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被折叠的中间商与消失的小农经济

文|王复叶

来源|微信公众号:周天财经(ID:techfinsight)

农耕文明,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文明形态,将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第一次人类生产力的飞跃。中国幅员辽阔,充分享受到了农耕文化对于生产力的解放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工商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跨越式发展,然而我国的农业产业,尤其是农产品流通环节仍然十分低效、落后——每一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作为内容主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农」问题。也直观地反映出政府对于农业发展的深切关注。

想要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的今天,仍然让国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就必须要解决好「三农」问题,形成以内需拉动为主导的经济模式。电商品牌拼多多意外地提供了新的思路。

整个「双十一」期间,拼多多平台农产品订单量超 4000 万单,其中 1200 万单由全国国家级贫困县通过「产地直发」的方式发出,总量达 1 亿斤,较去年同比增长 409%。

「产地直发」非同小可,也并非易事。这很可能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一把钥匙,但这把钥匙本身,却藏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找到这把钥匙,需要理解中国的小农经济。

1 规模化困局

在中国农村,直到现在仍然保持着散户散种的特点。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为基础,每家经营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使用比较落后的生产工具进行分散经营。

官方发布数据显示,2017 年末全国耕地面积 20.23 亿亩,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6 亿 4 千万人。粗略计算,平均每个人耕作 3 亩地。小农经济的特点一目了然。

这样分散、封闭的种植环境下,农产品想要流通起来带来商业价值,就存在两个无法避免的问题。

首当其中的是供应链周期长、环节多。农产品想要从土地流转到城市的菜市场,需要许多的中间环节作为流转过渡。水果商户先跑到生产地找一个「带办」,这个「带办」很熟悉当地情况。再带着商户挨家挨户的看品相,定价钱。

谈妥了之后农户开始摘果子,由运输公司将农户的商品集中发往城市的批发市场。最后,城市的商超老板、菜市场当口老板们再从批发市场每天一大早进货。长辈常念叨的「早上的菜新鲜」,就是这么来的。

由于单个农民的供货量小,不可能直接发货到大城市,光是物流成本就很惊人,更别提一个农民如何在大城市找到卖场采购自己的货品,倒不如便宜点让家门口的带办赚点差价。正是这种小农经济特点就意味着,农货进城,订单必然会经过一层层中间商才能集约起来。

流通环节都有攫取利润的需要,层层加价最终消费者难得实惠,需要付出很多的渠道成本。一个真实的情况是,从农户手里 1 元/斤收上来的大蒜,最终消费者往往需要以 8~9 元/斤的价格购买。

第二个问题是,环节既多又散,农产品的完整流通过程中无法沉淀有效数据。

农产品由于自然生长需要时间,而市场价格又是由当前的供需情况所决定。所以农民比股民更早就尝到「追涨杀跌」最终却砸在手里的苦涩滋味——看着大葱行情好就该种大葱,没想到等到长成了价却跌下来了。加上部分不怀好意的游资进场,囤积居奇,中国的菜价剧烈波动时有出现,「蒜你狠」、「姜你军」仍然历历在目。

归根结底,就是由于农人们信息闭塞、决策信息十分有限,种什么、种多少大多只能「看天吃饭」。

让我们不妨先把目光投向美国,看看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情况。美国的农业人口仅占其人口总量的 1%,不过二百多万人。但得益其机械化程度高、农场经营规模大的优势,美国的粮食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五分之一,自给自足的同时农作物出口量世界第一。

在流通特点上,美国 80% 的农产品采用产地直销模式,大农场直接供应给产地批发商或者零售终端。流通环节少,运输过程中损耗也低,「规模化」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一览无余。可以这样讲,农民在美国是一种「职业」,在中国却仍是一种「身份」和「阶层标签」。

道理摆在面前,但规模化并不容易,其前提是城镇化,因为只有农业人口因为产业升级进行迁移,土地才可能集中起来。

建国以来由于种种政策限制,中国的工业化道路走了不少弯路,城镇化和农业发展都进展缓慢,直到 1978 年改革开放时,城镇化率只有 20%,农业劳动生产率只有 1952 年的 1.81 倍,大量劳动力仍然滞留在农村。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各项农业政策的落实和城镇化进度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情况才有所缓解。

既然以规模化农业生产作为源动力,而自上而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改革举步维艰,想要求解需要另寻他路。

2 「反过来想」的拼多多

「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巴菲特的投资伙伴查理·芒格常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26 岁时就和巴菲特共进过午餐的黄峥或许受到了这句话的启发,带领拼多多「反过来想」,趟出了一条新路。

