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冯骥才《胖子和瘦子》原文及赏析

  这城里,胖子和瘦子是一对朋友。一个胖得出奇,一个瘦得惊人。这胖子等于瘦子四个左右。

  那时,胖子走红运。当官儿必需是胖子,画家专画胖子,女人也要挑胖男人做丈夫。人人说胖子块头足,身壮力不亏,能显出真正的男人气。于是就出现愈胖愈好的趋势。这位本城最胖的胖子就受到格外重视,人们都向他讨教胖身术。他的照片,言论,轶事,到处争抢刊载。其中他的两句发胖经验:“多吃多睡。动不如静。”被全城人当做口头禅与座右铭。照这两句话去做,果真见效! 本城的胖子就愈来愈多,但一时胖不起来有鼓腮挺肚、假装胖子的也不乏其人。一次,胖子被一群记者纠缠住,非请他说一说发胖的秘诀不可,他信口说一句:“要衣松带宽!” 当日全城加肥衣服就被抢购一空。各种腰带就滞销了。此刻,任何有能耐的大导演、演员,球星、发明家、魔术大师、特异功能者,都压不过胖子的名气。

  某日,胖子兴致勃勃地去找老朋友瘦子。他见瘦子依旧细骨伶仃,便伸出肉磙儿一般的食指直对瘦子的肋巴骨说:

  “现在城里人人都学我,你是我的好朋友,为什么反不学我?天下还有比你再瘦的人吗?”

  瘦子淡淡一笑,颇含自负地说:

  “别看你一时走红,等你过了劲儿,就该轮到我了。不信,走着瞧吧!”

  过一年,真有了变化。不知哪来一种说法:人胖,发喘,出汗,行动不便,脂肪囤积多,容易患血管病,有百害而无一利。当人们对一种东西的好奇与兴致渐渐淡了,相反的东西就现出魅力。这说法即刻像一阵风吹遍全城,跟着,有人在报纸上发表整版一篇文章,曰《瘦子好!》。文章扬瘦抑胖,议论周密,又十分有理。他说,瘦子灵便,体轻,占用空间小,心脏负担也小,不易患血管病; 据统计,长寿的人中,百分之九十八是瘦子,百分之一是不胖不瘦的,只有一个胖子,看来胖子长命纯属偶然。

  自此,人们又开始关心瘦身法了,那个一直被世人遗忘的瘦子,终于被人们当做一件稀世的宝贝发现了。瘦子的经验刚好与胖子的相反。他要人们节食、素食、少吃糖,不喝啤酒,早起打拳,饭后散步,生命在于运动……于是,原先写文章称颂胖子的那些人,又笔锋一转,纷纷撰文,引经据典,有理有据,证实瘦子的经验如何宝贵、可靠和正确。并赞美瘦子是“当代人最佳体重”, “最符合时代要求的体重”, “典型形象”等等。报刊上有关胖子的报道一下子不见了。瘦子像片羽毛,一阵风,上了天。他的照片、轶事、经验、趣闻、言论、访问记、报告文学,像漫天飞花,风靡一时。

  这天,瘦子在街上遇见胖子。胖子被冷落了,灰头灰脑,无精打采,他感慨地对瘦子说:

  “当初你的话还真说对了,早知听你的话,提早设法变瘦,如今一下子很难瘦下去!”

  瘦子听了,摇了摇他干树枝般的手指说:

  “不! 你应该保持这样,说不定哪天又时兴胖子了!”

  选自《鸭绿江》1982年第8期

  【赏析】 “官本位”,是我国传统的文化心态的重要内涵。由“官本位”而派生出了只唯上、不唯下的世道人心、社会舆论或思维定势。只要是上面的当官的说的,就是对的;只要是社会舆论捧场的,就是对的,这就是我国传统的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思维模式。有这样统一的思维模式,就自然会形成统一的时尚、统一的思想,统一的言论和行为。至于谁个敢于对它稍有抵制,那是要被视为异端,并加以发落的。

  《胖子和瘦子》的作者冯骥才对中国的风土人情、文化心理有特殊的研究。他写的一些作品,由人心切入,画出了一幅幅真切迷人的风俗画。他这篇微型小说,就是从文化学、民俗学的角度对传统的“官本位” 社会心态作了透视。胖子和瘦子,是人的体型的两个极端,过胖过瘦都是病态,这是谁都懂得的常识。可是一经舆论的臧否,“病态”也就变成了“常态”,而且成了“理想态”。一时,“胖子”被捧为“理想态”,自然要列出这样那样的许多理由;一时,“瘦子” 被推为宣扬的对象,当然也会排出许多扬瘦抑胖的理由的。反正,欲褒贬之,何患无辞!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这句话,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看,是真理,就是用它来概括社会上的时尚的起落、消长也是很适合的。可惜,人的一辈子如果只在这样“时兴”、“不时兴”中过去,实在白来人间一场!我赞赏瘦子的“清醒”,他看破了时尚兴废的奥秘。 然而他也有不足之处, 这就是他对于自己的“细骨伶仃” 的病态缺乏自知之明,更缺乏改变一下的自觉或勇气。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冯骥才  冯骥才词条  瘦子  瘦子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胖子  胖子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