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在这个时代,我们为何要深入思考?

笔者以一场公司分享会得到了启发,并不断深入去分析我们为何放弃了思考,我们又该如何重拾思考,不断探索事物的价值与原理。

01 起因——分享会

写这篇文章的起因是一场分享会:

2019年12月26日,公司的一位技术资深工程师M哥在技术群里发了一条通知:

作为一家中国的科技互联网教育公司,我司的会议室都是由教育、计算机科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教育家、科学家命名的,“孔子”毫无疑问是公司地位最高、装修最好、椅子最舒服,投影最清晰的会议室。看到这场分享,小伙伴们无不兴奋地搓搓手,准备在“孔子”接受一次技术流的洗礼,这当中也包括我。

如果你不是技术出身的人,别担心,因为我也不会写代码。后面的内容,你完全看得懂。

我们先来看一下,分享会前M哥给大家留的其中两项会前预习作业:

1. 微信拼手气发红包这个功能,如果由你来架构设计,你会如何思考?

2. 公众号里有个“xx位朋友共同关注”。这个功能看似简单,如果由你来架构设计、开发,你会如何思考?

你可以想一会儿再往下翻……

02 分享会开始

会议室里坐满了前端、后端、测试、运维等技术岗位的小伙伴,会议室的座椅早已经所剩无几,后来的小伙伴在会议室后方站了一排,人满为患。

10分钟打趣寒暄话题引入过后,M哥终于开始进入正题,对在场的小伙伴们进行“作业检查”:大家对这个红包问题有哪些想法?

与已经显得十分拥挤的会议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场的鸦雀无声。

M哥的笑容逐渐凝固(这里缩略了一部分情况,其实是多项作业都无人响应后才有真正的情绪低落),一旁的运维兄弟打趣说:“咋没准备个托儿”。

M哥没有办法,只能抛砖引玉,带着大家一起思考一下。

(分享具体内容在后方,大家不要着急,一会儿会谈)

分享会逐渐往下进行,换到下一个案例——微信公众号的有多少个朋友关注,这个数字是如何得出的?

这一次有一个小伙伴提出:这个我之前想了一下,要考虑这几个变量,要……

M哥终于产生一丝欣慰,但依然对整体沉寂的局面感到遗憾——对于几个现场思考给到的明显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回答(甚至包括“调接口去拿”之类的)不由得一口叹息:想的太表面了,要再深入一点。

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像极了上学的时候老师课前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大家回去想想,下次上课提问。

真到了下次课,大多数人其实都在等老师直接讲或给答案,却有那么几个学霸同学经常提出有趣的、不同于常人的见解。

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可能是坐在会议室里的小伙伴。

抢红包、看微信公众号,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场景。

面对这样似乎很简单的功能,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大多数人从未深究其原理,也觉得没必要多想那些。

即便在有一个分享会的“作业”的情况下,从结果上看,大家依旧抱着“我过来听一下解决方案”的心态,并未对此做过深入的考虑。

03 我们为何放弃思考

首先反思一下,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放弃思考

第一,由于知识与经验的局限

譬如非技术出身的我,不了解技术领域需要考虑的问题维度,想到的主要是市场需求、用户需求、产品逻辑等产品考虑的层面。

如果换做一个有技术功底的人,可能就会想到更多技术相关的问题了,譬如M哥提出的:

拼手气红包,在发红包者发出的同时是每份先分好,还是领红包者领取时实时分?这两种方案有哪些优劣?(速度上、储存空间占用上、事故出现时的策略应对上……)

同样抢到最高金额的两个人,谁是最佳手气?

分的时候用什么样的算法,保证每个人最少都有0.01元?

怎么保证最终分配的金额相对均匀,不会让其中某个人几乎领走绝大部分的红包?

如果在一个几千人的大群,抢红包时候产生大量并发怎么办?

……

如果事先不知道有这么多纬度要考虑,真的出现全国人民一起发红包的的时候反应延迟、金额分配极度不合理、服务器并发过量崩溃等等的现象,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第二,由于懒于思考,或思维模式单一,没有意识对所有事物进行自我的再思考

如果你针对这几个问题可以给出相应的技术方案或者产品逻辑了,那么,你的方案是最佳的吗?你有没有想过这个方案的优点和弊端?不同思维方式产生的不同方案,带来的结果能有多大差别?

微信公众号,有多少位朋友关注的数字,是如何算出来的?——学过集合的朋友们可以很快用传统的方式解答:用“公众号的所有关注人”“我的所有好友”这两个数据取交集就好了呀。

没错,这的确是一个答案。但这是最好的答案吗?

我们看,微信的用户量约11亿,假设一个人关注30个公众号,有500个好友,每个公众号有10万个人关注。每个人就要做30次10万人和500个好友的匹配;每次有个人新关注一个公众号、我们新增加/减少一个好友,所有的公众号都需要再重新匹配一遍——这个计算量有多大?

我们要的结果到底是什么?是我有多少个好友关注了某个公众号。

仔细考量一下,这个数量和这个公众号有多少个粉丝其实没有多大的关系——用明学的说法是:“我要我的好友关注数,不是你的总关注数。”

也就是说,其实我们或许根本不需要公众号的总关注人数,只要告诉我我每个朋友有没有关注这个公众号就好了。

在技术上,这种方式似乎被称“广播”的方式——

我每增加一个好友,这个好友就告诉我ta关注了哪几个公众号,我也告诉ta我关注了哪些公众号。在我们进入对应的公众号里面,只要把所有好友给我的信息整合一下,谁是1,谁是0——即可得到这个公众号的好友关注数量了。

这是最好的方法吗?你可以继续想想,欢迎不同意见的留言,我们可以一起讨论。

如果我们用“普通模式”的传统方案来获取这个数字,对公众号所有关注的人和总好友数量取交集,那每次公众号想要展示这个数字的时候,计算量将非常庞大,而因此造成的服务器占用、电费损失难以计数,还可能使得用户的体验变得极差——怎么我打开一个公众号都这么慢?

