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诗经《株林》原文、翻译及鉴赏

       胡为乎株林, “国君为何去株林, 

        从夏南①?  是跟夏南去遊玩?” 

        匪适株林②, “寡人可不去株林, 

         从夏南!   只找找大夫夏南! ” 

         

        驾我乘马③, “驾着我四马之车, 

        说于株野④。  株邑郊外歇一番。 

        乘我乘驹⑤,  再换四驹拉着车, 

         朝食于株⑥。  赶到株邑进早餐。”

         

        【注】 ①株:陈国邑名,在今河南省西华县夏亭镇北。林: 郊野。株林 和下章株野是对文。古代林和野有区别,林较野离邑更远些。这里都是泛指郊外。从: 跟。②匪: 非,不。适:去,往。③乘: 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④说(shui税): 停息。⑤乘: 前一乘字,动词,驾。驹:高五尺以上的马。⑥朝食: 吃早饭。 

         

        这是陈国人民讽刺灵公与夏姬淫乱的诗。据 《左传》宣公九年、十年记载: 夏姬是郑穆公女,嫁陈国大夫夏御叔,生子征舒,字南。夏姬貌美(史称她 “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 ,陈灵公与他的大夫孔宁、仪行父都和她私通。泄冶好心规劝: “君臣都淫乱,百姓向谁学习去? ”反被杀。宣公十年 (前599) ,灵公与孔、仪二人在夏家饮酒。灵公开玩笑说: “征舒象你们。”二人答: “也象公。”酒罢,灵公被征舒射杀,孔、仪奔楚,陈亦被楚灭。此即陈灵公事本末,亦《株林》一诗的本事。 

        通篇语言朴素,不事雕饰,而平淡中蕴含丰富的内涵和强烈的感情,朴素中自有天然的风韵。 

        为什么以“株林”为题?株,是陈国大夫夏征舒承袭的封邑 (陈国公子夏即征舒祖父,亦灵公之从祖父,为舜的后裔,姓妫) ,即灵公往来与其母私通处。林,“平土有丛木曰林”、“野外谓之林,引申义也。”(《说文解字注》) 联系民间称男女苟合为“露水夫妻”、“野夫妻”,则诗以“株林”标题,深寓主旨和嘲讽于其中,也有笼罩全篇的作用。 

        诗的第一句假设为国人问,余皆灵公答。灵公与夏姬私通,国人早有所闻。诗用怀疑语气明知故问: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语言平淡,看似掀不起感情波澜。然国人明知是找夏姬而不敢明问,只好曲言“从夏南”么?话到口边隐半句,这吞吞吐吐的语言包孕着几多讽刺与愤懑? 

        写国人问,只是诗的引线,逗出灵公答,才是全诗的重点。诗中设想身居国君高位的灵公冷不防这突如其来的一问,不及深思便故作正经、慌忙回答: “匪适株林、从夏南!”接着又连连补充,“说于株野”,“朝食于株”。愈显灵公心虚技拙。明是去株林,却说“匪适株林”;明是找夏姬,却说“从夏南”; 明是淫于夏姬,却托辞去“株野休息”、“株邑早餐”。句句撒谎、掩盖,实则欲盖弥彰。诗人淡淡着笔,活画出灵公的丑恶像,是诗是画、亦庄亦谐的传神之笔,淡雅隽永,耐人玩味。诗用问答结构,既增强诗的真实感和讽刺味,于简朴对话中的一逗一演,也自有天然的风韵。 

        诗的艺术特色尤在含蓄。两“株林”,两“夏南”,细嚼其味,如见车马簇拥,乡民聚观,嗫嚅附耳,道旁指责及灵公尴尬相。联系周定王于灵公被杀前两年使单襄公假道于陈所经见: “道路若塞,野场若弃”,“民将筑台于夏氏。及陈,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南冠己如夏,留宾不见。” (《国语·周语》) 则诗所言虽仅淫乱一个方面,但统治者凡生活淫乱必然会导致政治腐败。使人读后觉“深文隐蔚,余味曲包” (《文心雕龙·隐秀》) 。 

        国风中揭露统治者丑行的讽刺诗不少。卫有讽刺国君劫夺儿媳为妻的《新台》,有讽刺国后与庶长子私通的《墙有茨》和《君子偕老》,齐有讽刺国君淫于胞妹的《南山》。《株林》作于前599年以前,是陈风最晚的一首,也是这类讽刺诗最晚的一首。有关诗的本事,《春秋》、《左传》、《国语》、《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陈世事家》等均有记载。综观史实之详,史与诗关系之密,不独这类讽刺诗未有,亦诗三百所罕见。可见陈灵公事不仅昭彰于春秋之世,触发诗人咏叹,也引起历代史家注目。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诗经《株林》原文、翻译及鉴赏  诗经  诗经词条  鉴赏  鉴赏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翻译  翻译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