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30年后,你的孩子凭什么拼过人工智能?

面对年幼的孩子,我们常常畅想他们30岁以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呢?

那些曾经令人艳羡的职业,正在一个一个被人工智能取代。受这些巨变影响最大的,不仅是我们,更是下一代。过去,人们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而今天,就算跑赢了起跑线,却有可能中途发现——跑道不存在了。

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才能迎向各种前所未见的转变、应付种种极端的不确定性?

孩子现在学的科目,大多数都没用?培养孩子理解、辨别信息的能力

今天出生的婴儿,到2050年就是三十出头,他可能到2100年还活着,甚至到了二十二世纪还是个积极的公民。我们到底该教这个婴儿什么,才能帮助他在2050年或者二十二世纪的世界里存活,甚至大展身手?他需要什么样的技能才能找到工作?才能过得幸福?

让我们回到一千年前的1018年,当时的人相信未来不会有什么不同。他们也许会猜想1050年宋朝可能灭亡,也可能发生瘟疫,让几百万人丧命。但就算到1050年,大多数人仍然是农民或织工,预期寿命还是大约只有40岁。所以,宋朝的贫穷人家会教小孩如何种稻或编织,有钱人家则是教男孩读经写字、骑马射箭,教女孩三从四德、当个好妻子。毕竟毫无疑问,这些技能到了1050年还是很重要。

然而,我们完全不知道2050年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不知道人类将如何谋生,不知道军队或政府会如何运作,也不知道两性关系会是什么模样。

一旦科技让我们得以设计改造人类的身体、大脑与心智,之前的一切都会被推翻。因为有了生物工程和直接的脑机接口,就连人体本身也可能有前所未见的改变。所以,现在孩子学的各种科目技能,绝大多数可能到了2050年再也没有用途。

当下,我们被大量的信息淹没,很多错误的、不重要的信息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只要上网点一下,你就能知道叙利亚遭轰炸的状况或是南极冰盖融化的最新情形,然而网络上众说纷纭,实在难以判断何者可信。除此之外,也因为点一下就能得到无数其他信息,也就令人难以专心,我们很容易就会想转去看些八卦。

在这样的世界里,老师最不需要教给学生的,就是更多的信息。学生手上已经有太多信息,他们需要的是能够理解信息、判断哪些信息才重要,而且最重要的是能够结合这点点滴滴的信息,组成一个整体的世界观。

事实上,西方教育的理想在几百年来一直是如此,但至今,很多西方学校也从未认真加以实现。教师只是把资料硬塞给学生,再鼓励学生“自己思考”。

但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了。我们在未来这几十年的教育,将会影响“生命”本身的未来,而我们只能依据自己目前的世界观来做出这些决定。

稳定将是未来时代的奢侈品,培养孩子不断学习、适应变化的能力

我们并不知道2050年的世界和就业市场会是什么模样,所以我们也不会知道人类需要哪些特定的技能。我们可能投入大量的精力,教孩子如何用C++、怎么说英语,但可能到了2050年,AI比人类精通这些技能。

所以,我们该教什么呢?许多教育专家认为,学校现在该教的就是“4C”:批判性思考、沟通、合作、创意。更广泛地说,学校应该别再太看重特定的工作技能,而要强调通用的生活技能。最重要的是能够随机应变、学习新事物,在不熟悉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心理平衡。想跟上2050年的世界,人类不只需要发明新的想法和产品,最重要的是得一次又一次地重塑自己。

这么做的原因在于,随着改变的脚步加速,“作为一个人”的意义也可能不同。在1848年,几百万人失去了乡间农场的工作,迁移到大城市上班。但他们只要能找到工作,就能安稳待上一辈子。

但到了2048年,人类可能要面临的就是迁移到网络空间、流动的性别认同,以及计算机植入装置所带来的新感官体验。在25岁的时候,你的个人简介可能是“25岁女,住在北京,时尚业”。但到了35岁,就变成“年龄调整中,非特定性别”,再到了45岁,就连“约会”和“自我定义”都成了过时的概念,只要等待算法帮你找到完美的另一半就行了。还想要从时尚设计找到人生意义吗?现在算法的作品已经比你强太多了。此时,你也才45岁,后面还有好几个十年。

