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泰戈尔《爱情的项链》原文及赏析

  作品内容

  朝夕相伴的岁月里,

  她一次次慷慨奉献,

  而今,我已没有

  回报她的时间。

  她的夜已化为黎明,

  你接她走了,哦,大神——

  我只能把感激的礼物

  呈现在你的足前。

  我与她在一起时的过失、言谈举止的不当,

  我只能匍匐在你足下,

  通过你恳求她原谅。

  今日盛放给你供品的盘里,

  我放上尚未给她的

  而早想送给她的

  一条爱情的项链。

  (白开元 译)

  赏 析

  本诗选自《怀念集》。有别于其他爱情诗,《怀念集》中的27首诗,均是泰戈尔为纪念亡妻穆丽纳里妮而作的,首首充满真挚哀切的情愫。在外人看来,泰戈尔妻子的婚姻不能说是完美的,因为两人在文化修养、年龄等方面有着太大的差距。但穆丽纳里妮淳朴、柔顺、勤快、体贴丈夫、尊老爱幼,并始终默默地支持丈夫的事业,还在泰戈尔所办的学校面临办学经费短缺时,悄然典卖首饰帮助丈夫渡过难关。她全力操持家务,终因辛劳过度,31岁即患病辞世。在妻子病重期间,泰戈尔昼夜守候在病榻前,为妻子扇风、喂药。妻子的离去,使泰戈尔陷入无尽的悲痛。

  全诗共四句。首句回忆自己与妻子朝夕相伴的日日夜夜,念及妻子对自己和整个家庭的无私付出,本应该倾心回报,但如今阴阳两隔,已没有回报她的机会。当妻子和自己在一起的时候,忽略了她的爱,如今她已永远地离开了自己,才体会到她的爱情的宝贵。那种无法补偿而又每天感受到的损失,正吞噬着他的整个身心。在这里,诗人那难以自抑的无以回馈亡妻的憾痛是多么哀绝。

  次句借印度传统宗教理论的轮回转生观念,寄寓对妻子通过死亡获得新生的期许。轮回转生是印度传统宗教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认为人有前生、今生和来生,其间生命主体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个体中不断生死流转,而这一切的掌控者是神,神既是生命的赋予者,又是生命的收取者。诗人将妻子的辞世看作“夜已化为黎明”,是在神的意志安排下结束此生尘世的悲苦,赋予其另一个充满希望的新生,所以,自己要“把感激的礼物”呈现在神的足前。泰戈尔的这种关于生与死的观念,曾在其诗作中多次得到表现,如《吉檀迦利》95首:“因为我爱今生,我知道我也会一样地爱死亡。/当母亲从婴儿口中拿开右乳的时候,他就啼哭,但他立刻又从左乳得到了安慰。”

  第三句吐露自己对妻子的愧疚和悔恨,并通过神恳求她的原谅。妻子面对一切都选择默默承受,而自己却对她有着有意或无意的冷落甚至呵责。想到此,诗人无法释怀,只能虔诚地匍匐于神的足下,恳请神代为请求已逝妻子的原谅。

  末句恳请神代为转达自己对妻子的爱和思念。项链是印度传统饰物,在泰戈尔的诗作中反复出现。这里“爱情的项链”代表对妻子的深挚爱恋,“早想送给她”和“尚未给她”表明自己对妻子的爱是一直深藏在心底的,未及当面对她表白,她却已经永远地离去。这“爱情的项链”虽已不能亲自为妻子挂在颈上,但恳请通过神的手送给她。这无疑是诗人对已逝妻子的深情告慰。

  宗教情感与人文主义的矛盾,在泰戈尔的思想和创作中始终是一种界线并不明晰的二元对立。此诗中的“神”固然可以理解为诗人心目中的神秘超验存在,但细读全诗,可以体会到诗中人与神的界线并不清晰,人神合一即妻子已化身为神的倾向渐趋显露,这是印度古代文学中以爱颂神的传统在诗人思想上烙下的印记。

  全诗语言素朴平易,感情哀切深挚。虽然没有足够的激情,但却有无尽的思恋从诗人的笔端凄然流溢。

  (王汝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泰戈尔  泰戈尔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项链  项链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爱情  爱情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