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鲁班书究竟有多难?为什么没人学习鲁班书?

历史上有非常多的古代典籍,但是这其中也有不少在古代的时候被认为是禁书的古书,《鲁班书》就是禁书当中非常有名的一部。而一本书在古代成为禁书,大部分时候其实是与当时的统治有很大的关系的,对于统治者来说,他的民众最好的状态就是愚蠢,否则会不利于统治,也正是基于此,很多书都成了禁书。

民间流传着一本神奇的书,叫《鲁班书》。这是一本发源于重庆巫溪的文化著作,说起《鲁班书》,不得不提鲁班了。鲁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春秋时鲁国人,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

鲁班书》是中国古代一本关于土木建筑类的奇书,据传为圣人鲁班所著。上册是道术,下册是解法和医疗法术。但除了医疗用法术外,其他法术都没有写明明确的练习方法,而只有咒语和符。 据说学了鲁班书要"缺一门",鳏、寡、孤、独、残任选一样(有待考证),由修行时候开始选择,因此,《鲁班书》获得另一名--《缺一门》(另名有待考证)。据说,《鲁班书》的上下两册是不能够全部看完的,否则看书的人将双目失明。

那么鲁班究竟是何方神圣呢?首先必须明确,在历史上鲁班确有其人,据历史文献记载,他以超群的技艺为世人所称赞,被木匠,石匠,瓦匠等人并称为祖师。《墨子》,《礼记》,《孟子》等先秦典籍,对鲁班的事迹都有明确记载。明朝万历年间的刻本是现《鲁班书》现存最早的版本,又称“崇祯本”,为国家图书馆收藏。鉴于“万历本”和“崇祯本”刊印的数量较少,当时市面上出现翻刻本,又称“手抄本”。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书坊并不将完整版本提供给读者,以至于残缺版本流入市面。

虽然传世的《鲁班书》有各种不同的版本,卷数分合,内容多少亦有不同。鲁班书究竟有多难?这些原因告诉你为何无人敢学鲁班书。开卷首语“欲学此书,必先绝后”, 紧随其后的是口诀:“木能克土,土速遁形,木精急退,免得天嗔,一切魔鬼,快出户庭,扫尽妖氛,五雷发声,柳枝一洒,火盗清宁,一切魔物,不得翻身,吾本天令,永保家庭,急如老君律令......”令人咋舌。

据传说以前在吴地有个富商请木工造船,因“供具稍薄”,于是怀疑木工会有其他企图,所以看着木工将收工之际,夜里潜伏到船尾偷听动静,恰巧看到木工敲打着船,嘴里还念着咒语。后来事实证明了咒语应验了。所以说,古代一般人家找木工干活是不敢得罪的。

鲁班的神化究其原因,不仅仅是伟大的能工巧匠,更得益于他的大智慧。 《鲁班书》体现出的神性,从某一程度来说,满足了当下人们的某种生活意愿。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民众想要一种超能力的神秘力量,来寻求生活的解脱和世俗愿望的实现。恰巧“续命术”,“定根法”,“盒盒水”,“隐身法”都是对民众意志的考验,也能使人从中得到某种精神情绪的满足。

鲁班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工匠世家子弟,故自幼与家人学习土木建筑知识而学以致用,在学习与实践中逐步掌握要领,领略劳动生产技能,并且积累了大量经验,劳动技能逐渐精炼成熟,从而达到高超的技能。

鲁班制造的最有名兵器便是云梯,他千里迢迢从鲁国到楚国,为楚国制造了攻打宋国城墙的云梯。墨子听闻,害怕鲁国公将利用鲁班云梯攻破宋国城墙,到时候宋国可就真的要灭亡,城池中的无辜百姓也将面临一场灾难。

木匠不止要会做门窗,会做桌椅、案几、凳子,箱子棺材,锄头棍子,镰刀靶子,风车,水车等等等等这些之外,还得学会在给房子上门上梁,给老人置办棺木时,看日子选时辰,做仪式,念祷文,诰文,会唱赞词。前面是属于技术的部分,后面则是形而上的通达神明的所在。

俗话还说,木匠先生的尺子和墨斗威力最大,遇见鬼神,都怕他的木尺子,一尺子下去鬼伏神惊,走夜路时,一把木尺在手,背上背着墨斗,去鬼窝里也没什么不敢惹。木匠要是帮人上梁歪一分,大门错一厘,要么主人的富贵,要么横祸上门,或许这个就是鲁班书这种下阴书里的传承吧。

相传鲁班制造出一种名叫“木鸳”的飞行器,只要念咒语即可飞行。一次鲁班的妻子想坐上去飞行,不知道是机器故障还是法术失灵,鲁班的妻子从高空跌落摔死。鲁班因此痛心疾首,诅咒人间所以学此书的人没有好下场。

还有甚者流传《鲁班书》有上下两册,上册是正常的木工及建筑技术。但下册就全是一些诡异害人的法术,什么隐身法,身体碎石,穿墙术,续命术等。甚至传说三国的诸葛亮也用过《鲁班书》里记载的续命法,只因中途被人打扰而没有成功。

该书由两册,上册是木工、土建技艺及道术,下册是道术解法、医学和法术。福垊以为《鲁班书》应是后世杂家所著,集木工、医卜家、阴阳家、道家于一体,大概成书于魏晋时期,托名鲁班所著。需要说明的是现在并没有成为禁书,在网络上能搜到相关信息。但在古代却是禁书,原因有三:

一、书中道术、法术往往和巫蛊相连,而这些在古代是大忌,一旦发现就得要命。

二、道术、法术使人拥有“超能”,古代帝王官吏不希望民众拥有这些“超能”。

三、江湖传言看到这本书的人都是不幸的,古代帝王官吏民众忌讳不幸。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鲁班  鲁班词条  多难  多难词条  究竟  究竟词条  为什么  为什么词条  学习  学习词条  
解密

 ​郑和下西洋的真正使命是什么?

有关郑和屡次下西洋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众说纷纭,流传最广的便是: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踪迹。那么,郑和下西洋的使命究竟是什么呢?明朝建立前后,倭寇猖獗...(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