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我们与恶的距离:互联网上,人为什么容易变成恶魔?

互联网是什么?

有人说,互联网是“人类可悲冲动的黑暗狂欢”。

悲观者眼中的网络世界里,充斥着水军、键盘侠和网络暴力,而在英文互联网世界,这些通过带有攻击性的言辞引起无意义争论的引战者,有一个共同的称呼——Troll。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编译精神病学研究者Adam Bell发表在Medium上的文章,聊聊互联网上的人与恶意:有些人上了网,为什么就成了Troll、成了恶魔?又该如何消减这些恶意?

Troll是什么?喷子、祖安人、键盘侠

首先,让我们了解下什么是Troll。

Troll作为一个动词,本义是指在移动的船上以饵捕鱼。而作为名词,它的意思是巨怪或恶魔。在斯堪的纳维亚神话和民间传说中,troll是一种超自然生物,是“拥有邪恶灵魂的非人类巨魔和怪物”。

引申到互联网中,Troll描述的是这样一类人:他们发布具有煽动性的、令人反感的或带有破坏性的言论来转移话题焦点,扰乱网络讨论,或者试图挑衅、激怒他人。他们就像那个钓鱼者,攻击性言论是他们的鱼饵,而其他毫无戒备的用户则是他们的目标。

Troll是一个很难定义的概念,作为名词,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网络喷子”,或者用最近流行的说法,叫“祖安人”。中国台湾的网友又将它翻译成“网络白目”,“白目”是形容搞不清楚状况、不识相、乱说话、自作聪明的人。

而作为动词,trolling的意思大概就是“喷”。

但“喷”的形式也有很多种。有些令人憎恶,例如“自杀诱导者”(suicide baiting):喷子诱导敏感脆弱的用户自杀;“安息喷子”(RIP Trolls),他们以匿名的方式在已逝去用户的Facebook、MySpace和其他个人帐号主页下发表不当下流言论;还有一群“滋事喷子”(griefers),他们会在玩网络游戏时故意干扰其他玩家,惹人厌烦。

更可怕的或许不是喷子在网络上的流窜,而是这些行为背后对应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也许,你生活中看见的礼貌得体、情绪正常的朋友,在网络上,就是狠戾而偏激的恶魔。

那么,谁会成为这样的恶魔?他们又因何成为恶魔?

恶意从未远离你我

“黑暗四分体”

心理学家发现,网络喷子的行为和一组被称为“黑暗四分体”(the dark tetrad)的人格特征之间有关联。

所谓“黑暗四分体”,包括以下四种人格特征:

施虐狂(Sadism),从别人的痛苦中获得快乐。

精神变态(Psychopathy),没有正常的同理心和懊悔感。

马基雅维利主义(Machiavellianism),即权术主义,善于操纵他人,情感冷漠。

自恋(Narcissism),自我投入,渴求崇拜。

在一项最近的研究中,网络喷子与黑暗四分体中除自恋外的三种人格特征都表现出正相关。研究者发现,喷子希望操纵他人,缺乏同理心,且享受伤害他人。其中,男性比女性更普遍地表现出这些倾向,也更有可能发表攻击性言论。另外,在马基雅维利主义或精神变态存在的情况下,孤独感也是网络喷子形成的一个因素。

有一个这样的案例:澳大利亚记者Ginger Gorman在无意中介绍了两名恋童癖者的情况后,被网络喷子围攻。此后,她花费数年时间与她所能找到的最偏激的网络喷子建立联系,试图了解是什么驱动着他们的行为,并完成了《寻找恶魔》(Troll Hunting)一书。令她惊讶的是,喷子并不是她想象中没有受过教育、缺乏社交技能、住在父母地下室里的社会边缘人。这些人都有伴侣、有孩子、有工作,甚至有些人作为“大型喷子团体”的指挥者,表现出了不俗的领导才能。他们具有社交能力,还能够精准地指出用户的弱点。

那么,究竟是什么在驱使着这些看起来很正常甚至还有点优秀的人?

许多喷子仅仅是为了图个乐,还有些人受意识形态驱使,攻击所有反对他们信仰体系的人。但这两种类型的喷子都倾向于针对那些威胁到他们信念或自我意识的用户。

而另外的一些喷子,则表现出“黑色四分体”的人格特征。在这类喷子中,Gorman发现了一些共同点:他们是 11 到 16 岁的孩子、过度使用互联网、几乎没有父母的监督。

但也有些喷子并不符合“黑色四分体”的人格类型。当Gorman与这部分人交往时,他们愉快、友好、富有同理心。

那么,这些现实生活中正常的社会成员,为什么会在网络上表现得如此反社会?

