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王晋:卡塔尔被拉黑名单,阿拉伯之春还没完?

王晋:卡塔尔被拉黑名单,阿拉伯之春还没完?

2016年12月6日,在巴林麦纳麦,海合会成员国领导人在海合会首脑会议上合影

6月5日,巴林、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埃及等七国分别宣布与卡塔尔断绝外交关系,指责卡塔尔支持“恐怖主义活动”并破坏地区安全局势。尽管这些“断交”消息是由各个国家分别发出的,但是在同一时间内密集发出,显示出卡塔尔显然引起了这些国家的“公愤”。

此次中东四国与卡塔尔断交,显然是对于卡塔尔某些外交政策表示了不满。而如果需要理解卡塔尔外交政策,尤其是在2011年中东巨变之后的中东外交政策,那么就需要我们简要回顾卡塔尔国家建构历史以及其面临的内外挑战。

外敌环立的卡塔尔

19世纪,如今的卡塔尔王室,当时还是游牧部落的阿勒萨尼家族来到今天的卡塔尔,并且在当地定居。不过自从来到卡塔尔半岛之后,阿勒萨尼家族一直面临巨大的安全挑战。

比如前往巴林的祖巴拉家族,一直认为卡塔尔是自己的地盘,联合如今的阿联酋境内的一些酋长,组成联合军队,与阿勒萨尼家族开战,一度让阿勒萨尼家族在卡塔尔的势力摇摇欲坠。然而长期的海战,威胁到了英国的航运安全,在英国的斡旋下,各方终于停止武力对抗,而从此以后卡塔尔也就成为了英国保护下的一个小酋长国家。

除了来自于周边其他酋长势力的袭扰,来自于阿拉伯半岛上强大力量的干扰,也让卡塔尔的阿勒萨尼家族十分头疼。比如1871年奥斯曼帝国军队进驻今天沙特阿拉伯的东方省,阿勒萨尼不得不向奥斯曼帝国和当地驻军示好,换来了奥斯曼帝国任命阿勒萨尼当时的部落首领贾西姆为如今卡塔尔的领导人。

但是好景不长,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奥斯曼帝国和英国彼此兵戎相见,卡塔尔阿勒萨尼家族几经权衡,下决心加入了英国阵营,在1916年同英国签订了保护协议,成为英国保护下的拥有一定自主权的酋长区。

除了传统大国,阿拉伯半岛上新崛起的沙特阿拉伯也对卡塔尔虎视眈眈。1935年,刚刚成立不久的沙特阿拉伯就“晓谕”卡塔尔,要求其酋长向沙特国王“效忠”。在此背景下,卡塔尔不得不继续仰仗英国的保护。可以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近百年里,有了英国的保护,卡塔尔得以在豪强纷争的阿拉伯半岛和海湾地区幸存下来。

1968年,英国的保护也随着帝国实力的衰弱而进入尾声,是年英国首相哈罗德·威尔逊宣布,英国无力负担波斯湾每年120万英镑的驻军费用,因此决定将会在1971年年底之前撤离。而面对阿拉伯半岛的沙特,以及海湾对面的伊朗,包括科威特、巴林、卡塔尔和当时阿联酋境内的几个小酋长国,卡塔尔都显然太过于弱小。

1961年科特威刚刚宣布独立,伊拉克就公开宣布科特威是自己的“领土”,这让其他几个海湾小酋长国心有余悸。因此从1968年开始,巴林、卡塔尔和如今阿联酋的几个小酋长部落,开始协商联合建立“国家”。但是最终谈判并未成功,卡塔尔认为巴林有意在未来国家中施加自己的影响,因此最终卡塔尔、巴林分别宣布独立建国,而剩下的几个小酋长部落则统一形成了今天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从1971年到1980年,这个期间是卡塔尔安全局势最为脆弱也最为微妙的时间段,比如邻国阿联酋刚刚成立,当时的伊朗就出兵占领了与阿联酋存有争议的岛屿大小通布岛和阿布穆萨岛,而这一时间段内,国内一切都需要重建,卡塔尔甚至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政治管理体系。因此整个70年代,卡塔尔一直警惕地关注着周围国家的动向。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和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尤其是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海湾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沙特由过去的阿拉伯大国,转变为对抗伊朗的前沿国家。革命后的伊朗“全面出击”,霍梅尼认为“王国政府”和“世俗政府”都是“叛教者”,而其东方省巨大的什叶派人口,以及沙特孱弱的军力,使得沙特不得不转而与海湾小国“抱团”。在这一背景下,1981年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成立。

沙特的微妙关系

但是海合会的成立,并不代表卡塔尔对于沙特的顾虑有所减轻。事实上,卡塔尔一直担心沙特通过海合会来控制其内政,因此卡塔尔始终反对建立军事政治一体化的海合会组织,而将海合会定义为一个磋商和协调海湾阿拉伯各个小王国立场的平台。

冷战结束后,第一次海湾战争的爆发,使得卡塔尔沙特曾经短暂“并肩战斗”,二者都将野心勃勃的萨达姆政府看作是地区安全威胁,尤其是在其吞并科威特之后卡塔尔沙特等海湾国家人人自危,因此支持联合国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但是在海湾战争之后,卡塔尔沙特以及其他海湾国家的矛盾再次显现。

