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又一艘国产极地巨舰亮相!俄专家:中国人真...

在我们的蓝星上有一块人迹罕至的大陆,它有着1400多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人类发现它的时间距今还不到200年,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人类对其认知程度甚至不如远在38万公里之外的月球,这里就是南极洲。

双龙探极

近日,我国雪龙号、雪龙二号两艘极地科考船在南极冰区上演了“双龙探极”的震撼大戏,远在60万米高空的吉林一号卫星星座也调用所属卫星对其进行视频成像工作,成功记录了这一历史时刻。

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使用两艘破冰船执行极地科考任务,与此同时根据十三五规划中国船舶708研究所还在加速推进第三艘极地科考船工程,该船被定义为“极地重型破冰船”。

我国极地重型破冰船首次亮相

近日,在第20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上这款艨艟巨舰首次公开展出,该船排水量达到了2.6万吨,载员180人,冰区加强等级为P2C,具备双向破冰能力,可破3米厚层冰,配置有可360度全向旋转的电力推进吊舱。

与之对比美国最新计划建造的重型破冰船只能破2.4米厚层冰,国产新型极地重型破冰船列装后将使我国具备全年极地活动能力,可在极地应急救援、科学考察、开道护航业务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国产极地重型破冰船性能介绍

俄罗斯南北极科研所著名极地专家维亚切斯拉夫·马尔基亚诺夫看到我国极地重型破冰船后这样感慨:“中国人真有钱,他们相当智慧地在最先进的科技领域进行投入。这确实是一艘梦幻般的船只,是一艘21世纪、甚至是22世纪的船舶。如果能够建成,将成为世界上航行在南极地区装备最为先进的科考船。”。

核动力破冰船

为什么俄罗斯专家会有如此发自肺腑的感慨呢?因为国产极地重型破冰船在性能上不仅全面超越俄现有核动力破冰船,同时也超越了该国正在建造的22220型核动力破冰船。两船破冰等级相同都是可破3米厚度层冰,然而我国极地重型破冰船有着他们所没有的船艏、船尾双向破冰能力,冰区航行更灵活机动,同时船载科考设备自动化水平与先进程度更高。

核动力是俄极地重型破冰船最大优势,但60天自持力与常规动力相比并无明显区别,同时在南极冰区行动还有相当大的限制,因为周边国家普遍禁止核动力船舶靠港,这对于南极科考而言是极大的不利因素。

雪龙号

在过去漫长岁月里作为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大国的我们只有一艘“雪龙号”极地科考船,然而有着2.1万吨体格的雪龙号连续破冰能力也只有1.2米。当南北两极进入极夜周期时气温大幅度下降,冰区厚度也会增加,极大限制了雪龙号的行动能力。常年高强度南北两极科考对船舶机械性能,以及船员也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而即便如此,我们凭借雪龙号依旧完成了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以及北极黄河站共计六个站点建设工作,其中昆仑站位于南极冰盖最高点,这些站点是我国成为极地科考强国的基石。

南极冰盖制高点——中国昆仑站

从地理位置看,我们既不是北极国家也不是南极国家,面临着先天极地科考劣势。原先仅有的一艘雪龙号科考船还是1993年从乌克兰引进的白令级破冰运输船改装而来,长期以来在极地装备建设上缺乏经验,要想弯道超车就必须具备两大要素,第一个要素就是强大的综合国力,第二个要素就是加速“补课”进程。

江南造船厂承建雪龙二号

我国在很多领域走的都是“消化、吸收、再创新”之路,雪龙二号也是如此,针对该船十年前我们就确定了“国内外联合设计,国内建造”的发展策略,合作方是芬兰阿克北极公司。

雪龙2号与雪龙号“双龙探极”

外方主要在船型设计上进行经验把关,船载科考设备则全部是国内供应,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地理环境因素,又优化了开敞水域航行与极地冰区航行的方案设计。国内建造则是在江南造船厂进行,不仅锻炼了设计团队,同时也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套升级,为接下来自主设计、建造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极地重型破冰船扫清了障碍。

国产全回转电力推进吊舱

为什么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只有我们可以玩转“消化、吸收、再创新”?因为我们是全球聚合人口最多的国家,在此基础上又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链条,以及全球最大市场,而放眼全球同时具备这三项要素的玩家有且仅有我们一家,也就难怪俄专家会感慨“中国人真有钱,他们相当智慧地在最先进的科技领域进行投入”。

冰原疾驰的雪龙船

根据《南极条约》规定,南极洲仅用于和平目的,禁止一切军事行动。然而各主要海洋大国近年来都开始了新一轮极地造舰计划,竞争态势十分明显,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一旦产生利益,博弈就在所难免,就如同禁止在外太空进行军事任务的相关条约无法发挥作用一样,很多时候实力才是决定一切的根本所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巨舰  巨舰词条  极地  极地词条  亮相  亮相词条  国产  国产词条  中国人  中国人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