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老人与海圣地亚哥人物形象 圣地亚哥是怎样的人

  海明威《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是怎样的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塑造的年迈老渔民圣地亚哥(有的版本翻译为桑提亚哥)的形象,历来为学术界津津乐道,人们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观点对圣地亚哥的形象给出了不同的说法。然而,同海明威其他作品中所塑造的硬汉式的英雄人物一样。圣地亚哥作为一个硬汉式的人物,这点在学术界几乎是毫无争议的。然而,作为一部被海明威自己看作是自己创作上最成功的作品,奠定他在世界文学殿堂的地位的作品,因为体现在“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而获得了1954年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的作品。圣地亚哥的形象,必定包含了某些因素,某些闪光点,某些相比于海明威前期作品更为优胜之处。这也就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总括而言,圣地亚哥的形象是复杂的,矛盾的。在我们看来,他既包括乐观的一面,身处茫茫大海,与枪鱼的争斗悬而未决,手受了伤,身躯已经很疲惫。却依然可以保持清醒的头脑去判断形势,分配食物,观察天象判断天气。并且通过不断地自言自语安慰自己,激励自己的斗志。但是他也有悲观的一面,例如害怕孤独,当他和枪鱼斗了几天,身体疲惫了,手抽筋了,他开始想念那个小男孩,那也是他唯一可以想念的人了。他是一个不怕困难的人,有着无限的热情和战胜一切,蔑视一切困难的勇气,可是,在小说里面,他是一个80多天没捕到鱼的渔夫,他急切需要的是,捕到鱼,解决生活问题,并且安慰那似乎已经受了侮辱的自尊心,因为纵观全文,我们不难看出他“不服老”的情绪,他住最简陋的居室,却拒绝任何人的帮助,他独自一人用一条小船,就敢出海,他遇到大鱼,没有选择割断鱼丝转而搜寻其他目标,而是颇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兴致,与大鱼斗了起来,尽管最后大鱼的血腥引来各种鲨鱼,咬得只剩下一排骨头。他自始至终没放弃过自己的理念。在短短的篇幅里,海明威用他精炼的语言,简短的笔触,创造了一个在异常严峻的逆境中,不屈不挠,想方设法战胜困难,然而情绪相对有有那么一点软弱,毕竟年纪非常大,逆境的困厄,老人的精神,两者碰撞,激荡,加之其精神的写实性,并且故事仅仅发生在古巴的一片海域。与现实世界的政治,经济关联甚微。以上原因,令圣地亚哥的形象变得人性化,却又抽象化,耐人寻味,短短的一篇小说让人看后感动,亢奋,欲罢不能。这应该也是这部作品成功的原因。

  具体来说,圣地亚哥的形象可以分以下几点讨论:

  一 美国式英雄主义硬汉

  不屈,乐观,这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概括美国人的精神。美国人因为其历史而自豪,乐观向上,他们最初由于宗教迫害或者出于冒险寻宝,来到了北美,战胜了严酷的自然环境,打败了英国殖民者,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人们渴望做一番大事业证明自己,崇尚荣誉、男子汉的精神。正如圣地亚哥那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书中可以看到,圣地亚哥是一个捕鱼高手,他经验丰富,熟谙各种捕鱼技巧,熟知天文,很容易就判断出海洋的水文情况和天气状况,这令他敢于在茫茫大海,和大鱼周旋,纵使负伤,纵使身处险境,却不停止战斗。

  透过他捕鱼时的自言自语和对他往事的描写,很容易理解他的英雄主义硬汉形象,纵观全书,书中除了他和小男孩的对话,其他的话语基本上就是他在海上自言自语,还有的,就是和大海的子民们的精神交流了。他夸奖海豚,他辱骂水母是“婊子”,他喜爱金枪鱼的鲜美,甚至于,在和大鱼周旋的过程中,他都不断地说话,一开始摸不清楚对手的底细,只有一些猜测,然后大鱼一个跃起,一目了然,老人越发明了自己对手的情况,但还是没法判断何时能战胜它。他也惊叹和敬佩鱼的顽强,可是我们却看到这样一句话:“鱼呀,我喜欢你,也很敬佩你,但今晚天黑之前,我要宰了你。”圣地亚哥的性格中,既有对生命的尊敬,却又难掩为了达到胜利的不得不为之的残忍。就算是欣赏和敬佩对方,为了胜利,也要拼尽一切消灭之,来证明自己的力量和强大,这是一种美国式的英雄主义思维。还有,圣地亚哥在手抽筋时的话,也很值得玩味,他居然把自己的手当做了一个谈话对象,极为反常,说“你愿意抽筋就抽筋吧。对你没什么好处的”,吃了非常难以下咽的鲯鳅肉,又对手说:“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我们可以读出老人的孤独,无人倾诉心事,竟然信手拈来,将自己的手当做了谈话对象,并借助自己的手,找到了咽下极度难吃的食物的理由。这又不失一份幽默感。更多的,就是一种朴实粗野、无畏无惧、不屈不挠的英雄主义硬汉精神。

