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脱口、垂足、郎不流”——郎窑红

郎窑红釉梅瓶 清康熙

明中期以后,衰落的铜红釉技术,到清康熙时期才重新振兴。康熙红釉中,除了淡雅的豇豆红以外,以深艳的“郎窑红”为最名贵,其特点是仿烧明宣德的宝石红极为成功,泽深艳,好像初凝的牛血一般猩红,因此亦称牛血红。

郎窑红釉高足碗 清康熙

器物内外开片,釉面透亮,口沿处因红釉流淌下垂,出现轮状白线,洁白整齐,俗称“灯草边”,郎窑红无论瓶、碗、盘各种器物的底足旋削十分讲究,保证流釉不过足,因此郎窑红器的施釉技术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称。

郎窑红釉观音尊 清康熙

凡郎窑红器其底部呈透明的米黄色或苹果绿色,俗称“米汤底”或“苹果绿底”,偶然也有本色红釉底,但绝不见白底。凡白底者,不属于郎窑,郎窑器的底部有色而无款,因此凡有款的红釉器,也非郎窑。

郎窑红釉胆式瓶 清康熙

郎窑红器的造型以瓶、碗、盘、盂为多见,其中笠式碗、观音尊等等,都是康熙朝的典型器。

郎窑红釉瓶 清康熙

由于康熙郎窑红器被视为珍品,物罕而价昂。因此,后世仿造者甚多,仿品首先仿其米汤底或苹果绿底,但往往碍于红釉色泽的深艳程度或器物里外开片的条件而无法仿得完美,而且在底部可能有流釉现象,这是在鉴定上要着重注意的。

郎窑红釉细颈瓶 清康熙

清末、民国初年,为迎合欧美市场的需要,出现了大批所谓“郎窑绿”的器物。铜在氧化气氛中能呈现绿色,这是郎窑红器苹果绿底的形成原因,这在郎窑中属于一种偶然现象。目前国内、外传世的大量“郎窑绿”器,绝大多数並非康熙朝的制品。

郎窑红釉撇口瓶 清康熙

关于郎窑的得名由来,过去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是意大利画家郎世宁所创,也有看成是顺治朝的巡抚郎廷佐所督造。事实上,郎窑应该是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在江西任巡抚的郎廷极所主持的。

宣德款郎窑红釉天球瓶 清康熙

康熙时人刘廷玑的《在园杂志》记载了郎窑的成就:“仿古暗合,与真无二,其摹成宜,釉水颜色,桔皮棕眼,款字酷肖,极难辨别。”这说明,郎窑除仿宣德红釉的高度成就外,也仿蓝釉,薄胎白瓷和描金器、青花器等等。

郎窑红釉花觚 清康熙

郎窑红釉圆炉 清康熙

郎窑红釉墩式碗 清康熙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脱口  脱口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