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经典寓言《猫儿问食》原文及赏析

  猫生儿, 以小渐大。猫儿问母:“当何所食?”母答儿言:“人自教汝。”

  夜至他家, 隐瓮器间。有人见已, 而相约敕:“酥乳肉等极好覆盖, 鸡雏高举, 莫使猫食。”猫儿即知: 鸡酥乳酪, 皆是我食。

  ——《大庄严论经》

  这是佛经中一则著名的讽刺寓言。它的原意是讽刺一切“世间法”,认为世俗的法制都只能收到反面的结果。人们发现了小猫隐藏在坛坛罐罐间伺机觅食,于是相互警戒说:“把酥油、乳酪、肉类等食品很好地覆盖起来,把小鸡高高地挂起来,不要让猫偷吃。”但这正好告诉了小猫什么东西可以吃,藏在哪里。“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告示,正好做了盗贼的向导。老子说:“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庄子进一步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佛道两家哲学的确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种哲学的出发点当然是消极的,虚无主义的。但是现实世界是很复杂的,“一法立而百弊生”,有人借法制而鱼肉百姓,舞文弄法, 以售其奸,在历史上并非鲜见。因此,寓言故事对人们提出的告诫不无借鉴意义。当然,人们只能走完备法制和加强道德建设的路,而不能因噎废食否定法制。

  这则寓言在客观上却揭示了一条重要的教育规律,即生活是最好的教师。猫生下了小猫,她对幼小的猫当然要尽哺育的责任,但是小猫渐渐长大之后,便不应包办一切了。小猫问妈妈:“我应该吃什么东西?”母猫巧妙地回答说:“你自己出去找食物,人们自然会教导你该吃什么。”

  孩子们只有投入大自然和社会的怀抱,经风雨,见世面,才能获得真知,培养出真正的生活能力。家庭和母爱是孩子们生活的乐园和避风港,但也往往是扼杀其生活能力的桎梏。我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太重,父母包办一切,对子女和对整个民族都不是一件好事。

  寓言在教育和教学方法上也可以给人有益的启示。现代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因此教师决不可充当一个拙劣的保姆,简单地指使学生做什么或禁止学生接触什么;教师应该引而不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独立地思考和行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猫妈妈的办法是很高明的,她要小猫自己去找食,小猫不知该怎么办,她又指导小猫如何在觅食过程中学习,真称得上“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了。

  寓言写得很简洁而又引人入胜。小猫要独立去找食物了,不知该吃什么东西,母猫说:“人自教汝。”小猫本来是去偷“人”的东西吃,母猫却说“人”自然会教导小猫该吃什么。这种回答真是出乎意外,并给读者造成悬念。故事结果却完全验证了母猫的话,又不禁使人拍案叫绝,称赞母猫的见识,称赞作者行文之妙。这种写法既突出了寓言形象,使母猫的思想风貌跃然纸上,又加强了寓言的表达,使人们永远铭刻在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猫儿  猫儿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寓言  寓言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经典  经典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