第二,进退也困难,容易掉进水里,也不适合战斗,在沼泽地也容易陷进去,非常危险。如果不得已,你就要注意沼泽地有树的地方,有树的地方土地就会坚实点,你就往那个地方去。

第二种变化叫做”衢地合交”。

衢地的意思就是四通八达,浙江有一个地方叫衢州,衢州是联通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四省交界的地方,所以它四通八达,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种四通八达的地方,你和周边的各个国家、各个诸侯国来往都非常方便,所以衢地合交就是说在这种地方战斗,就一定要搞好外交。一来要结交外援;二来,至少不要让你的邻居被敌人争取去了。在衢地,重点就是外交工作。

第三种叫做“绝地无留”。

在绝地你就不要停留。什么是绝地,没有泉水,没有青草,牛马都找不到草料,甚至没地方烧柴煮饭,这种不毛之地,就叫做绝地。

遇到这样的地方,要赶紧走,切勿久留,还有一种绝地就是有水源,有草料,也有柴烧,但却是高山深谷,前面没有通路,你就如同走到了死胡同一般,这也是绝地。遇到这种绝地你就要赶紧撤,不要被人堵在里面。

第四种“围地则谋”。

围地是四面都是险要,前进的道路非常狭窄,退回的道路危险迂回,敌人过来方便,我要进出却很困难的一种地形。

遇到这种地形,必须预设奇谋,让敌人伤不到我,我才能行军通过,如果事先没有谋划好,就很容易钻进敌人布置的口袋里面去了。

第五种“死地则战”。

这就是可以讲到韩信背水一战的事了,出了井陉口这个围地,在水边布阵,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这种地形就是死地。

在死地,等死不如找死,战斗也是死,不战也是死,所以陷入死地就要坚决备战,这叫“即战则生”。要马上快速作战,才有生存的机会,稍微迟疑便全军覆没。但注意的是,韩信背水一战,不是真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想要生存,就把自己的士兵都逼到死地去,我们就可以置死地而后生了吗?非也,要结合《孙子兵法》前几篇内容来理解。

别学小概率事件

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李广,而不知道程不识,他们两都是同时期的人物,李广和他的下场也是截然不同。《滕王阁序》有这么一句名言:“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为什么李广封不了候?没有实际功劳,只有传奇故事,事实上并没有真正给国家作出贡献。

李广是什么样的将军?一个很随意的将军,打战都是根据战场的情况随机应变。带兵也没有层级严密的指挥系统,和手下士卒将领称兄道弟,行军也不规划行程,总之是非常不规矩的一支部队。扎营的地方有水源,他就在这里扎营,怎么扎营呢?人人自便,士兵怎么舒服怎么来,所以士兵非常喜欢跟着李广行军作战。匈奴人也一样,他们喜欢找李广打仗,原因就是李广没有周密的军事计划和准备,打仗的时候,李广不是大胜就是大败,还被活捉过当俘虏。李广被俘后,装病抢了一匹马跑了回来,精彩吗?逃回来后被判死罪,判罪后交了罚款,交了罚款又削罪,削罪后又贬为平民。后来朝廷又觉得李广还是能带兵打仗的,又重新任命他为将领。但最终在他最后一次关键的战斗里面带着部队迷路了。这可是件相当丢人的事,因迷路,加上年纪又这么老还没被封侯,羞愤之下,就抹脖子自杀了。一个将军打仗,出去能迷路,证明事先是没有人去探路勘察地形的。就像我们说一个好司机应该什么样?肯定是要先把客人的路线提前规划好,绝对不是带着客人到处问路找路,不好的司机都是先上车了再说,而李广就是典型的先上车了再说的那种人,所以他需要不断临场随机应变。可见李广根本就带不了正规部队,缺乏正式的管理制度,只能带一群兄弟连。这也是为什么皇帝始终不敢让他带主力大部队,而一直让他在侧翼打配合。这也是为什么他打那么多精彩的仗,那么有名,始终也得不到封侯的原因,因为他没有真正的功劳。这里也要补充下,封候在那个时期是非常难封的,比如一次战役中打了胜仗,斩杀了10000人,但你死了8000人,就只能计算成2000个人头,如果下次失败了,你死了2000个人头,就又抵消了,无功也无过。封侯是按整个战役结束后杀的总人头来算的,而李广一次都没有,可见李广带军水平有多差了。

