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律法是教育人的终极强制手段

育邻梦

律法是教育人的最后方式,是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之后的查漏补缺,是对不符合道德与法治准则行为矫正再教育,是指引个人行为走向社会化的终极强制手段。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人类文明之所以成为地球上最高的级的文明,人也成为自然界最高等级的动物,就因为人类有明确的文字、拥有完备的人际处事律法。人类的一切信息交流、资源交易都必须遵守相应的规则,比如国家间遵循《联合国宪章》、每个国家有国内《宪法》、不同行业拥有行业标准......每个人的自由都是在遵循人类社会公共律法和道德的前提下获得的,如果把每个人比作汽车,那么只有遵循交通规则的才能畅通无阻,人类行为处事交通规则的最高形式就是律法。

道德与法治课

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全局负责

生活中人们通常讲分权、分责,那么关于孩子的成长家长应该付全责,从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人生安全到学习上的进阶规划都应是家长的管辖范围。如果把社会组织的最小单元家庭比作机器,那么它更像一台复印机,家庭之中的父母是印刷的原件,孩子就是印刷好的复印件。如果您发现复印件出现了瑕疵,那么您最应该检查的就是原件是不是本就不完美。孩子是天生的学习“专家”,他们饶有兴趣的从第一任老师【父母】那里学习各种生活行为习惯,继承并发扬父母关于世界真、善、美、丑的认知。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在与父母日夜相伴的成长活动中不自觉的染上了父母的色彩,这也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的根本来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出生之时第一次见到的人就是父母,孩子学习中的首任老师是父母,陪伴孩子成长时间最长的是父母。说到影响,父母是对孩子的影响从遗传基因到学习、生活无所不包,父母每时每刻都在用自己的言行示范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事、那些事情是安全的、生活中应该注意遵循哪些行为准则。培养孩子是父母生活中最核心的工作,古有“孟母三迁”培养了一代大儒——孟轲;“曾子杀彘”告诉我们如何教育孩子言而有信、诚实待人。我们当然无法做到像孟母、曾参那样,但是他们绝对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爱迪生8岁那年上学了。他不仅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才能,反而常常会使老师恩格尔深感不快。有一次上算术课,老师在讲解数学题,爱迪生突然向老师发问?“老师,2+2为什么等于4?”老师觉得爱迪生又笨又调皮,他反问道:“不等于4难道等于5?”爱迪生很想弄明白数字的奥秘,他想了又想,忍不住又问老师:“2+2为什么不可以等于5呢?”老师恩格尔大为恼火,他厉声训斥道:“爱迪生,你故意搞乱,给我滚出去!”爱迪生遭到责骂,委屈地奔出教室。 

爱迪生回家后告诉妈妈:“妈妈,我想要知道加法的道理,可老师却骂我。”妈妈听了儿子的叙述很是生气,他找到学校:“恩格尔先生,你作为一个教师太不了解学生的心理。”恩格尔说:“我只管教书,不管什么学生的心理”。爱迪生母亲说:“你这样教孩子孩子怎么学得会?”这位老师带着爱迪生到一位有名的医生那里,请他检查一下爱迪生的头脑,因为爱迪生的脑袋是扁的。这位医生检查后说:“里面的脑子坏了。”恩格尔告诉爱迪生母亲:“你的孩子又笨又调皮,不管我怎么教,他都学不会。我不愿意教这样的学生。”

 结果,爱迪生离开了这所学校,由妈妈教他读书。爱迪生母亲曾经当过小学老师,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他给儿子讲文学、历史,讲许许多多科学知识。当同龄的孩子还在读童话的时候,爱迪生已开始阅读《英国史》、《大英百科全书》等大部头著作。在母亲的辛勤栽培下,爱迪生的求知欲越来越强,他一边读书,一边在地窖里建起了一个小实验室。虽然家境贫寒,他没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接受系统的正规教育,12岁那年到火车上当了一名报童,但母亲已在他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科学的种子。经过长期刻苦钻研,他终于成为最著名的大发明家。他一生为人类贡献了一千多项发明。

家庭教育的终生使命是养育人性。俗话说,“育林先育苗,育人当育小。”“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家庭教育对个人人性的影响具有早期性、全面性和深远性。家庭生活的每一个元素、每一个环节,都是教学的素材和行为实践案例,家庭生活是人性形成的基础。简言之,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养育人性来达成人生幸福,养育人性是家庭教育的终生使命。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知识、课本,更需要全面提升个人适应社会生活的综合能力,课本是对生活智慧的总结和汇编,最终仍然需要回归到生活实践之中。

马云2018年5月杭州师范大学110周年校庆演讲关于未来教育的展望:“未来不是知识的竞争,而是创造力的竞争和想象力的竞争,是智慧和体验的竞争,是领导力、担当力、责任的竞争,是独立思考的竞争。未来的教育不能只教知识,教和育一样,教的是知识,育的是文化。学和习是两个概念,学的是知识,习是尝试知识、体验挫折,是一种想象力,是一种文化。教和学是对知识来说,乐和习是对文化来讲,机器只有芯片,而人类有伟大的心和爱。面对未来的孩子,智商、情商以外,我们更需要培养爱商。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不会被机器所取代,才不会在变革中被淘汰。未来教育的使命一定不是培养多少高分的孩子,也不是培养学习为机器,也不是一种在流水线上培养的孩子,我们要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成为真正的人。”