  二 悲剧英雄,新旧时代交替的受害者

  悲剧是一种崇高的集中形态,是一种崇高的美。是通过社会上新旧力量的矛盾冲突,显示新生力量与旧势力的斗争。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中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老人与海》虽然是极力将故事脱离现实社会,尽量趋向纯精神世界,纯哲学世界让人思考。可是,在创作中依然隐隐约约交代了一些社会因素。在这个小村庄,人们大多靠捕鱼为生,老人坚持的是传统的捕鱼方式,效率低,捕鱼量小,而现代工业文明下,越来越多人,是用现代化设备,增加效益,获得更多利润,并且有足够能力去捕获更大更凶猛的鱼类。这与圣地亚哥使用传统捕鱼方式的做法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一个是摩托艇,一个是小木板船,他们捕鱼效果的比较,不言而喻,便不多言了。这里还有一个隐性的地方让我们思考。老人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制服了大鱼,可是由于船板太小了,“这鱼是我的船的两倍”,只能拖行,而大鱼的血腥味招来了各种鲨鱼,将老人的胜利果实啃的一无所剩。而故事在一开头处就说,人们已经能捕捉到各种鲨鱼,用鲨鱼的肝脏制成鱼肝油,余下的部分送去加工厂加工。这难道不就是新旧生产方式的鲜明对比吗? 可是老人生来是一个硬汉,是一个不向困难屈服的人,他信奉的教条是“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他所处在的生活环境,正是工业文明渗透了渔村,大型渔船作业代替传统手工捕捞的时代,这种背景和他的性格,形成了他的悲剧,不过他在这个悲剧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力量,令他成为了一个悲剧性的英雄。

  中国人喜欢用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来表达对困难的不屈服,那么,我们试着把愚公移山的故事,和圣地亚哥的经历作比较。愚公移山,他的信念是,从自己到自己的子孙后代,一代代地把移山事业做下去。而且后来有大力神相助,喜剧收场。反观老人,孤苦伶仃,身躯疲惫,手臂受伤,面对的,是温柔而残酷的大海,还有力量比自己大了无数倍,将自己拖出外海的大鱼,还有后面的鲨鱼。情况比愚公差了无数倍,如果要用一句汉语来形容,老人这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面对来自自身,外在环境,对手的多重压力,老人坚持住,最后毫无收获,可说是悲剧收场。然而这样的悲剧故事,悲壮的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

  三 心理轻度扭曲和孤独美感

  这点是笔者的个人看法。因为在阅读过程中,经常被老人的自言自语所困惑,这是一个心理很矛盾,而且有点扭曲的人。

  首先,一个人,为什么总是那样自言自语?有话一般应该找人诉说,过分的自言自语是一种心理扭曲的表现。一些话是出于减少自己痛苦,给自己打气,这些无可厚非。但是诸如在捕鱼过程中对大鱼说的话,就让人感到很诧异。对大鱼时而佩服,讥笑,有时安慰,有时有充满暴力和恐怖色彩。让人对他的内心充满怀疑,怀疑他是不是压力太大导致心理扭曲了。

  的确,他那充满压力,清贫如洗,举目无亲的生活,扭曲了这个老人的心灵。书中为我们列举了他的生活的衣食住行,穿的是简单破烂的衣服,吃的是黄米饭,甚至不吃饭,他可以一天不吃东西不觉得饿,住的是用棕榈树做的棚屋,而且看上去,老人在这个村庄没有朋友,只有一个小男孩,有时为他打点一下生活。而他也83天没捕到鱼了。一切种种,人世沧桑都尝遍,心理扭曲,也就不显得奇怪了。这也正是海明威想表达的,在新旧时代交替下,坚守传统的人的苦境吧。

  然而清贫生活和孤独,却为老人的生活带来了另一种色彩。安于现状,但内心的雄心没有丝毫减退。生活简单对付便可,孤独的生活让他更容易理解生活,冷眼旁观世界,熟谙捕鱼技法,熟悉天文水文,熟知人性。可能对于我们这些世俗之人来说,他是心理扭曲了,可对于他自己来说,倒不如说是一种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呢?一种将自己倒退回最原始的状态,渔猎为生,时时刻刻面对大自然的风险,无畏无惧,用力量和智慧一一战胜。这种自然的生活,像极了一种小国寡民的道家生活,人们自力更生,“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透漏出一种孤独之美。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圣地亚哥是一个有着坚强意志力,充满乐观和不屈不挠的英雄主义精神的硬汉。他性格古怪,孤独,而这正来源于社会的转型带来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圣地亚哥显然是没有顺应这样的时代潮流,他没做出任何妥协,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这样,圣地亚哥和这个社会就形成了矛盾,这种矛盾,一定程度上对他造成了压力,令他产生了一定的心理扭曲,但是他依旧坚持自我,或者血水和汗水,对抗人生中的挑战,始终不屈,不妥协,形成了他个人的悲剧,而正是这种悲剧,推高了他的英雄形象。

  海明威正是想通过塑造这种在困难中不屈不挠的人物形象,给充满迷惘的社会,带去勇气,带去坚强,注入一股精神力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圣地亚哥  圣地亚哥词条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词条  形象  形象词条  人物  人物词条  怎样  怎样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