新的思考模式带来的技术方案可以节省掉多少服务器资源、省多少电,甚至可能让我们的手机微信更加流畅——更不要提微信中有那么海量的功能,减少每一个功能的计算量、优化算法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啊。

04 如何思考

分享会的故事讲完了,不过还有更多问题遗留下来。你说让我思考,那如何开始思考呢?

让我们把话题再拉远一点,谈谈工作动机和思维的自由度。

最近正好在学习吴军老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计算机科学家,曾任职于Google,现为硅谷投资人)的课程《硅谷来信》,第一封来信的内容就是“不做伪工作者”。

他谈到那些我们所熟知的硅谷公司的故事:

在Google内,所有每天应付事物性工作的员工被称为Psedudo Worker(伪工作者)——很多人每天工作都很忙,所做的工作也的确是公司里面存在的工作,但那些工作(或者伪工作)不产生什么效果,或效果极其有限。

为了减少这样的情况,Google和Facebook的做法是——对于员工的评价不在于他有多忙,写了多少代码,甚至不是完成了多少次产品的改进,而在于ta的工作最终产生了多大的效果。

在未来,所有的伪工作者,最终可能都将面临职场的淘汰——如被更廉价的年轻的劳动力、更智能的机器或工具所取代。

吴军老师谈“伪工作者”时,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后面谈及公司如何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

我今天的角度是——只有思考者才会去想、去发现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工作,什么是效能低下的工作。

要想工作产生价值,首先还是要有思考的习惯,有意识地扩大自己的思维自由度。

一个思考者,ta无论对自己、对工作、对行业、对世界都会不断地发问,并积极地寻求更好的答案。

无论未来我们身处什么样的公司、什么样的时代,我们都能不断扩大自己的思维自由度。

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条河,不断思考不断学习则可以使这条河的深度、宽度不断拓宽,把人生从小溪活成大江大河,甚至星辰大海。

上文提到一个词,叫做“思维自由度”,可能大家会困惑:难道我们的思想不是无限自由的吗?我想什么就是什么,何其的自由啊。

我的答案是:还真不是。

我们的思考自由度其实一直受限于我们的“知识面”和“思维方式”。

知识面应该很好理解。每次学习一个新的领域的内容你都会发现原来我之前不知道的事情有这么多。越深入学习更发现,里面的门道真是太多了。

拿弹钢琴举例,外行人可能觉得照着谱子弹出音符,节奏准确演奏流畅不卡壳不错音就基本ok。

再进一步的,稍微学过钢琴的小朋友都会知道,每个音的强弱力度不同,每个手指的天生力量不同,为了控制乐曲中不同声部、不同感情,需要控制每一个音符的用力大小和用力方式,用力方式包含弹跳、贴键用力,爆发力等等,否则乐曲听起来可能就会聒噪不好听。

到了演奏大家如郎朗,他有多少弹琴的技能技巧,对整个乐曲的理解和表现,不知要写多少论文、听多少演奏才能讲述清楚了。

同样的一首乐曲,外行人和专业演奏者在聆听的时候,思考的内容是完全不一样的——外行者即使再想“自由思考”,也只能在自己有限的知识范围、感知范围内思考

思维方式,也并不难理解。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固定的思维模式。

就像解答数学题:

小时候你有没有印象,一道数学题通常大家都能用一种常规方式来解答,但是班上总有那么几个学霸,能提出另一种方式——譬如在几何证明题中换一个地方做一条“神奇的”辅助线,原本需要10行的证明题竟然3、4步就搞定了,简直神来之笔!

不同的思维模式带来不一样的结果,这也是近几年大家关注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培养的原因。

习惯于批判性思维的人,对于任何一个结果都能从第三方的视角重新审视和考虑,是否合理,是否有更好的办法。也正是这样的人往往能够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闪闪发光。

因此,想要拓宽思维自由度的最好办法,一是多看——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二是多想——有意识地锻炼批判性思维。

怎么锻炼批判性思维?下次我们再详聊这个话题吧,因为我也在修炼过程中,到时候分享一下我的练习心得。

今天写这篇文章,是受到M哥分享会的触动,也是近来学习和思考的小小沉淀,对自己和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的一次鞭策。

人类智能的优势那么多,让我们一起思考和发展这个时代人类的价值吧。

PS:这是歪啦说的文章,见识有限笔法生涩,不过内容真心,希望借着文章和你交个朋友。有感想和问题,欢迎你留言给我。我们下一篇文章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深入  深入词条  思考  思考词条  为何  为何词条  这个  这个词条  时代  时代词条  
攻略

 夜市摆摊做什么小吃比较赚钱

操作方法01:小编最熟悉的就是各种狼牙土豆、鱿鱼土豆、锅巴土豆,反正这类小吃的特点是:大众口味、便宜、填肚子,所以成为了很多人夜宵的第一选择。02:其次就是烧烤...(展开)

攻略

 瑜伽教练证怎么考

首先确定要考哪种瑜伽资格证书,其次报一个瑜伽培训班,查看一下自己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接着准备报考条件,然后再进行考试即可。接下来就和大家详细讲解一下。瑜伽资格证书...(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