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辛弃疾为什么得不到重用?辛弃疾有治国之才么?

我们都知道辛弃疾是南著名的词人,还有“词中之龙”的称号。不过辛弃疾的一生命运多舛、怀才不遇,直到最后都没能实现自己的志向。辛弃疾从小在金国出身,少年时回到国,此后在朝廷担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位。不过因为自己的政见和主派相违背,最后遭到弃用,只能归隐山田。此后辛弃疾就把自己对家国兴亡的担忧,都给予在了自己的词中。如果让辛弃疾担任重职,他能改变南的命运么?

真正的将才,辛弃疾是最突出的一个,如果让他出将入相,不说南不会灭亡,至少不会灭亡得这么快。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辛弃疾有实战经验。辛弃疾是济南人,出生于金国的沦陷区,他身边的父老乡亲不但沦为奴隶,受尽盘剥之苦,而且还没有起码的人格尊严。辛弃疾从小树立了杀敌报国的理想,后来拉起了一支2000多人的队伍,加入了河北忠义军耿京的队伍,以掌书记的职务,参与抗金战斗,战斗经验十分丰富。

二是辛弃疾勇敢机智,义薄云天。这从他追杀叛徒义端等人的经历,可以看出。僧人义端是他推荐给耿京的,但义端后来却偷了耿京的帅印,投靠了金兵。辛弃疾得知后,二话没说,翻身上马,疾追义端,第二天就将义端的头颅提了回来,足见其勇。后来,义军将领张安国、邵进乘辛弃疾联络南之机,杀了耿京,辛弃疾回来后,率50余骑,飞奔入金营,在庆功宴上将张安国生擒而归,胆识超人。

三是辛弃疾有远见,有谋略。他归南后,曾向孝宗上《九议》、《应问》、《美芹十论》等一系列治国强军的良策,特别是他的《美芹十论》,从审势、察情、观衅、自治、守淮、屯田、致勇、防微、久任、详战等十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南对金是否可战以及如何战胜的军事方略,是一部精辟的军事专著,其谋略尽现其中。

四是辛弃疾有组建军队的经验。1180年,辛弃疾在湖南安抚使任上,以“湖南多盗”为由,开始创建军队。他利用五代楚王马殷的营垒故基作场地,广泛征兵,又派人到广西购买了大量战马,组建了一支2500人的“湖南飞虎军”。“湖南飞虎军”经过他的精心训练后,军纪严明,军备精良,军力强大,成为南地方武装中的一支劲旅,《史》称其“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辛弃疾组建“湖南飞虎军”,表面上是为维护地方治安,实际是在建立抗金部队,为北伐做准备。

五是辛弃疾有清醒的头脑。1205年,宰相韩侂胄发动了“开禧北伐”。对这次北伐,辛弃疾十分忧虑,认为军事准备不充分,胜算太少,因此创作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其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表达的便是对北伐的担心。后来这次北伐果然失败了,说明辛弃疾的头脑异常清醒。

这样的人出将入相,足以成一番大事业。然而,如果真让辛弃疾出将入相,因为朝重文轻武的国策,他同样会遭到打击,其命运不是积累成尾大不掉的勇悍武将,便是被朝臣和皇帝收拾,最后落得与狄青、岳飞同样的下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辛弃疾  辛弃疾词条  之才  之才词条  治国  治国词条  重用  重用词条  得不到  得不到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