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四世同堂中冠晓荷夫妇的人物形象分析简介

  冠晓荷夫妇人物形象分析

  冠晓荷,50多岁,无职业,没有是非原则只崇向有势的人,后被日本人活埋;大赤包,冠的夫人,爱打牌;尤桐芳,冠的二太太,嫁前是唱大鼓的,冠家最先觉醒的人;冠高第,冠的大女儿,冠家第二个觉醒的人;冠招弟,美丽动人,但是好吃懒做,最后沦为特务,被瑞全杀死。

  《四世同堂》是老舍的力作。它开始于抗日战争之前那个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光,结束于抗日战争胜利的美丽时刻,它以世大的篇幅和宏伟的结构,给我们描绘出了一系列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将北平沦陷区市民们和荣辱浮沉、生死存亡,都一幕幕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市民们中既有一腔热血想要为国家作贡献的爱国分子,也有背弃祖国的卖国贼。

  冠晓荷,一个外表华丽光滑的如同玻璃珠儿般的人,内心却极度自私自利,在他的脑海里没有民族大义,没有亡国之耻,虽然口中念念有词“国家民族”,但他心中却只有他自己,为了自己的享乐安逸,这位冠先生可以连眼都不眨一下的出卖自己的国家。在他心里,生命就是生活,而生活就理应奢华舒服。为了达到他自己的理想生活状态,不惜代价,不择手段。在他的眼中,什么都是假的,只有酒饭,只有金钱才是真的。如此一个人,在日寇攻进北平之际,便理所当然、心甘情愿的做了亡国奴。做亡国奴的生活是生不如死的,但是在冠的眼中却是无限风光与精彩的。为了自己的“前途”,他慌乱、奔走、探听、勾结、竞争,唯恐落在人后,他把自己幻想成“开国元勋”一样的人物因而在国难之际异常活跃。为了获得日本人的垂爱与信任,他不惜出卖邻居钱默吟,致使钱家家破人亡,惨不忍睹。然而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对于出卖对于背叛,在冠晓荷看来却没有丝毫悔意,因为他压根就不懂得什么叫良心的谴责,更甚至于他的良心早已丧尽。

  说到冠晓荷,就不得不提他那张牙舞爪的太太――大赤包。如果说冠晓荷是日本人的“良民”,难么大赤包便是指引冠晓荷一步一步向汉奸道路迈进的“思想的坦克车”。这个女人为了自己的“事业”不惜以自己的女儿作为牺牲品,当自己成功的当上了“所长”便耀武扬威,无恶不作。她自己像“西太后”一样的神气威风,活像一只雌狮,无处不体现着自己的威严与狡猾。对于自己的邻里她瞧不上也不屑一顾,对于日本人她却流露出无限敬仰与崇拜。在大赤包的眼中,只有权、钱、势,人情冷漠,亲疏难测。

  冠晓荷和大赤包可以说是《四世同堂》中最为典型的反派形象了,他们的丑恶嘴脸也得到了他们应得的报应。

  四世同堂作品简介

  《四世同堂》叙写了我们民族深重的灾难,处处流露出国家残破的刻骨之痛和"笔尖上能滴出血与泪来"的艺术风格,在这里,对苦难年代中的社会动向的表现是真实的,偷生就是自取灭亡的思想主题由于小说的标准色彩和抒情气氛而更为突出。小说在抗战大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族文化所造成的国民劣根性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而且这种理性的反思又与作者情感上对家族伦理的眷恋之情相伴随。

  《四世同堂》以抗战时期北平一个普通的小羊圈胡同作为故事展开的具体环境,以几个家庭众多小人物屈辱、悲惨的经历来反映北平市民在八年抗战中惶惑、偷生、苟安的社会心态,再现他们在国破家亡之际缓慢、痛苦而又艰难的觉醒历程。这部作品中集中地审视了中国的家族文化,对其消极性因素进行了理性的审视与批判。

  四世同堂是传统中国人的家族理想,是历来为人们所崇尚的家庭模式,也是祁老人惟一可以向他人夸耀的资本。他尽一切可能去保持这个家庭的圆满,享受别人所没有的天伦之乐,因此,他对祁瑞宣未经他的允许而放走老三感到不满,对瑞宣在中秋节日驱逐瑞丰不以为然,对儿子因受日本人的侮辱而含恨自杀深表愤怒,对孙女被饥饿夺去幼小的生命义愤填膺,他在忍无可忍之际终于站起来向日本人发出愤怒的呐喊,然而一旦抗战结束,他又很快忘掉了自己所遭遇过的苦难,对他的重孙小顺子说,"只要咱俩能活下去,打仗不打仗的,有什么要紧!即使我死了,你也得活到我这把年纪,当你那个四世同堂的老宗。"家族文化的精神重负,就是这样一代一代沿袭下来的。

  这部作品深刻的思想意蕴表明,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不仅在于其经济的发达、武器的先进,而且还取决于该民族普遍的社会心态。拥有几千年灿烂文明的大国为什么却遭受日本人的侵略,这不能不引起包括作者在内的知识分子的深刻反省。作品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中国人这种多子多福的文化心态,打破四世同堂式的家庭理想,中国人不论怎样人口众多,也不管体格如何健壮,最终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与看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冠  中冠词条  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词条  夫妇  夫妇词条  形象  形象词条  人物  人物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