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被忽视的双创服务业

说起双创要素,更多指向是创业公司、投资机构、孵化载体,还有政府政策等。

双创服务行业则鲜有被提及和关注。尽管经过五年多的发展,这个行业已经基本形成。

当然,双创服务并不完全是双创催生的品类。后者主要指称to G类服务,而to B的,如投融资、技术、营销、人力、工商财税法等,包括孵化,都属传统产业。

创头条曾对这些行业分别做过数据梳理和调研,发现有些共同点。

比如,每个垂直行业都很分散,基本上没头部企业。工商财税法为例,基本上都是小公司在做,属地化严重,线下依赖性很强,更难完成扩张。

双创起来后,出现了一些线上线下平台,希望能整合,但一方面普遍整合效果一般;另一方面,最后发现平台都还是在自己下场干活,因为线上模式很难让这些服务公司或创业公司交钱,因为都缺钱。

这也是双创服务行业的另一个特点,即普遍活得都不好。

做的基本算是蚊子腿上找肉的苦活,投入大,利润微薄,在现有模式下做大也基本无望。

原因有二:一是,中小微企业普遍现金不好,支付能力低;二是to B生意的共性——企业成本管控和支付流程等,让付费成为一件很费劲的事情,这与to C的冲动消费及决策链简单相比,完全不一样。

投融资服务曾在2015年、2016年左右双创爆发期被认为很有空间,如以太资本、华兴逐鹿X、小饭桌等也都势头不错,以太甚至曾经占据早期市场70%左右份额,但后来这些公司要么转向后期FA,要么自己下场做基金。

培训服务方面,催生了创业黑马双创第一股,但其在该市场的打拼并不轻松,也开始自己做基金,及转向“一亿中流”的产业服务

孵化服务一直被广泛误读为补贴生意,但即使如此,从业公司也非常不轻松。

普遍难做大,不赚钱不说,一方面,政府委托都有特定KPI,且不确定性挺高,这与所有to G生意面临的风险一样。再加上“补贴”的分期支付方式,基本上能拿到全额的并不多。

另一方面,孵化服务并不是二房东那么简单,需要承担的服务细项很多,且随机性不小,基本上充当了政府各种上下行的通道。

比如,政府各部门的接待工作、统计工作。这方面,估计疫情期间很多孵化器运营方都深有体会。

众创空间行业就更明显了,标杆Wework已成为孙正义的滑铁卢,纯资本推动但难以收取增值费用的增长模式,正让整个行业面临长期的不确定性。

如果更多更好的创业公司涌现是双创的目标,那么,双创服务行业就是除了政府政策外的另外一条腿。显然,目前是条跛腿。

政策端已经用力充分了。五年四个国发文,各部委各地方更是政策不断,但对双创服务行业作为生态基础,则几乎没有关注,毋论系统性建设。

一方面,这个行业本身也面临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散落存在不是终局,对接下来的创新创业发展价值也不见得有多大;另一方面,尽管北上广深杭等发达地区行业基本不错,也可以说过剩,但更多地方则不足。

或者说,在这些地方,完全可以通过双创服务生态的发展,来带动创业公司的发展。在中心城市做烂的很多服务,到三四线城市,如一场活动、一场路演、一个讲座,都能起到实实在在的赋能作用,创业者的参与性、反馈,每每让人感动。总之,从政府和行业更多关注和重视双创服务环节开始吧。

,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被忽视的双创服务业  服务业  服务业词条  忽视  忽视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