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你的姿势,暴露了你的修养

老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一个有修养的人,站、坐、躺、说都有自己的规矩,当然这样的规矩是建立在与人友善的基础之上,从来不是凌驾于人。没有修养的人,才很随意,别人还不能说他。

你的姿势,暴露了你的修养,别以为你不说话,就没有人看透你。一言一行皆由心生,总有人在你的身边,一不小心就“看”透了你。

人生修养好的人,总有好的姿势,常常被人点赞。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好修养的人,样子更优雅一些,与人相处也更加友善。一些优雅的动作,总是在坚持,就变成了一种习惯,就成为了一种优雅的人生。

衣着光鲜亮丽,那是外表好看,也会吸引很多人回头看看,但不会啧啧称赞。只有你做出某些有修养的动作,别人才对你竖起大拇指。比方说,在公交车上,你坐得端端正正,不管身边是谁坐着,你都可以目不斜视。你和孩子在某个大厅,你及时制止了孩子的喧哗,学会了和孩子小声交流。

今年三月,同时的孩子问我,社会上哪些地方可以发现“活雷锋”,他才六岁,不知道如何观察别人。我说,带你去广场,看看有没有收获。我和他一起到附近的一个小广场,那里有很多老人跳广场舞,还有孩子在嬉闹。我问孩子,“看到什么了吗?”他说,“很热闹,但没有发现有好人好事。”我用手指着一个轮椅,“看看,那里发生了什么?”他顺着我指的方向看,一位老爷爷的轮椅,被一个年轻人用脚轻轻踩住了,再也不要担心“溜走”了。其实,在小小的广场里还有很多的“活雷锋”,比方说,有孩子跌倒了,总有人去扶一把;有大妈走路很忙,后面的人没有催赶;跳广场舞的人,脱下的外衣可以随便往哪里一放,不担心有人偷走。

修养的人,也许一眼看不出来,但细心观察,却会感觉到“震撼”,总有一些细节可以感动自己,由衷敬佩,让人竖起了大拇指。

你的姿势有多低,你的修养就有多好。

曾国藩说:势不可倚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从姿势上“低于别人”的人,往往修养更好。那些说话咄咄逼人、做事高高在上的人,表面上是威风凛凛,其实是没有修养的人,往往被人看不起。

修养的人,总是保持谦卑的姿势,即便自己比别人厉害很多,也不会指责别人,而是发现别人的长处,然后学习别人。对那些有故事的老人,都会当成自己的师长,交往的时候,有毕恭毕敬的姿势

曾经和朋友聚会,地点在一个夜宵摊。夜幕降临的时候,这里车水马龙,很多摊点都忙不赢,需要反反复复催几次才能要到自己的东西。就在大家喝酒聊天的时候,有服务员一个转身,就把一碗面条,扣在了朋友阿庆身上,这可是“闯大祸”了,就在大家估计要吵起来的时候,阿庆站起来,说“慢一点,这里人多。”然后他自己去水龙头下冲洗了一下,回到桌子旁边,好像没有发生什么事情,连服务员都被这样的“场景”惊呆了,也许服务员习惯了被人骂几句,从来不习惯被人“轻轻松松原谅”。

人人平等,为什么服务员就低人一等。有修养的人,真的没有高低贵贱的想法,姿态总是与别人平齐,或者更低一些,让别人过得很舒心。

没有修养的人,姿势才是“自以为是”。

没有修养的人,每一个姿势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做,从来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比方说,公共场所可以拿出自己的脚丫子,也不管有什么不好的味道;嗑瓜子的时候,瓜子壳乱丢;说话的声音很大,吵到了别人,也无所谓,你提示他,他就对着你骂。

修养的人总是让别人不开心,总是打扰别人,还不知悔改,甚至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坚持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人,大部分的姿势,都不太好看,甚至有的姿势令人作呕。”人与人是相互的,凭什么别人都要让你,而你却寸步不让?

其实,懂得“低人一等”,人才显得高大;一言一行都“让一让”,才有天地宽。比方说,对长辈跪着对话,你的人格就越发高大;和晚辈说话很和气,你的样子才慈悲。

提高修养并不是一件难事,你只要坚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就成功了一大半。其实,好的修养,往往是举手之劳,如果你很穷,不能给别人很多钱,但你可以对别人微笑,用微笑感染别人;你可以对别人点头,肯定别人的善举,你摇头否定别人的不好的举动;红路灯的路口,等一等,坚持按规则走路;有人对你不友善的时候,你不动怒,而是保持平常心。

你的姿势,就是你的人生修养,希望你的一言一行,不要太自以为是了。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网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你的姿势,暴露了你的修养  修养  修养词条  暴露  暴露词条  姿势  姿势词条  
杂谈

 早会励志小故事分享

寄语:很多的公司每周都有固定开会的时间,在早会上会分享一些励志的小故事来激励员工奋发向上。不管有多苦,千万要记住:苦难是我们人生路上不可缺少的经历,只有活着,才...(展开)

杂谈

 有用与无用

有用与无用湖南临湘市五中  周全辉前不久,父亲来电“家里的那只装谷子的大缸被一个收古董的有钱人买去了,2000元” 。“怎么可能?...(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