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后汉书·杨震列传》原文及翻译(二)

后汉书

原文: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八世祖喜,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敞,昭帝时为丞相,封安平侯。父宝,习《欧阳尚书》。哀、平之世,隐居教授。居摄二年,与两龚、蒋诩俱征,遂遁逃,不知所处。光武高其节。建武中,公车特征,老病不到,卒于家。

  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后有冠雀衔三鳝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鳝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年五十,乃始仕州郡。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元初四年,征入为太仆,迁太常。先是博士选举多不以实,震举荐明经名士陈留杨伦等,显传学业,诸儒称之。(选自《后汉书·杨震列传》)

译文: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八世祖杨喜,汉高祖时因功封赤泉侯。高祖父杨敞,在汉昭帝时做丞相,被封为安平侯。父亲杨宝,学《欧阳尚书》,哀帝、平帝时,不问世事,隐居教学。居摄二年(7),同龚胜、龚舍、蒋诩一道被征召,不受,逃跑,不知所在。光武帝非常赞赏他的气节。建武中,公车特别征召他,以年老多病,不应,在家去世。

  杨震少年时爱学习,从太常桓郁学《欧阳尚书》,通晓经术,博览群书,专心探究。当时儒生为之语说“:关西孔子杨伯起。”常常客居在湖城,几十年不答州郡的礼聘。很多人说他年纪大了,应该出去做官了,杨震不仕的志概,更加坚决。后来有冠雀衔了三条鳝鱼,飞栖讲堂前面,主讲老师拿着鱼说:“蛇鳝,是卿大夫衣服的象征。三是表示三台的意思,先生从此要高升了。”五十岁才作州郡之官。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是个人才因而举荐他,举荐他为茂才,四次升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去郡中时,经过昌邑,从前他推举的荆州茂才王密正做昌邑县长,前来拜访杨震,到晚上送十斤金给他。杨震说“:老朋友知道您,您不知道老朋友啊,为什么呢?”王密说:“晚上没有人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惭愧地走了。后调任做涿郡太守。性格公正廉明,不接受私人拜访。子孙常常吃蔬食,徒步行走,生活俭朴,他的一些老朋友或长辈,想要他为子孙置产业,杨振不肯,他说:“让后世的人称他们为清白吏的子孙,不是很好吗?”

  元初四年(117),朝廷征召他作太仆,升迁为太常卿。以前的博士选举大多名不副实,杨震推举通晓经术的名士陈留杨伦等,传授学业,得到儒生们的称赞。

相关练习:    《后汉书·杨震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后汉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杨震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震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迁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夸,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延光二年,代刘恺为太尉。帝舅大鸿胪耿宝荐中常侍李闰兄于震,震不从。皇后兄执金吾阎显亦荐所亲厚于震,震又不从。司空刘授闻之,即辟此二人,旬日中皆见拔擢。由是震益见怨。

时诏遣使者大为阿母①修第,中常侍樊丰及侍中周广、谢恽等更相扇动,倾摇朝廷。

震前后所上,转有切至,帝既不平之,而樊丰等皆侧目愤怨,俱以其名儒,未敢加害。寻有河间男子赵腾诣阙上书,指陈得失。帝发怒,遂收考诏狱。结以罔上不道。震复上疏救之曰:“臣闻尧、舜之世,谏鼓谤木,立之于朝;殷、周哲王,小人怨詈,则还自敬德。所以达聪明,开不讳,博采负薪,尽极下情也。今赵腾所坐激讦谤语为罪,与手刃犯法有差。乞为亏除,全腾之命,以诱刍荛舆人②之言。”帝不省,腾竞伏尸都市。

会三年春,震部掾高舒召大匠令史考校之,得丰等所诈下诏书,具奏,须行还上之。丰等闻,惶怖,会太史言星变逆行,遂共谮震。及车驾行还,便时太学,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绶,于是柴门绝宾客。丰等复恶之,乃请大将军耿宝奏震大臣不服罪,怀恚望。有诏遣归本郡。震行至城西几阳亭,乃慷慨谓其诸子门人曰:“死者士之常分。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因饮鸩而卒时年七十余。

岁余,顺帝即位,樊丰、周广等诛死,震门生虞放、陈翼诣阙追讼震事。朝廷成称其忠,乃下诏除二子为郎,赠钱百万,以礼改葬于华阴潼亭,远近毕至。

(节选自《后汉书·卷五十四》)

【注】①阿母:汉安帝的乳母王圣。②刍荛舆人:割草打柴的普通人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因饮鸩而卒/时年七十余

B.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习月/因饮鸩而卒/时年七十余

C.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因饮鸩而卒/时年七十余

D.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因饮鸩而卒/时年七十余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茂才就是秀才,东汉为避光武帝刘秀的讳而称秀才为茂才,指才能优秀的人,是汉代作为举荐人员的科目之一,与明清科举考试时的秀才不是一回事。

B.延光是年号,纪年的名称,是帝王用的,新皇帝即位后通常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

