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道德经《第四章·象帝之先》原文及鉴赏

  象帝之先

  【原文】

  道冲[1],

  而用之或不盈[2],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

  解其纷,

  和其光[3],

  同其尘[4]。

  湛兮似或存[5]。

  吾不知谁之子,

  象帝之先[6]。

  【注释】

  [1]冲:古字为“盅”,空虚之意。

  [2]盈:满盈,引申为尽头。老子反对事物走向满盈、鼎盛和极致,他认为满盈是衰败、穷尽、灭亡的象征。

  [3]和:隐蔽。

  [4]同:混同;尘,尘俗。

  [5]湛:意为深沉,形容道的隐而无形,但又确实存在的状态。

  [6]帝:上帝,天帝。

  【译文】

  道本身是中虚真空的,

  而使用起来却是无穷无尽的。

  深邃啊,它好像是万物的本源。

  挫掉它的锋芒,

  消解它的纠纷,

  收敛它的光耀,

  混同它于尘世。

  幽隐虚无而又实际存在。

  我不知道它是谁孕育生成的,

  在万物的法象缔结之前它就存在了。

  【解析】

  在第一章中我们对道有了初步的论述,这一章我们接着探讨。在第一章中我们了解了道的几个相关概念,如:名、无、有、妙、徼、玄。这些概念并没有真正解释出道的真意,主要是因为“道可道,非常道”。人类的语言和思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任何概念都无法详尽解释出道的真正内涵。这一章我们接着对其进行分析。“道冲”的意思是大道本身没有一个具体的形象,它是一种完全虚空的境界,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因而宇宙间的一切都被它容纳和控制。老子曾说宇宙是分层的,它大到没有边界,小到没有内核。套用科学术语,称作无穷大和无穷小。在广袤的宇宙空间内,所有的物体都统属大道掌控,大道在运作的过程中永远也不会穷尽,它不会停息也不会损坏,它会永恒地运转下去,它的运转过程只可感觉,不可触摸和观赏。它远远地躲开我们,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正是由于大道无形、无声的特点,我们人类即使穷尽语言也无法真正地描摹它,这让我们感到无可奈何,只得用一些贴近的语言来描述它:深邃啊!仿佛是万物的祖宗,宇宙间的万物皆由它而生,它包容了天地万物,并主宰着一切的一切!清湛幽隐啊!它好像不存在,其实却真实地存在!给大道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是无论如何都办不到的事情,因为我们无法把握它的来龙去脉,它是怎样生成的?何时生成的?来自何处又将何时消亡?谁能说得清楚呢?它好像在万能的上帝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因为宇宙万物都是它生成的,就连上帝也不例外。

  那么,道到底是什么?我们可以说它什么也不是,却又什么都是。我们人类为何要穷根究底研究如此抽象、晦涩难懂的问题?从人类自身的角度而言,探讨大道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自己、透悟宇宙万物,进而建立科学的人生观和宇宙观。现实地讲就是能让人们生活得更悠然惬意、舒心幸福。还有什么比这更有意义呢?只有真正理解大道的人,才会采取顺其自然的处世观,对什么都不强求,这样的人才能真正接近大道,甚至与大道合二为一。与大道合二为一是理解道的至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心气平和,没有忧愁和烦恼,自然生活幸福美满。推而言之,如果全人类都达到了这一境界,那么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不就变成了人们一直向往的桃花源了吗?

  为人之道

  百忍成金:富弼大度谦和终官至宰相

  富弼是北宋仁宗时宰相,年轻的时候,因聪明伶俐,巧舌如簧,常常在无意之间得罪一些人,事后深为不安。经过长时期的自省,他的性格变得宽厚谦和。所以当有人告诉他有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时,他总是笑着说他们不会随便说我。

  一次,一个秀才想当众羞辱富弼,向他请教一个问题。富弼知道来者不善,但也不能不理会,只好答应了。众人见他被人拦在街上,都过来看热闹。

  秀才问富弼:“请问,欲正其心必先诚其意,所谓诚其意即毋自欺也,是即为是,非即为非。如果有人骂你,你会怎样?”

  富弼想了想,答道:“我会装作没听见。”

  秀才哈哈大笑,原来你不过如此!大笑而去。富弼的仆人埋怨道:“你真是难以理解,这么简单的问题我都可以对上,怎么您却装作不知呢?”

  富弼说道:“此人乃轻狂之士,若与他以理辩论,必会言辞激烈,无论对错,都是口服心不服。书生心胸狭窄,必会记仇,徒劳无益,又何必呢?”

  果然几天后,那秀才在街上遇见富弼。富弼主动上前打招呼,秀才却不理,扭头而去。走了不远,又回头看着他大声说,富弼只不过是一缩头乌龟而已。

  有人告诉富弼那个秀才在骂他,他却认为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太多了,是骂别人,丝毫不理会秀才。秀才无趣,低头走开。

  富弼当了宰相后常教育子孙说:“‘忍’之一字,是办好一切事情的窍门。家族要想和睦,一定要注意这个字。倘若一个清正节俭的人再加上这一忍字,做任何事都会势如破竹,没有能难住他的。大凡朝廷用人,唯才是举;但在任用宰相时,又以‘大度’二字衡量。所谓相者,要有天地之气魄,能容万物。如果不能忍,何异于青蛙,一触即跳,一跳便叫,如何是好?”

  忍一时,风平浪静。不忍者,冲冠一怒,气贯长天,比如项羽,终难免自刎乌江岸上,一剑成鬼雄。有忍者,却不多见,比如刘邦,一忍百忍,天下终姓刘。所以最大的智慧是诚于中,绝不形于外,富弼即是如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道德经  道德经词条  第四章  第四章词条  鉴赏  鉴赏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