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订阅观点

 

不用力,出大功

“习拳吃力,是一大病。近之授拳者专以快、用力,教导初学者,误矣;教以快、用力,是欲其手足用力也。要知四肢用力,心身真劲力必淤结,久之为害甚大。于今学拳者应明此害,避之远之,庶几近之,而免入歧途也。”

“今之习拳者,多急急于拳套,用暴力以求迅速和美观,全身气孔为之闭塞,而于自身气血之流通,实大有阻碍。所有拳家凡用暴力者,无不努目皱眉,顿足有声。是先闭其气而后用其力,至练毕则长吁短叹,急喘不止,伤及元气。所以往往有数十年功夫终为门外汉者,岂非用此拙力之所致哉?”

以上两段话是王芗斋先生《习拳六要》中说得,很多年前就读过,一直不甚理解。随着练功时间延长,深以为真理之言,练功不用力既是为健康计,也为技击计。

从健康计,芗斋先生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用力则全身气孔为之闭塞,阻碍气血运行,经络郁结,于身体健康实有大碍。现代竞技体育项目的训练方式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很多人过了40多岁就打不了了,因为身体不行了,而且训练的越狠,身体影响越大,据说职业泰拳手的平均寿命只有50岁左右,这就是过度运动透支生命。只有不憋气、不驽气,全身气血才能畅流,经络得通,筋骨得养,易骨、易筋、易髓的目标才能实现,身体才能得大健康,身体素质才能提升,才能为技击真正打下基础。

从技击计,用力则必紧,内家拳的内劲打不出去,内家拳的攻击主要是用意,要产生最大的效果,就不能用力用力则滞。所以在郭云深论形意三层功夫第三层化劲时明确说,功夫高级阶段就是纯以神行,内外无丝毫不用力

但是,有功夫的不用力却不是从完全放松练出来的,身体没有任何强度的放松只能是健身状态,有体无用,健身不错,技击不灵。这种松遇到外力时还是不自主的紧张和用力,原因是它不具有承担外力的能力,没有训练过怎么从紧张松下来,单纯的松练没有看到能够真正赢人的(或许我见识少,没有看到,或者没有练到)。

我的体会是紧后的松才是真松,从惯性的僵、紧(拙力),用不用力的理念,练到长时间保持一定的架子依旧能够不用力,这个时候的松才是真松。因为这种松就是自己将原有的用力模式主动转化过来的,所以,再遇外力也不会紧了,练成了新的惯性模式。这是心理上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长时间保持一定强度的架型,气血运行速度必然加快,就会冲刷全身经络,给予各处充分给养,在全身畅达滋养的同时,筋骨强度也在静态中得到慢慢增强,故易骨、易筋、易髓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变化过程。

如果练功强度够,一年时间,单单筋骨强度就很强大了,所以,站形意三体式就有一年打死人之说。但达到这样的强度很难,按照薛颠的要求,三体式能站2个小时才算入门,我站了一年后,也仅仅达到一小时。年纪大的人,时间可能更短,因为气血已衰,筋骨之力在下降,想练上时间确实不易。

从这个角度说,练功出功最好最快的方法就是站三体式,如果能把三体式真给站松了,身体就会出大功了。

再进一步延伸,大家就会明白,形意拳所谓的明劲也是不用力练出来的,不是用力练出来的。练出来后,虽然不用力,自己也感觉全身是软的,但一作势,他人摸起来都是硬的。也就是说松不松是自己的感觉,不是身上硬不硬。

需要注意的是松出功,意出劲。光松还不行,还得出劲,要出劲还得练意。用意不用力,两个都不能少。只有出劲了,才能做到动亦打,静亦打,进亦打,退亦打,无劲就不能做到主动打。从这一点上说,出劲更重要,也就是练意更重要,所以,对于年龄大人,可以不要求站桩的时间,但是一定要有较长的练意时间。练意不拘于形式,行住坐卧都能练。

而且形、意同时练,放松效果更好,因为用意了可以把无形的身体放大、放远(头上天、三梢入地),更容易增加身体的稳定性,更容易松下来。所以,有前辈说:没有意的松都是懈,假松。真松假松差异在有无顶抗之力,真松了,做好自己,不管外力如何推挽,就是如山之不动,静止如山岳。假松,遇外力即顶抗,全身呈较劲态。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不用力,出大功  大功  大功词条  用力  用力词条  不用力,出大功词条  
运动

 形意双手剑之五行剑横剑

意双手剑之五行剑横剑与炮剑路线基本相同,惟有步法不同。此剑势大,速度较快,横上横下,如入无人之境。向左斜撩为左横剑,向右横斩为右横剑。1.预备势(1)面向南方,...(展开)

运动健身

 ​丰胸提臀锻炼用什么方法?

说到丰胸提臀这样敏感的问题,不需要觉得很不好意思之类的。这些问题如果都是用正常的而且健康的眼光去看待其实都是很普通的。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部位就是胸和臀部,代表着...(展开)