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鬼谷子:教你一招攻心术,便可通达人心,做...

大家好!这里是【老子微言】弘扬道家传统文化!我是玄微,今天给大家讲「鬼谷子谋略」:鬼谷子教你一招攻心术,便可通达人心,做个有心计的人!

人生过半,才明白在这个社会上,懂得为人处世往往比懂得做事更加重要。如何为人处世是我们每个人所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如果运用得当便可左右逢源,朋友无数。如果本事平平,便只能四处树敌,错失良机!

俗话说:别怪江湖套路深,是你实在太天真。人生路上,如果想走得一帆风顺,不懂点为人处世是不行的,你改变不了环境,就只能改变你自己。想要领悟为人处世的大智慧咱们就不得不聊一聊鬼谷子的攻心术!

所谓攻心术,精髓就在于"攻心"二字,说白了就是为了攻破人心的枷锁。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莫过于把别人的钱放进自己的口袋里,这个世界上更难的事情莫过于把自己的思想放进别人的脑袋里。人情练达皆学问,为人处世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攻破人心的枷锁。

一、找到隐藏在内心的那把锁

怎么攻心呢?首先你要找到对方隐藏在内心的那把锁。

我们把这把锁称为心锁,你只有找到这把锁在哪里,才能去找到打开心门的钥匙。

所以找到心锁在哪里才是重中之重,这跟破译密码其实是一样的,只有破译之后,才能知道真相。对此鬼谷子也是认可的,比如他称之为“内楗”,其实就是心锁。【微信公号:老子微言V】

二、找到打开心锁的钥匙

人是一种有心计的动物,别说你没有。心计这东西只有深浅之分,而不是有无的问题,比如你会对陌生人敬而远之,你不愿意跟人交流沟通,本质上是为了自我保护,其实也是一种心计。

人和人之间看似和谐,其实本质上大部分都在心上挂了一把锁,不会轻易向别人公开。尤其是如今的社会,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不信任的心理。这就使得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很多“口是心非”的谎言,表面上百依百顺,实则我行我素。表面上毕恭毕敬,实则面谀背毁。

现实而残酷的事情,使得很多年轻人成了哑巴,再也不敢随便说话了,甚至造成了社交心理障碍,不仅在工作上,甚至在恋爱上都受到干扰。

这个难题怎么化解呢?你要找到打开心锁的钥匙。

三、如何打开心锁?

如何打开心锁?自然就是找到对方内心设置的精妙绝伦的机关。人类习惯了把真实藏在了内心深处。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细致的观察,耐心严谨的琢磨,需要由表及里,层层剥丝的找到根源,找到藏在人内心的那个心锁。

怎么开锁呢?这是个技术活!鬼谷子却只用了一句话来形容,拢共九个字: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别小看这句话,其实是打开心锁的关键。这九个字其实包含了三层意思:

1、顺应人心。鬼谷子说“随其”,“随”就是顺应,“其”就是对方。如果你想要探听到对方的心声,然后从而做出一定的应对,那么一定要先倾听对方所说的,然后再去走进对方的心里,这样的话你才有机会去看到对方是个怎样的人,所以说如果想要和一个人做朋友的话,那么首先一定要懂得倾听他人的声音,这样的话才能够让双方达成一种较和谐的相处方式。

2、洞察人欲。你我皆凡人,皆有七情六欲。我们每个人其实都被欲望支配者比如食欲、性欲,甚至求知欲。投其所好去观察对方的爱好,然后根据他的爱好,去对她说一些能够相互产生共鸣的话,这样的话也就能够获取到对方的信任了,而且你还能够达成一种共识,从而在这种趋势之下,再见招拆招。

3、通晓人意。见是观察的意思,志意不是意志,而是思想和想法的意思。观察他人内心的想法,找话题去聊天,然后根据这些话题以及聊天的内容归纳一下对方心里面的弱点,只要好好加以运用,一定能够得心应手的去应付人与人之间相处模式的。其实老实人最大的弱点并不是太过于善良,而是太容易轻信于他人对于人性的邪恶之处没有一点认知。所以想干大事者一定要处事稍微圆滑一些。

所以概括起来就是:随着对方的心理,观察对方的欲望,进而洞察对方的意图。

跟把大象装进冰箱是一样的,拢共要三步,第一步:顺应人心,第二步:洞察人欲,第三步:通晓人意。

总结了口诀送给大家:

助人送礼笑嘻嘻,说服才是硬道理。

花言巧语说利害,说话本要用心机。

应对无穷如转丸,巧言善辩是真谛。

道义全靠一张嘴,事后应验占先机。

人生八九不如意,以退为进是妙计。

【微信公号:老子微言V  未完待续......】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可通  可通词条  鬼谷子  鬼谷子词条  心术  心术词条  人心  人心词条  
交往

 可不要忽视社交中的病态心理

 人生活在世上,就必然要参与社会交往,社交的范围与每个人的职业、爱好、生活方式及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但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些人在社交中总交不上朋友,或者是交了朋...(展开)

交往

 ​办公室里如何获得人心?

办公室里如何获得人心?办公室里如何获得人心?1、微笑:无论他是茶水阿姨、暑期练习生或总经理,无时无刻向人展示灿烂友善的笑容,必能赢取公司上下的好感。年轻的同事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