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郭子仪为什么不当皇帝 郭子仪为何甘愿当一辈子臣

朝李氏能够平定安史之乱,郭子仪是最大功臣之一。当时郭子仪率军先收复河东、河北,又收复两京,已立下不世之功。等安史之乱过后,郭子仪又击退吐蕃,再次保住皇室安全。以当时郭子仪的实力和威望来说,他是有机会自立的,但他并没有这样做。历史上,不少篡位者便是利用自己当政时的实力,以及威信成功自立,为何郭子仪不这样做,而是甘愿当一辈子大臣呢?

子仪为什么不当皇帝

安史之乱之前,朝中用的外族将领非常多,比如安禄山、哥舒翰、高仙芝等,但是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大就开始重用汉人将领。由于当时军队多年没有打仗,战斗力很弱,而安禄山的军队大多都是久经沙场,因此战斗力很强。于是军在一开始就溃败得一踏涂地。

但是非常幸运的是安禄山在占据长安之后,进攻速度就开始放缓慢了,他给了朝足够的喘息的时间。而这个时候朝有充足的时间可以组织兵马继续反击了,所以朝这个时候开始重用郭子仪、李光弼等名将。而在安史之乱之中,郭子仪表现得非常出色,他成功地完成了任务,他多次击败叛军。他是这一次战争当中的功臣。

可是在安史之乱平定之后,朝的藩镇割据局面依旧没有得到解决,朝各地的叛乱仍在继续,郭子仪作为朝的救火将军,他多次率领军队来镇压叛乱,在他的率领之下保证了大天下没有被别人占领。而他在这多次征战期间得到了很大的威望和权势,他完全有能力取代皇帝,但是郭子仪对大忠心不二,自己的能力虽然很强,但是情商也很高,他不贪财也没有想当皇帝的欲望,他也没有和人结怨过,而且他主动地让皇帝随时监视他,这让皇帝非常放心。

子仪为人

《新书》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和公主有了矛盾,公主要进宫面见父皇状告郭暧,可是郭暧这个时候也犯了脾气,直接破口大骂:“我老爹要是想谋反,还有你老子当皇帝的机会吗?”这句话放在古代无论哪个人听了都会不舒服,郭子仪听到这件事情之后先是把郭暧揍了一顿,然后把郭暧押进宫去谢罪。可奇怪的是,代宗听到郭暧的话语之后却没生气,反而劝慰公主,因为人家说的没错。所以这就是郭子仪的高明之处。《旧书.郭子仪传》:“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高一世而上不疑”。

子仪功劳高了,自然眼红的人也就多了,于是乎这些人就集体诽谤郭子仪,换了李光弼这种事情就不能忍,比如皇帝叫他回京,人家直接不干拥兵自重,这就加深了皇帝的猜忌。然而郭子仪的情商就在这,皇帝要他回家,二话不说立马解甲归田,然而此时的大已经是江河日下了,刚刚平定“安史之乱”,西南的吐蕃又来凑热闹,此时大无将可用,代宗立马又想到了郭子仪

有些武将其实面对皇帝如此征召总会在这个时候喝皇帝讨价还价,郭子仪就很聪明,接受皇帝的诏令之后立马赶赴前线,而当时李光弼就因为宦官专权所以按兵不动,这两人之间的情商高下就一目了然。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明明李光弼在安史之乱之中功劳更大,最后却是郭子仪能够荣登“平定安史第一人”,而李光弼一直活在被帝王的猜忌之中,最终也是忧愤而死。

《新书》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大臣来拜访郭子仪,每次他来郭子仪就立马让家人去房间躲着,等他走了再出来。他的家人不解问他为什么?郭子仪回答道:因为这个人面相丑陋,我怕你们接待他的时候会笑出声来,他这个人诡计多端,睚眦必报,等到他掌权之后必定会因为此事对我们报复,我就是怕这种事情发生所以避免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

后来的事情果然是如同郭子仪预料的那般,这个大臣当上了宰相,而之前嘲笑他的大臣们都挨了不同程度的打击,只有郭子仪能够置身事外。郭子仪能够明察秋毫也是其能够置身事外一个重要因素,能揣摩皇帝的心思的人不少,可是除了皇帝之外连大臣的心思都摸透了,这才是郭子仪最可怕的地方,也正是因为郭子仪和王翦的情商超高,所以他们能够善终。

而相反,岳飞等人虽然是忠君爱国,可是对于帝王来说他们犯了忌讳,所以死是必然结果,可以说郭子仪和王翦的情商一般人还真学不来,这也成为了他们能够善终的原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都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或者图片、视频等版权权利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子仪  子仪词条  甘愿  甘愿词条  不当  不当词条  皇帝  皇帝词条  一辈子  一辈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