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那林中玉带,是暗指“林黛玉”之名?

  关于“木石”的随想

  红学研究

  最近出去游玩,见一处所在,溪流蜿蜒曲折、呈淡青色半透明状。远望去,婉若一条玉带,在山林间中飞舞。

  不禁想起,在《红楼梦》的判词中,有“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之语。想来那林中玉带,也不仅是暗指“林黛玉”之名,或许亦是小溪或河流的一种意象吧?“玉带”由“林”中挂下来,说明该水来自“木”,象征了黛玉的眼泪――绛珠。

  黛玉为仙草,名绛珠。既为仙草,大约集中了“木”之灵气;而绛珠者,即血泪也,是“水”之最精华的部分。她为清水芙蓉,所谓“水木清华”,亦包涵了“水木”之意。

  在我看来,重情的人往往比较脱俗,因为她可以为情而放弃世俗所看重的一切。那么,至情的黛玉,被称作“世外仙姝”,也就不怎么奇怪了。

  在观赏自然风光时,眼中所见,也无非木、石、水三种。在我看来,那块石头和那株仙草,大约凝结了“山”“林”(恰好黛玉也姓林)的精华与灵性。木石之盟,实为山林之约。这是提炼后的艺术形象。就像在物理学中,物体可以被理想化为质点一样。

  那个“还泪”的故事,便是“水”由“木”到“石”的一种传递。

  “木石”可谓最原始、最朴质的东西;而最朴素的东西,却往往是最真的。宝玉对黛玉,亲近却不敢亵渎。这种情感,如月亮般的皎洁,而容不得半点的玷污。在我眼中,“木石”似乎代表了一种心性的清明。给人的感觉,是清香、宜人。

  “金玉”耀眼夺目,为世人所重。那些帝王将相,也不忘将这些东西拿来陪葬,希望死后还可以享受生前的荣华富贵。以我的理解,“金玉”象征着红尘富贵,代表了人的种种欲望和杂念。给人的感觉,是醇香、醉人。

  那么,雪中金簪又是什么涵义呢?

  在书中,荣府的概况,由“冷子兴”口中带出,所谓“冷中出热”也。然后,由“热”而转“冷”。对荣府来说,最“热”的时候,便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而最“冷”的时候,便是“树倒猢狲散”,只留下雪野茫茫。

  在我看来,“冷”的象征物,便是“雪”。宝玉最后“悬崖撒手”,弃“金”而去。那雪中金簪,便是宝钗等被弃在红尘中的一种意象。

  和黛玉一样,晴雯也是“芙蓉女儿”。在我眼中,她是一个“纯天然”的人,没有经过社会的浸染,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却没有什么心机和智谋。在生存竞争中,她失败了,最终是“夭风流”。而王夫人呢,则选择了袭人。

  这是社会选择的结果。以当时的眼光,宝钗和袭人是理想的妻妾形象。有人说,宝钗和袭人是在社会中高度进化的结果。

  显然,作者是不喜欢这种“进化”的。但是,这种变化,却又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晴雯的薄命,表明了这种变化是势不可挡的;但是,袭人亦薄命,这是入世者的生不逢时。这两者,都同样是“有命无运”。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不过,最后还有一次回归――这就是所谓的返朴归真。当然,这种回归的过程未必人人都有。比如说,男人进入官场,也有可能会像贾雨村那样越陷越深;能跳出来的,也不过是极少数罢了。

  又如妙玉,其见识可谓高矣。她说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看重两句:“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可是,在遇到了真正的诱惑后,终究还是陷入了红尘淖泥。

  有人常因此批评妙玉的假清高。其实,在我看来,这也很正常。像《石头记》这样的“悟书”、《南柯梦》这样的“悟戏”,又何曾少了?可是,这样的故事,还不是在人间一再地上演?

  妙玉见识虽高,却没有过什么红尘经历,所谓的“纸上得来终觉浅”。以宝玉这样的天分悟性,也是经历了大喜大悲,方可有所领悟。若非如此,又怎能品得此中三味?!

  由“空空”到“悟空”,虽然都是“空”,但中间还有一个不可逾越的过程:那便是“金玉”之缘。待得“金玉”破灭,方为“木石”成就之时。

  经常奇怪,黛玉小小年纪,却似乎有着一种出世之感,仿佛经历了很多沧桑似的。当然,她由父母的掌上明珠,变成了一个寄人篱下的孤女,其身世之悲可谓深重矣。可是,这似乎还不足以出世,因为她的经历还不够。

  在我看来,黛玉是个颇具慧根的人,似乎是生而知之的。但是,作者还是作了一些象征性的铺垫:在下凡前,给了她来历不俗的眼泪,大约与“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也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在进荣府前,还给了她贾雨村这样的老师。

  “贾雨村”之名,如书中所说,来自“假语村言”;而《石头记》一书,就是“将真事隐去”,只留下一篇“假话”(“贾化”正是雨村之名)。

  贾雨村由一介寒儒,后来飞黄腾达,最后大约是锁枷上身了。真可谓“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这也是一场荣辱兴衰的故事,反映了世事的输赢难料。对雨村而言,亦是一场黄梁美梦。

  常会有这样的感觉,黛玉似乎早已预感到了悲剧的结局。她的喜散不喜聚,似乎有一种未卜先知的意味。在我看来,这正是从贾雨村身上(这部《石头记》即是“假语村言”)学到的。这就如同黛玉的眼泪,也是一种浓缩后的人生感悟、精华所在,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许多志向不凡的读书人,在进了官场后,很快就堕落成为名利而不则手段的“禄蠹”。在我看来,男人进了官场,就像女人进了宁府,是很难保得清白的。

