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这个月薪过万的岗位,为什么招不到人?

你会因为什么而选择一份工作?答案可能是:岗位名称。

我朋友这几年参加过不少聚会,总结出一条规律:大多数的所谓社交聚会其实没啥意义,面目模糊的一群人说些片儿汤话,来几句商业互吹。

总之,要不看脸,要不看Title。

听说你是助理,就意味深长地“哦~”一声,不管你是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董事长助理。

听说你是总监,就忙不迭恭维起来,不管你是不是美发店的Tony总监。

这几年我也发觉一件事,特别在意头衔的人,往往很难混得好。为什么这么说?今天我给大家掏心窝子聊聊。

01:

前不久,一位读者问我转行做产品经理的事儿。

她原岗位是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售后支撑,聊到为什么想换岗位时,她支支吾吾。兜了好半天,她发来一句话:

“说自己是产品经理,比较好听嘛。”

再一打听,大致明白了。她眼下面临2个选择:

A:售后岗位有个升迁的机会,薪资相对理想。 B:朋友开的小公司有个产品岗位,年薪不到8万,做的内容其实依然偏售后。

问题是,她朋友公司做机械的啊!

不同行业的PM要求截然不同,你随便翻翻制造业、金融业、互联网行业的产品岗要求,立马就会发现这点。

“而且我了解过了,产品岗位的平均薪资比做支撑要高。”

她突然发来一张薪酬对比图。

“不瞒你说,我打算先镀镀金,后面再成为真正的产品经理。不然我啥也不懂,转行不现实呀。”

我有些哭笑不得。

转行这件事上,她盯着的是头衔上若隐若现的光亮,忽视了剥开这层脆弱的镀金外壳,工作的本质并未发生多少变化。

古人说,先敬罗衣后敬人。这话放到现在仍旧成立。

我同学感慨,他以前公司招海外客服,月薪1万左右,投简历的人寥寥无几。后来老板想了一招,把“客服”改为“专员”,情况明显好转。

人们一看到“客服”2字,总觉得是份抹不开面儿的工作。

这种一叶障目的状态,让人错过许多比Title重要百倍的东西。

02:

头衔如标签,但坦白讲,我不认为这种外在的东西是什么贬义词,只不过有段位之分。

它是一个从加法到减法的过程。

第一阶段:贴上标签

你发现没?顺便刷刷微博,跳出的新闻里都塞满了形形色色的明星人设。

比如,女明星剪短发就是“帅气”,穿上西装就是“总攻”,po上食物的照片就自称“吃货”。男明星人设热衷知识分子、学霸、大叔、奶爸……似乎没有人设就很难立足。

这种做法,不能说它不对。

尤其一开始时。

茫茫人海,每天新人辈出,你靠什么在人们脑海中占有一席之地?贴上标签,可在短时间内得到匹配的资源。

职场同样如此。

一聊到工作,别人自然会问“你是做什么的?”一个能毫不迟疑说出口的头衔,无疑是个印象加分项。你去面试时,对方通常也会让你用几句话介绍下自己。

在初期,你的确能受益于它。

第二阶段:撕掉标签

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简化过多Title。二是,不囿于Title。

我以前有个奇葩同事,明明是个普通产品经理,印名片时,他跑去找行政要求把岗位写成“高级产品经理”。没过多久,又要求写成“资深高级产品经理”。再后来,他看到总经理是用鎏金的卡纸印名片,也想要用相同的材质。

想以秀名片的方式宣示:你看,我就是比你们厉害!

咳,一个人内在越虚,越渴望用表面功夫加持自己。就像包治百病的药,都是假药;名头花里胡哨的人,没准是打杂的。

继续看,“不囿于Title”是什么意思呢?

鲁迅有句真·名言: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

头衔也好,要求也罢,皆是如此。

拥有得久了,你就舍不得放手,于是始终停留在原地渐入疲态。既不敢松手,也不敢尝试其他。

上周我看了一档相亲节目。一位男生一上来就12345地列出找对象的条件,身高多少、工资多少、年龄多少、定居在哪里、家庭是什么样的,甚至发型……一切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他坚定地认为,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理想型。

主持人说了句话:“这么多的条条框框,最终只会把你困死。”

特别在理。

他把若干个标签堆砌出一个宛如为他量身打造的理想对象,殊不知,世上很可能压根不存在这样的女孩。即便有,女孩凭什么选择你?

很多东西看似有所追求,实则是藤蔓密布的束缚,捆绑住了你的想法、捆绑住了你的喜好、亦捆绑住了你未来的可能性。

03:

相比于堆砌标签,更糟糕的情况是:用标签包装自己,却无力撑起。

自诩CTO,连最简单的技术方案都看不懂;

自诩中层管理,连手下仅有的一个员工都管不清楚;

自诩一线知名演员,连喜怒哀乐都表现得一言难尽。

我一喜欢追星的朋友说,大家之所以觉得“流量咖”是个贬义词,不是因为艺人的流量大,而是他们实力与流量过于悬殊。

你看王菲、章子怡同样自带话题,有人说她们是流量咖吗?

没有嘛。

回头看开篇说的那位想转行的姑娘。她最大的问题在于,她转行的目的仅仅是利用Title镀金,哪怕干的是几乎一样的工作。

钱钟书先生说,不实之名,如不义之财。

对有的人来说,每张标签都是一个徽章,需要倾尽无数心力才能做出些许成绩,它们名副其实。

对有的人来说,每张标签不过是便利贴,只能短暂地停留,风一吹就如过眼云烟——

它们名不副实。

04:

最后我想说,炫标签,不如炫成果来得实在。

这个世界有一点很公平,越容易到手的东西,越不值钱。你可以把林林总总的名头挂满一身,别人同样可以啊!

这不就是嘴皮子一动的事儿么?

而成果不同,它是客观存在的,没有任何人能拿走的,甚至足以伴随你一生。

何况,你的注意力在哪,能量就在哪。一个人过于在意表面的身份,无形中消耗了本可用于修炼自我的精力。

人这一生,会拥有许多不同的身份,它们随着我们的成长而不断变化。

真正厉害的人,不会在乎变幻虚无的标签。因为他们知道,只要经营好自己,一切便不会失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月薪  月薪词条  岗位  岗位词条  不到  不到词条  这个  这个词条  为什么  为什么词条  
攻略

 金融IT人才的能力素质模型

金融行业是最早应用IT技术的行业,IT部门在金融机构中往往被称作“科技部门”,而IT人才则被称作“科学家”(我理解为一种尊称^-^)。随着两者的不断融合以及信息...(展开)

攻略

 浅谈公务员面试中的发散题

在公务员面试当中有一类问题一直困扰着考生,那就是发散思维类面试题。例如,2009年公务员面试问题:从给定的词语中选出4个词语来概括一下2008年。这就是发散思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