那么来说下程不识,这个人一辈子几乎没打过败仗。他不仅没打过败仗,而且也没打过什么仗。你觉得很奇怪吧,一个将军怎么没打过什么仗呢,就因为此人太严谨。他的部队首先是正步曲,部曲是什么?就是军队编制。将军率领的部队,下面有部,部下面有曲,曲下面有屯,一级一级的编制管理,是一个严密的层级指挥系统。

其次是正行五营陈,安营扎寨很有讲究,行动起来全军一起行动,扎下营来,敌人绝对攻不进去。在行军方面,前面有斥候探路摸排情况,后面有后卫,你想抄他后路,那也挺难的。宿营有警戒,整个营盘防得跟铁桶一般。每天晚上他还要处理行军战事文件,所有命令的落实全部要进行正式汇报的。李广部队可能就是一句话的事情,程不识不行,所有命令必须有文件,该谁签字的由谁签字。所以他的文书特别繁杂,程不识每天晚上一件一件处理到天亮。匈奴人从来没在他这里占过一点便宜,匈奴军队一遇到程不识的军队,调头就走,因为他们知道肯定占不到便宜。但程不识也没有取得过重大胜利,因为他不是一个喜欢冒进冒险的人。跟他的士兵也觉得很无趣,没法休息,非常紧张和辛苦,而且工作量很大。在《资治通鉴》里面,司马光这样评论程不识和李广,学程不识就算不立功,也能立于不败;学李广,很少有不败亡的。

立于不败和打胜仗是两回事,历史上厉害的将军并非是经常打胜仗的将军,而是常立于不败的将军,将战争扼杀在苗头之前取胜,这的确颠覆我们对战争的正常的认知吧。

孙子说的九变,变化的关键还是在于提前计划,一切按原则来办,按规矩来办,按程序来办,尽量不要让变化发生,这里突然想到瑞.达里奥的一本书《原则》,要形成自己的原则,做事情才会不乱套,这么看去,是不是高级智慧都是相通的?

这一篇的核心理念是不要变化发生,特别是不要指望自己能够随机应变。如何不让变化发生?答案就是一个原则“有所为且有所不为”。

五个不为

1 ”途有所不由“,途就是路途,意思是有的路可以不走。

2 “军有所不击”,不是有一支敌人的军队在哪里,你就一定要去攻击他。

3 “城有所不攻”,不是有一座敌人的城池在那里,你就一定要去攻下它。

4 “地有所不争”,与第3条同理。

5 “君命有所不受”,就是将在外,君主在朝廷的命令可以不听。

那么有路不走,有敌人不去打,有敌城不去攻,有敌人地盘不去争,那要去干什么呢?要集中兵力来聚焦战略重心,尽快抵达决胜点,其他先不要去管。也是毛主席说的,抓住主要矛盾。这就是战略重心的思想,任何一件事都有一个战略重心。

英国著名军事史专家福勒的一本书《战争指导》有两个核心的战略原则:

第一个原则,你要尽量把敌方权力的重量归并成几个极少数的重心,如果能合并成一个则更好。

要搞清楚敌人到底有哪些兵力和哪些资源,以及他是怎么布局。你不可能去攻它所有的势力,而是要把地方权力归并为几个重心,最好是归并为一个重心。同样,你对这些重心的攻击也应该尽量分成几个主要的行动,简化成一个行动更好。所以一切次要的行动都应尽量保持配合主要行动。一言以蔽之,第一个原则就是把我方所有力量做最大的集中,然后去攻打一个我选择的敌军战略重心。

