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道德经《二十一章·老子》原文及鉴赏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注释〕 孔:大也(河上公注)。孔德:指大德之人。容:动作、运作;如王弼注:“动作从道”,似动释容(高亨《老子正诂》)。 恍惚:不清楚,似有似无。 象:形象。 窈:通“幽”,深远的意思。冥:暗昧,深不可测,不清楚。 精:细微的原质。 信:征(徵)信、信验。 阅:有认识、观察、检查的意思,如《管子·度地》:“常以秋岁末之时阅其民。”众甫:王弼注:“众甫,物之始也。” 此:指“道”。

  〔鉴赏〕 本章老子继《十四章》述“道”后又一次对“道”直述、写状。老子认为,“道”尽管无形体,人之感官难以察觉,然而确有这个“东西”,有它的形象,有它的实物,有它的精质,有它的信验。它产生天地万物。所以落实到社会人生层面,有大德之人都遵循“道”的规律。

  以上《十四章》讲到,“道”恍恍惚惚超越感知,无体无形超越物相,弥漫宇宙超越时空;但老子于此认为,“道”尽管窈冥恍惚,却并非空无所有,其中有象、有物、有精。老子一提出,天下之人尽天下之言欲对“象”、“物”、“精”诠释注解,但这“象”、这“物”、这“精”到底是什么,还是众说纷纭。老子似乎也知道,于是转而说到“其中有信”,这样就将本体层面的“象”、“物”、“精”转到了认识层面的“信”(信验、征信)上;这一转换,也使“道”与“德”联系起来,也即是说“道”之如何在本体层面上的讨论争辩是无意义的,只有落实到社会人生这一层面(领域)才会使“道”得以显示。在这里,“德”是“道”的形式,“道”是“德”的内容,没有“道”就没有“德”的功用,没有“德”也就不能显“道”;所渭“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就指这意思,所谓“道应”也就在这意义上成立。

  那么,这里的“道应”如何表现?“孔德之容,唯道是从”怎样体现?在这里本章不可能像《淮南子·道应训》那样将《老子》各篇章一一与社会人生现象对应,因为这里是对“道”的抽象写状,难以用社会人生现象与之对应。正因为这样,本章“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大概只具方法论意义,它旨在提示人们无论恍惚窈冥,但必须信验“其中有象有物有精”;推衍之,无论何事,哪怕是捕风捉影,宁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由此,归逃乡里的曹操过伯奢家,“闻其食器声”,宁信其要“图己”,遂夜杀数人后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孙盛《杂记》);引申开去,便有了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法……诸如此类,大概都得益于《老子》此章的“道”。故此,老子也很得意地说:“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道德经  道德经词条  鉴赏  鉴赏词条  老子  老子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有感林徽因

 林徽因《前后》原文及赏析

 前后  河上不沉默的船  载着人过去了;  桥——三环洞的桥基,  上面再添了足迹;  早晨,  早又到了黄昏,  这赓续  绵长的路……  不能问谁  想望...(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