在未来,无论是个人或整体,人类将愈来愈必须面对以前从未遇到的事物,像是超高智能机器、基因工程打造的身体、能够精确操纵自己情绪的算法、急速袭来的人工气候灾难,以及每过十年就得换个专业。

这很可能会带来极大的压力。大多数人都不喜欢改变,为了手上的这些技能、生涯、身份和世界观,你已经投入太多时间心力,并不想重新再来过。

然而在二十一世纪,“稳定”会是个我们无福消受的奢侈品。如果还想死守着稳定的身份、工作或世界观,世界只会咻地一声超越你,把你远远抛在后方。想让自己在这个世界还有点用,就需要能够不断学习、重塑自己。

然而,要教孩子拥抱未知、维持心理平衡,要比教他们物理公式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来得困难许多。人的韧性不是光靠着读书听课就能培养出来。现在的教师多半也是旧教育系统下的产物,通常连他们自己的心态也还不够灵活。

听大人的话可能很危险,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所以,如果有个15岁的孩子,困在某间观念过时的学校,我能给他的最好建议就是:不要太依赖大人。多数的大人都是一片好意,但他们就是不懂现在这个世界了。在过去,“听大人的话”会是个相对安全的选项,但二十一世纪不一样。变化的脚步愈来愈快,你永远无法知道,大人告诉你的到底是永恒的智慧、还是过时的偏见。

所以,到底可以依赖什么呢?也许是科技?这会是个冒险的选项。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科技能帮助你达成目标。但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科技就很容易为你塑造目标、控制你的生活。特别是随着科技愈来愈了解人类,你可能会发现,好像是自己在服务科技、而不是科技在服务你。有没有看过街上的人像僵尸一样游荡,脸几乎贴在手机上?你觉得是他们控制了科技,还是科技控制了他们?

那么,你是该依赖自己吗?大多数人其实并不了解自己,我们在脑里听到的那些声音绝不值得信赖,因为这些声音反映的总是意识形态的洗脑手段、商业广告的殷殷召唤。

随着生物科技和机器学习不断进步,要操纵人类最深层的情绪和欲望只会变得更简单,于是“顺从你的渴望”就会越来越危险。

要面对这项艰巨的任务,就必须下定决心、了解自己这套操作系统。要知道自己的本质、希望在人生中达到什么目标。

认识你自己。这项建议的迫切性前所未见,因为现在人类已经有了强大的竞争对手。百度和政府争先恐后,都想非法入侵你。不是入侵你的手机、也不是黑进你的银行账户,他们想入侵的就是“你”、以及你的生物操作系统。你可能听过,有人说这是个黑客攻击计算机的时代,事实上,现在是个黑客攻击人类的时代。

算法现在正看着你,看着你去了哪里、买了什么、遇见了谁。再过不久,算法就会监视你走的每一步、每一次的呼吸、每一次的心跳。靠着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对你的了解只会愈来愈深。而等到这些算法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就能控制你、操纵你,而且你无力抵抗。

当然,你也有可能很高兴能把所有决定权都交给算法,相信它们会为你和世界做出最好的决定。那么你就什么事都不用做。

然而,如果你还想为自己的存在、为人生的未来保留一点控制权,就得跑得更快,认识你自己。

面对这样一个指数级变化的世界,我们可以期待怎样的未来?或者说,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来提前应对未来?尤瓦尔·赫拉利从科技、政治和个体价值多个维度,提出了关于未来10年的10个重要判断:

1.数据是21世纪最重要的资产

2.我们已成为数据巨头的商品,而不是用户

3.数据所有权,将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政治”议题

4.人类寿命显著延长,你可能每10年就得换个职业

5.与其想赢过AI,不如把重点放在与AI的合作上

6.幸福社会的目标是满足人类对意义和社群的追求

7.货币体系面临大变革,未来政府可能会针对信息征税

8.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后真相”时代,你知道的比你想象的少

9.家长和老师要教给孩子的是拥抱未知的能力,而不是信息和技能

10.“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会越来越危险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词条  年后  年后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  什么  什么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