第二个原则,要迅速地行动,如果没有足够理由,不允许做一切延迟和迂回的行动。要瞄准战略重心和主要目标,迅速行动,一战而定,不要打第二仗。

战例1:燕王朱棣的成功

朱棣的成功恰恰是“城有所不攻”。刚起兵的时候,兵分两路,主要在河北和山东打。燕军虽然打的胜仗多一些,但损失惨重。朱棣毕竟是以一个燕国来跟皇上全国的资源进行对抗,朝廷兵源充足,财源充足,只要拖下去,他肯定耗不过中央政府。在战役中他获得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密报,了解到南京城防空虚,于是他亲率大军直扑南京。等他攻到扬州的时候,扬州长江的都尉陈瑄投降燕国,于是他就有了水军,通过水军渡江拿下镇江,从而直逼南京,之后造反成功。

战例2:唐朝的徐敬业兴兵造反失败

他的谋士劝他取洛阳,那里不服武则天的人还有很多,就可能有人云集响应,这是他造反成功的唯一希望。但徐敬业他不往北边打,他往南边打,他想把扬州、镇江和南京都攻下来,然后划江而治。这一看他就是一个当地方王的志向,所以没人愿意跟着他,根据当时的形势,战略重心和决胜点都在洛阳而不在南京,徐敬业就是看不懂这一点。他没有遵守“城有所不攻,军有所不击,地有所不争“的兵法原则,所以就败了。

这两个战例给我们普通人的启发

始终服务于最终目的。一个人做事往往就是在做的过程中忘记最终目的,在半途中把手段当成了目的,就容易生变。很多人说不忘初心,初心是什么?就是当初的目的。这个初心在军事上就叫做本谋,本来怎么谋划的。一定要牢记不忘本谋。

将领的五种性格弱点

1 “必死可杀也”

如果将领特别不怕死,那你就会蛮干,最后你就会真的死。不怕死的人就是非常勇敢的人,而勇敢的人非常自我,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而不愿意因为危险而放弃自己的计划。如果他正好又愚蠢,他就看不到死亡的危险。

2 “必生可虏也”

如果特别怕死,那你就没血性斗志,你就只能当俘虏。一个民族要保持一点不怕死的血性,这个文明才能生存,否则一定会被灭掉。

3 “忿速可辱也”

什么叫忿速?就是刚急易怒,像火药桶一样,一点就着。这会使你非常容易中敌人的激将法。

4 “廉洁可辱也”

这个廉洁不是指的贪污,而是特别爱惜自己的名声,容不得自己身上有一点污点。你一坏他名声,他就要找你拼命,他就是宁死也要证明自己的清白,所以他就就会乖乖地中计,送上门来。甚至明知是计,也甘愿上当。

5 ”爱民可烦也“

字面意思是你热爱人民,你就会被搞得很烦。比如刘邦,项羽捉了他的父亲和他的妻子吕雉,把他爸爸剥光衣服捆在案板上,旁边驾一口大锅,逼刘邦出来交战。项羽说你如果不战,烹了你爹,然后再把你老婆也杀了。刘邦站在城墙上面大声回应,咱两怀王面前约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把咱爹煮了,也要分一碗汤给我,至于老婆,你要杀便杀,无所谓。项羽一看这样的流氓嘴脸,气的脸色发青,最终认为伤害他的家人也对战事没有用,于是放了刘邦父亲和妻子。你说刘邦是不是算到了项羽不会杀他家人,还真不是,他真就是那种人。像刘邦这种人,就是不必生也不必死,不忿速不廉洁也不爱民,这叫什么?脸皮厚如城墙,人至贱而无敌,始终朝着一个目标前进,那就是干掉劲敌项羽

funkin

日本群星 - samurai champloo music record departure 03:36

好本篇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词条  孙子兵法词条  
国学

 培根《谈读书》原文及翻译

谈读书(王佐良译)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