成立仅仅三年就登陆纳斯达克,拼多多成为了 2018 年最令人侧目的商业力量,更让人惊讶的是,它还是从早已被公认为是竞争红海的电商领域杀出重围。不得不承认,拼多多的商业模式有其独到之处。

与传统的卖场型电商最为显著的不同是,拼多多将整个平台的底层逻辑都建构在「拼团」这一行为。用户想要享受到更实惠的价格,就需要拉来朋友一起团购才能成单。

加之拼多多在商品展示上向食品类目倾斜,又是一步妙棋。食品具有高频高复购属性,而且作为消耗品,用户有比较低的背书压力,这帮助拼多多以在短时间内用低成本获得了大量用户,平台活跃买家已经突破三个亿。

已经跑通的拼团模式,加上在 SKU 选择上的克制,拼多多在短时间内「卖爆」商品的能力极为惊人——动辄百万单的农货拼单,印证了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所说的「拼多多是流量效率最高的一个平台」。更重要的是,卖「爆品」的能力为拼多多直达农产品产地,压缩供应链提供了前提。

黄峥认为,「拼」的模式更适应中国农产品「多对多」方式上行的特征,能基于前端需求的归集,推动后端供应链的变化。在农产品领域,由于大幅压缩中间的流通成本,「产地直发」的农产品性价比能够大幅提升。

4 月底,拼多多在河南省中牟县开展首个「一起拼农货」项目,帮助中牟大蒜触网销售。项目于当日 9 点上线,24 小时就在拼多多上卖出了 33 万斤。

多多给中牟的蒜农们解了燃眉之急。今年的蒜价跌的厉害,平均只有七八毛一斤——每亩蒜产量不到三千斤,而各项成本就要 2400 元左右,蒜价低于八毛就是干瞪眼赔钱。而为了扶贫,拼多多还是以 0.15 元的溢价,1.15 元每斤的价格进行签约收购。在流通一侧,消费者只需要用 9 块 6 就能买到 5 斤中牟蒜。

而在湖北省秭归县,由于交通不便,脐橙经常滞销,最低时收购价不足 3 毛/斤。如今,随着拼多多团队的到来,秭归优质脐橙「九月红」的收购价,已经稳定在 3 元/斤。到今年年底,秭归县就将实现全面脱贫。

著名互联网评论者 keso 很早就与黄峥熟识,他评价黄峥「很有想法,行动力强,从不恋战」。砍掉层层加码的中间环节,让供给流通两个终端都同时得到实惠,拼多多完成了一次利落的 MVP(最小可行化产品)。

现在来看,美国农产品能够形成以产地直销为主的流通形式,依靠的是其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基础,可以说是一种顺势而为。在中国,拼多多则是通过极为高效的线上渠道,将散落全国的消费者需求集约起来,最终以少量爆品为单位逆向来到商品产地,用大剂量的订单需求来缩短流通通路,促进小农经济的规模化,这样结合本土特色的商业创新更显得难能可贵。

3 数据富农新通道

11 月 8 日,拼多多 CEO 黄峥在出席乌镇全球互联网大会时表示:过去三年,拼多多平台已累计帮扶 139,600 户建档立卡扶贫家庭,产生超过 21 亿笔助农订单,累计销售 109 亿斤农产品,相关交易总额达 510 亿元。

供应链被压缩后,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数据信息也第一次得以被高效收集、利用。原来因为小农经济信息不透明、种植决策缺乏依据所引发的周期价格波动将得到有效缓解。

举个例子,拼多多的后台中存储着上亿用户的消费数据,将这些数据与消费时间、地区分布进行综合分析,拼多多就可以用数据指导产地种植。「去告诉他们应该种什么样的品种。然后什么时候上市会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通过数据赋能让广大农民群体具备「用户思维」,从而化解「蒜贵伤民、蒜贱伤农」的疑难杂症。再进一步设想,当需求侧的数据足够富集,对供给侧的生产信息又掌握足够充分时,农产品的生产就将以产地为维度,更高效的聚集起生产要素。即让最合适的地方,以最合适的量生产最合适的品种。这样的「农业 4.0」产业升级,固然无法一蹴而就,但值得鼓励。

存续已久的小农经济,第一次有了集约化、品牌化的可能,不需要像过去一样在农村强行改变所有制,如今,依靠新技术和新模式,生产关系也得以发生变革,而小农也有了成为富农的通道。

就像戴维·阿克在其「品牌资产三部曲」的第一本书里写道:「企业做什么,通常很容易被人模仿。然而企业是什么,却要难模仿得多。」黄峥在致股东信中给出了他的答案:「拼多多的使命,是为用户创造价值,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原文标题为《农货江湖:被折叠的中间商与消失的小农经济》,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作者,谢谢合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词条  中间商  中间商词条  折叠  折叠词条  消失  消失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