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王献之练字的故事,王献之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王献之的故事

在中国的书法史上,除了最富盛名的“书圣”王羲之之外,他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王献之在书法所取得的成就一点都不比他的父亲要差,他不仅是第一个创造出“一笔书”这种书写方式的人,而且在草书、行书和隶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因为他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人们把他和王羲之一起并称为“二王”,以显示后人对他的推崇。

王献之自小年聪明好学,显示出了自己在书法方面出众的天赋,再加上自己的父亲的悉心指导,书法上很快就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虽然天赋异禀,但是他能取得现在的成就跟他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王献之在七八岁的时候便开始练习书法。等到他十来岁的时候,他自以为自己的字已经写得很好了,于是他跑去问自己的父亲,自己是不是再练两三年就可以达到父亲的程度了。王羲之只是笑着没有回答,而在一旁的王献之母亲摇了摇头,说他还差得远呢。王献之于是又问,那五年呢。母亲仍旧是摇头,王献之终于急了,他问道到底要多少年才能学好字。王羲之指着窗外院子里的大缸说,王献之把院子里的这排大缸全部染黑之后,或许就能练好字了。

于是他开始更加勤奋地练习,就这样一直练了五年,一天,他拿着自己的作品向父亲讨教。王羲之看到之后,并没有回答,而是在他的所写的“大”字下面加了一点变成了“太”字。王献之看到父亲没有回答,便把作品拿给母亲看。母亲看了一会之后,说他练了这么久的字,只有一个点像他的父亲。而母亲说的那一点,居然是父亲刚才加的那一点。王献之十分羞愧,于是他便一头扎进书房,夜以继日地练字,终于成为了一代书法大家。

这就是王献之练字的故事,看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应该清楚地知道,要想成功只有下苦功夫才行这个道理呢。

王献之作品

王献之在中国书法史上享有非常高的地位,他不仅和自己的父亲一起被后世之人称为“二王”,而且和另外两个书画家张芝和钟繇四人一起被为“书中四贤”。他最出名的书法字体一个是行书和草书,但是在其他字体上的功底也十分深厚。他的书法风格在借鉴和吸收前人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从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书法风格。他的主要作品有《中秋帖》、《洛神赋十三行》等。

先来看《中秋帖》,这是王献之草书字体的代表作。曾经被清朝的乾隆皇帝收入《三希帖》之中。这个“三希”的意思是稀世珍宝。除了王献之的《中秋帖》之外,另外两副作品是书圣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以及王珣的《伯远帖》,这三副作品被乾隆认可为代表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的书法作品。《中秋帖》又被叫做《十二月帖》,原本一个是五行三十二个字,但是保存到现在的则是三行二十二个字。该贴书法恣意豪放,一笔而成,气势雄浑,可谓是无上的珍品。目前该帖保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然后是《洛神赋十三行》。该帖又被称为《洛神赋》或者《十三行》,是王献之小楷字体的代表作。该帖的书写是在马笺上,内容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的的文学家和诗人曹植的传世名篇《洛神赋》。目前该帖的真迹已经失传,目前留存下来的都是拓本,主要分为”碧玉拓本“和“白玉拓本”两种。该帖用笔挺拔用力,风格俊美,笔力遒劲,但是又神采飞扬,韵味十足。

除了这两件代表作品之外,他还留有《廿九日帖》、《新妇地黄汤帖》、《鸭头丸帖》等作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练字  练字词条  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词条  哪些  哪些词条  故事  故事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