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冬天应让孩子多做户外游戏

  我们不妨来看看这样几个镜头:

  镜头之一:小胖冬冬是三代单传。从他一出生,全家人就当宝贝尖供着,走到哪儿都有大人跟着。三四岁的孩子正是淘气、爱活动的时候,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总看着他寸步不离。跑跳容易出汗,别累着;踢球容易伤胳膊伤腿,别出意外;滑梯、攀登架容易摔着,太危险不能玩。于是,冬冬只能在家人的羽翼下,做点轻微的活动。

  镜头之二:欣欣先天体弱多病,出生不久就住过好几次医院。爸爸妈妈对她的政策是保守疗法,成天不让出门,躲在房间里,避免与外界接触,害怕病毒、细菌传染病对她的伤害。为她准备的玩具也是乖乖女玩的洋娃娃、毛毛兔等。在这样与世隔绝的环境里,欣欣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力量,什么是运动,她也无需运动,一切生活都是父母安排好的。

  镜头之三:好动的峰峰3岁时,曾摔跤磕掉了牙。父母担心他再出现什么闪失,从此限制他出门,任其在家怎么玩都行。开始峰峰不习惯,房间里有什么可玩的,只能拿玩具枪比比划划,既不能跑又不能跳。时间一长,他也就顺其自然了,反正出不去,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也很自在。父母正高兴他收收野性,免得闯祸。

  或许这只是几个特殊例子,从中还是能看出目前幼儿体能为什么会下降的原因。此外,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有的家长认为自家的宝宝身体很壮实,没必要再搞什么体能锻炼;有的家长说,宝宝现在整天在家就动个不停,运动量早就够了。实际上,他们和前面例子中的家长一样都陷入了误区。孩子身体自然的生长及好动的行为,是不能取代户外体育运动的,尤其像奔跑、跳跃、攀爬、骑车等大运动量的活动,能够发展大肌肉的力量和增强身体的协调性,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此,必须向家长普及幼儿体能锻炼的知识,纠正父母认为给孩子吃好,长胖长高,不生病,就是身体健康的糊涂认识,切实地加强对体能训练的重视,

  了解幼儿体能常识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体能主要是指人体器官具备的能力,在身体素质方面包括运动力量、速度、敏捷性、协调性、柔韧性、耐力等,还涉及走、跑、跳、投掷、攀爬等运动的技能。幼儿体能的发展是促进其身体各系统正常发育的基础。

  儿童体能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两岁的幼儿已能完成坐、立、行、走、爬、跳等所有基本动作,但上楼梯较为笨拙。这时的幼儿手指运用已接近成熟,能手眼配合灵巧地叠起多块积木。

  到了3岁,幼儿的大肌肉发展较快,身体动作也比以前协调,一般都喜爱跑、跳和踏三轮车。有一部分刚进入此年龄段的幼儿上、下楼梯时,仍要双脚踏在同一阶梯后,才能继续前进;但3岁半以后,就都能双脚交替前行了。

  4岁幼儿的手指已较灵活,可以使用画笔或剪刀画简单的圆和做简单的剪贴;也能自己穿脱衣裤、扣钮扣、刷牙、穿鞋袜。此时,他们的体力增长,跑、跳、攀爬、单脚站立、抛接球等基本动作都很熟练,还可以步行较长的一段路。

  5岁的幼儿能自如地控制手腕,能折纸和纯熟地用剪刀,会使用筷子挟菜吃饭。他们的一些运动速度已与成人类似,行走、跑跳相当稳健,可自如地在一条窄线上行走,不再左右摇摆。同时,他们攀、爬、滑、滚等运动的技巧已相当纯熟。

  其次,幼儿体能活动的重点在于为他们提供大量的知觉动作经验,促进姿势与动作的发展与成熟,并奠定未来生理成长与功能发展的基础。因此,对幼儿体能训练不能操之过急,要在满一岁其身体基础抗重力肌肉群功能建立之后,再循序渐进地增加刺激与训练。

  父母们多抽出些时间,每天和孩子一起到户外做各种运动,双休日带孩子上公园或郊游、爬山,进行耐力和有氧锻炼,是再容易不过的乐事了。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不论何种锻炼活动都要遵守幼儿体能发展的顺序。一般来说,儿童动作功能发展的顺序分为:姿势摆位(主要发展时期0-2岁)、粗大动作(主要发展时期2-4岁)、精细动作(主要发展时期4-8岁)、技巧技能(主要发展时期5岁以后)。每一阶段的发展都在为下一阶段打基础,只有基础扎实了,身体素质才能循序渐进得到提高。所以,家长对幼儿体能训练的重点应放在基础姿势和粗动作的发展上,注重量而不要追求质,即保证运动的时间和适当的强度,不必要求多高的技能和技巧,达到提高体能及整体的身体素质就行了。

  另外家长带幼儿进行体能活动时,必须注意安全第一。幼童对于自我肢体的认识尚未成熟,运动起来不知深浅,容易出意外。家长进行每项活动时,一定要认真设计正确姿势及方法,保证动作的安全性,避免错误的运动方式误伤了肢体。比如,活动的场地是否安全,活动用具(球、跳绳等)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运动器械是否适合幼儿使用(健康路径及儿童游乐场内的器械),还有家长应在一旁采取哪些保护措施,等等,都在应该重点关注之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冬天应让孩子多做户外游戏  户外  户外词条  冬天  冬天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  游戏  游戏词条  
少年智力开发

 儿童哭与性格心理的关系

 孩子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感表现,他们有时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但是,如果他们把哭当做解决问题的惟一手段,遇到困难就哭,并在心理上对哭产生依赖的话,这样,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