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青年变革者:梁启超》讲的什么内容?《青年变革者:梁启超

可能很多人都是冲着许知远去读这本《青年变革者:梁启超》的,这部作品也被认为是许知远的转型之作。梁启超是中国现代思想学术的奠基人,他出身的年代是一个急需变革的时期,梁启超也是重要的参与者之一,虽然戊戌变法并没有成功,但他的思想还是影响了无数后人。《青年变革者:梁启超》这本书的评价比较两极,感情去的朋友可以买来读读,这次先为大家提供两篇书评,一起先来了解下吧。

《青年变革者:梁启超》书评一:

第一次知道老许在写「梁启超」,是在跟他录《迟早更新》播客节目的时候。

「为什么写他?」

——「梁启超」三字,旋即在脑中钩出两个联想:

一是,威廉·吉布森曾道,「未来已来,只是尚未分布均衡」(The future is already here — it"s just not very evenly distributed.) 「五四」百年,现代精神波及中国超过一个世纪,但现在看去,它的分布依然尚未均衡。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里虚构的「上海世博会」近十年前已成历史,然而过去的未来,当下大体似乎还是未来。

二是,言及梁,自然离不开六君子中故事最激昂的谭嗣同。而提起谭,又会让人想到做出同样选择的秋瑾。鲁迅称呼她「秋瑾小姐」,写她的正命之地轩亭口,「他们常走,然而忘却了」。轩亭口在绍兴市中心,百货诸楼在电商冲击下备显落寞,可高峰路上堵车之弊却比昔日更加糟糕。而旁边街心里的纪念碑则常害得司机因没按环岛规则转弯而吃罚单,显得碍手碍脚,不合时宜。

「尚未均衡」也好,「不合时宜」也罢,都是一种「仍须努力」的状态——梁的政治文化生涯,照毛泽东的说法,也有虎头蛇尾的嫌疑。所以「梁启超」可以作为一种「有小成无巨功」的形容词么?「做人不能太梁启超」可以用来表示「别老瞎折腾」么?——当然,能写出「世界无穷愿无尽」的人,大概永远都歇不下来。

但老许摇着已经只剩冰块的酒杯:「一百年前的 70 后嘛。」以年龄这样最无可指摘的共性来描述他与梁之间的连结,显是不想深谈,我便未加多问。年初在杭州遇见,聊起来也只是「还在写,还在写」。隐约怀疑,这书的写作只是各种社会活动之余,「网红」许知远对作家身份和思文接续的自我确认,是播放蓬蓬蓬蓬的 EDM 的派对大厅一隅里飘着绿光的紧急出口。

但它忽然面世了,仿佛见证一朵花真的成了果——翻开书页,如有乱风扑面,仿佛能由这本书,去细察那些地上人所不可想见,只能趴在云端飞马的脊背,从高空远观才成形的山体脉络和河海流向。对,飞马——国内春节档电影《飞驰人生》五月初刚在日本上映,主标题按原先的英文片名被改成「ペガサス」,也就是 Pegasus,会飞的骏马帕伽索斯。

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的千年间,这匹肩生双翼的神驹代表智慧和荣誉,到了 19 世纪左右,帕伽索斯与诗歌联系在一起,被视为文人汲取灵感的源泉。现在,它曾是「天马流星拳」,也是一款耐克气垫跑鞋,还将是 NVIDIA 为自动驾驶出租车设计的 AI 计算机。

但这本《青年变革者》,让我忽然想到,帕伽索斯也可以是「梁启超」。

不是么?前者集飞禽走兽于一身,后者则在保皇革命间来去。前者是长出翅膀银羽闪动的白马,后者是剪掉辫子思想西化的举人。前者象征知识和声望,后者输出文笔和远见。前者是一个天上的星座,后者是一位前朝的名家。前者带来诗兴大发的蓬勃生机,而后者,过去已经被不知道多少次,未来还不知道会有多少次地,被当成主题写进书里。

也许正是因为梁启超身上有太多,用老许的话说,等着被打破或被印证的偏见,比如究竟是一代枭雄抑或一介走狗。或许最适合他的,还是做一匹飞马。翻开书页,即翻身上马。

耳边呼呼响,睁开眼,你看到了什么?