移情障碍

人类的大脑是为了适应面对面的交流而进化的,它还没有适应网络交流。

非语言交流,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和音调音色等创造了一种富有互动性的、精确的社会语境。我们无法精确计算出在人与人的交流中,非语言交流占据多大比例,但毫无疑问的是它是交流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但大多数网络交流都只能通过文字的方式进行,充其量还有一些Emoji、动图、表情包。

想想看,如果你当着我的面说了一些刻薄的话,把我惹哭了,你可能也会有点不舒服。除非你特别刻薄或者是个心理变态,否则我的痛苦会引发移情反应,激发你的怜悯。但如果你是在微博上发了一些恶毒的话,让屏幕外的另一个人哭了,再多的emoji也无法还原一个成年人哭泣时的模样。如果没有相应的社会线索来引发移情反应,你的恶意很可能会继续滋长。

而这,就是非语言交流的缺席所带来的移情障碍,也是很多人伤害了别人却感知不到恶劣性的原因之一。

不良去抑制化

当移情障碍遇到了网络互动的匿名性,“不良去抑制”(toxic disinhibition)出现了。

匿名意味着现实生活中的限制的降低,可能会导致不良行为。例如,用户可以随意做他们想做的事、说他们想说的话,不用担心会遭到报应。在大部分的情况下,网络平台能够给予一位用户最坏的惩罚只是封禁帐号,然而这么做没什么效果,该用户仍然可以创建一个新号继续他的行为。换句话说,他基本上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就是“不良去抑制”的表现。

真正的匿名让人们免受现实社会的苦果,这对人类的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正因此,支持用户匿名的贴图论坛4chan臭名昭著,被视为网络喷子的温床。当你觉得自己的网络行为不会对现实世界中的自己产生什么后果,你的阴暗面就有可能从约束中跑出来。

4chan是一个贴图论坛,用户发布与每个板块特定主题相关的图片,其他用户可以用评论或其他图片进行回复。4chan以匿名性(用户没有公开的个人资料)和短暂性(不活跃的主题会被例行删除)闻名。

我们每个人都是亲社会的人类和反社会的灵长类动物之间的微妙平衡。当社会不再强制人类的亲社会行为时,反社会的灵长类可能会重新控制我们,恶魔也就因此诞生。

恶魔可以是每一个人?

斯坦福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者曾对 2012 年 12 月至 2013 年 8 月间CNN网站上超过 1600 万条评论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分析,他们发现有四分之一被标注为“恶意辱骂”的帖子来自于从未发布过此类内容的用户。也就是说,喷子并不都是“全职”的,人们可能只是偶尔参与其中。

研究人员可以根据论坛中其他评论的性质和某个用户的情绪来预测他发布恶毒评论的可能性。如果说在这个用户之前的评论都是负面的,那么他跟着“喷”的可能性就更高。就像坏心情一样,恶意也是会传染的。只需要另一个用户的恶评和你自己的坏心情,就能创造出一个让我们心中的恶意喷发的环境。

我们对网络喷子的了解才刚刚开始,但现有的证据已经表明,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喷子。我们很容易把喷子理解成害群之马,然而事实上,他们可能就是我们心中的某一面,只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才会出现而已。

毕竟,有几人能免于“负面去抑制化”的影响呢?上网冲浪时,谁会用“抱歉,我不是有意打扰,但是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和您的观点有些许不同,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这样的语气去回复别人?也许一个随手的评论看起来无害,但只要我们网络交流的同理心越少,我们成为喷子的可能性就越高。不礼貌的推文泛出一阵涟漪,可能就会像蝴蝶扇动了一下翅膀一样,掀起仇恨的惊涛骇浪。

“喷”并不是一件非黑即白的事情,它是介于亲社会与反社会之间的灰色地带。最终,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反社会行为倾向可能就预示着类似的网络行为。

如何消减恶意?

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越负责,成为“喷子”的可能性就越小。

降低匿名性可能是能想到的第一个办法,但这会引起很多人对隐私问题的担忧。在某种程度上,匿名也带来许多好处。例如与“不良去抑制”相对应的“良性去抑制”(benign disinhibition),让用户可以自由地与他人讨论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与忧虑。这是非常治愈的,不应该被否定。但我们只能在必要的时候使用匿名,以降低出现“不良去抑制”的可能性。

此外,同理心也很重要。同理心不会自然产生,而需经过有意识的培养。例如,我们时刻警惕自己发出的每一条评论都是在没有任何非语言暗示的情况下被解读的,那么我们就可能会更仔细地斟酌言语,减少被煽动恶意的可能。

另外,与其从表面上判断另一个用户的评论是否粗鲁,不如花点时间想想屏幕另一边的那个人是不是有意要如此表达。如果确实是,那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这一天过得很糟糕。

平台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致力于“使互联网辩论变得文明”的在线讨论平台Kialo,它的设计就是为了鼓励辩论,并提升用户对辩论的理解。Kialo将每个论题分成赞成和反对两方,允许用户进行投票并发表意见。管理员调控所有的评论,以确保没有人失控。这一系列程序可能就会带来建设性的辩论和人类思想的亲社会合作。

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分享思想的广阔平台,同时也揭开了作为人类的本质面目。如果我们能在个人层面解决潜在的“不良去抑制”问题,或许恶魔就能变成天使,“黑暗狂欢”也能变成一场“社交盛宴”。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恶魔  恶魔词条  人为  人为词条  变成  变成词条  距离  距离词条  容易  容易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