  大观园,是宝玉和一群女孩的聚集地。对女子来说,走入了婚姻,离开了大观园,也就算是正式走入了社会。在此之前,还是清净的女儿;在此之后,就不免沾染上红尘中的污浊。在宝玉眼里,女子一旦结婚,就变得“混帐”了,大约就是这样一种感觉。

  在书中,有“林潇湘魁夺菊花诗”一节。以我的理解,就隐隐有将黛玉和渊明类比之意。陶渊明自然是出世的。但是,他也曾经历过官场。看到了官场的黑暗、对人性的扭曲,于是便选择了退出。没有入世,也就无所谓出世。如果他一开始就隐居田园以至终老,未必就能有这样的体悟。

  在我看来,以贾雨村为师,就是这样一种心理历程的缩影。

  说到贾雨村,就不得不提甄士隐。在我看来,甄士隐的故事,就是宝玉一生的缩影。在经历了一番红尘荣枯之后,因有宿慧而被人点醒。最后,两人都是“悬崖撒手”了。

  在解注《好了歌》后,“士隐便笑一声‘走罢!’将道人肩上褡裢抢了过来背着,竟不回家,同了疯道人飘飘而去。”

  脂批云:“‘走罢’二字,如见如闻,真悬崖撒手。”

  在我看来,宝玉的喜聚不喜散,便是一种拼命想要抓住这一切的感觉。可是,《好了歌》却表明:在红尘中,没有什么可以抓得住的东西。当他了悟之时,便有了“撒手”之举。于是,绝尘而去,无可留恋。

  因明白了荣枯、聚散之理,从而看淡了富贵繁华,抛却了红尘杂念,于是得以返朴归真。所谓的“悬崖撒手”,只不过是一种心态的变化罢了,倒也不一定是真的出家。

  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诗中,有这么几句:“凡圣无异居,清浊共此事,心闲偶自见,念起忽已逝”。可见,所谓的凡境、圣境,不过是一念之差、心境之别。在我看来,所谓的红尘和青埂,亦不过是人心中的一种境界。

  对石头而言,红尘只不过是“他乡”罢了,虽也有“乐不思蜀”的时候;青埂才是它的“故乡”,早晚都是要回去的。

  当初偶因凡心一动,便“枉入红尘若许年”;而在历尽沧桑之后,倦客亦会思归。前者是渐迷红尘,失其本心(由石而玉,失其本质);后者则是看破红尘,返朴归真(由玉而石,复还本质)。

  红尘一晌,如梦似幻。在“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后,石头便静静地守在青埂峰下。空空道人问起,亦能微笑着侃侃而谈,不再自嗟自叹(其实是不甘寂寞,正是石头/神瑛下凡前的状态)。这才正是“翻过筋斗来的”那种心态。

  脂批云:“以顽石草木为偶,实历尽风月波澜,尝遍情缘滋味,至无可如何,始结此木石因果,以泄胸中悒郁。”以我的理解,“木石”表面上是爱情,实质上却是作者心境的一种寄托。

  黛玉为“世外仙姝”,更是红尘中的匆匆过客。只因为了报答灌溉之情,才随神瑛下凡走了一趟。还完了泪,她也就该回去了。

  在我眼中,黛玉葬花具有特别的象征意义――因为宝玉最后必然以葬花来收尾。黛玉的眼泪,就是在警示宝玉/世人:不要只为表面的繁华所吸引、所迷惑;那后面,其实是满把的“辛酸泪”!

  常听人说,黛玉的“情情”,似比“情不情”狭隘。以我的理解,黛玉倒是先知先觉者。她的“情情”,是因为宝玉不仅“天分高明”,还因他有着“情不情”的胸怀,因此尚可点醒。若是珍、蓉之流,早就无药可救了。

  曾听过一句话:不要试图教会猪唱歌。不但徒劳无功,还会把猪给惹恼了。黛玉的眼泪,可谓来历不凡,集中了古今所有的情愁。如此珍贵的眼泪,若是不加选择,岂非资源的浪费?就算是佛祖,也是只渡有缘之人的。

  在我看来,宝玉就像一块溪中的石头,看着季节更替、花开花谢。它可以感知这一切,却又无力去改变什么。正如太虚幻境中的那一联:“幽微灵秀地,【甲戌双行夹批:女儿之心,女儿之境。】无可奈何天。【甲戌双行夹批:两句尽矣。撰通部大书不难,最难是此等处,可知皆从无可奈何而有。】”

  说到此处,却又想起mingmei的那句签名:“愿为一方卧溪石,坐看流水照行云。”不过,流过那块石头的,却是一条由眼泪所汇成的河。

  不禁想起所谓的“赤瑕”之说。脂批曰:“按‘瑕’字本注:‘玉小赤也,又玉有病也。’以此命名恰极。”那“小赤”,在我看来,就是尘心一点。

  石头来自青埂,自是多情;却因尘缘未了,方有此下世一劫。这红尘中的一遭,正是以“泪”洗去杂质的过程。“悟空”之后,此情反而更真、更纯,即所谓“情僧”也。

  最后,留在作者/石头心中的,只是那一份亘古不变的情怀。在我看来,这就是所谓的“古今之情”。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林黛玉  林黛玉词条  之名  之名词条  玉带  玉带词条  林中  林中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