作者:任宁(来自豆瓣)

《青年变革者:梁启超》书评二:

对于《梁启超》的问世,我是期待已久的。2017年在香港书展上,第一次听作者提到,正在写作一本梁启超的传记。一如这本书序言中所说,那个时代有许多重要的思想或文字,对于当今人读起来,却有着不低的门槛。许知远说,他希望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写出一本这样的书来,帮助大家跨越那道门槛,以获得那些不得不读不得不知的知识。

在2017那场讲座中,现场的气氛可谓非常尴尬,原本计划两小时的对谈,磕磕碰碰持续不到十五分钟就几乎无话可讲,终于在没话讲话中又继续了十五分钟,再也找不到话讲了。于是不得不开始现场读者问答交流。

尽管参与对谈的事许知远与路内,但明显现场绝大多数都是冲许知远而来,所问问题也不可谓不犀利。尽管开场时路内便已说明:“我们知道这场活动有录像,录像会放在网上供大家浏览,现在风气紧张,我们希望回家。”但在2017年7月那样的氛围下,现场读者依然是实在有话要讲,实在不得不讲。在路内一次次解围当中,许知远始终深埋着头,一脸沮丧,到最后他终于拿起话筒:我不知道我是我现在上了年纪成熟了或者说懦弱了,我知道你们要讲的事,但是我不能讲,一如路内所说,我们还想回家,我知道过去的我如果看见我现在这个样子,一定会感到失望,但是对不起,真的对不起。我知道,今天晚上回去躺在床上,我一定会失眠,我对现在的样子感到内疚。

正是因为许知远的这样一份内疚,让我原谅或者说完全接受了他的“想要回家”,也真是因为他的这样一份内疚,让我对他创作当中的这部《梁启超传》一直期待着。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份持久的从未散去的期待的热情,让我在读过这本书后,实在不忍给他打低分。

传记毕竟不是随笔,作者自己当然也知道,不然不会耗费三年时光,访遍诸多专业朋友,“引用的书籍远超三十本”。不论从序言也好,致谢词也罢,都能看出,为了完成这样一部作品,作者可谓呕心沥血。可是,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呕心沥血,作者实在用力太猛。

作者在致谢词中说,有人说剽窃一本书是剽窃,剽窃十本书别人说你是学者,剽窃三十本就是杰出的学者了,因为引用的书籍远超30本,有时我心中还生出这本书已经是一本杰作的幻觉。

从我的判断来看,这本书绝对称不上杰作,甚至与杰作相去尚远。作者那话当然也不可当真,但也能够看出作者实在对这书寄予了厚望,太希望这样一部作品横空出世能震惊至少是可以震醒那些尚在铁屋中沉睡的人吧。于是作者舍不得放弃他搜集来的任何一点有价值的资料,舍不得舍弃任何一些他认为有价值的细节。让这个的架构显得相当的庞杂,早已超出一个梁启超所能承载的辽阔。

相反,对于一些出场人物,作者却舍不得花一些笔墨介绍,如康同薇,陈宝箴,汪康年……这些人物的出现却相当突兀,没有任何背景介绍,没有任何注释,好像一场舞台剧上突然就冒出这些人物可是灯光却永远不打到他们身上让你根本就没法辨认出这些人的形象。至于传记的主体梁启超本人,离一个丰满的形象也还有许多路途要走。

作者在序言中引用博尔赫斯对《罗马帝国衰亡史》的评论:其中人物是一代又一代,剧场就是整个世界,而其漫长久远则是以朝代、征服、发现以及语言和偶像的嬗变来计量。

作者说,我很期待着三卷本完成后,我的读者也能有此感受,如果读完这一本没有,那就请期待第二部和第三部。从这样的狂言里,可以看出作者野心是有的。在第一部中,作者笔下当人也是传记主体梁启超生活的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里,确实出现了许多许多的风云人物,但是作者目前尚未将这些人物安排得如剧场般一代又一代仅仅有条,相反,目前只是一个个如报幕般简单的亮个相,给个侧影。

但是,至少,当那个时代已经因为历史教科书中简短的几句叙述而已然形成刻板形象的时候,作者用三年的心血与努力,终于将那个时代撕开了一道裂口,虽然没有银瓶乍破水浆迸,虽然没有石破天惊,但是,那一个个侧影已然动起来了,或许作者自己看到那个时代后也有些出乎意料以至手足无措,从但是,他看到了,他把他看到的展示给我们了。或许这道口子的撕裂并不怎么优雅,但是,确实,有一些光,已经倾泻而出。

作者:Jose Maria(来自豆瓣)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梁启超  梁启超词条  变革  变革词条  青年  青年词条  内容  内容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  
综合

 初学者应该选什么品牌吉他?

大家想知道吉他初学者应该怎样选择吉他吗?下面小编就来告诉大家!操作方法01:首先看品牌的信誉度。前人之鉴总是有好处的,一般来说,信誉好的应该都不错 。02:看吉...(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