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为郎数岁》原文、翻译及鉴赏

  上闻之,乃使相如责唐蒙,因喻告巴蜀民以非上意。檄曰:

  告巴蜀太守:蛮夷自擅,不讨之日久矣,时侵犯边境,劳士大夫。陛下即位,存抚天下,辑安中国[3]。然后兴师出兵,北征匈奴,单于怖骇,交臂受事,诎膝请和[4]。康居西域,重译请朝,稽首来享[5]。移师东指,闽越相诛。右吊番禺,太子入朝[6]。南夷之君,西僰之长,常效贡职,不敢怠堕,延颈举踵,喁喁然皆争归义[7],欲为臣妾,道里辽远,山川阻深,不能自致[8]。夫不顺者已诛,而为善者未赏,故遣中郎将往宾之[9],发巴蜀士民各五百人,以奉币帛,卫使者不然[10],靡有兵革之事,战斗之患。今闻其乃发军兴制[11],惊惧子弟,忧患长老[12],郡又擅为转粟运输,皆非陛下之意也。当行者或亡逃自贼杀[13],亦非人臣之节也。

  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14],流汗相属,唯恐居后;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15],人怀怒心,如报私仇。彼岂乐死恶生,非编列之民,而与巴蜀异主哉[16]?计深虑远,急国家之难,而乐尽人臣之道也。故有剖符之封,析珪而爵,位为通侯,居列东第[17],终则遗显号于后世,传土地于子孙。行事甚忠敬,居位甚安佚,名声施于无穷,功烈著而不灭。是以贤人君子,肝脑涂中原,膏液润野草而不辞也。今奉币役至南夷,即自贼杀,或亡逃抵诛,身死无名,谥为至愚[18],耻及父母,为天下笑。人之度量相越,岂不远哉[19]!然此非独行者之罪也,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谨也[20],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21]也。其被刑戮,不亦宜乎!

  陛下患使者有司之若彼,悼不肖愚民之如此,故遣信使晓喻百姓以发卒之事,因数之以不忠死亡之罪,让三老孝弟以不教诲之过[22]。方今田时,重烦百姓,已亲见近县,恐远所溪谷山泽之民不遍闻,檄到,亟下县道,使咸知陛下之意,唯毋忽也[23]。

  【段意】 汉使唐蒙通西南夷,激起巴蜀之民不满,司马相如奉使西南,作《喻巴蜀檄》,安定了民心。此文既责唐蒙私为“发军兴制”、“转粟运输”,惊恐百姓,违背了天子通西南夷之本意;又以“人臣之节”劝慰巴蜀之士“急国家之难,而乐尽人臣之道”。立意高妙,措辞得体,是一篇出色的告喻之文。

  字数:970

  注释

  [1]唐蒙:原为鄱阳令,后奉使通夜郎。夜郎:汉时西南地区古国名,约在今贵州西北、云南东北及四川南部地区。僰(bo)中:僰人所居地域。僰,古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名。

  [2]转漕:运粮。车运日转,水运为漕。兴法:起用军法。渠帅:大帅、魁首。

  [3]存抚:安抚、抚养。辑安:和安。

  [4]交臂:拱手以示恭敬。受事:此指臣服。诎:通“屈”。

  [5]重译:辗转翻译。享:此指向汉天子进贡。

  [6]东指:东伐越。右:汉伐越,后至南越,故称“右”。吊:至,慰问。此指东越伐南越,汉出兵救之,故曰“吊”。太子:南越王之太子。

  [7]怠堕:懈怠、失职。喁(yóng)喁然:众人向慕,如众鱼之口向上。

  [8]致:至。

  [9]中郎将:此指唐蒙。宾:此指待对方以宾客,又有赏赐之意。

  [10]卫:护卫。不然:意外之变。

  [11]发军:发三军之众。兴制:起用军法之制。

  [12]子弟:指青年。长老:指地方父老。

  [13]当行者:指被征发服役者。贼:伤害。

  [14]烽:边境所置闻警(敌军来犯)举火传告消息的烽火台。燧燔(suifan):烧燃烽火。燔,烧。燧,烽火。摄弓:执弓。荷兵:扛着武器。

  [15]旋踵:转身。

  [16]编列之民:编入户籍的臣民。异主:此指不同之意。

  [17]剖符之封:古代分封诸侯、功臣的凭据,竹制,剖分为二,帝王、诸侯各执一。析珪而爵:与“破符”相似,但以玉珪中分为二,白色的一半藏于天子,青色的一半藏于诸侯。通侯:爵位名,即彻侯。东第:王侯贵族的住宅。因位于京城东而得名。

  [18]亡逃抵诛:亡逃而罪至于诛。或曰逃亡而不肯受诛。抵:至,或作拒抵解。无名:无善名。谥:古代君臣死后所加之号。

  [19]度量相越:此指人们所得到的不同评价、估量。相越:相超出,互相不同。

  [20]不先:指往日不加教诲。率:此指做人的标准。

  [21]俗不长厚:民俗不淳厚。

  [22]数:责。让:责备。

  [23]:亟(ji):急速。忽:怠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词条  史记  史记词条  列传  列传词条  鉴赏  鉴赏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