C.太学是我国古代设立在京城的最高学府,西周已有太学之名,汉武帝时设五经博士,唐宋两代太学与国子学并存,元明清时期则不设太学,只设国子学。

D.顺帝是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等死后,朝廷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不是周来褒扬死者功绩品德,就是用来同情死者不幸命运。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舅大鸿卢耿宝、皇后的哥哥执金吾阎显向杨震推荐自己亲近的人人朝为官,杨震都没有答应。司空刘授听说这件事后,立即征召了这两个人,且让这两个人十天内都得到提拔。

B.河间的男子赵腾上书指陈政事得失,顺帝大怒,就把赵腾关入监牢受审,以欺君犯上的罪名结案。杨震上折救赵腾,请皇上保全他的性命,以鼓励百姓发表言论。但皇上没有同意。

C.延光三年春,杨震的属官高舒获得樊丰等人伪造下发的诏书,杨震就写成奏折,准备上奏。樊丰等人害怕事情败露,就一起诬陷杨震。皇上回京后,当夜派使者收回杨震的印绶。

D.杨震死了一年以后,樊丰等人被处死,杨震的门生虞放、陈翼等人上书要求重新审查杨震冤案。当时朝廷上下都交口称赞杨震的正直忠烈,于是,汉顺帝就下诏为杨震平反昭雪。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2)所以达聪明,开不讳,博采负薪,尽极下情也。

答案:

4.B

5.D(谥号还可以用来贬恶,如“厉”、“炀”等。)

6.B(“顺帝”应为“安帝”,从“岁余,顺帝即位”可知。)

7.(1)杨震说:“作为老朋友,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我给你送金子)。”(5分,“故人”、第一个“知”、 “无……者”、第二个“知”后的省略部分、句子大意各1分。)

(2)这是用来达到耳聪目明、开直言不讳之风气、广泛征求下层民众意见、全面了解民间疾苦的办法。(5分,  “所以”、  “不讳”、  “负薪”、  “尽极”、句子大意各1分。)

【参考译文】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j杨震少年时爱学习,通晓经术,博览群韦,专心探究。

当时儒生为之话说:“关西孔子杨伯起.,”居住湖城,几十年不答州郡的礼聘。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是个人才,举他为茂才,升东莱太守。当他去郡经过昌邑时,从前他推举的荆州茂才王密正做昌邑县长,去看杨震,晚上送金十斤给他。杨震说:“老朋友我了解你,你为什么不了解我这个老朋友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我给你送金子)。”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惭愧地走了。后转涿郡太守。公正廉明,不接受私人请托,子孙蔬食徒步,生活俭朴,他的一些老朋友或长辈,想要他为子孙置产业,杨震不肯,他说:“让后世的人称他们为清白吏的子孙,拿这个赠给他们,不是很好吗?”

延光二年(13年),代刘恺为太尉。帝舅大鸿胪耿宝荐中常侍李闰的哥哥给杨震杨震不受。皇后兄执金吾阎显也向杨震推荐他亲戚友好,杨震又不从。司空刘授听说了,马上推举这二个人,十天之内皆见提拔。因此,杨震更加遭怨。

当时有诏遣使者为阿母王圣大肆建造房屋,中常侍樊丰及侍中用广、谢恽等更相鼓动,扰乱朝廷。

杨震前后所上奏折,言词激切,帝已经不高兴他,而樊丰等又都侧目憎怨,只是因为他是名儒,不敢加害。不久,河间男子至朝廷上书,言朝政的得失。帝发怒,下令逮捕入狱,定为欺上不道。杨震又上疏救他,说:“我听说尧舜时,谏鼓谤木,立于朝廷;商周圣哲之主,小人怨,还自我检查,勉励自己。这是为了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使下情上达。现在赵腾以攻击诽谤获罪,与杀人犯法有差别,请皇上减罪,保全腾的性命,启发百姓敢于说话。”帝不理,赵腾被杀掉。

到了三年(124年)春,杨震部掾高舒召大匠令史稽查这件事。获得樊丰等的假诏书,写了奏书,要等皇上回采再送上。樊丰等听说了,惶恐万状。正好太史说星变倒行,就一起诬陷杨震。等皇上返回,在太学待吉日入宫,晚上派使者持令收了杨震太尉印绶,杨震于是闭门绝宾客。樊丰等还是恨他,竞请大将军耿宝奏杨震大臣不服罪,心怀怨恨,有令送归原籍。杨震走到城西几阳亭,慷慨地时他的儿子、学生说:“死是一个人不可免的。我蒙恩居住,痛恨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还有什么面目见天下呢?”于是服毒而死,时年七十余岁。

一年多后,顺帝即位,樊丰、周广等被杀死,杨震学生虞放、陈翼到朝廷申诉杨震事。朝廷上下都称赞杨震忠敬,皇上下诏任用杨震的两个儿子为郎,赠给百万钱,以礼改葬杨震在华阴潼亭,远近的人都到了。