成长小习惯,引领生活大未来

学校对授予孩子知识负责

学校是集中传授文化知识的场所,学校是人类文明极度繁荣的必然产物,它最为核心职能就是系统性的传授人类社会所总结的智慧经验。知识是人类对自身参与社会生产分工、协作等生活经验的总结,原本是零碎的散落在人际交往之中,每个人只能掌握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智慧知识。如此以来每个家庭都只能传授自有的智慧知识给下一代,从而从根本上形成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子承父业”的社会阶层分化效应,比如原始社会狩猎部落世代以狩猎为生、鱼猎部落终身捕鱼,他们所总结的生活经验无法”互联互通”;农业生产为主的工业前时代,人们同样只学习与自己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这时期的教学方式以极少数人能够享有的私塾或家庭先生教导为主,教学内容也十分有限。

学校教学的目的是赋予孩子们认知世界的本领,授予孩子们将事物与语言文字符号的“音、形、意”完美对应起来的能力。语言文字是人类记录生产、生活实践总结经验的工具,是将自我对自然世界事物认知高度图形符号化和发音的抽象化的发明创造。学习则刚好相反,学习是学习者将特定的文字符号、发音与原物体实物一一对应起来,并将其输入大脑形成长期记忆,以备下次遇见同类事物时能够准确辨识的过程。如果把自然世界比作一台机器,那么它并不自带格式化的使用“说明书”,每个人都需要通过亲自学习、探索形成与自生兴趣相适应的自然机器使用“说明书”。

学校教育如“星星点灯”为孩子的人生成长指引方向,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传授的知识就如同“星星点点”的亮光,为孩子的成长照亮前行的方向。老师对孩子的教导集中在传授知识,对孩子学习的知识内容的准确性负责、对条理系统性的将知识传授给孩子们负责。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老师讲授知识过后,孩子们如何更好的理解,这个任务就交给了负责孩子全局成长的家长。

学校传承社会文明

家庭和学校教育最底层目标是按照道德与律法标准为孩子修剪枝叶

正所谓:“严师出高徒”,家长和师长严格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为孩子树立规则意识,让孩子从小养成知纪律、守规则,促使孩子形成成长敬畏之心,教育活动就是运用社会生活中的“规矩”为孩子成长塑形的过程。教育活动的本质是家长和师长通过自身的行为示范引导孩子成长进步的过程,是一个人点亮、点燃另一些人的活动,教育活动最高效的方式是“言传身教”。自人类诞生之初,就摸索出了“言传身教”这个为教之道,原始人的狩猎、采摘等一系列活动均通过“手把手”的亲传教导,而今我们能够见到类似的场景就是狼群中头狼带领群狼捕猎的行为。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虎父无犬子”,一方面说明基因遗传对人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深刻的反应出家长和师长的行为示范对于孩子成长导向的重要作用。新生的孩子如同“白纸”,除了健全的身体他们唯一拥有的就是“天生”的学习能力,虽然他们的生活不能自理、没有思想,但是他们能够通过模仿家长和师长的行为,习得独立生活的技能和适应社会生活的思维经验。因此,我们能见到出生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如果将他们置于不同的成长环境,他们就会习得不同的生活习性、养成不同的言行习惯、拥有不同的文化信仰,成为不同民族的人。

家庭是人类活动的起点,一切生产活动最终为的也是家庭的幸福生活。家庭教育是人类进化史上最古老、最基础的教育活动,也是人生成长过程最早接受、终身接受的教育活动。家庭是社会生活最基本的组织单元,开展好家庭教育就是落实好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核心是“言传身教”,也就是传承和示范,家长用自己切身的生活实践指引孩子成长、进步。家庭教育的主轴是传承德育,核心内容是教导孩子融入社会生活的礼教、民族风俗习惯等,也就是教导孩子习得适应生活生产分工、协作的“规矩”。家庭教育给予孩子真、善、美、丑认知世界的“有色眼镜”,给予孩子从社会中过滤、汲取成长精神营料的第一“过滤网”。

学校教育教学最基本的工具就是语言文字,而语言文字最基本的功用就是促进人际交流融合,然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能够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人类在数万年的进化历程中创造了“琳琅满目”的工具,从石器、弓箭、刀斧,到今天高度智能化的机器人。在人类所创造的众多工具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语言文字和数学,语言文字使人际间交流变得更加便捷,使人类文明跨地域、跨时空、跨民族传承成为可能;数学让人际间的协作有了可量化的工具,让交易活动有了定量的标准。语言文字是人际间信息交流最重要的工具,它以语音、符号、寓意的综合形式呈现给大众,书籍则为语言文字最为系统的呈现形式。书籍能够记录人类生产、生活,如文学、法理学、哲学、历史、宗教;能够记录人类对大自然的认知,如生物学、地理学、物理学;能够记录;能够记录人类对于自身的认知,如心理学、教育学、解破学、医药学......

人们常说:“玉不琢不成器,树不修不成才。”质地精良的玉石不经过雕琢是不会自成具有收藏价值器物的,树木再好不经过加工也不能成为上好的建筑材料,树苗在自然成长状态下通过修剪枝叶能够获得更好成长、成才的机会。孩子自带成长能力,拥有无限的成长能力,但是每个人的成长都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人性是可塑的。因此,教育活动才有意义和价值,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孩子成长塑形,让他们的行为习惯符合社会公认的社会道德价值观。教育孩子不仅仅要授予他们文化知识、融入集体社会生活的智慧,还需要引导他们臣服于社会公共的道德与律法之下,也就是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行为习惯加以修剪,使他们的心性符合社会道德与法制标准。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以邻里互助,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一项公益普惠的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律法是教育人的终极强制手段  终极  终极词条  强制  强制词条  手段  手段词条  教育  教育词条  
亲子

 怎么给宝宝选择合适的鞋子?

宝宝长到一定年龄阶段了以后就要开始学走路了,在这个过程中,给宝宝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子是非常重要的,合适的鞋子能够让宝宝在学走路的过程中,有效的锻炼到平衡力和协调能...(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