一方面,卡塔尔沙特之间的边界长期模糊,在海湾战争结束之后,卡塔尔沙特就边界问题进行了多次磋商,但是并未形成突破,双方甚至在1993年爆发武装冲突,最终当然是卡塔尔吃亏不小,而双方的外交关系也因此破裂,直到数年之后才在科威特等国的斡旋下重新恢复。

另一方面,1995年卡塔尔国内发生政变,现任国王哈马德(当时还是王储)趁着自己的父亲、老国王哈利法出国访问期间,夺取政权。尽管最终哈利法并没有受到伤害,而是被允许带着自己的金银细软(约合35亿美元)到法国颐养天年,但是哈马德的行为遭到了其他海湾阿拉伯国家的一致反对。各方为此争执很久,甚至逼得1995年和1996年两届海合会会议都开的非常不顺利(因为卡塔尔代表团资格问题)。

除了外交上的风波,沙特等国家还被卡塔尔指责直接策动针对哈马德国王的政变,1996年的政变被卡塔尔安全机构破获,抓捕了一些阿勒萨尼王室成员,甚至在哈马德继位十多年后的2006年,沙特被发现还涉足和支持针对哈马德国王的政变。可以说,卡塔尔沙特之间的关系,在面对共同外敌时候,会倾向于团结一致,但是当外敌消失,则会倾向于彼此警惕。

成功的哈马德国王

当前的哈马德国王,可以说是卡塔尔阿勒萨尼王室历史上最成功的领导人。哈马德国王早年在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学习,因此为人开明却不乏坚毅。哈马德之前,卡塔尔的经济结构往往非常单一,而且十分依赖于一个单独的外部国家。上世纪40年代以前,卡塔尔的经济以珍珠为主,如今在卡塔尔多哈的瓦吉夫老市场对面,就有一个巨大的珍珠雕像,象征着卡塔尔早期的经济支柱。只不过上世纪30年代国际经济大萧条,以及随着而来的东亚珍珠业的兴起,使得卡塔尔经济损失很大。

上世纪40年代以后,卡塔尔开始发现国内石油,并且交由英国开采、维护和出口,卡塔尔自己赚的收益并不太大。这种情况直到上世纪70年代,卡塔尔石油逐渐收归国有,而且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利好,卡塔尔财政充盈,民众福利不断增加。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国际石油价格下跌,卡塔尔财力枯竭,甚至开始向老百姓收取水费和电费,致使卡塔尔国内不满情绪上升,民众要求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也成为了哈马德得以在卡塔尔成功政变的一个重要基础。

哈马德国王

哈马德上任给卡塔尔带来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比如哈马德重视选举,在2003年第一次以“全民公决”的形式通过了新宪法,这在海湾阿拉伯国家中非常罕见;此外哈马德还锐意革新,打击国内腐败尤其是王室的奢侈之风(比如老国王退位后带走巨额财富,在卡塔尔历史上一直是一个传统);哈马德还积极引入外国资本,增强卡塔尔的经济活力;此外,正是在哈马德时期,卡塔尔成功的在1995年开采天然气,并且花费1200多亿美元,铺设连接欧洲亚洲的天然气管道。2006年,卡塔尔超越印度尼西亚,成为了世界天然气出口第一大国。巨大的财力,使得卡塔尔实行“豪华”的全民福利政策,百姓人人有份,哈马德的民心支持率也不断攀升。

在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哈马德之前的历任国王大多将卡塔尔定位为一个海湾小王国,但是哈马德国王上任之后,决心发挥自己的软实力。尤其是在1995年建立了半岛电视台,成为了卡塔尔传播软实力、影响外部世界的重要途径。

在半岛电视台建立之前,整个阿拉伯世界还没有一个24小时连续播报新闻资讯的电视台。而如今,半岛电视台以其高效、专业和权威性,完全“碾压”其他阿拉伯媒体和外国媒体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

在外交方面,卡塔尔凭借国内富有的财力,在过去十多年中,通过多次外交斡旋,比如帮助黎巴嫩结束内战、斡旋巴勒斯坦法塔赫和哈马斯冲突、调停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等等,获得了良好的口碑。而获得2022年世界杯承办权,更是标志着卡塔尔国际威望的提升。因此,当2011年中东动荡爆发之后,很多民调都显示,阿拉伯世界民众对于卡塔尔的印象普遍良好。

但是卡塔尔的“外交资产”,很快陷入僵局之中。哈马德领导下的卡塔尔,通过多种途径支持埃及和突尼斯的变革,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力量,同情阿拉伯国家内部的反对派,在2011年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帮助卡塔尔赢得了不少口碑。然而在2013年7月穆斯林兄弟会为代表的埃及反对派被推翻,叙利亚内战陷入僵局后,卡塔尔所秉持的外交立场就成为了“包袱”。卡塔尔政府内部仍然长期支持“穆兄会”,这就导致了与埃及和其他海湾国家关系的紧张。

