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艾青《和诗歌爱好者谈诗》原文及赏析

  [中国]艾青

  只有每个人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才能引起人的共鸣。

  【演讲词】

  有人问:“现在写诗要注意什么?”

  我以为绝不只是现在,而是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把写诗的注意力放在形象思维上。

  形象思维是艺术创作的灵魂。

  人类有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分的思维活动。

  一种是抽象的思维活动,通常叫做逻辑思维;

  还有一种是沿着具体的形象所进行的思维活动,通常叫做形象思维。这是一种不从概念出发,却沿着真实的感受而进行的思维活动。

  形象思维是从感觉发生的联想、想像、幻想,在主观和客观之间取得联系,从而在它们的某一特征上产生比拟的一种手段。

  形象思维是为了把你所看见的,或是所想到的,使之成为可感触的东西的基本活动,目的在于把生活的感受能以具象化的形式介绍给你的读者。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

  诗人的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诗人把互不相关的事物,通过想象,像一条线串连起来,形成一个统一体。

  不论是明喻和暗喻,都是从抽象到具体、具体到具体之间的一个推移、一个跳跃、一个转化、一个飞翔……

  所有意象、意境、象征,都是通过联想、想象而产生的。

  艺术的魅力来源于以丰富的生活为基础的丰富的想象。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虽然是各自独立的,却又是互相联系的。

  所有的思维总是从具体中找抽象,从抽象中找具体,它们互相牵连着,飞旋于大千世界中……

  比喻的作用,在于使一切无生命的东西活起来,而且赋予思想感情。

  例如我的一首诗《树》: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这样就把没有关联的东西紧紧地纠结在一起了。

  人与人之间,外表上是分离的,但在心灵深处总是相通的。从这首诗写作的年月看,还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

  为事物寻找比喻,是诗人的几乎成了本能的要求。只有充分理解事物之间的差别,才能找出逼真的比喻。

  运用比喻,使文章生动是一切从事文字工作的人所需要的。例如:

  一个外国通讯社发的有关日蚀的消息说:“宇宙正在进行捉迷藏,太阳躲到月亮背后去了。”

  又如一篇报道中国花鸟画的消息说:“画家像蜜蜂一样活动在花园里。”

  只不过各用了一个比喻,就使文章充满生气了。

  撇开比兴的手段,采用平铺直叙的手法,引起人的逼真感的,也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

  例如杜甫的《石壕吏》等诗篇,通篇找不到一个比喻,却把事件交代得很具体,照样达到感人至深的效果。这类诗,假如有人开玩笑,把所有的韵脚删去,也可称之为“散文”。

  另外像: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这样的一首诗,既不整齐,也不押韵,更没有任何比兴,却能响彻千古!

  没有联想、想象,没有幻想,是不可能进行艺术创作的。

  而无论联想、想象、幻想都是从生活中来,不管直接还是间接,都是经验的产物。

  生活积累越丰富,创作越自由。

  例如我在《窗外的争吵》这首诗的最后一节:

  你要是赖着不走

  用拖拉机拉你走

  用推土机推你走

  敲锣打鼓送你走

  为什么还要“敲锣打鼓送你走”呢?因为在“文化大革命”时,一个造反派的头头要撵我到连队去,他说:“你走不走呀?”我说:“我考虑考虑。”

  过了两天他又来了,两手叉腰,站在房子中间说:“走不走?”

  他显然是不耐烦了。我不做声。

  他说:“是不是要开个欢送会啊?”那意思是要把我轰走了。

  生活中随时都会有生动的情景,有的甚至多少年也忘不了,就看你能不能把它们收集到你的武器库里——备而不用——总有一天要用上的。

  这可以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到关键时刻就突然跳出来了。

  最后还有下面的一些问题,都是经常有人提出来的:

  “创作怎样才能突破?”

  “怎样才能引人入胜?”

  “你爱读什么样的诗?”

  等等。

  总括一句话:如何提高诗歌艺术。

  我以为单纯从艺术上提高是不行的。演杂技、玩魔术,技术再高,看完了也就完了。

  但是,当我们从真实的生活中看到动人的场面,总是多少年也忘不了的。

  我还是坚持:“诗人必须说真话。”只有说真话,才能突破假话、谎话、大话的包围;

  只有说真话,人们才能相信你,你才能做到“引人入胜”;只有说真话的诗,我才愿意读,读得下去。

  人云亦云,似曾相识,陈词滥调只会败坏人的肠胃。

  太多的重复,老调重弹,就使人厌倦。

  只有每人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才能引起人的共鸣。

  说假话而想取得人信任,是梦想。

  并不是诗人说的都是真话。

  并不是水就是眼泪、红的都是血。虚假的东西总是不持久的。

  鉴别真假的最可靠的依据是社会的效果,人民群众的反映。

  而历史也在用宁静的眼睛注视着你。

  有人提到“以题材取胜”的问题。

  我以为“以题材取胜”无可厚非。“百花齐放”也包括题材的多样化。

  艺术需要独创性。但是,并不是只要有独创性就是艺术。

  所有的疯子是最富有独创性的了。

  疯子并不是艺术家。

  人民会从一切作品中鉴别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人民所喜爱和尊重的是能使他们在思想上有所提高的作品——使他们的精神进入到更美好的境界。

  这就是诗的严肃性。

  耽误了大家很多时间,谢谢。

  【鉴赏】

  诗人谈诗,驾轻就熟,挥洒自如。

  诗人与诗歌爱好者谈诗,志趣相投,和谐融洽。

  这正是本篇演讲与众不同而又特别容易吸引听众的地方。

  本篇演讲是我国著名诗人艾青在80年代第一个春天里,在一次诗歌座谈会上的发言。

  演讲的内容涉及诗歌创作中的想象、比喻、押韵、生活积累、独创性等许多问题,看似洋洋洒洒,无拘无束,但却散而不乱,散而有神。这“神”便是诗人反复强调的“诗人必须说真话”,“只有每人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才能引起人的共鸣”。

  艾青是诗人,但诗人的演讲并不都是慷慨激昂、热情澎湃的。本篇演讲可谓平淡如话,质朴如话。但平淡不是平庸,质朴不是黯然无光,艾青在平淡与质朴中说出许多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句子,像格言一样令人回味、令人深思。

  本篇演讲的另一个特点是列举了许多大家熟悉的诗篇,真切具体,极具说服力。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艾青  艾青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诗歌  诗歌词条  爱好者  爱好者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