后汉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八世祖喜,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敞,昭帝时为丞相,封安平侯。父宝,习《欧阳尚书》。哀、平之世,隐居教授。居摄二年,与两龚、蒋诩俱征,遂遁逃,不知所处。光武高其节。建武中,公车特征,老病不到,卒于家。

  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后有冠雀衔三鳝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鳝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年五十,乃始仕州郡。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元初四年,征入为太仆,迁太常。先是博士选举多不以实,震举荐明经名士陈留杨伦等,显传学业,诸儒称之。(选自《后汉书·杨震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孙常蔬食步行 / 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 震不肯 / 曰 /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 / 以此遗之/ 不亦厚乎

B. 子孙常蔬食 / 步行故旧 / 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 震不肯曰 /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 / 以此遗之/ 不亦厚乎

C. 子孙常蔬食步行 / 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 震不肯曰 / 使后世称 / 为清白吏子孙 / 以此遗之/ 不亦厚乎

D. 子孙常蔬食 / 步行故旧 / 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 震不肯曰 / 使后世称 / 为清白吏子孙 / 以此遗之/ 不亦厚乎

【答案】A【正确断句】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译文】子孙常常吃蔬食,徒步行走,生活俭朴,他的一些老朋友或长辈,想要他为子孙置产业,杨振不肯,他说:“让后世的人称他们为清白吏的子孙,不是很好吗?”

11.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车”为汉代官署名,为九卿中卫尉的下属机构。公车中设公车令,凡吏民上章,四方贡献,及被征召者,皆由其转达。

B.“转”,意为“转任”。《后汉书·张衡传》“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中的“转”与此同义,一般都存在升迁之意。

C.“太仆”秦汉时主管皇帝车辆、马匹之官,后为专管官府畜牧事务。太仆总管皇帝车驾,和皇帝关系密切,成为亲近之臣。

D.“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答案】B【解析】“一般都存在升迁之意”错。“转”为迁职调任,无所谓升降。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杨震出身功勋世家,自八世祖杨喜至父亲杨宝时,杨家世代都封官晋爵,深受汉朝恩遇。

B.杨震年轻时就很好学,曾经向恒郁学习,通晓经术,博览群书,儒生们把他比作是孔子。

C.杨震为人淡泊名利,看重个人品行,慎独守节。王密私下赠送十斤金给他,他直言拒绝。

D.杨震重视博士选拔,为朝廷推举通晓经术的名士陈留杨伦等传授学业,受到儒生们称赞。

【答案】A【解析】犯绝对化错误。“世代都封官赐爵,深受朝廷恩遇”错,从文章第一段只能看出八世祖杨喜和高祖杨敞受朝廷封赏;而其父亲杨宝受到光武帝赞赏,却因老病卒于家中未能封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愈笃。

【译文】(杨震)常年客居在湖城,几十年不答应州郡的礼聘(以礼征召)。很多人说他年纪大了,(应该出去做官了),然而杨震不出仕的意志却更加坚定。

【评分标准】“礼命”“愈”“笃”各1分,句意2分。

(2)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译文】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能因而征召他,举荐他为茂才,(杨震)四次升迁为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评分标准】“辟”“举”“迁”各1分,句意2分。

【译文】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八世祖杨喜,汉高祖时因功封赤泉侯。高祖父杨敞,在汉昭帝时做丞相,被封为安平侯。父亲杨宝,学《欧阳尚书》,哀帝、平帝时,不问世事,隐居教学。居摄二年(7),同龚胜、龚舍、蒋诩一道被征召,不受,逃跑,不知所在。光武帝非常赞赏他的气节。建武中,公车特别征召他,以年老多病,不应,在家去世。

杨震少年时爱学习,从太常桓郁学《欧阳尚书》,通晓经术,博览群书,专心探究。当时儒生为之语说“:关西孔子杨伯起。”常常客居在湖城,几十年不答州郡的礼聘。很多人说他年纪大了,应该出去做官了,杨震不仕的志概,更加坚决。后来有冠雀衔了三条鳝鱼,飞栖讲堂前面,主讲老师拿着鱼说:“蛇鳝,是卿大夫衣服的象征。三是表示三台的意思,先生从此要高升了。”五十岁才作州郡之官。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是个人才因而举荐他,举荐他为茂才,四次升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去郡中时,经过昌邑,从前他推举的荆州茂才王密正做昌邑县长,前来拜访杨震,到晚上送十斤金给他。杨震说“:老朋友知道您,您不知道老朋友啊,为什么呢?”王密说:“晚上没有人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惭愧地走了。后调任做涿郡太守。性格公正廉明,不接受私人拜访。子孙常常吃蔬食,徒步行走,生活俭朴,他的一些老朋友或长辈,想要他为子孙置产业,杨振不肯,他说:“让后世的人称他们为清白吏的子孙,不是很好吗?”

  元初四年(117),朝廷征召他作太仆,升迁为太常卿。以前的博士选举大多名不副实,杨震推举通晓经术的名士陈留杨伦等,传授学业,得到儒生们的称赞。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后汉书  后汉书词条  杨震  杨震词条  列传  列传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翻译  翻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