外交资产变为负担

作为阿拉伯世界最大的非政府组织,“穆兄会”的成立和埃及关系密切。尽管在1928年成立于埃及,但是“穆兄会”真正表现出巨大的政治影响力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一方面随着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失败,纳赛尔所倡导的“泛阿拉伯”口号逐渐被“泛伊斯兰”呼声所挑战;另一方面,纳赛尔去世后,萨达特为了能够降低纳萨尔的影响,转而在70年代与伊斯兰政治力量合作,“穆兄会”借此得以迅速扩张。在此期间,“穆兄会”内部也发生分裂,一些主张通过暴力活动来推翻“所在国政府”的极端分子开始出现,并且影响到了埃及和阿拉伯国家的青年人。

作为阿拉伯世界的中心,埃及“穆兄会”的发展,也影响到了海湾国家。很多海湾国家年轻人,包括约旦和巴勒斯坦青年(比如后来的本·拉登、扎瓦赫里、以及扎卡维等),都受到了当时埃及国内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影响。这些年轻人回到自己国家,逐渐要求推翻所在国政府,因此包括沙特、科威特、阿联酋等在内的海湾国家,普遍将“穆兄会”视为政权威胁,纷纷将其驱逐。而与这些国家相反,卡塔尔则成为了“穆兄会”许多成员的新避难所。

有了与“穆兄会”和其他伊斯兰团体的亲密关系,加上有着半岛电视台的支持,一个在海湾地区天生不安却又雄心勃勃的卡塔尔,开始介入到其他国家内政之中。在塞西领导的埃及推翻“穆兄会”政府之后,卡塔尔却依旧长期对“穆兄会”抱以同情;当埃及政府将“穆兄会”列为“恐怖组织”之后,卡塔尔还通过半岛电视台对“穆兄会”进行正面描述,这让埃及-卡塔尔关系长期处于僵冷状态,也最终促成了此次埃及与卡塔尔的断交。

2014年,近百名支持军方的埃及民众聚集在卡塔尔驻埃及大使馆门前,抗议卡塔尔政府支持穆兄会,要求政府驱逐卡塔尔驻埃及大使。新华社图片

与埃及类似,阿联酋也一直将“穆兄会”视为重要的不安定因素。早期“穆兄会”进入阿联酋,是进入到阿联酋的科教文卫系统,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穆兄会”和其他伊斯兰团体分子试图推翻阿联酋国内政府,这让阿联酋十分不满。在地区局势上,阿联酋和埃及一样,都认为伊斯兰极端分子应当予以铲除,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打击利比亚境内极端分子问题上,埃及塞西政府和阿联酋长期保持合作,而与卡塔尔则分歧甚大。

沙特和巴林与卡塔尔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对伊朗关系上。对于卡塔尔来说,伊朗的威胁尽管存在,但是并不那样直接。卡塔尔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开放的国家,就必须要与伊朗保持关系;而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沟通有关冲突各方的、通过软实力来提升自己影响力的地区国家,就需要与伊朗保持沟通。比如5月底,卡塔尔就表示需要与伊朗保持沟通,来维护海湾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这点在沙特和巴林看来,简直不能容忍。巴林自不用说,从2011年以来,巴林国内什叶派-逊尼派纷争频繁,只是依靠沙特的帮助才得以维持政局稳定;而沙特更是长期认为自己东方省什叶派受到伊朗蛊惑,沙特国王萨拉曼上台之后,更是将伊朗定位“头号敌人”。因此当特朗普不久前访问沙特,在伊朗问题上表达了对于沙特的支持后,沙特有理由也有底气与巴林联合,对卡塔尔予以制裁。

应当看到的是,包括受到“穆兄会”困扰的科威特,并没有与卡塔尔断交,显示其成为未来海湾国家内部可能的“和事佬”。但是此次事件,应当被视作一个重要的节点。从时间上看,沙特、巴林、阿联酋和埃及显然经过了协调。在过去近一周的时间内,沙特与阿联酋和埃及高层都进行了沟通,而沙特当前与巴林的“密切关系”,应当使得这种沟通更加容易。因此在短时间内,四国同时向卡塔尔“施压”,就是要压迫卡塔尔在外交上“站好队”,做出选择。

卡塔尔来说,以一个小国发挥绝大的作用,需要通过软实力,与包括“穆兄会”等伊斯兰组织和不同的争端各方建立联系,来维持自己的影响力。但是在当前的地缘政治环境中,“穆兄会”成了埃及口中的“恐怖分子”,而伊朗也成了沙特的头号敌人,这种“非敌即友”的语境,已经不再存在卡塔尔可以发挥软实力的空间。在此背景下,四国断交卡塔尔,也就成为了一个必然的结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卡塔尔  卡塔尔词条  之春  之春词条  阿拉伯  阿拉伯词条  没完  没完词条  黑名单  黑名单词条  
政治

 铁路肩章(图片)

 我国有铁路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是一个古老的服务行业,它为沟通城乡交流,提高人民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国铁路从1995年首次实行了军衔制,比部队晚了40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